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成长环境思考
时间:2022-02-05 04:51:00
导语:儿童成长环境思考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党的***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道德风尚,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强调要动员社会各族人民共同做好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工作,为青少年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社会环境。这是新形势下儿童培养和教育工作的行动纲领,也是指导妇联开展儿童工作的根本指针。马鞍山市妇联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紧紧围绕儿童发展纲要提出的目标任务,凝聚社会多界力量,整合社会各种资源,努力营造儿童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五年来,马鞍山市先后荣获全国、省实施儿童妇女纲要先进集体、全国“**”家庭教育工作先进集体、省实施春蕾计划先进集体等光荣称号。
一、广泛宣传,切实担负起指导和推动家庭教育的重任
我们把面向家长、面向社会宣传作为提高家庭教育水平,传播科学育儿理念的重要途径。宣传形式上采取“四个”结合。
一是平时宣传与集中宣传相结合。每年初我市对县区妇联和妇儿办下达工作目标管理考核时就明确要求,县、区、乡镇每季度,行政村、社区每两个月各出一期黑板报或宣传栏;县、区全年在新闻媒体发表的宣传稿件不少于5篇。同时以“三八”节、“六一”节和世界环境日、人口日及法制宣传日为契机,请市领导发表电视讲话和在报纸上发表纪念文章,开展专题宣传咨询等活动。通过经常性宣传的量化要求和强化节日宣传攻势,宣传工作不断深入,宣传效果不断强化。
二是媒体报导与板报宣传相结合。运用墙报、黑板报、宣传栏、“中国家庭教育网站”、“裴老师信箱”等宣传阵地,利用《马鞍山日报》、马鞍山电视台、电台等新闻媒体,借助社会科学知识普及周和“双合格”家庭教育宣传实践月活动载体,采取上街咨询、进社区宣传服务等形式,努力提高家庭教育科学知识覆盖面。每年“六一”期间,街道、社区、学校出墙报、宣传栏370余期,张贴标语、挂横幅430余条,在新闻媒体刊登、播放宣传稿件、图片160余篇。
三是论文研讨和项目宣传相结合。先后开展了以“为国教子、以德育人”为主题的家庭教育征文和家庭教育论文评选活动,共收到征文152篇、论文114篇;县、区也分别开展了家教论文征集、研讨活动,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同时,连续两年分别在当涂县和花山区认真实施了“母亲安全,儿童健康”宣传行动项目,使广大妇女掌握了健康知识,增强了防止疾病意识,促进科学、文明、健康的家庭生活方式在农村、城镇逐步形成。
四是知识竞赛和培训相结合。组织万名家长参加全国“争做合格父母、培养合格人才”家庭教育知识竞赛和在全市中、小学家长中开展家庭教育知识竞赛活动。充分发挥全市288所家长学校教育培训的功能,开展“双合格”家庭教育宣传实践活动。通过“家庭教育经验交流会”、“隔代教育报告会”和“家长热线”等形式,每年培训家长13万多人次,着力引导家长学习和运用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树立科学家庭教育理念,争做“双合格”示范家庭。
二、拓展阵地努力构建儿童健康成长的实践平台
我们把关爱未成年人成长、优化未成年人成长环境作为“百年大计”倾注满腔热情,打造少儿活动阵地品牌。全市选树了20个小公民道德建设基地和8个妇女儿童教育示范点;在留守儿童比较集中的乡村,建立了63个农村留守儿童文化活动室,为其配备了一批文体运动器材;居委会改社区后,通过整合资源,使90%的社区重新建立了儿童文化活动室。为加强儿童文化活动室的建设,每年“六一”儿童节期间,组织各级领导及各单位到社区儿童文化活动室进行慰问,赠送各类文化体育用品;两次组织市妇儿工委成员单位和机关干部向社区儿童文化活动室捐书两万余册。还鼓励社区与辖区内单位结对共建,借力发展阵地。
全市社区儿童文化活动室暑假期间免费向中小学生开放,并组织他们学法律、学环保、学交通安全、学健康卫生的知识;举办亲子趣味运动会、文艺表演、书画大赛、青少年模拟法庭等文体活动;开展清扫楼院、整治小区内环境卫生,帮助孤寡老人做好事,慰问军烈属和军事、科技、环保、消防等夏令营,既让少年儿童度过一个安全、愉快、健康的暑假,又陶冶了未成年人的情操,使广大未成年人在参与中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全市社区儿童文化活动室每年暑期共开放2700多次,接纳儿童46500余人次。
市小公民道德建设实践基地以小公民“五小”实践活动为载体,开展了“青少年科学活动周”、“畅谈神六、我也想飞”及以“未来小发明家”为主题的科技教育活动,并通过“我为父母做一次饭”、生活技能竞赛、“爱心卖报”、当一次“小导游”、“护绿保洁”、“你丢我捡”、交通法规宣传等等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还免费为流动儿童、特困儿童举办暑期乐器、计算机培训班,使他们感受到社会的关爱,同在蓝天下成长。
农村留守儿童文化活动室依托村和小学而建立和开展系列活动。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制定“代管家长”制度,推选“代管家长”队伍。对留守儿童进行法制法规、安全常规教育,组织开展“拒绝、远离黑色网吧”、“小手拉大手”、安全电网知识宣传活动,提高留守儿童维权意识、安全意识和防护能力;建立亲情热线,帮助留守儿童每月与父母通一次电话或写一封信,让他们知道父母在外打工的艰辛,使他们懂得感恩;举行“亲情关爱留守儿童”为主题的夏令营,组织参加蒙牛乳业现代化企业、广播电视台、花卉生产基地等,游览参观城市建设,使他们感悟知识改变命运,激发他们勤奋学习、奋发向上的精神。
三、整合资源优化儿童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
市妇儿工委办虽然设在妇联,但行使的是政府管理妇女儿童事务的职能。我们通过妇儿办与政府职能部门结合,整合社会资源,为儿童做好事、解难事、办实事,共同推动儿童事业的健康发展。
一是尽心帮助贫困儿童完成“九普”教育。除了妇儿工委成员单位实施希望工程、育才关怀和关爱女孩子行动及春蕾计划外,我市为保障流动儿童和贫困儿童的九普教育权利,出台了相关政策,规定农民工子女到指定学校入学,免交借读费,与市区儿童享受同等待遇;民政、计生、教育以及工会、共青团、妇联等成员单位通力协作,建立了城市特困家庭子女入学和就业援助制度,制定了《关于帮困助学工作的意见》,建立帮困助学工作联席会议制度;20*年实施城乡义务经费保障机制改革,中小学危房改造,建立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和高中阶段困难家庭学生助学制度三项教育民生工程;2008年,又向市、区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学生免费提供学生教科书,民办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的学生免交学杂费,积极推进教育均衡发展。
二是积极提高儿童卫生保健水平。市妇联与相关单位共同努力,20*年7月1日起,我市实行免费医学婚检,为降低出生人口缺陷率和提高出生人口素质提供了保障。今年又将推进免费婚前医学检查工作纳入民生工程之中;同时纳入2008年民生工程的还有全面实施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接种工作,对疫苗接种实行免费,并规定流动儿童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实施接种,确保全市适龄儿童接受14种疫苗接种;在全省率先将儿童纳入医疗保险人群,因而从小保障了儿童身体健康成长。
三是努力改善农村儿童生活条件。为解决包括儿童在内的农村居民的安全饮水问题,20*年9月,我市正式启动农村饮水工程建设,投资了2.59亿元,新建规模水厂7座,改造水厂17座,新建加压站6座,基本解决了全市61.67万人口安全饮水,实现农村集中居民自来水供给率达100%,农村自来水入户率达90%以上;还加大农村改厕工作力度,共筹集3000万元资金,改建卫生厕所10万余座,大大提高了卫生厕所普及改率;47.4%的乡镇有垃圾处理站,22.4%的村实施垃圾集中处理,净化了农村环境卫生,改善了农村儿童生活的条件。
展望未来,任重道远。我们必须以高开阔的视野,坚定不移地贯彻儿童优先原则,依法保障儿童的生存权、受保护权、发展权和参与权,在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努力推动我市儿童事业实现新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