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事业站所改革报告
时间:2022-11-17 06:57:00
导语:乡镇事业站所改革报告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当前,乡镇事业站所已越来越不适应农税改革后的形式需要,为了探索新形式下乡镇事业站所的设置方式,有效整合乡镇事业站所人、财、物、事,充分发挥服务功能,带领群众致富奔小康,我们走访了4乡3镇,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调研。
一、乡镇事业站所基本情况
1、乡镇事业站所机构设置,人员编制情况。
目前,**区乡镇设有动物防疫站、林业管理站、农业服务站、计生服务所等各类事业站所134个,共核定全额拨款编制186名,差额拨款编制239名,自筹编制94名,实有在职人员557人。以区管为主的事业站所有动物防疫站、林业管理站,以乡管为主的事业站所有经管站、文化站、企业劳动站、农业服务站、计生服务所、城管办。
2、乡镇事业站所人员结构情况。
我区乡镇事业站所人员中有专业技术人员117人,占总人数的21%,年龄在46岁以上的有133人占总人数的29%,中青年骨干少,工作经验丰富的少。
3、乡镇事业站所职能履行情况。
根据调查了解到,全额拨款事业站所,因经费有保障都能很好的履行职能,而差额拨款事业站所和自收自支事业站所,履行职能情况较差,甚至根本就不履行职能。
二、乡镇事业站所存在的问题
1、乡镇事业站所数量多、规模小,活动开展不正常。
我区平均每个乡镇有9个事业站所,部分事业站所核定编制仅2—3名,有的站所甚至只有1个人。事业站所由于缺乏必要的设备和场地,工作人员年龄老化、缺少技术,导致事业站所的业务活动开展不正常,经常做与自己职能无关的事。如文化站,既没有专门的办公地点,也没有固定的资金来源,一年到头基本上就是写几条标语,出几期宣传刊完事。
2、乡镇事业站所管理体制不顺,职能履行错位。
我区乡镇事业站所的管理有两种模式:一种是条条为主型,一种是块块为主型,由此就产生了“管人不见人,见人不管人”现象,同时在人、财、物等方面的管理也严重脱节。比如说,农业服务站,人事权、财权在乡镇,可考核、晋级诸多事项却又在局里。事业站所人员即要接受主管局业务指导、年终考核,又要服从乡镇中心工作安排,事业站所的服务职能被混淆,履行经营性职能、行政性职能多,履行公益性职能少,无暇顾及本职工作。以五里牌镇为例,36个事业站所人员除两人被安排在司机岗位上以外,其他人分别被安排在了计生组、综治组、新农村建设组、城建城管组、重点项目组、后勤组。文化专干做综治工作,经管员做计生工作,水利员搞后勤。
3、乡镇事业站所经费严重不足,专业技术人员缺乏。
我区大部分事业站所定性为差额拨款事业单位、自收自支事业单位,也就是说,过去可以收费,自我生存不成问题,自从行政许可法颁布实施、农业税免收以后,事业站所经费严重不足。如农业服务站的24名农机员,区财政负担的工资6500元/人到位了,而由乡镇负责的只有少部分到位,这24人中,只有5人按时缴纳了养老保险,11人办理了养老保险手续但历年欠费有十几万元,还有8人至今未办理任何手续。其他站所也普遍存在人头经费不足,人员待遇保障不力的问题,造成队伍不稳,技术人员流失,另外由于进人渠道进入标准不一,有技术有文化的人进不来,进来的又没有技术没有文化,如前面提到的24个农机员,只有一小半人掌握了农机修理技术。
三、乡镇事业站所改革建议与对策
1、科学界定职能,整合机构,理顺管理体制。
按照“政事分开”和“执法收到区,管理留到乡,服务到基层”原则,对乡镇事业站所职能进行科学界定:对于全部或部分行使行政职能的乡镇事业站所,应将其机构或职能划归行政机关,对于部分行政执法职能应当移交区级政府相关部门;对社会公益类事业站所,即向社会无偿提供公益服务,无法由市场进行资源配置的站所,如:农机推广服务、农技推广服务、计生服务、文体服务等,应根据职能任务、进行合并重组,进一步扩大事业站所的自主权,真正确立其独立法人地位;对于经营开发服务类事业站所,如农资供应等应推向市场。
乡镇事业站所职能职责定位后,在机构设置上我们认为,应打破行业和部门界限,撤销以前的“七站八所”,设置综合性的“三农服务中心”,各乡镇可以根据各自实际情况,在中心设立各个服务小组,如计生组、文体组、劳务信息组、农业组、安监组等,统一由乡镇政府管理,人、财、物全部到乡镇,条条只是业务上的指导。这样设置一是精简了机构,整合了资源。全区乡镇事业站所由原来的134个精简到19个,精简了115个,精简率达86%。还解决了乡镇事业站所“规模小、数量多”的问题,理顺了条块关系,减少了资源的浪费和重复建设。二是符合了登记条件。由于历史原因,乡镇不少事业站所一直是不能履行职能,没有固定资产,从业人员也少于3人的“假法人”,统一整合为“三农服务中心”以后,它便成为了一个能独立履行职能,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真法人。三是便于统一调配、管理,容易形成合力。乡镇作为中心的主管政府,便能集中人力、物力统一调配、管理去做好计生、综治、安全生产等各项工作,更好的履行强化社会管理,提供公共服务的职能。四是便于为“三农”服务。当前农民缺的是技术,要的是服务,过去,事业站所一年到头干不了几天本职工作,优质高效服务“三农”只能是一种美好的愿望。“三农服务中心”的设立,为老百姓打开了方便之门。过去老百姓不论田间地头出了什么事都要往乡里跑,找各个站所的人,找到人还不一定能解决问题。现在只要打一个电话到“三农服务中心”,便能享受“一站式”服务,服务中心根据他的实际情况,派出相应人员就能为他解决问题。当然服务中心还可以采取灵活多样的服务形式积极下乡,为群众解决生育审批、户口迁移、粮贴发放、农产品销售、病虫害防治等实际困难。
2、调整人员结构,增强履职能力,提高服务水平。
首先确定服务中心的编制性质和编制数。“三农服务中心”的编制按照其职能和社会发展的要求,应设立全额拨款事业编制,由财政保证经费来源。“三农服务中心”的编制按乡镇行政编制总数的1.2:1的比例确定,我区乡镇事业站所可以设全额拨款事业编制360名,原则上,按建制乡17个,建制镇20个的标准进行分配,技术人员必须占总人数的80%,具体分工由乡镇安排。有特殊情况的乡镇可特殊处理,比如廖王坪乡,据调查了解到,该乡有鞭炮厂7个,鞭炮引线厂123个,砖厂6个,纸厂4个,片石厂4个,煤矿3个。高危行业多,安全责任重大,所以可酌情增加2个全额编制给廖王坪乡。其次把好入口关,优化人员结构。按照逢进必考,择优录取原则。先从差额编制和自收自支人员中选择一些懂技术,有能力,年龄在46岁以下的骨干充实到服务中心来,再面向社会招考一些专业对口,年轻有为的大学生加入到服务中心。第三加强业务培训。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鼓励大家到高等院校学习深造,请专家到田间地头传授服务技能技巧,切实加强服务中心人员的业务能力,使他们个个是专家里手,个个能独挡一面,增强履职能力,提高服务水平。
3、加大财政投入,分流安置富余人员。
(1)加大对服务中心的投入。首先是对服务中心建设的投入,“三农服务中心”作为一个独立的法人,必须具备基本的办公场所和办公设备,诸如服务大厅的建设、办公设备的购买必须要市、区财政下拨专项经费。其次是将服务中心正常运转的办公经费和人头经费纳入财政预算,按时足额拨付。
(2)采取多种形式分流安置富余人员。一是要鼓励自主创业、自谋职业。对于自愿退职自谋职业者一次性补偿创业基金,办理退职手续与原单位彻底脱钩。二是把“退”作为在乡镇站所落聘人员分流的主渠道,适当放宽提前退养年限,适当降低病退条件,使一大批年龄偏大的落聘者能够自愿地选择病退、提前退养等属于政策性的分流去向。
- 上一篇:乡镇机构编制调研报告
- 下一篇:事业假法人调研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