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转移调研报告
时间:2022-11-19 01:21:00
导语:产业转移调研报告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党的十七大指出:“要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目前,国家加工贸易新政策,提高了东部沿海地区加工贸易的准入门槛,增加了加工贸易的经营成本,给东部沿海地区加工贸易带来巨大的冲击。而从另一方面来说,新政策的出台对地处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和资源丰富的西部结合部、大西南东向出海的最便捷通道和泛珠三角腹地的平南县来说,是一个难得的历史新机遇。平南县必须按照党的十七大的要求和部署,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主动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借势“突围”,努力培育产业集群,做大做强支柱产业和优势龙头企业,大力发展园区经济,努力促进县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一、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条件分析
平南县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具有明显的优势条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水运优势。平南有珠江水系黄金水道西江横贯县境,常年可通航2000吨级船舶,下航可至广州、深圳、香港、澳门;上行直达南宁、柳州、百色。2007年长洲水利枢纽建成后,西江可通行3000吨级的船舶,实现江海直达,水路运输优势更加凸显。
2、交通区位优势。平南位于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和资源丰富的西部结合部,是大西南东向出海的便捷通道。南宁至梧州二级公路贯穿县境;平南至容县二级公路(平南段)基本建成,平南至武宣二级公路(平南段)年底将竣工,平南至金秀二级公路(平南段)今年已动工建设;列入广西“十一五”发展规划的平果—梧州、柳州—北海高速公路计划今年年底开工建设。
3、资源优势。全县现有森林面积235万亩,森林覆盖率达53.30%,野生动物200多种,有桂花鱼、娃娃鱼、中华鲟。植物资源1000多种,其中各类树木300多种,药用植物500多种。县境内有浔江、大同江、白沙江、乌江、大鹏江、思旺河、秦川河等河流,地表水拥有量65.92亿立方米,水能蕴藏量9.49万千瓦,可开发装机总容量7.53万千瓦。已发现的矿藏资源有石灰石、花岗石、红砂石、重晶石、金矿、高岭土等共19种,其中石灰石储量40亿吨,含钙率高达56%;红砂石储量20亿吨;花岗岩储量30亿吨。旅游资源有“鹏山风光”、大桂山“一线天”及太平天国豫王、赞王故里等远近闻名的名胜古迹。
4、产业优势。平南县已形成了水泥、化工、造纸、竹木编织、制药、纺织、酿酒、食品等十几个行业的工业体系,共有600多家工业企业,年产2000多种产品,其中30多个产品获国优、部(省)优产品奖。初步形成了以年产600万吨新型水泥的华润水泥(平南)有限公司为龙头的水泥建材业、以广西安泰化工有限公司为龙头的化工业、以广西雄森酒业有限公司为龙头的保健酒业、以广西三桂食品有限公司为龙头的农产品加工业和以平山、寺面镇为生产基地的竹木芒编织业等五大支柱产业。
5、环境优势。近年来,平南县委、县政府围绕把平南县建设成为桂东南著名的江滨花园城市的目标,不断改善投资软硬环境。随着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加快和管理水平的提高,已初现江滨花园城市的风貌;政府及部门都在全力营造安全文明的法制环境、诚实守信的人文环境、开明开放的政策环境、高效快捷的政务环境、优美舒适的人居环境,让所有在平南投资的创业者都能事业有成、创业有为、投资有利。
二、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现状及特点分析
近年来,平南县紧紧抓住西部大开发、泛珠三角经济合作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构建的机遇,充分利用自身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积极融入泛珠三角经济圈,参与泛珠三角区域合作,实施大招商,招大商,主动承接东部省市的产业、技术和资金转移,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从2001年至今年11月,全县共承接广东、福建、浙江等东部省市和港澳地区的产业转移项目216个,投资总额60.04亿元,到位资金35.28亿元,其中从粤港澳地区就承接产业转移项目192个,投资总额53.28亿元,到位资金31.20亿元。今年1—11月,我县续建新建东部产业项目(主要是广东地区)32个,总投资额18.07亿元,到位资金2.08亿元。这些项目一批批从东部发达地区转移聚集到平南,覆盖了基础设施、工业、农业、城市建设和服务等行业,为促进平南的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强劲的活力。
纵观几年来的情况,平南县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从投资来源上看,项目以来自广东省居多。落户的216个项目中有广东星河湾房地产有限公司等148个项目来自广东省,占68.52%,计划投资额21.24万元,占35.38%;其中有华润水泥有限公司等43个项目来自港澳,计划投资额31.44万元。
2、从投资规模上看,216个项目中有9个项目投资规模在亿元以上,占4.17%,其中目前实际投资最大的就是华润水泥有限公司、月亮湾城市花园、广西汇鑫伟业房地产有限公司,其总投资为41亿元。
3、从产业结构上看,主要以纺织、建材、工艺品、农副产品加工等行业为主。一是纺织行业65家,其中:棉、布类针织企业36家,塑料编织企业19家,其他企业10家。65家企业固定资产投资3900万元,年产值6500多万元。创利税约600万元。解决就业2000多人,如大新东莞世雄针织厂、思旺新华针织厂等是经济效益较好的企业。二是建材行业34家,其中:水泥企业7家,红砖、沙砖企业6家。总投资2.01亿元,年产值2.05亿元,创利税1500多万元,该行业已成为我县的支柱产业之一。三是工艺制品企业8家。均为竹、木、芒、藤编织工艺制品,产品全部出口。固定资产投资1785万元,年产值1.12亿元以上,2007年出口创汇1350万美元。解决就业人员1000多人。其中,出口创汇超300万美元的是域嘉工艺公司、富艺工艺公司、宝马工艺公司。四是农副产品加工企业35家,总投资11.09亿元,年产值近1亿元。主要企业有广西三桂食品有限公司、平南县雄森酒业有限公司、广西金山联纸业有限公司等。
4、从发展模式上看,园区聚集比较明显。近几年平南县坚持“园区经济”战略,充分利用园区聚集效应,吸引外资企业特别是东部转移产业落户平南县。目前我县已形成以平山镇外向型工业集中区、丹竹工业集中区、新桥工业集中区为主的“三园区”工业发展格局。通过园区效应,吸引和吸纳了一大批东部转移产业项目落户。现园区内已有华润水泥(平南)有限公司、安泰公司等36家大中型企业及在建的洪德水泥有限公司落户。
三、在承接东部产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虽然平南县在主动承接东部产业转移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也取得了一些成效,给本地思想观念、经济发展和面貌改变带来了不小的积极影响,但对比先进地区,就是与自治区、贵港市跑在前面的县市区相比,差距也是显而易见的,主要表现在:
1、观念较落后。表现在思想观念还不完全解放,有时政府的实际行为与招商引资宗旨相悖,重招商引资轻管理;员工对发达地区先进的管理接受能力和意识差;市场竞争意识不强,开放度不如沿海;办事机制不灵活,手续较繁琐。
2、产业配套能力较弱。我县虽然在近几年发展比较快,但经济还是较落后的,工业基础薄弱,产业、产品的配套能力不强,许多转移企业在我县找不到合适的配套企业,一些当地的产品或原料又常达不到转移企业的要求,如我县林木资源不够理想使得北京的中野集团放弃在我县投资年产9.8万吨的文化纸技改项目。
3、基础设施还不完善。我县由于经费较紧缺,不同程度存在基础设施落后、生活设施不完备、交通运输成本高、信息流通也不方便等现实情况,这些都构成了东部产业转移的重要阻力。比如乌江工业园区的基建和生活配套设施因为未完全到位,使得锦富工艺公司开工至今仍无法投产,新桥工业园和平山工业园区因迟未建成,使得有意前来我县投资的企业半途而退,广西华都制衣有限公司因为用地问题迟迟未得到解决而转移到桂平就是个例子。
4、人才资源相对匮乏。虽然我县劳动力资源丰富,但却出现了外来投资企业招工难的现象,如我县的中丝公司就存在招工难的问题。原因受文化程度的制约,原因是全县农民工整体素质依然较低,不能适应社会的需求,特别是“技术型”人才的匮乏,导至大批既缺文化又缺技能的劳动力只能从事一些简单笨重的劳动或技能较低的工作。
5、项目用地和资金紧缺问题突出。由于项目用地成为瓶颈和企业直接融资渠道不畅,制约了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引进新技术、新项目的开展。
6、制度成本过高。由于我县一些制度还不完善,市场经济不健全,一些部门主动服务企业的意识不强,对企业重收费轻服务、重处罚轻管理的现象时有发生,一些干部工作作风差,办事拖拉,存在“三乱”、吃拿卡要等行为,无形中造成外资企业投资成本增加。
四、加快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若干思考
如何理性地承接东部产业转移是值得认真思考的一个重大课题。我们必须密切联系当地发展的实际情况,通盘考虑,趋利避弊,把承接产业转移与产业结构调整、产业升级、推进新型工业化等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才能发挥后发优势,以更加节约的资源和更快的速度向先进地区看齐。因此,根据当前平南发展的状况,在承接东部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时,应注重做好如下几点:
(一)解放思想,开拓创新
今后一段时期,平南县上下必须深入开展学习党的十七大精神活动,在全县兴起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的新高潮,把贯彻会议精神与解放思想紧密结合起来,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结合起来,与贯彻落实市委“六靠”的工作思路结合起来,与正在开展的“转变干部作风加强机关行政效能建设活动”结合起来,在全县上下强化危机和忧患意识、使命和责任意识、抢抓机遇和加快发展意识,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不断优化环境,加快改革开放步伐,在解放思想中扩大开放,在体制、机制创新中加快发展。从县委书记、县长做起,通过县四家班子领导的思想解放,带动全县干部和经济能人等精英分子,进而形成全县思想的大解放。思想解放运动重在解决实际问题,体现在每项工作中,体现在解决具体问题上。要在全县形成埋头实干、不尚空谈、敢于负责的氛围。通过解放思想,克服“四怕”:一是克服怕犯错误的思想,使全县的干部尤其是领导,破除“前怕狼后怕虎”的畏首畏尾的想法,确立敢闯敢干的观念;破除墨守陈规的消极无为的念头,确立勇于改革敢干求变的观念。二是克服怕引起社会不稳定的思想,使全县干部敢于正视改革面临的问题,破除不干事就没有问题的庸人懒汉思想。三是克服怕告状的思想,真正在工作中做到“不能尽如人意,但求无愧我心”。四是克服怕“秋后算帐”的思想。
(二)加强基础建设,提高竞争水平
一是联手周边县市重振西江“黄金水道”,实现2000吨内河船舶直达珠江三角洲。二是完善工业集中服务区的功能,强化工业园区对广东劳动密集型企业的吸引力。突出抓好平山镇外向型工业集中区、丹竹工业集中区、新桥工业集中区等建设,形成生产规模,聚集生产项目,提高招商引资力度。三是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平南至武宣二级路(平南段)、平南至容县二级路(平南段)、平南至镇隆一级路建设。开工建设平南至金秀二级路,争取开工建设平南西江二桥、平南西江三桥、平南至丹竹一级路、下渡至武林一级路,大新至太平和西村至大乙岭二级路,积极配合做好平果至梧州、桂林至北海高速公路平南段的建设工作。进一步完善路网布局,加大路网项目建设和改造力度,提高公路网的技术等级,实现乡镇通等级油路、行政村通等级公路(其中50%的行政村通油路)的目标。鼓励和吸引东部各省区来平南建设港口码头仓储设施,开办商贸运输,设立加工出口基地等,共同构建区域性物流平台。四是抓紧建设区域性物流中心,增强聚集能力和辐射效应。借助南梧公路横贯县境中部的优势,以建设镇隆镇、大安镇物流园区为重点,加快现代商贸流通业发展,抓紧建设以水产、畜牧、水果、蚕桑、林业等商品生产基地为依托建立相应的物流市场,把镇隆、大安建成平南重要的商品集散中心。
(三)调整产业结构,狠抓承接重点
从我县实际出发,因地制宜,立足本地的资源和优势,特别是结合“玉贵走廊”工业带建设,抓住东盟经济圈和环北部湾经济圈的契机,狠抓承接产业转移的重点:一是利用资源改造升级传统企业。要利用我县丰富矿产、原材料和水电资源等,集中力量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的原材料产业,提高其附加值,改变传统资源开发模式,使其资源优势真正变成新的经济优势。主要是狠抓“六四”工程:“六”就是形成以水泥为龙头的建材业、以桑蚕加工为龙头的农产品加工业、以酿酒业为龙头的食品制造业、以文化纸为龙头的制浆造纸业、以农药为龙头的化工业、以出口创汇为导向的竹木藤草编织业等六个支柱产业;“四”就是精心培育水电、中药材加工、服装鞋帽制造和皮革制品加工等具有发展潜力的四大产业。二是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针对我县人口比重大,乡镇企业不发达等特点,要立足于开辟广阔的内陆市场而发展生活消费品产业,立足于保护生态环境而发展绿色、环保产业,立足于打入东部地区及国际市场而发展地方特色产业,立足于人文地理条件而发展国际国内旅游业,如大桂山、大鹏山等风景区的开发。主要是承接发达地区进入成熟和衰退阶段的钢铁、纺织、食品、服装、鞋业、玩具、家具等劳动密集型加工产业,提高自身的竞争力。三是发展科技密集型产业。要把高新技术产业即科技密集型产业作为承接转移的重点,这也是我县的亮点和希望,惟有这方面的产业发展,才有可能实现跨越式发展。我县还要充分借助东部发达地区网络、信息、技术等优势,充分利用本地的资源、技术,高起点高规划地吸收东部发达地区的科技密集型产业;也可选择一批已有一定基础或创造条件可以在某些方面取得突破的新兴产业,进行优先培养或与东部发达地区联合做强做大。如丹竹的金环球电子公司可选择以电子信息、水泥制造业等为主的高新技术产业,镇隆的可以选择以酿酒、制药、生物工程、新型材料为主的高新技术产业,加大政策和资金扶持力度,形成有生机和活力的高新技术产业体系。
(四)建好工业园区,引领产业集聚
要把乌江、平山、新桥这三大工业园区作为承接产业转移的主要载体和平台,统筹考虑园区工业整体布局,建好园区道路、水、电、网络等基础设施,积极为产业转移修好“跑道”、打造好“载体”。一是在园区规划布局上,要按产业和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整合工业园区,不仅吸低层次产业转移,更应积极引进更具比较优势的较高层次的产业、高新技术产业,走特色园区之路;二是在园区产业引进上,要根据我县的经济社会环境以及经济发展战略等诸多主客观条件把握产业引进的“度”,产业引进的数量和质量应以转移效应最大化为标准,重视发展高关联度的产业;三是在园区管理上,要创新园区管理体制,由县政府主导向县政府引导、市场主导转变,广泛吸纳国内外资本参与园区的开发经营,形成多元化投入机制。并建立健全以资金融通、信息服务、市场开拓、人才培训为主要内容的园区服务体系。
(五)清理项目用地,建好招商载体
平南县土地资源紧缺,加上部分引进的项目土地利用率较低,个别业主对项目用地占而不用,导致项目用地紧缺,这已成为制约平南县招商引资的另一个“瓶颈”。用好用活土地成为当前平南工业建设最重要的问题之一。为此,要在加大工业土地开发储备力度的同时,花大力气加大存量土地盘活力度,对占地不用或不按投资合同要求按期开发的项目进行清理,依法坚决收回土地,出让给急需土地的新引进项目,以缓解项目用地不足的矛盾,为真正的产业转移提供强有力的载体。
(六)创新招商方式,提高招商成效
创新招商方式是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关键。要切实解决有人招商、有钱招商、有项目招商、有载体招商的问题。一是推行驻点招商。在东莞、广州、深圳等产业转移和扩张倾向比较强的城市,开展驻点招商工作,收集产业转移的信息,摸索产业转移的规律,真正把产业转移的底细摸清。二是按照市场机制要求,充分发挥招商中介机构的作用,实施委托招商,使招商引资逐步走向市场化和社会化。三是注重利用网络招商,抓好“平南招商网”的建设。四是抓好小分队招商。继续集中人力、财力、物力,对一些有利的招商信息,一些可行的招商项目,安排小分队主动出击,跟踪落实。
(七)改善投资环境,构筑发展平台
良好的投资环境,是吸引产业转移到平南的关键因素。为此,必须用硬的手段来营造“五个方面”环境。一要营造好的政务环境。着力抓好健全首问负责制、全面推行限时办结制、严格实行责任追究制等三项制度,大力整顿干部作风和机关作风,全力打造“阳光机关”和“诚信政府”,使广大干部真正做到“清简务本、行必责实”,为投资者提供更加优良的政务环境。二要营造好的政策环境。要尽快制定和完善承接东部产业发展的规划、政策和措施,凡是不利于产业发展发展的,且自治区、市没有规定的都必须坚决取消。三要营造好的市场环境。要以建设“诚信平南”为契机,把整治环境和优化环境结合起来,完善行政执法、行业自律、舆论监督、群众参与相结合的市场监管体系,加大对扰乱市场经济秩序行为的打击力度,维护市场秩序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为投资商提供公平竞争、优惠宽松的市场环境。四要营造好的法治环境。要继续实行依法治县工程,积极创建平安平南,毫不动摇的坚持“严打”方针,要从重从快打击“两抢一盗”、破坏正常生产的犯罪活动以及黑恶势力,确保平南朗朗乾坤、正义浩荡,创造一个平安、安宁的环境。五要营造好的舆论环境。要组织力量,加强对平南承接东部产业发展工作的宣传报道,形成一批有针对性的宣传成果,对承接东部产业发展过程中的典型人物、事例,要通过各种媒体广泛宣传,掀起一个人人都谋划发展、支持发展的热潮。
- 上一篇:工业化城镇化调研报告
- 下一篇:县乡财政困难调研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