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资源开发对策研究报告
时间:2022-01-13 04:25:00
导语:女性资源开发对策研究报告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现代社会的发展,越来越离不开对资源的依赖。人力资源作为最具活力、最有潜力的社会资源,在“两创”战略中发挥着其独特的作用。女性人力资源是人力资源总量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创业创新的环境中,如何促进女性人力资源的开发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首先根据2007年奉化市11个镇(街道)劳动保障站进行的城乡人力资源专项调查,分析了女性人力资源在城镇、农村、外来人口分布上的基本情况,并介绍了妇联组织近几年对女性人力资源开发的现状。虽然在妇联和社会其他方面的共同努力下,女性人力资源开发工作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女性参与经济活动率有所提高。但是由于历史、社会遗留因素的影响,女性人力资源开发中仍存在着一些问题:女性自身创业创新意识不强、整体素质低下、高素质人才少、外部环境欠佳等。因此本文最后结合妇联在深入调研工作中面临的困难,提出了在创业创新环境中开发女性人力资源的对策就是要建立和完善女性人力资源开发的体系,其框架主要包括以妇联为核心的政府责任体系、促进女性人力资源开发的社会服务体系和社会环境、以“女性素质工程”为核心的教育培训体系和多渠道多层次的融资体系。这几个系统是相互联系,相互支撑的有机整体。
一、研究背景
“创业富民、创新强市”是根据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经验以及新形势的发展要求提出来的一项重要战略决策。创业创新的主旨就是要以全民创业、全面创新来推进经济社会的发展,它涉及到社会的方方面面,体现了包括妇女在内的广大民生的根本利益。人力资源作为各项经济活动中最为基本的要素之一,作为创业创新的发挥主体,在“两创”战略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一般意义上的人力资源体现出的劳动力是一种从事普通体力劳动并且是一种无差别的天赋的能力,这种劳动的知识和技能的含量是有限的,因而其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也同样是有限的。而对人力资源进行开发投入而形成的人力资本,体现在劳动者身上的则是一种智能型和创造型的劳动力和能力,这种劳动力和能力通过其掌握的技能和知识,推动科学技术的进步,推动经济的发展。例如高素质的劳动者以他们富有的创造和创新能力,通过技术进步,提高劳动生产力;企业家通过妥善经营管理企业,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科技人员通过创造新兴技术,形成新型产业,创造财富和就业机会。因此,如何科学合理的开发人力资源是创业富民、创新强市的关键环节。
言及人力资源,占人口半壁江山的女性人力资源是人力资源总量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无论从经济发展战略的高度,还是从女性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个体价值和作用上讲,科学合理开发女性人力资源对于创业创新战略的推进具有重要的作用。第一,加快开发女性人力资源将有利于整体性人力资源的开发,促进社会整体性素质的提高,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力保证和智力支持。第二,女性人力资源不仅是形成人力资本的对象,同时女性肩负着繁衍人类的使命,又是创造人力资源的承担者。女性人力资源的开发关系到现在和未来人力资源的质量,关系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第三,女性具有男性所不具备的技能特点和专长,具有不可以取代性。女性人力资源天赋的创造性、道德价值观、直觉和敏感、热情和亲和的特质能够与男性人力资源在促进经济发展中形成互补力量,人尽其才,促进人才专业技能结构合理化,从而实现人力资源的最佳配置。
二、奉化市女性人力资源的开发现状
(一)基本情况
根据2007年奉化市11个镇(街道)劳动保障站对其所辖城乡人力资源进行的专项调查,2007年全市共有城乡人力资源421371人,其中女性人力资源为194655人,占总人数的46.2%。在女性人力资源中,城镇户口26118人,农村户口103239人,外来人口65295人,三者之比为1︰3.9︰2.5。下面本文城镇、农村、外来三个类别分布上对女性人力资源的现状进行分析。
1、城镇女性人力资源
2007年奉化市共有城镇人力资源58824人,其中女性26118人,占44.4%。在城镇女性人力资源中,充分就业的占89.3%,不充分就业的占6.5%,失业的占2.5%,无就业意愿的占1.7%。在年龄结构上,16-35周岁的女性有8044人,占女性总人数30.8%,35-40周岁的有7722人,占29.6%,40周岁以上的有10352人,占39.6%。从受教育程度而言,城镇女性在初中程度的占49.8%,另外小学及以下的占16.3%,高中及以上的占33.9%。在产业分布上,大多数女性集中在第三产业,占66.7%,其次是第二产业,占28.5%,从事第一产业的仅为0.9%。
2、农村女性人力资源
在233029名农村人力资源中,女性为103239名,占总数的44.3%。农村女性人力资源中,充分就业的占84.2%,不充分就业的占12.6%,失业的占3%,无就业意愿的占0.2%。在年龄结构上,16-35周岁的女性占48.9%,35-40周岁的占31.6%,40周岁以上的占19.5%。农村女性在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占84.1%,高中及以上仅为15.9%。在产业分布上,农村女性从事第一产业的为31.6%,从事第二产业的为38.1%,从事第三产业的为28.6%。
3、外来女性人力资源
这里所说的外来人力资源是指非奉化市户籍的人力资源,包括外省和省内跨区流动的人力资源,调查总人数为133484,其中女性65295人,占48.9%。外来的女性以中青年居多,其中26-40周岁的人达到总人数的45.5%,16-25周岁次之,占37.6%,40周岁以上的相对较少,仅为16.9%。外来女性受教育程度普遍较低,初中及以下的为78.1%,高中及中专的为16.3%,大专以上的较少,占比为5.6%。从所从事的产业分布,外来女性从事第二产业者居多,其次是第三产业、第一产业,所占比例分别是52.2%、36.9%、10.8%。
从以上情况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奉化市女性人力资源主要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1、农村女性占据了女性人力资源总量中的53%,并且大部分农村女性还是以从事农业活动为主。
2、城镇女性“4050”人员较多,年龄结构普遍偏大;而农村和外来女劳力中则以中青年为主。
3、随着义务教育的完善,女性受教育程度有所提高,但大多数女性的学历集中在初中和中专,高中及以上的较少,突出的表现是高素质女性人才较少。
(二)妇联在女性人力资源开发方面已经开展的工作
为积极响应市委市政府的“两创”战略号召,进一步激发女性的创业创新热情,作为政府联系妇女群众桥梁和纽带的妇联,为开发和运用女性人力资源开展一些有效的探索工作。
1、开展两创调研。市妇联先后赴波音、金点子、爱伊美医院等以女性为主的企业和溪口镇锦溪村、裘村镇黄贤村、大堰下旺村及三溪小学等地开展蹲点调研活动,做到“三个摸清”:进一步摸清基层和妇女对市妇联机关服务创业创新的主要期盼、摸清制约妇女创业创新的主要问题、摸清基层和妇女对推动创业创新的政策要求,研究提出服务基层、推进创业创新的办法举措。
2、开展创业培训。建立奉化市巾帼创业培训中心,通过该中心大力宣传“想创业、敢创业、创大业”的思想,同时加强对女性创业能力的指导,引导妇女增强创业意识、挖掘创业潜能;通过开展创办小企业基础知识和必备能力的培训,培养和造就一批小企业创办者和自谋职业者;通过典型引路,增加女性的创业热情,帮助广大妇女转变守土恋家、小富即安等各种保守落后意识,使更多的妇女把自主创业作为实现人生价值的优先选择;通过举办职业女性公众形象、事业爱情双赢诀窍大家谈、怎样成为品位女人、快乐女人、优雅女人等女性创业系列论坛方式,鼓励、引导全市妇女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敢于面对各种压力和挑战,勇于战胜各种困难和挫折。
3、开展技能培训。一是根据市场的用人需求和结构变化开设专业,并主动加强与用人单位的联系,大力发展“订单式”培训,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实用性和有效性。二是以奉化市巾帼创业培训中心为依托,开展家政服务、商业营销、烹饪、电脑、手工艺术等技能的培训。采取固定教室与流动教室相结合的培训方式,把培训班办到镇、街、社区、农村。各镇街道成立巾帼创业培训站,村里建立培训点,采取集中办班,“点菜制”巡回培训方式,对农村妇女进行技能培训,将农村富余女劳力向非农产业转移。
4、开展就业服务。一是加强对巾帼家政服务中心的扶持和指导,不断扩大巾帼家政服务中心服务范围,进一步拓宽女性就业渠道。二是在奉化市开展了女性创业“五个一”活动,积极协调社会力量为女性创业提供政策支持、信息咨询、市场开拓、人员培训等方面的服务。如与奉化市信用联社联合出台了关于信贷支持妇女创业的意见,对妇女创业做到三优,即服务优质、贷款优先、利率优惠;与奉化市劳动社会保障局开展了女性就业创业专场洽谈会,为女性提供了合适的就业岗位;开展了女企业家、“巾帼文明示范岗”、巾帼志愿者为失业失土妇女送岗位、助困难活动。三是各级“双学双比”协调小组精心设计活动载体,以“基层特色联谊组织”为依托,促进女性创业就业。如以七彩巧妇俱乐部为依托,促进基地建设与生态旅游的有效对接;以“巾帼联谊会”为依托,促进妇女创业与地方经济的有效对接。
三、女性人力资源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女性人力资源的开发和运用越来越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虽然通过社会各方面的努力,已经取得了比较显著的业绩,但是还存在着一些问题,集中表现在:
(一)由于受传统思想影响过深,女性自身缺乏创业开拓的主动精神,创业创新的意识薄弱。一方面因长期受传统角色定位的心理暗示,大多数女性往往承担起大部分的家务劳动以及照料孩子和老人的责任,导致她们不愿意接受继续教育,时间也较少。另一方面,女性择业时大多选择服务、教育、卫生等传统的女性社会分工领域内发展,而很少涉足代表社会发展方向的高新技术和产业领域,久而久之就扼杀了女性创新能力的培养。
(二)女性接受教育和培训机会少,自身素质不能满足市场需求。教育和培训是形成人力资本的重要途径,是人力资源转变为人力资本的必要条件。根据2007年奉化市城乡人力资源的调查报告,女性平均受教育程度较低,尤其是在农村和外来女性中,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分别占84.1%、78.1%,是男性的1.5倍,大量女性人力资源潜能未能得到充分开发。同时在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女性就业的非连续性等特点迫使她们接受在职培训的机会少于男性,从而进一步导致了女性人力资源的总体素质落后于社会需求,在许多岗位上缺乏竞争力和创造力,在社会各方处于劣势地位。
(三)女性人力资源开发的社会环境欠佳。女性从受教育开始,到毕业后求职就业、失业失土后再就业、自主创业等一系列与人力资源开发相关的环节里,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歧视:学龄女童失学率高、女大学生求职性别拒绝、同等条件下女工“优先”下岗、失业妇女再就业门槛偏高、双下岗家庭中丈夫优先安排工作、女职工因生育被企业辞退或失去晋升机会、职业女性在非核心部门和非领导岗位就职多、女性退休年龄早于男性等。
四、女性人力资源开发的对策
女性人力资源的充分开发与有效运用,是落实人才战略的有机组成部分。在创业创新的环境中,开发和运用女性人力资源是一项系统的工作,因此需要建立和完善女性人力资源开发体系,其组成框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发面。这几个方面是相互联系、相互支撑,构成一个有机整体。
(一)建立以妇联为核心的政府责任体系。
促进女性的创业创新需要政府各部门协同配合和共同努力,从政策上、工作上、信息上给予更多的扶持与引导。妇联是联系政府与妇女的纽带,在落实政府责任促进女性人力资源开发过程中,应充分发挥妇联在其中的核心作用。妇联可以充分发挥作为准政府组织和人民团体的双重优势,协调与各政府部门的联系。首先是劳动与社会保障部门,作为政府促进就业的职能部门,要规范劳动力市场、加强职业培训和职业介绍、优化就业服务,实现劳动力供需之间的有效结合。例如可以多部门合作组建“女性人才交流服务中心”,为各类高层次女性人才的引进、交流、政策咨询与服务提供场所和阵地;建立以村和社区为基础、城乡联网、动态管理的女性人力资源库。其次是财税、投资、工商、教育等有关部门也需要积极帮助促进女性人力资源开发。尤其是财政部门应为女性创业创新计划提供直接的财政支持和必要的财政担保。
(二)建立促进女性就业创业的社会服务体系和社会环境。
首先,需要充分发挥社会组织促进人力资源开发的作用,尤其需要发挥各类协会组织的市场中介作用促进女性就业组织和女性市场创业的作用。通过企业的协作和带动,提供实习机会、经济联合,也可以是提供创业互助资金,促进女性群体人力资源能更好地实现有效的开发运用。其次,把家庭服务的社会化变为现实,减轻女性负担,促进女性就业和创业。家务劳动的社会化包括家政、幼托、老年照料体系的建设。这些劳务的社会化和商业化本身就是一种女性创业的促进,因为女性在这一领域具有就业和创业的优势。同时将女性从家庭和家务劳动中解脱出来,有助于她们在都市工业、社会服务业等有关领域充分发挥她们的能力进行创业和财富创造。第三,营造女性人力资源开发的良好人文环境和社会氛围。加强利用各类大众新闻媒体、互联网和社会组织,宣传和鼓励女性创业的故事和事迹,逐步更新女性“等靠要”的就业观念,培养一种女性创业的新女性主义文化,更好地激励女性通过就业和创业塑造自身价值。
(三)建立以“女性素质工程”为核心的教育培训体系。
人力资源开发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人力资本形成的过程,其主要途径是对人的教育和不间断的在职培训投资。加强教育等人力资本的投入是女性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环节。“女性素质工程”正是以全面推进女性整体素质提高为目标的教育培训体系,它以国民教育为主,以在职教育和妇联培训为辅,提倡终身学习。
首先要推动青少年女性提高综合素质,从学龄女童入学受教育开始抓,普及义务教育,减少农村地区失学儿童。同时逐步提高每个阶段的女性受教育比例,尤其是女性接受中等与高等教育的比例。其次,加强在职女性的职业培训和继续教育,开展多层次、多种形式的职业培训,培育适应社会需要的各类女性人才。对于女性干部,开展女领导干部培训、考察、座谈、联谊活动,推荐优秀女干部轮岗交流、包村帮扶、挂职锻炼等,不断增强她们的女性群体意识和科学决策能力,提高参政议政的能力。在农村,以“双学双比”活动为载体,实施“巾帼科技致富工程”,强化科技培训,通过举办农村妇女的素质培训、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提高农村妇女适应实现农业产业化、市场化和现代化。在城镇,实施“巾帼社区服务工程”,强化在职妇女的岗位技术技能培训,通过“岗位练兵”、“技术比武”竞赛活动、行业标兵评选活动等,引导广大城镇女性岗位建功,岗位成才。最后培训还要变以往的“输血式”为“造血式”,注重提高女性的自我发展的能力以及创新能力,引导女性在平凡的岗位上发挥优势。
(四)探索建立多渠道的融资体系。
资金是女性创业创新面临的一个重要的难题,应根据实际需要采取不同渠道的融资体系。第一,实行针对女性失业下岗人口的小额贷款计划,同时建立完整的小额贷款的信用体系,小额贷款的起点比较低,但通过信用等级实现小额贷款的滚动和增长。在促进政府财政对小额贷款的信用担保和直接投入的同时,促进小额贷款与银行贷款的金融协议。在此基础上逐步在小额贷款项目上增加小额保险、小额救助等现念,将小额贷款和就业创业、社区服务、社会救助相结合,这样使女性小额贷款不仅成为就业和创业的工具,更能促进女性和社区的共同发展。第二,促进女性创业基金建设。女性创业基金可以是政府提供一定资金支持也应该广泛吸纳企业赞助、社会捐赠。通过女性创业基金为女性创业和就业提供降息、贴息、无息创业贷款,并努力实现女性创业基金的保值增殖。
- 上一篇:女性创业创新模式汇报
- 下一篇:评价公路规划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