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和谐思考与对策

时间:2022-01-22 04:17:00

导语:创建和谐思考与对策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创建和谐思考与对策

和谐社会建设是一个巨大的系统工程,包括整个社会的方方面面,其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和谐家庭。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领域,是平安社会的坚固防线,也是未成年人接受教育的第一课堂。社会的和谐是以家庭的和谐为基础,没有千千万万个家庭的和谐,就不可能有整个社会的和谐。总书记同全国妇联新一届领导班子成员和中国妇女十大部分代表座谈,向广大妇女提出三点希望,其中之一就是希望妇女进一步彰显促进社会和谐的独特优势,发扬广大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追求文明向上的生活方式,培养健康有益的生活情趣,崇尚科学有效的教育方法,营造平等和谐的良好家风,努力为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承载总书记的希望,深入研究探索新的时代背景和新的社会发展形势下的和谐家庭建设,引导广大妇女在构建和谐家庭、促进社会和谐中发挥独特优势,成为各级妇联组织的迫切任务。

一、和谐家庭的内涵及表现

和谐家庭是以家庭成员的全面发展为基础,以营造积极向上的家庭价值取向、平等和谐的家庭关系、民主协商的家庭氛围为主要内容,家庭成员之间、家庭与社会之间、家庭与自然之间相互和谐的家庭模式。主要表现有:

1.爱国守法,诚信廉洁:家庭成员理想信念坚定;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光明磊落,言行一致,积极参加各类家庭助廉教育活动。

2.男女平等,共同发展:家庭成员认真学习并充分了解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的相关知识,在教育、劳动就业等方面享有平等的权利和机会。

3.爱岗敬业,勤劳致富:家庭成员努力工作,积极进取。

4.家庭和睦,邻里融洽:家庭成员之间尊老爱幼、宽容谦让;邻里之间相识相知,互帮互助。

5.热心公益,奉献社会:积极关心和参与社会公益事业,乐于助人,扶贫助困。

6.崇尚科学,倡导文明:相信科学、反对迷信;树立良好社会新风,婚丧喜事从简;自觉执行计生政策,优生优育。

7.乐观上进,以德育人:父母具有现代家庭教育观念,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快乐成长。

8.健康生活,保护环境:勤俭持家、绿色消费;讲究卫生、节约资源、爱护环境。

二、当前和谐家庭建设中不和谐的几种表现

家庭是人们生活的港湾,和谐的家庭有助于家庭成员的健康、全面发展,也有助于社会的和谐与进步。但在现实生活中,部分家庭中或多或少地存在一些不和谐因素。

(一)离婚率逐年上升

社会的发展改变了人们的物质生活,也改变了人们的精神生活,人们的婚恋观发生了深刻地变化,有的家庭伦理道德失衡,有的搞婚外恋,有的喜欢“一夜情”,有的喜欢电脑网络配对,精神背叛,对现实的夫妻关系不感兴趣等等,导致离婚率的居高不下,成为了影响家庭和谐的一大因素。离婚虽然是追求婚姻质量的一种体现,但离婚给家庭带来的影响,往往弊大于利。如离异家庭容易造成子女性格孤僻,情绪反常,心理压力增大,学习成绩下降,甚至失足走向犯罪等。近年来,因为婚姻纠纷引发的刑事案件也越来越多,不但影响了家庭的和谐,而且影响了社会的稳定。

(二)家庭暴力时有发生

有些家庭存在暴力现象,有的打骂虐待家庭成员,有的夫妻存在性虐待,有的家庭长期冷战等,成为影响家庭和谐平安的重要因素。据统计,当前家庭暴力的施暴者90%是男性,施暴对象多为妇女、儿童、老人等弱势群体。暴力手段的不断升级,导致家庭破裂,家庭成员伤残、死亡等恶性案件时有发生,不但造成了家庭的危机,而且严重侵害了妇女、儿童、老人的合法权益。

(三)两性不平等现象依然存在

一方面有些家庭期望生男孩,进行胎儿性别鉴定等非法措施;一些农村家庭不重视女孩教育;另一方面家庭中夫妻双方地位不平等。过去夫唱妇随是一种和谐,现在和谐家庭的要求是夫妻平等、相互尊重,但在传统观念的影响下,男尊女卑、三从四德等现象还不同程度地存在。此外经济收入状况的影响,也造成了夫妻关系不平等。

(四)某些家庭生活方式不健康

当前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奢侈浪费等腐朽思想在一部分家庭成员中逐渐滋长,侵蚀了部分家庭。如有的家庭过分追求金钱、名誉等;有的家庭沉迷于麻将等赌博活动;有的家庭缺少交流,家庭成员之间情感淡化,有的家庭缺乏家庭责任感,虐待、遗弃老、弱、病、残等家庭成员;在子女的教育问题上,有的家庭对子女过于溺爱,造成子女性格自私、生活挥霍;有的家庭父母忙于工作,无遐关心子女的生活;有的家庭只重视孩子的学习,忽视了孩子的道德教育等等。

(五)未成年人犯罪增多

近年来,未成年人犯罪呈上升趋势,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主要有:一是受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二是受不良的家庭教育及不健康的家庭生活影响。三是未成年人生理上的早熟与心理上的晚熟形成的反差。

三、创建和谐家庭的对策及建议

作为社会最基本的细胞,家庭和我们每个人有着直接联系,没有小家的和谐就不会有“大家”的稳定与发展。家庭和睦是保证社会稳定和事业成功的基础。因此,在构建和谐社会时,需要营造和谐的家庭。

(一)要贯彻落实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倡导尊重妇女权益的社会风尚

要科学而正确地看待男女两性在生理和心理方面的差异,消除对妇女一切形式的歧视。要倡导新型的家庭伦理文化,吸取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合”精神,以和为贵,家和万事兴。同时,也要吸取西方文化中追求个人幸福的价值取向,既以家庭的和谐、稳定为重,又不牺牲个人的自由和幸福;既有家庭成员的自主性,又有相互的包容性,建立和谐动态的幸福家庭。

(二)积极开展家庭文明建设,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

把先进文化的理念更多地贯穿在具体工作中,坚持以人为本,以美德教育人、以亲情感化人,通过开展一系列活动,积极拓展家庭美德建设的外延,引领广大家庭积极参与家庭文明的创建活动,努力营造诚信友爱、融洽和谐的社会环境。一要结合贯彻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把公民道德做为家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以家庭美德建设为重点,积极组织开展“美在家庭”实践活动。二要结合精神文明建设,把开展诚信教育纳入家庭文化建设,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开展社会荣辱观宣传教育活动,引导广大妇女做知荣明耻,传播社会公德、弘扬家庭美德的新女性。三要结合创建学习型社区,把树立终身学习理念、创建学习型家庭作为家庭文化建设的重点,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加强基层文化设施建设,满足群众文化需求,使广大妇女和家庭成员努力做到家庭生活学习化、家庭成员知识化、家庭教育科学化。

(三)普及家庭教育科学知识,以科学的家教促进家庭的和谐

一要不断提高家教工作水平。针对新形势下家庭教育面临的新情况、新特点、新问题,不断强化家长学校的建设,积极指导家长掌握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构建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网络,共同关注青少年成长,加强对青少年的人生观和世界观的教育,提高他们辩别是非的能力,预防未成年人犯罪。

二要结合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在家庭文化建设中开展“小公民道德建设”活动。开展以“为国教子、以德育人”为主题的“争做合格家长、培养合格人才”道德实践活动。通过开展“小公民”道德演讲赛、城乡儿童“手拉手、一帮一”、优秀“小公民”评选、“关爱儿童,远离”等活动,全面培养未成年人的道德观念、社会责任感及良好的行为习惯养成,为青少年健康成长创造了一个良好的社区环境。

(四)切实加强婚姻家庭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婚姻家庭问题既受一定经济社会条件的影响和制约,同时又具有自身特有的发展规律,要求我们必须切实加强理论与实践研究,为和谐家庭建设工作提供理论指导和科学依据。特别要对婚姻关系的不稳定、离婚率上升、养老、子女教育等主要问题展开有针对性的调研,及时了解掌握情况,提出对策建议,通过深入的理论和实践研究,逐步建立适合当代家庭特点的现代家庭理论。推动将和谐家庭建设工作纳入文明村镇、文明社区、文明城市的测评体系,推动和谐家庭建设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