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化城镇化调研报告

时间:2022-11-19 01:20:00

导语:工业化城镇化调研报告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工业化城镇化调研报告

发达地区的先进经验表明,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和水平的提高,将能更快速、更有效地集聚技术、资金、人才、信息等各种生产要素,支撑、拉动现代农业、现代服务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区要培植壮大县域经济,实现科学发展,就必须紧扣“六靠”思路,立足区情,加快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建设进程。

一、推动工业化、城镇化是加快**科学发展的必然选择

**区工业化、城镇化发展相对滞后,主要表现为结构性矛盾突出,三产比例不够合理。20**年,全区三产比例为14.8︰39.9︰45.3,工业尚未占据主导地位,三产稳定性不强。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是通过大力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从而为全区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坚实基础和动力支持。

(一)**区工业化、城镇化发展现状分析

目前,**区工业化、城镇化总体水平落后,发展程度低,发展过程中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规模小,水平低,与自治区、市相比存在较大差距。20**年,全区工业增加值为164168万元,仅占全市比重的20.9%;工业化水平为29.3%,比全市、自治区分别低0.6个百分点和2.9个百分点;城镇化水平为22.8%,比全市、自治区分别低3.4个百分点和11.9个百分点。二是综合实力弱,缺乏大产业、大企业、大城镇。在工业中,传统产业比重大,支柱产业不突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缓慢,大公司、大企业、大集团少。20**年,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仅40家,其中年销售收入超亿元的工业企业7家;小城镇建设进度缓慢,作为广西小城镇建设重点镇的大圩镇没有真正起到示范带头作用。三是融资难问题没能得到有效破解。融资担保体系不健全,融资环境不够宽松,导致一批好项目因缺少资金未能启动或开工不足。四是结构不合理,发展方式粗放。工业产业层次低,资源开发型的多,精深加工型的少,产业链短,产品附加值低。企业缺乏市场开拓和产品开发创新机制,缺少成型的主导产品,产品科技含量低,市场竞争力较弱。五是知名品牌少,竞争力不强。工业行业技术装备水平低,拥有自主产权的知名品牌少。目前,全区只有“扬翔牌”饲料、“万千牌”饲料、“群星牌”电线电缆等3个广西知名品牌。六是办事效率较低,经济发展环境还不够宽松。如机关干部主动服务意识不够强,办事效率不够高,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和吃拿卡要等现象仍有发生。城镇化方面,除了城北新区建设较快之外,小城镇建设进展缓慢,集聚能力和辐射带动能力不强,大多数小城镇结构、功能趋同,面貌单一,品味不高,特色不鲜明,乡镇集市“脏、乱、差”现象还比较严重。

(二)加快工业化、城镇化进程是**县域经济发展的迫切要求

在县域经济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加快工业化、城镇化发展已成为**突破经济发展“瓶颈”,推进科学发展的迫切要求。其一,有利于解决结构单一问题,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工业化、城镇化水平低是造成**县域经济结构不合理的重要原因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加快工业化、城镇化发展,就是要打造以主导产业为支撑、以非公经济发展为动力、以城乡联动发展为基础的经济发展新格局,促进城乡资源的有机整合,形成紧密的产业链和配套关系,使农村富余劳动力转入企业和城镇就业,加快农业产业化和农村非农化进程,全面提升县域经济整体素质。其二,有利于解决土地矛盾问题,科学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工业化、城镇化发展有利于农村工业的产业集聚,有利于现代服务业的成长,有利于促进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从根本上解决用地矛盾以及土地纠纷影响稳定和发展这个老大难问题,使土地等资源得到合理利用、集约使用、规模利用,加快农村社会化进程,提高农民素质,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其三,有利于解决生产要素分散问题,形成县域经济发展合力。通过加快工业化、城镇化发展,促进各种生产要素的快速流动和合理配置,形成互相补充、互为依托的互动关系,能够迅速形成规模化、产业化,提高经济效益,增强经济发展后劲。

二、加快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发展的基础和条件

**区作为贵港市中心城区,处于桂东南区域性经济中心区和华南地区与西南地区的结合部,既是西南地区东进粤港澳的重要通道,又是西部地区接受港澳台经济辐射和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前沿阵地,承接产业转移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近年来,**区在产业培育、城建投入、政策保障等方面加大了工作力度,为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一是经济实力得到了增强。20**年,**县域经济发展评比综合分值排在广西88个县域单位第9位,其中完成地区生产总值56.02亿元,增长25.6%;财政收入2.7922亿元,增长47.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69.61亿元,增长100.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9元,增长21.2%;农民人均纯收入3299元,增长16.1%。各项经济指标均保持了两位数以上增长,GDP和财政收入增速均排在第3位,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排在第26位,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排在第5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排在第27位,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速排在第33位。

二是产业基础得以巩固和发展。**区大力实施“工业强区”战略,注重发挥现有企业发展潜力,强力推进工业园区建设,努力构筑工业发展平台,积极引进新兴产业,加强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梯队管理,不断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促进工业经济快速增长。20**年,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已发展到40家,规模以上工业实现总产值35.2亿元,同比增长46.4%,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到了16.42亿元,同比增长35.5%。此外,通过实施“商贸旺区”战略,积极引导现有商贸企业加大投入,整合现有的各类专业市场,重点做大西江汽车摩托车专业市场、西江家具城、大西南林产品批发市场、德宝建材街、牛岭水果批发市场等一批大型专业市场的规模,引导和推进梦之岛、德克士、肯德基、华隆超市等连锁企业的网点布局扩张,第三产业发展思路得到了进一步拓宽。20**年,全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8.2亿元,同比增长15.0%;累计发展个体工商户1.46万户,从业人员3.5万人,注册资金1.7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3.8%、5.5%和5.0%。

三是城镇设施大大改善。完善城镇综合服务功能是加快城镇化建设的重要工作。近年来,**立足区情,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大力改善城镇居住环境,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尤其是结合城乡清洁工程的广泛深入开展,大力整治圩容镇貌,绿化美化亮化街道,抓好旧街改造、新区建设和工业园区、住宅小区的开发建设,大大提高了城镇的承载功能;对城区和乡镇的防洪、道路、给排水、供电、市场、文教卫体等基础设施坚持统一规划,配套完善,高标准建设。据统计,建区以来**区在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共投入60多亿元,城镇服务功能日趋增强,已逐步形成了以**新区为中心、以南梧公路为主轴、以贵城、港城、根竹、大圩等重点镇互为补充、互为依托、互为市场的城镇体系,辐射和带动了全区城镇化建设。凤凰城、盛世名门、世纪花园、德宝花城、德宝花园、世纪花园、阳光都市、普罗旺斯等一大批充满时念和人性化特色的商贸小区建成,大大提升了**城市品位和档次。

四是政策保障不断完善。在政策环境方面,**区制定了《关于加快个体私营经济发展的决定》、《招商引资奖励办法》等一系列政策性文件,从市场准入、用地、融资、收费等方面加大了政策扶持力度。在服务环境方面,通过及时掌握续建项目的建设进展情况,加强沟通协调,对重点招商引资的项目采取跟踪服务的办法,尽力帮助投资者加快前期工作,以最短的审批时间,最优质的服务,确保项目早进资、早落地、早开工。在舆论环境方面,进一步加大了宣传力度,通过组织和参加大型商务展览、产品推介会等多种渠道宣传**的投资环境、资源和区位等方面的优势,让投资商了解**。同时,通过建立**招商网站,大力宣传加快企业发展的各项优惠措施和办法,在全区上下营造出“亲商、安商、扶商、护商、富商”的浓厚发展氛围。

三、对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发展的几点建议

同志指出,科学发展观是用来指导发展的,不能离开发展这个主题,离开了发展这个主题就没有意义了。一句话,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是加快发展。前不久,市委、市政府在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实质,深刻分析贵港市经济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的基础上,明确提出了“发展靠经济,经济靠工业,工业靠项目,项目靠招商,招商靠环境,环境靠作风”的“六靠”思路。这是市委、市政府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快建设富裕文明和谐贵港进程中提出的一项重大决策。“六靠”思路对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要实践好“六靠”思路,**区必须立足实际,不断创新工作方法和技巧,不断提升工作水平,加快推进全区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以推动全区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一)准确把握大局,深入推进思想引导工程。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在发展理念、发展方式上有一个大的进步,力争在新一轮经济跨越的博弈中获得自己的位置。当前,**区要紧扣“六靠”思路,主动融入多区域开放合作的机遇格局,大力实施“东联、西靠、南进”战略,主动融入区域经济合作大格局,扩大对外开放合作,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加快发展临港工业、物流、农业、旅游和现代服务业;要主动融入桂东南经济区梯次发展的动力格局,依托“六靠”载体,打造好发展平台,促使机遇转化成为推动县域经济跨越式发展的强大动力;要主动融人非常规发展的创新格局,进一步增强创新意识,务实创新基础,提升创新活力,推进自主创新,发展创新产业,优化创新环境,以全方位创新促进全方位开放。

(二)坚持科学发展,深入推进产业培育工程。坚持**科学发展,必须紧紧围绕推动城镇和农村联动重点是以“工业强区”为目标,在主攻城郊型工业中打造三大经济增长极,即通过加快根竹工业集中区建设、完善西苑工业园的基础设施建设、启动城东工业园的开发建设,以及制定和完善推动全民创业等激励机制,造优企业入园的大环境,在做大做强非公有制经济中打造园区经济增长极;通过延伸产业链,拓展产业发展领域,全力支持电力、饲料、建材、化工、电缆、服装、食品、农产品加工等企业加快扩张,大力发展电子信息、生物制药、新能源、新材料、环保产业等高新技术产业,在做大做强现有规模工业中打造工业经济增长极;积极发挥城区和港口优势,通过大力发展以仓储物流为重点的商贸流通业,加快推进各类市场建设,积极整合中小型物流企业,打造大中型物流集团,培育一批现代商贸物流龙头,努力建设桂东南人流、物流、信息流中心,同时以“超市下乡”市场工程建设为载体,加快构建农村现代流通网络,在做大做强物流产业中打造商贸经济增长极。

(三)实施基础优先战略,深入推进设施提升工程。围绕工业化、城镇化的发展,着力完善规划和建设,千方百计加大投入,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要强力推进以道路交通、农田水利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全力推进以**新区和南梧公路沿线乡镇的城镇基础设施建设。要狠抓工业园区建设,进一步完善园区基础设施,着重加快根竹工业园进园主干道建设进度,完善西苑工业园路、水、电、通信等基础设施,使之发挥基础设施的先导效应,增强吸引力和凝聚力。要着手规划建设武乐、城东等工业园,对进园企业实行优惠政策,进行重点保护、管理与支持。要根据现有非公有制企业的分布情况,积极引导非公有制企业由点成线,由线成面,逐步集中,形成产业集群,在集群发展中培植壮大骨干企业。要切实把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布局与小城镇建设、新农村建设紧密结合起来,与现代物流、商贸、信息、金融等现代服务业紧密结合起来,以优惠政策吸引投资者进园办厂设店,组织农民从事二、三产业,加快农民农转非步伐。

(四)认真开展效能建设活动,深入推进环境创新工程。在现代社会经济条件下,创新环境是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也是一个地方有没有竞争力、有没有吸引力的重要体现。因此,要以开展机关作风效能建设活动为契机,大力实施创新环境战略,营造良好发展环境。一要进一步改善投资软环境。着力营造好适于经济发展的思想舆论环境、优惠的政策环境、健全的法治环境“三个环境”,做到思想要放开、改革要放宽、政府要放手、干部要放胆、企业要放心“五放”。二要进一步改善非公经济发展环境。积极理顺银企关系,拓z展非公有制企业的融资渠道,增强非公有制企业资金周转和扩大再生产能力。引导、鼓励非公有制企业参与乡镇集体企业改制、西部大开发和承接产业转移,开辟新的发展领域和空间。通过政策扶持和引导,培育和形成一批产值超亿元的龙头企业,促进非公有制企业的快速健康发展,切实提高非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和财政收入中的比重。三要建设服务型的政府。积极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加快政府职能从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即实行政企分开、政事分开,把政府的职能转移到搞好宏观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上来;逐步建立政务公开、精干高效、动作协调、行为规范、公正廉洁的政府宏观管理机制,提高政府的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继续改善和完善政府管理宏观经济的方式方法,重点运用经济和法律手段,综合运用计划、财政等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强化宏观经济政策与经济结构调整政策、各项改革措施的相互配合;进一步完善深入了解民情、充分反映民意、广泛集中民智、切实珍惜民力的决策机制,推进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防止决策的随意性;加大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力度,严厉打击各类危及非公经济发展的违法犯罪行为。

(五)念好“三字经”,深入推进开放合作工程。一是念好“引”字经,积极主动接纳产业转移,大力推进重点项目建设,不断增强发展后劲。围绕推进区域合作谋划项目,认真研究当前产业转移尤其是东部产业转移的趋势和方向,有针对性地谋划一批加工型、劳动密集型、高新技术型的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大项目、好项目。加强项目管理,坚持实行领导挂钩联系重大项目制度,努力构筑吸引资金和项目的平台,营造优良发展环境。建立约束激励机制,制定专门的项目建设考核办法,对主要工作进行量化、细化,明确责任,奖优罚劣。二是念好“借”字经,借外力促发展,进一步扩大开放力度,努力拓宽发展空间。明确重点开放区域,积极主动融入珠三角、长三角和港澳台经济圈,抓住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和泛北部湾经济合作区的开发建设的新兴机遇,积极引进项目、资金、人才、技术。创新招商引资方式,根据自身的区位、产业、资源等优势,突出招商重点,以粤港澳台为主攻方向,加强与专门做投资业务的中介组织、各种商会、民间团体的联系,有针对性地参加招商会和开展推介会等活动。完善工作机制,进一步搞好协调服务,实行首问负责制,实施“全天候、全方位、全过程”一条龙服务,职权内的事立即办,职权外的事帮着办,急事急办,特事特办。三是念好“农”字经,大力发展加工农业,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促进城乡和谐发展。要用经营城镇理念抓新农村建设,规划先行,建好试点,对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社会事业发展、民主政治建设、农民教育培训等方面的情况进行深入调研,科学制定实施方案和相关专项规划。同时,坚持政府推动与发挥群众主体作用相结合、试点示范与整体推进相结合、扶贫开发和新农村建设相结合,大力整合项目资金,实施村级道路、人畜饮水、户用沼气池、改厕改水等基础设施建设工程,着力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紧迫、最现实的生产生活问题,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