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基层妇联建设调查和思考
时间:2022-01-13 04:42:00
导语:加强基层妇联建设调查和思考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建立健全党的基层妇联组织,是妇联工作的基础和活力的源泉,也是妇联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创新机制、谋求发展的重要内容。为了深入分析研究新形势下基层妇女组织建设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认识和把握我区基层妇联组织的现状,进一步加强基层妇联组织建设,我们对全区基层妇联组织建设情况进行了调研,并形成了此调研报告。
一、新形势下基层妇联组织建设面临的改革方向
随着社会制度和经济文化的变迁,妇女群体分层加快,妇联组织网络的覆盖面越来越小,出现了很多空白点,妇女组织网络的改革势在必行,主要呈现了以下几方面发展趋势:
1、随着“单位人”向“自然人”转变,基层妇联组织建设重点要向社区下移。计划经济时代绝大部分人员都隶属于全民或集体单位,单位化管理是全方位的,随着市场经济的初步建立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国营、集体企业大量改制,民营、个私企业蓬勃发展,大量人员脱离了行政管辖范围,“单位人”大量回归社会,社区内无固定职业、下岗失业、闲散的人员日益增多,其中妇女占了多数,社区日益成为各个层次妇女活动的重要场所,而传统妇联开展的活动又很难深入到这些游离于组织之外的妇女中去,如何在社区建设和发展中拓展妇女工作是当前基层妇联组织值得努力的方向之一。
2、随着我区民营、个私、外资企业的蓬勃发展,基层妇联组织建设的领域要向新经济组织延伸。我市是全国民营企业、个私企业和外资企业发展较活跃的地方之一,江东区是以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和楼宇经济为重点的现代化城区。随着打工族、经商族、白领族、外籍人员等外来人员队伍的不断壮大,传统妇联组织的管理模式已难适应新形势的发展。因此,一方面随着我区商务楼宇党建的发展,坚持党建带妇建,要积极参与进去;另一方面由于我区在新经济组织中成立了女职委的就不再建立妇代会,很多企业中只有女职委而没有妇代会,新时期要加强与工会女职委的联系与合作,充分发挥妇联善于发动、善于组织的优势,通过工会女职委这一组织,将妇女的教育、维权等工作深入到全区的新经济领域中去。同时面对由此而分出的不同层次的女性群体,加强团体会员建设也是新时期妇联组织建设的改革方向。
3、随着“命令式”工作模式向“吸引式”工作模式的转变,基层妇联组织建设的形式要灵活多样。随着我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步伐的加快,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妇女社会阶层也出现多样化,这对妇联传统的组织形式和工作模式提出了新挑战,过去单一的妇联组织形式已不能再涵盖所有的妇女,“命令式”、“一刀切”的工作模式在当今已行不通了。妇联组织要发展,要被广大妇女群体认同,必须要在提高吸引力、凝聚力和影响力上下功夫,要改变过去的“命令式”为“吸引式”,这就要不断加强妇女阵地建设,建立灵活多样的妇联组织网络,用阵地来吸引妇女,用活动来教育妇女,将周边妇女紧紧聚集到妇女组织中来。
二、近年来基层妇联组织建设的主要做法和成效
自2003年底我区完成撤村改居后,基层妇联组织建设逐步走上规范化、有序化发展的方向,经过几年的努力,目前我区已基本形成纵向妇女组织健全、横向妇女组织形式多样、妇女工作者队伍多元化、妇女工作社会化的崭新格局,妇联组织参与社会公共事务的能力不断增强,妇女工作领域不断拓展,团结和凝聚广大妇女群众的力量加大。对此,我们的主要做法和措施有:
1、巩固基础阵地,夯实纵向组织建设。妇联是各族各界妇女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争取进一步解放而联合起来的社会群众团体,是党和政府联系妇女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在各级党组织的领导下,基层妇联组织建设应与基层党建同步推进,做到“哪里有妇女群众,哪里就应有妇女组织”。我区坚持街道、社区的妇联换届工作与街道机构改革、中层干部竞聘上岗工作同步进行,做到规范有序、公正合理。同时,把街道妇联主席、机关事业单位妇委会主任纳入区委组织部管理,基本落实了街道妇联主席的政治待遇。在建立健全我区街道、社区和机关事业单位妇女组织网络过程中,区委、区政府先后下发了《关于搞好社区规模调整、加强社区组织建设的实施意见》(宁东委〔2001〕15号文件)和《中共宁波市江东区委关于进一步加强党对工会共青团妇联工作领导的决定》(甬东党〔2004〕30号),区妇联下发了《关于加强社区妇联组织建设的意见》(东妇〔2001〕5号),积极争取当地党委、政府的支持,把基层妇女组织建设纳入基层党的建设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总体规划中,统一部署、统一落实。目前,全区有7个街道71个社区,并且都建立了妇女组织,组建率100%,组织网络实现了纵向到底,形成了一个辐射面广、延伸线长的纵向妇女组织网络。
2、创新组建模式,拓展横向组织建设。面对新的形势,区妇联积极改变过去单一传统的纵向工作组织模式,坚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妇联的组织形式,加强横向妇女组织网络建设,扩大覆盖面。
一是消除机关事业单位妇女组织建设空白点。机关事业单位是女性人才较多的地方,2002年,我们会同区委组织部、区人事局联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区级机关妇女组织建设的意见》(东组〔2002〕9号),要求在区级党政群、政法机关中建立妇女组织。今年,区妇联又制定了《江东区机关妇委会组建工作基本程序》和《江东区机关妇委会换届选举工作基本程序》,对全区党政群、政法机关的妇女委员会组建和换届情况进行了调查摸底,对已符合条件而未建的部门及时进行了沟通。目前,全区已有21家单位建立了妇委会,剩下的3家正在积极筹备组建中。
二是加强妇联团体会员建设。自建立区女干部联谊会后,区妇联把目标投向了活跃于市场经济广阔舞台的有胆有识的女厂长、女经理人、女科级工作者,于2004年6月成立了江东区女企业家女科技人才协会,首次把女企业家和女科级人才集合到一起。今年,区妇联针对我区爱心编织业蓬勃发展的前景,决定成立江东区爱心编织业俱乐部,集聚业内设计行家、编织能手、编织(加工)站负责人,以俱乐部为载体,通过开展诸如研讨、交流、联谊、服务等活动,加强各编织站之间的联系,提高创业者和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技术能力、市场竞争能力以及创业创新能力。目前爱心编织业俱乐部已完成摸底统计工作,并将于近期举行成立大会。
三是创新社区妇女组织建设模式。面对社区妇女群体机构多元化带来的妇女工作范围大、战线长、层次多的现状,区妇联提出了“一街一品、一社一特”的工作思路。在此思路指导下,各街道、社区结合实际,积极创新社区妇女组织建设模式,相继建立了一批俱乐部品牌,包括:东胜街道张斌社区针对单亲妈妈而创建的康乃馨俱乐部,东柳街道关注辖区内全职太太群体而创建的雅闲俱乐部,百丈街道中山社区面向职业女性群体而创建的C女性俱乐部,白鹤街道日月星城社区集聚辖区女企业家群体而创建的CEO女性俱乐部,白鹤街道丹凤社区关注孤寡残疾等弱势妇女群体而创建的阳光俱乐部,东郊街道针对仇毕社区外来女务工人员成立了仇毕社区外来女务工人员俱乐部;福明街道福明家园社区为活跃撤村改居后社区妇女的文化生活而成立的“老姐妹”俱乐部。这些俱乐部妇女组织的创建,把更多的妇女群众团结在妇联组织周围,成为构建和谐城区不可或缺的建设力量。
四是组建非正规就业组织妇代会。为进一步加强基层妇女组织建设,拓展妇女工作领域,延伸服务妇女触角,区妇联结合我区非正规就业组织和妇女工作实际,制定了《江东区妇联关于在非正规就业组织中建立妇女代表会的意见》(东妇[]14号),探索在非正规就业组织中成立妇代会。目前,东柳街道东柳坊巾帼自立服务社、百丈街道演武社区爱心编织站、百丈街道潜龙阳光非正规就业组织中已成立妇代会,私营经济组织中的东胜街道保洁中心(东胜物业发展有限公司)也成立了妇代会,有效调动和发挥了非正规就业组织中妇女群众的生产积极性和主动性。
五是探索在商务楼宇中建立妇代会。根据全区楼宇党建暨党务公开工作现场会精神和江东区《关于加强商务楼宇党建工作的实施意见(试行)》要求,在我区楼宇党建进程中,工青妇等群众团体要积极参与。区妇联及时贯彻落实,按照“先建立、后完善、再提高”的工作思路,要求街道妇联在楼宇党建推进的同时跟进妇建,通过党建带妇建、资源共享的形式探索在商务楼宇中成立妇代会,实现“哪里有妇女,哪里就有妇女组织和妇女工作”的要求,有效推动和促进我区楼宇经济的健康发展。目前,百丈街道、东胜街道等楼宇党建试点单位的妇联已开始着手商务楼宇妇代会建设的调研摸底和筹建工作。
3、加强机制建设,巩固壮大妇联组织干部队伍。针对妇联组织规模不断壮大、新时期面临的挑战课题层出不穷的新情况,区妇联以巩固和扩大妇联组织干部队伍为根本,以创建“五型”妇女组织为目标,坚持不懈地抓好系统内妇联工作机制的规范化建设。
一是以创建务实型妇女组织为目标,完善调研工作机制。区妇联健全完善调查研究制度,要求机关妇女干部每年至少调研一个课题,通过调研掌握第一手资料,发现解决问题,提高妇女工作水平。2003年,我们对“城市妇女的现状和需求”、单亲家庭的现状、创建“不让家庭暴力进社区”试点活动三个课题进行了调研,并根据调研结果,成立了面向单亲群体的张斌社区康乃馨俱乐部,调研论文《遏制家庭暴力,维护妇女权益和社会稳定》被区政协列为大会发言材料;2004年,围绕妇女工作和妇女问题的系列热点、难点问题,调动全区广大妇女干部开展调研和思考,形成调研文章45篇;年,重点对“文明家庭建设”和“廉政文化进家庭”的实践进行了调研,撰写的调研论文《文明家庭创建活动与勾践和谐社会的实践与探索》和《对廉政文化进家庭的实践与思考》分获江东区第八届理论研讨会优秀奖和江东区机关廉政文化征文活动二等奖;2006年,对“基层妇女组织建设”和“宁波市女大学生就业现状”两个课题进行了重点调研。
二是以创建学习型妇女组织为目标,完善学习教育机制。通过举办讲座和培训班、发放宣传资料等形式,组织各级妇女干部认真学习党的政策方针、法律法规,当好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宣传员、党与妇女群众的联络员、妇女群众的服务员。同时,切实加强社区妇女教育工作,通过成立“新女性新概念”教育讲师团,让社区妇女群众“看单点菜”,以区妇联买单、基层妇联组织教育活动的形式,开展“万名妇女进课堂,百场讲座进社区”的教育培训工程。年,共送课进社区138堂,受教育妇女近万人。
三是以创建服务型妇女组织为目标,完善普法维权机制。维权是妇联工作的主线。区妇联在积极构筑社会化维权网络的同时,注重维权队伍的建设和壮大,通过《妇女权益保障法》知识竞赛、开展“三八”妇女维权周活动、成立巾帼维权志愿者队伍和服务岗、推荐妇女干部参加人民陪审员培训等措施,在加强法律宣传的同时,不断提高妇女维权队伍的素质和力量,加大维权源头参与力度。目前,我区共有维权站7个,维权点71个,巾帼维权志愿者队伍77支,巾帼维权志愿者2455人,巾帼志愿者维权服务岗45个,具有人民陪审员资格的4人。
四是以创建创新型妇女组织为目标,完善考核激励机制。通过争创市、省、全国级的“巾帼文明示范岗”,评选“先进妇女工作者”、“先进妇女集体”、“优秀妇女干部”、“优秀信息员”等活动,采取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式来考核、评价妇联组织的工作绩效,采取行之有效的激励、奖励措施,充分调动基层妇女干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五是以创建开放型妇女组织为目标,完善监督反馈机制。通过充分发挥女人大代表、政协女委员的作用,当好妇女利益代言人,及时向有关部门反映妇女意愿;通过组建由退休女干部、妇女代表、团体会员代表、基层妇女群众等组成的妇女工作评议团,畅通妇女群众利益表达渠道,增强监督反馈力度。
三、基层妇联组织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从调查的情况看,我区基层妇联组织建设取得了较明显的成效,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兼职比例较高,开展工作力度不够。从调查情况来看,社区妇联主席除6人为专职(仅占8.5%)外,其余均为兼职,大部分由社区党委书记兼任,配备的专职妇女干部身兼出纳、文化、教育、计生、民政、科普等多项工作,投入妇女工作的精力相对较少,对妇联工作的深入研究不够,影响了工作的绩效。街道妇联主席(副主席)大都有兼职,其中有些街道妇联主席身兼五职。在基层妇女干部稳定性调查中,有39.4%的社区妇联主席在妇联岗位上工作超过5年,有8人任职超过10年,最长的达26年,工作的创造性与活力相对不足,制约了妇女工作整体水平的提升。
2、基层妇女干部的综合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当前,我区基层妇联干部的学历层次有了明显提高,7个街道妇联主席中6人大学文化程度,1人为中专学历,专职副主席都是大学学历,71个社区妇女组织负责人文化程度在中专(高中)以上的有36人,中共党员63人,但在社区妇联主席队伍中,高中及中专以下学历的仍占总数的50.7%,其中个别妇联干部为初中文化,已明显不适应新形势、新要求。
3、基层妇联干部的政治、经济待遇有待进一步落实。社区妇联工作基本上由社区妇联副主席(或社区妇女干部)具体负责,但专职妇女干部基本上没有享受相应的政治经济待遇,从而造成社区妇女干部变动频繁,兼职过多,不利于调动开展妇女工作的积极性。
4、基层妇联工作的条件有待进一步改善。各街道对妇联活动经费给予了保障,但还存在不平衡性,致使妇联活动的档次和规模受到限制,电子化和信息化程度受到影响。
5、基层妇女干部的推荐提拔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强。从街道妇联主席(副主席)任职情况来看,一些基层工作经验丰富、能力较强的妇女干部长期在妇女工作岗位上,工作年限在6年以上有4位,最长的达16年,一定程度上不利于女干部人才的成长和培养。
四、进一步加强基层妇联组织建设的思路和对策
对照调研反映出来的问题与不足,我们梳理明确了“坚持与时俱进,纵向抓巩固,横向促发展,扩大影响力,推进规范化”的总体工作思路,并提出了进一步加强基层妇联组织建设的思路和对策:
1、进一步争取各级党政领导的重视支持,是扎实推进基层妇女组织建设的关键。要自觉贯彻落实男女平等基本国策,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共宁波市江东区委关于进一步加强党对工会共青团妇联工作领导的决定》(甬东党〔2004〕30号)精神,坚持把妇联组织的建设纳入党的建设的整体规划,同研究、同部署、同建设。街道党工委要把加强和改进对妇联工作的领导,列入对社区党支部工作考核的重要内容,作为评选先进党组织的重要条件,不断完善“党建带妇建”的工作格局。党委和政府要坚持定期研究妇联工作,定期听取妇联工作汇报,分析解决相关问题。要通过在思想、组织、队伍、作风上的全面带动,全面帮促,进一步增强妇联组织政治上的坚定性,进一步健全妇联组织网络体系,进一步提高妇联干部整体素质,进一步增强妇联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影响力。积极支持街道、社区妇联组织依照法律和章程独立自主地开展工作,在研究解决涉及妇女儿童利益的重要问题时,注意听取妇联组织的意见、建议。同时,逐步改善妇联干部的办公条件。各街道在社区建设过程中,要充分考虑辖区妇女儿童的需要,提前预留办公及活动用房,增添相关服务设施。
2、建设一支精干高效的妇女干部队伍,是扎实推进基层妇女组织建设的重要保障。把妇联干部的培训纳入区委(区委组织部)干部培训主体班次中,加大对妇女干部的培训力度,提高妇女干部的政治素养和业务能力。妇联组织要定期充实后备女干部人才库,按照德才兼备的标准,严把入口关,有针对性向组织部门推荐后备女干部,将优秀妇女干部纳入组织部门的视野,配强基层妇女干部,加强妇女干部的培养锻炼、输送和交流,真正使妇联成为培养输送女干部的基地。要注重发挥兼职妇女工作者的潜力,从政治上关心、工作上加以支持,并通过组织参加培训、先进评比表彰等活动,提升她们在完成本职工作的同时积极做好妇女工作的主动性。另外要积极发展壮大巾帼志愿者队伍,成为基层妇女工作的重要编外力量。
3、加大妇联组织对女性群体的渗透力,是有效推进基层妇女组织建设的动力之源。要加强广大妇女对妇女组织的认同感和信赖感,妇联工作不能只停留于追求轰轰烈烈的外在效果,而是要围绕中心,抓出特色和重点,以科学创新的思维来开展妇女工作,不断创新妇联工作品牌,叫响“妇”字招牌,成为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的真正代言人。各级妇联组织要紧紧围绕创建“务实型、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开放型”妇女组织的目标,坚持在创新上做文章,在务实上下功夫,坚持服务大局、服务妇女、服务基层的“三服务”方针,在“党政所急、妇女所需、妇联所能”的结合点上找准工作定位,认真履行职能,充分发挥基层妇联组织在深化改革、促进发展、维护稳定中的生力军作用,从而不断提升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影响力。在江东新中心城区建设和现代化建设中,依托“巾帼建功”活动,倡导立足本职发挥“半边天”的作用;在弘扬社会主义新风尚过程中,围绕“家”字做文章,积极开展“平安家庭”、“和谐家庭”、“学习型家庭”、“绿色家庭”、“廉洁家庭”等系列文明家庭创建活动,积极宣传和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在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中,积极构建协调保障机制,完善社会化维权网络。
- 上一篇:家庭妇女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 下一篇:省放射性废物管理法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