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制实名制调研报告

时间:2022-11-17 08:13:00

导语:编制实名制调研报告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编制实名制调研报告

编制实名制,是指将编制管理和人员管理紧密结合,严格按照核定的编制数额,设置岗位,配备相应的工作人员,实行定编到人,并将编制数额、设置岗位和配备人员名单向社会公示的一种管理制度。根据上级要在机关事业单位实行编制实名制的精神,苏仙区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制定了落实编制实名制的具体措施,逐步建立了规范的机构编制和人员管理模式,强化了对机构编制管理和人员选配工作的社会监督。

一、未实行编制实名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1、编制概念模糊。一是认为人员即编制,有多少人就有多少编制,把人员与编制完全等同起来;二是把行政编制和事业编制混淆,把全额编制、差额编制、自筹编制混淆,对编制性质认识不清。由于上述种种原因,造成编制意识不强,管理不规范,使用不严格。

2、超编现象不同程度存在。由于只管编制、不管人头,重审批、轻监管等原因,使一些政策性安置人员不能及时纳入编内管理,从而造成部分单位存在超编人员。

3、混编混岗现象严重。编制概念的模糊及人岗相适的需要,造成部分单位用人随意调整,机关事业人员混用,编制、岗位与人员错位。

4、自请人员比较随意。乡镇由于阶段性的中心工作和后勤服务的需要,存在随意自聘人员或请临时人员现象。

5、吃“空饷”现象难以控制。由于编制不到人头,监管措施不严,有些单位存在一些长期旷工或无正当理由逾期不归,虚报、多领、冒领工资津补贴等吃“空饷”现象。

二、实行编制实名制管理的有效措施及步骤

实行编制实名制是机构编制管理的一种新的尝试,它既是管编与管人的有效结合点,又是加强机构编制监督管理的有力突破口,它的实行,有利于形成机构编制、人员、财政预算相互配套相互约束的机制,有利于从源头上控制财政供养人员的增长,有利于加强社会监督,从而充分尊重和落实群众对机构编制管理工作的知情权和监督权。苏仙区为落实编制实名制,做了大量而有成效的工作,采取了一系列有效的措施:

1、编制落实到人。

通过机构编制、组织人事、财政等部门相互配合,组织专人对机关事业单位在编在职人员进行了彻底清理和核对,保证机构编制部门的在编人员、组织人事部门的在职人员、财政部门的人员经费核拨情况“三相符”,为编制实名制管理的顺利实施奠定基础。

2、实名建立“两证”。

继续完善《机构编制管理证》(称为单位证)。《管理证》实行双证管理,单位一本,编制部门一本,在《管理证》中规范完整地对在职人员及其所在岗位、占用编制类别逐一登记,并形成完善的办理程序,对领证、增人上编、减人下编、人员编制变更、办理时间进行严格规定,实现动态管理人员编制。核发《个人编制证》(称为个人证)。在核对无误的基础上,实行“每人一证、编制到人,实名建制,证随人走”的办法,建立《个人编制证》,作为《管理证》的补充。《个人编制证》内容主要包括:个人基本情况、职务变动情况、工作变动情况等。对《个人编制证》实行分类管理,行政单位人员编制证为红色,事业单位人员编制证为黑色,并区别财政全额拨款、差额拨款、经费自筹不同情况,分别加盖“财政”、“差额”、“自费”印章。

3、适时对外公示。

建立单位证和个人证工作完成后,在编制部门的监督下,由所在单位进行对外公示,接受群众监督。每逢机构改革、竞争上岗、人员变动,各单位还要在人员到位后,再次进行公示。与此同时,编制部门及时受理群众举报,处理信访件。

4、健全管理制度。

完善“两证”管理程序。制定了《机构编制管理证》和《个人编制证》办理程序,并以文件形式下发。在文件中规定:行政事业单位之间相互调动的,由调入单位将“两证”送编制部门审核盖章,办理纳编、减编或换证手续;对退休人员,在各部门接到退休通知后,一周内到编制部门核减在职人数;对调往企业和部门出区工作的,由所在单位将“两证”送编办予以核销;对新招录人员,在各种手续办理完毕后,填写“两证”,予以纳编。健全相互配套约束机制。《管理证》由编制部门和所在单位或主管部门各存一份,出现人员异动时,经编制部门审核后同时调整,做到相互监督。将“两证”作为审核财政拨款、工资基金、审批工资计划和调整工资等的重要依据。与此同时,以“两证”为基础,由编制部门会同组织人事、财政等部门建立机构编制、人员经费和人员基本信息数据库,实行资源共享,相互交流,做到了全区财政供养人员清楚准确。编制实名制管理的实施,“两证”的同时使用,促进了机构编制宏观与微观管理的有机结合,实现了静态管理向动态管理的有效转变,有利于强化机构编制管理和群众监督,使机构编制部门与组织、人事、财政等部门相互配套约束更加有效,防止了超编进人、混编混岗、吃“空饷”和随意调整人员编制等现象的发生,为实行“阳光编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实行编制实名制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及处理意见

1、超编人员处理的问题。怎样妥善处理超编人员,关系到编制实名制管理是否规范运作。对因军转干部、随调家属安置、特殊人才交流及机构改革等政策性因素造成人员超编的,以自然减员等方式解决人员超编问题后,再对其确认占用编制类别的办法处理;对其他超编和不符合规定配备的人员,进行竞岗分流;对自聘人员和临时人员进行清退。这种稳妥的管理方式确保了编制实名制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2、实现人岗相适的问题。实行编制实名制后,事业单位就有人认为这个编制是终身制的。这就出现一个问题,随着形势的发展,如果此人不再适应这个岗位而又不能调走或退休的情况下,怎样确保此项工作正常开展?我们的建议是建立辞职辞退制度,对2年考核不合格的,实行竞争上岗,做到人岗相适,人尽其才,形成有进有出的良性循环机制,确保每项工作的顺利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