农村建设调研
时间:2022-02-05 06:49:00
导语:农村建设调研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党的****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再一次将中国的目光聚集农村改革发展。随着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农村劳动力结构的变化,大量男性外出务工,妇女已成为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就东海县而言,农村女劳动力占在家劳动力的65%,如何把这些妇女组织起来,积极投身到新农村建设中去,成为当前基层妇联组织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为此,我们为了更加深入细致了解我县妇女在新农村建设中的现状,专门组织人员通过召开座谈会、实地调查、走访等形式,对当前妇女及妇女组织参与新农村建设情况进行了调查总结,对新形势下妇女组织参与新农村建设工作进行了“再思考、再认识”,有关调研情况如下:
一、东海县农村妇女的现状
我县共有23个乡镇(场)、346个行政村,农户总数296000户,总人口112万人,其中女性人口53.65万,占48.26%。现有农村劳动力52.3万人,其中女性劳动力23.8万人,随着农村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和农村劳动力的大量转移,尚有富余劳动力30万左右,目前妇女劳动力已占剩余劳动力的65%,成为推动当地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力军。她们是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维护农村社会稳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力量。通过调研我们了解到: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深入,我县农村妇女在农村发展中的地位得到提高,特别是我县畜牧、蔬菜、果品等优势产业的不断壮大,给妇女提供了增收致富,施展才华的平台。医疗、卫生、教育、社会保障等一系列优农惠农政策的出台,也为农村妇女发展提供了优越条件和保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妇女是农村改革和经济建设的主力军。在农村,妇女正逐渐从家庭角色向社会角色转变,特别是以“家庭联产承包制”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经济改革以及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县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大批男劳力向非农产业转移,突显了妇女在农村经济、社会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农村妇女在农村建设中的主体地位日渐突出,“农业女性化”的趁势日渐明显。东海县是一个农业县,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89.2%,随着农业女性化趋势的加剧,妇女已经占到了农村一线劳动力的65%以上。据调查,随着越来越多的男劳力外出务工而引起的劳动力的重新分配,使妇女在种植、养殖、加工中承担着更多的工作量,妇女已成为独立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具有相对独立的经济地位,70%的妇女逐步拥有了家庭消费支配权、生产经营的主动决策权和社会参与的自主选择权。妇女在农村所创造的价值超过农业生产总值的50%,全县有1万多名妇女从事种、养、加工业。广大妇女积极参与“双学双比”活动,积极参与农业产业化调整和农村经济建设,为全县农业发展、农村稳定、农民增收做出了突出贡献。涌现出了一批种植能手、养殖能手和绿化荒山的带头人。省“双学双比”女能手、省劳动模范王银霞用“愚公移山”精神开荒植树,用所学园林绿化知识规划磨山,带动妇女姐妹们做好绿化造林工作,发展循环生态农业,已完成成片造林1212亩,新建农田林网1500亩,完善农田林网2000亩,四旁植树5.7万株,育林苗130亩。目前,全县有近万名妇女接受了实用技术培训,建立妇字号示范基地17个,每年输出2万农村妇女外出务工,劳务收入3亿元。从这些数字可以看出,妇女是农村社会经济发展中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是最活跃的生产力要素,更是伟大的人力资源。实践充分证明,广大妇女已成为推动农村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主力军。
2、妇女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直接推动者。全县广大妇女身体力行,积极倡导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带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争做“四有”、“四自”新女性,追求文明、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勇于奉献,积极参加扶贫帮困活动和各种有益的文体活动;主动参与“五好文明家庭”创建、“美德在农家”、“法律知识进万家”、“婚育新风进万家”、“知荣辱、倡新风、促和谐”等活动和丰富多彩的妇女健身活动,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和小公民道德建设计划,自觉抵制社会丑恶现象,积极营造团结友爱、和谐进步的良好氛围,为弘扬时代精神,营造良好的社会风气,促进社会的文明进步做出了不懈的努力,在维护社会稳定和谐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涌现出了一大批事迹感人、富有时代意义的先进妇女典型以及文明家庭角色典范。全县树立县级以上“五好文明家庭”420户,先后有43名妇女获县级以上“三八红旗手”、“双学双比”女能手、“巾帼建功”标兵称号,激励广大妇女以满腔的热情、昂扬的斗志投身新农村建设的伟大实践。实践证明,广大妇女已逐渐成为农村良好社会风尚的主要倡导者、实践者和传播者。
3、妇女是农村民主管理的积极参与者。广大妇女认真学法、普法、用法,参政议政意识明显增强,参与基层民主政治的积极性有了进一步提高,主动参与民主政治生活和社会事务管理,一大批德才兼备的优秀女干部走上了各级领导岗位。目前,东海县处、科级女干部占到同级干部总数的10%以上,全县23个乡镇(场)346个行政村中全部配备了女性干部。女代表、女政协委员认真履行参政议政的权利,利用人大、政协两会契机,积极建言献策,认真提案,通过合理、合法、民主的形式与渠道,充分反映妇女意愿,切实表达妇女利益。还通过投身基层民主政权建设和村民理事会等参与管理、反映妇女诉求。这充分表明,广大妇女是推进农村民主政治建设、参与国家和社会事务管理不可或缺的力量。二、基层妇女组织参与新农村建设存在的问题
二、妇女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作用面临的主要问题和障碍
新农村建设给农村妇女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农村妇女发展的脚步在放开,但阻碍妇女发展的问题依然存在,这些问题同样也制约着新农村建设的进程。
1、妇女整体素质偏低。目前,农村妇女的素质、思想和技能状况还不能适应新农村建设的需要。具体表现在:一是思想观念封闭落后。由于农村妇女长期处于粗放的小农生产方式中,思想观念落后,市场竞争意识淡薄,保守的小生产意识和因循守旧的封闭落后观念、小富即安思想凸现,成为制约农村妇女发挥作用的重要因素之一。大多数农村妇女“男主外、女主内”的角色意识根深蒂固,对丈夫的依附性仍然较强,对自身价值的认知度较低,缺乏自立、自强意识,满足于生儿育女和操持家务的小视野,主动性较低,缺乏自主创业精神,严重制约妇女作用的发挥。二是文化科技素质偏低。据对安峰镇580名18-50岁妇女调查显示,具有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有52名,仅占8.96%,初中文化程度的有214名,占36.9%,小学文化程度的有269名,占46.03%,中老年女性中还有一定比例的文盲和半文盲,这就导致农村妇女接受新知识、新事物、新技能的能力差。三是缺乏农业科学技术和技能。由于文化水平偏低,不能有效地掌握现代化农业技能,对一些政策措施、经营信息等,更是知之甚少。
2、侵犯妇女权益现象依然存在。近年来,通过认真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和男女平等基本国策,有效保障了妇女的合法权益,但在政治、土地、婚姻等方面仍存在歧视妇女、侵害妇女现象。一是妇女的政治民主权利实现得不够充分。在部分村,村民代表中女性的比例较低,农村妇女的民主权利得不到保障。二是部分农村妇女的土地承包权等财产权利不能保障。一些出嫁女、离婚妇女及其子女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和继承权受到侵害。三是部分农村妇女的婚姻家庭权益保护不力。有一些外出务工的农民移情别恋,导致事实上的婚姻解体,妇女独自在家务农,照顾老人孩子,生活艰难。同时,家庭暴力还在一定程度上存在,歧视虐待生女孩的妇女的现象时有发生,不赡养老年妇女现象在农村普遍存在。农村留守女童、外出打工妹劳动权益等问题比较突出。四是部分青年女性的受教育权利得不到保障。受传统观念影响以及贫困原因,农村女童失辍学现象在一定程度存在,有的女童过早挑起家庭经济、家务劳动的重担。
3、妇女的生存环境较差。新农村建设需要以工业化致富农民、以城市化带动农村,但沉重的家庭负担成为牵制农村妇女走出家门创新业的绊脚石。随着农村男劳力更多地流入城市打工,家庭的重担压在了妇女的肩上,她们难有时间和精力去关注自身的发展。从影响农村妇女的社会环境来看,“男尊女卑”的传统文化和“女主内”的分工、社会上存在着对女性的偏见仍在制约着农村妇女发展,农村妇女仍然缺少教育培训、资金、技术、信息等发展资源,农村妇女增收缓慢。有些村由于交通不便,致使妇女获取信息渠道闭塞。基层卫生院医疗条件差,为妇女提供的卫生保健服务不够,妇科病发病率较高、健康状况较差,因病返贫现象较为严重。
4、妇女工作的形式相对滞后。由于农村情况不断发生变化,传统的开会布置、发文件、集体活动等方式已很难适应现在妇女群众的需要,有些基层妇女组织缺乏创新意识和能力,抓不准让妇女群众乐于参与的活动途径和形式,从而减弱了感召力和凝聚力,增加了妇女工作程度
5、基层妇女组织建设薄弱。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妇女群体和妇女需求呈现出多样化的发展趋势,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形势和农村妇女的新变化,对基层妇女组织和妇联干部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而目前我县基层妇女组织建设状况与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有一定差距,引领妇女发挥作用受到一定的阻碍。一是村妇代会组织机构单一。随着经济结构多元化的日趋明显,新的经济组织日益增多,农村基层妇女组织的传统设置形式已不能适应这种状况。二是基层妇联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不相适应。农村妇女的思想观念和就业方式、经营活动和生活方式正在发生深刻变化,改善自身经济社会地位和发展环境的要求以及求美、求富、求乐的愿望日趋强烈。而目前有相当一部分基层妇联干部特别是村妇代会主任知识单一,缺乏带领妇女致富的本领,宣传发动妇女能力和帮助妇女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不强。三是基层妇联组织的工作条件相对落后。不少乡镇妇联、村妇代会没有固定的经费来源,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活动的正常开展,难以充分调动妇女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对基层妇女组织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如何发挥作用的思考及措施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新征程的开始,也为妇联组织和农村妇女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发展平台和更为有利的发展机遇,面对农村妇女和妇女工作现状,各级妇联组织要找准工作定位,强化服务功能,团结带领广大妇女积极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使广大农村妇女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实践者、推动者和受益者。结合我区实际,我们认为可以从科技培训、典型选树、权益维护、民主参与、促进和谐五个方面去探索。
1、围绕农村妇女全面发展的需求,进一步加大及妇女的教育培训力度。加强教育盆,提高综合素质,增强增收致富本领,使农村妇女最迫切的发展需求。为此,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结合农村建设的目标要求,深化“双学双比”活动,结合“十万妇女培训工程,建立健全教育培训长效机制。分级别,分层次中做到三个面向:一是面向广大女农民,大力开展文化教育和实用技术培训,增强农业现代化的本领;面向女能手、龙头企业的妇女骨干,开展农业新技术、法律政策、经济管理的培训,真正成为建设新农村的带头人;三是面向农村富裕劳动力,大力开展职业技能、家政服务、法律知识的培训,为她们开辟新的就业渠道。
2、围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的要求,进一步深化“创争”活动。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一要通过大力开展星级文明家庭创建活动,开展“创三化庭院,争十星之家”等活动,大力宣传社会主义荣辱观,宣传勤劳致富、勤俭持家、最老爱幼的典型人物引领农村妇女具备高尚的思想道德素质,树立新型的家庭环保理念,树立健康、科学、文明的生活方式。不断创新星级文明家庭创建载体,丰富活动内容。二要不断繁荣农村妇女的文化生活,协调多方力量,建立健身活动站、图书阅览站,用充实的文化生活占领她们的精神世界,提高农村妇女的身心健康素质。三要选树一批和谐家庭、平安家庭、环保家庭等,进一步弘扬传统美德,促进全区文明和谐。
3、围绕管理民主的要求,切实维护妇女儿童的合法权益。管理民主是激发农村妇女创新活力的重要保障要提高农村妇女参与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意识、能力和水平,最重要的手段就是维护好妇女儿童的合法权益。在今后的工作中重点做到:一是结合《妇女权益保障法》、等法律、法规,加大维权知识、法律知识的宣传力度,通过宣传,进一步提高农村妇女法律意识。二是建立健全法律服务机构,年内与司法局联合建立一所妇女儿童法律服务中心。
4、围绕儿童健康成长的要求,着力做好家庭教育工作。
农村未成年人士是新农村建设的后备力量,为此,我们将建立健全农村妇女学校和家长学校,并依托各类学校这一阵地,加强对家长进行家教指导举办家庭教育骨干培训班,不断提高农村家庭家教工作理念提高农村家庭教育水平。大力实施“春蕾计划”,为农村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
5、围绕农村改革发展的要求,切实增强妇联基层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妇联基层妇联组织是妇联参与新农村建设全部基础和保障。在工作中重点坚持“党建带妇建,妇建服务于党建”的原则,把那些政治思想觉悟高、文化程度、组织带动能力强的妇女干部选入班子中,进一步增强组织的战斗力,进一步巩固规范妇联基层组织建设。其次,注重壮大妇联干部队伍,加强能力建设,着力提高妇联干部的带头致富、带领妇女增收致富的本领,充分发挥广大妇女在全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巨大能量,推动妇女工作和妇女发展再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