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预算执行情况报告一

时间:2022-11-02 07:29:00

导语:财政预算执行情况报告一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财政预算执行情况报告一

各位代表:

我受县人民政府委托,向大会书面报告**县**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年财政预算(草案),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提出意见。

一、**年预算执行情况

**年是“十一五”规划的起步之年,全县财政在县委的领导和县人大的监督下,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思想,认真落实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项战略决策,紧紧围绕经济建设为中心,抢抓机遇,把握大局,突出重点,强化措施,大力加强财源建设,全力做大财政“蛋糕”,积极调整财政职能,不断深化财政改革,努力构建科学合理的公共财政体制框架,极大地增强了财政的综合保障能力,超额完成全年预算收支任务。

全县财政收支执行情况。**县第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27次会议通过的《**县**年财政收支预算调整的报告》,**年全县地方财政收入由年初的24546万元,调整为26113万元,完成32341万元,为预算的123.9%,增长51.6%。其中:一般预算收入完成25851万元,增长43.6%;基金收入完成6490万元,增长95.4%。一般预算收入中税收收入完成12971万元,占一般预算收入的比重为50.2%。全县财政支出由年初的45944万元,调整为56819万元,完成75480万元,为预算的126.0%,增长40.8%。其中:一般预算支出67831万元,为预算的125.1%,增长36.2%;基金预算支出7649万元,为预算的134.3%,增长1.01倍。支出变动一是收入超收6228万元,二是增加上级专款及补助17416万元。当年共争取上级专款及补助45047万元,增长23.7%。

县本级财政收支执行情况(详见附表1)。县本级财政收入预算21484万元,完成28959万元,增长71.6%。其中:一般预算收入22469万元,增长65.8%;基金收入6490万元,增长95.4%。县本级财政支出预算48272万元,完成63710万元,为预算的132.0%,比上年增长70.4%。其中:一般预算支出56669万元,为预算的133.1%,增长67.4%;基金支出7041万元,增长99.8%。

县本级财政收入超收7476万元。其中:工商税超收2063万元。工商税超收,是因为**年受重点企业经营的影响,全县工商税收增幅不大,加上教育管理体制上收、民政优抚对象和五保户供养金提标等因素,已经影响到乡镇财政的运转,对街镇乡财政体制作了进一步改革完善,将原体制中实行县乡分成的工商税收入,全部调整为县本级收入,因此县本级的工商税收入出现超收,而全县工商税收入实际短收363万元。县本级超收的工商税收入全部作为县对乡的体制补助,增加了对乡镇的体制补助支出2519万元;农业两税超收1694万元,全额安排用于工业园区和南环二路建设支出;非税收入超收2663万元,国有资产收益超收安排用于企业下岗失业补助支出,行政性收费收入超收主要是用于市政和城镇建设等支出,罚没收入超收主要用于增加公检法司支出;专项收入超收主要用于增加环境保护支出和教育事业支出;基金收入超收1056万元,用于道路和补助乡镇基础设施建设。

**年财政收支情况执行情况良好,上级专款结转到下年支出5815万元,做到了财政收支平衡。财政决算数据在市财政决算批复前,数据会有一定变化,待市财政决算批复后,再向县人大常委会报告。

二、过去四年财政工作回顾

县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以来的四年,是我县经济社会加速发展的四年,是全县财政取得历史性突破的四年。回顾四年来政府财政工作,可谓大刀阔斧、亮点突出、各方支持、成效显著。

(一)巩固强化增收机制,财政“蛋糕”逐步做大

以发展为第一要务。坚持把服务企业作为夯实财源的重要手段。通过落实“干部作风建设年”,规范干部行为,提高干部素质,来为企业发展提供优质服务,通过落实“政务环境建设年”,调整、取消行政性收费项目为企业提供优良的发展环境。四年来,为企业减费近5000万元,落实重点企业和纳税大户的激励政策资金480万元,支持企业做大作强。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培植财源的主要手段。四年财政直接投资4242万元建设工业园区基础设施,打造招商引资平台,安排980万元落实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增强吸引力。成功引进新加坡胜科、江苏旋力、云南驰川、**广电等46个项目,到位资金5.4亿元;以强化税费征管为保证。通过改革工商税收考核办法、落实契税、耕地占用税直征、颁发《政府性非税收入收缴管理暂行办法》等措施,强化税费征管,基本做到应收尽收。

有力的增收机制使财政“蛋糕”逐步做大。地方财政收入从2002年的1.38亿元,增长至**年的3.23亿元,加上取消农业税、农业特产税征收和石刻门票收入从预算内纳入预算外管理因素,**年在2002年的基础上增长2.3倍,年均增长23.6%,四年时间超额完成了县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提出的五年财政收入目标。地方财政可用财力从2002年的3.3亿元,增长至**年的8.1亿元,翻了一番多,年均增长25.1%;人均可支配财力(剔除上级专项补助和基金收入)从2002年的14766元,增长至**年的28995元,增长近2倍。

(二)全面落实惠农政策,财政支农成效明显

公共财政的阳光进一步普照到农村,始终坚持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统筹发展的重中之重,按照“多予少取放活”方针,切实加大支农力度。一是实施惠农补贴。四年累计拨付退耕还林粮食折现、撂荒地补贴、农民种粮直补、小麦直补等各类补贴12668万元,受益群众68万人;补助农机具购置168万元,惠及1530农户;落实扶贫资金1038万元,增加农民收入。二是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产业化。四年累计投入农村基础设施资金25113万元,其中:道路建设资金11348万元,改造和新建乡村道路698公里;水利建设资金8993万元,改善人畜饮水,整治病险水库13座;农业综合开发和产业化资金3970万元,支持冬菜产业、调味品加工、低产田(基础设施)改造和农产品基地等农业产业化建设;三是推动农村劳动力转移。四年累计投入560万元,培训农村劳动力26737人,输出劳动人员24539人,有力地促进了农民增收。

(三)切实维护群众利益,社会和谐步伐加快

运用财政政策和体制手段,积极筹措投入资金,构建稳固的和谐社会基础,突出向薄弱环节倾斜,向困难群众倾斜,让广大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一是促进就业和再就业。累计拨付特困企业改制稳定资金7421万元,惠及几千名企业职工,筹集再就业资金2719万元,新增就业岗位16180个,帮助10600名下岗职工实现再就业,发放1200万元就业再就业小额财政担保贴息贷款,拓宽就业渠道。二是提高社会保障标准。分类逐年提高了企业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失业保险金、五保户供养金、抚恤金、民政“三属”及优抚对象补助,提标幅度大,惠及范围广。三是完善社会救助体系。累计拨付资金2973万元,使39万人次享受城镇低保;拨付资金762万元,使3268名未参保的城镇集体企业困难职工实享受生活补贴;安排资金167万元,使300余名企业军转干部、建国初期参工的企业退休职工享受生活补贴和医疗费补助;安排资金145万元,使困难家庭精神病人享受免费治疗;安排资金265元,支助残疾人事业;安排资金85万元,帮助262户贫困农户改造住房;筹集资金400万元,支持建成农村“五保家园”。

(四)调整优化支出结构,社会事业发展健康

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财政支出有保有压有促有控,大力优化支出结构,着重向改善民生和促进可持续发展的公共性领域倾斜。一是落实“科教兴县”战略。累计拨付资金6806万元,改造中小学危房87868平方米,维修校舍2.5万平方米,黑板改造2000个班,布局结构调整学校198所,引进优质教师596名,全县办学条件大力改善;筹集资金3178万元,全面清偿“普六普九”债务;拨付资金4185万元,全面落实农村义务教育“两免一补”政策和实现农村困难家庭女童义务教育“零收费”,惠及13万中小学生;筹集资金11200万元,建设教育城,推动高级教育和职业教育发展;全县教育支出(不含离退休教师退休费,教师住房公积金和医疗保险金)从2002年的7618万元,增长至**年的14336万元,接近翻了一番,切实做到支持教育优先发展。县本级累计投入科技费1310万元,重点投入五金制造和农业产业化,有力推动了工业科技创新和农业科技进步。二是支持文体事业发展。累计拨付资金639万元,推进文化艺术中心建设;拨付资金138万元,建设6个基层文化站和社区活动中心;拨付资金144万元,推动农村电影工程实施;拨付资金96万元,丰富广场文化、维修体育馆、举办体育赛事、支持老年门球和柔力球运动。群众性精神文明和社会文体活动蓬勃发展,广播电视覆盖面逐步扩展。三是推进卫生事业发展。累计安排资金2257万元,支持中医院、妇幼保健院、疾控中心和乡镇卫生院建设,改善医疗条件和提高医疗水平;拨付资金827万元,用于传染病防治防疫、卫生监督;累计投入计划生育事业费4143万元,落实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资金238万元。四是加快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围绕建设“生态**”、“魅力**”目标,累计争取国债资金8648万元,投入**、龙水污水处理厂(站)和**垃圾填埋场建设;筹集资金7665万元,投入县城主次干道及背街小巷改造整治、市政灯饰和绿化,成功创建国家卫生县城、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全国人居环境范例城市和市级山水园林城市。

(五)科学规范管理体制,经济社会发展协调

完善财权与事权相一致的财政管理体制,明确县乡两级政府公共支出职责,从规范县级财政管理着手,强化乡级财政监督与管理,全县社会基本稳定,县乡经济协调发展。一是全面实施部门预算改革。实施部门预算的单位从2002年96户,增加**年219户,部门预算制度覆盖了所有县级财政供给经费的单位。大力压缩消费性支出,按照“人员经费按政策,日常公用经费按定额,项目经费按财力可能”的原则,优先足额保证人员和基本运转支出,在既考虑实事求是,又体现均等化服务;既兼顾部门实际支出成本与效益,又考虑财力可能的前提下,实行项目经费“零基预算”。四年来,各级各部门运转十分正常,各项支出充分保障。二是全面施行“会计委派和集中核算”制度。实行集中核算的单位达219户,委派财务总监的项目和单位达9个,所有有财政拨款的单位和重点项目均实行了“会计委派和集中核算”制度。预算单位核算行为明显规范,会计信息质量大大提高,违规违纪现象大幅减少,财政资金效益明显增强。三是实施政府非税收入征管改革。清理规范行政事业收费项目311大项,取消192项,新增非税收入项目251个,编入非税收入征缴系统达700个大项、3523个小项;编入非税收入征缴系统单位达到173个,基本实现有非税收入的单位都纳入征缴管理系统。预算内外政府非税收入总额已达28895万元,其中预算内19370万元,占**年地方财政收入的60%。四是推行政府采购制度。彻底实行“管采分离”,纳入政府采购目录的项目达64项,四年共实行政府采购404批次,共完成政府采购额9658万元,节约资金1296万元,节支率达到11.83%,提高了采购可信度和透明度,进一步促进了党风廉政建设,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五是改革完善县乡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四年来不断改革和完善财政管理体制,对乡镇的保障能力显著增强。一保乡镇机关运转,逐步消除乡镇差额拨款和自收自支事业单位,逐步对乡镇机关和事业单位职工的工资、离退休费、医疗保险金、住房公积金等人员待遇实行全方位保障。二保村社(居委)基层组织运转。在全市率先纳入财政体制保障并由财政统一发放,落实了农村村社(居委)组织最低经费保障标准,确保村社基层组织的正常运转。三保乡镇困难群体利益,把农村五保户供养和“三属”补贴、伤残军人、民政定期定量救助等乡镇民政优抚对象的补助等人员支出全部纳入保障范围,并逐步提高补贴标准,使乡镇困难群体利益得到充分保障。四年来对乡镇共增加财力性补助1.36亿元,使乡镇人均可用财力从2002年的13056元,增长至**年的34016元,增长1.6倍,切实做到乡镇经济社会统筹发展。六是施行“乡财乡用县管”管理制度。乡镇预算约束力显著加强,支出结构明显优化,各项事业经费得以充分保障,铺张浪费、大搞不切实际的“政绩工程”和形象工程的现象得到有效遏制,财经秩序根本好转。七是控消政府债务。明确界定债务主体,建立谁借债谁偿债和部门、乡镇、县级、争取上级支持的共同偿债的两个机制。规定了任何乡镇和单位兴建工程项目,必须报政府审查资金来源及落实到位情况,举债和资金没有到位的,一律不予审批,未经审批不得动工。强化管理措施,控制债务规模。通过科学规范的财政管理制度,节约资金消化债务,四年来多渠道筹措资金,清偿债务2.5亿元以上,其中县财政直接偿付的三金三乱借款5921万元,“普六普九”教育债务3178万元,世界银行贷款290万元,国债贷款675万元,龙玉公路、万古—古龙路修建债务1189万元,北环二路工程等基础设施建设债务4699万元,检察院、党校、消防中队、青少年宫等修建债务954万元。安排转移支付资金4992万元,帮助街镇乡偿还了8819万元的历史债务。**年底止,全县各项政府直接债务4.5亿元,已经低于全市区县政府债务平均负担率。

各位代表!过去的四年,财政工作始终坚持以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为中心,着眼长远,统筹兼顾;始终坚持以财经良性互动为主线,发展经济,做大“蛋糕”;始终坚持以支持社会和谐发展为根本,以人为本,促进公平;始终坚持以改革创新为动力,积极管理,提升效益;始终坚持以依法行政依法理财为手段,强化保障,为民理财。是全县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四年,是财政保障能力日益增强、支出结构调整优化的四年,是政府财政职能充分发挥、宏观调控不断增强的四年,是财政管理体制不断完善的四年。成绩令人鼓舞,催人奋进,这是县委的坚强领导,人大的有力监督,全县上下凝心尽力、负重前进,社会各界大力支持的结果。但财政的改革发展进程中还面临一些困难和矛盾,突出表现为:财源基础薄弱,财政收入结构不优,可支配财力少,财政聚财的有限性与用财的无限性之间的矛盾依然突出。全县各级各部门一定要增强忧患意识,迎难而上,主动创新,着力解决好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影响和谐社会推进的、涉及广大干部群众利益的薄弱环节,不断开创财政工作新局面。

三、**年财政收支预算草案

**年财政收支预算草案编制的指导思想是: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按照县经济工作会提出的财政收入增长目标,充分发挥财政职能作用,有效落实国家松紧适度的稳健的财政政策。着力支持经济改革,深化财政改革,理顺分配关系,处理好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协调好各项工作和各方利益,确保财政收入稳定增长,保证重点支出需要,保证社会稳定。基本原则是:量入为出,收支平衡的原则,不列赤字。政策要点是:一是按全县国民经济发展计划的要求,地方财政收入增长18%;二是按照“一保吃饭,二保政权运转”原则,确保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基本工资的发放。保证维持机构正常运转所需的人员经费及日常公用支出;三是进一步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四是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保持社会稳定;五是按照建立公共财政体系的要求,加大财政支出结构调整力度。进一步做好定编定岗定员工作,严格控制行政事业经费。在确保人员经费的前提下,再安排项目支出。人员经费按政策,公用经费按定额,项目支出按财力可能进行安排。六是逐步建立偿债准备金制度。县乡两级财政必须将政府债务还本付息资金纳入预算安排,化解财政风险。

(一)**年财政收支预算草案

预算**年全县财政总收入56006万元,增长13%;地方财政收入38158万元,增长18%,其中一般预算收入27255万元,基金预算收入10903万元,全县可供安排财力为65398万元。安排支出65398万元,增长42.3%,其中一般预算支出54495万元,增长32.8%,基金预算支出10903万元,增长122.1%。

(二)县本级财政收支预算草案(详见附表2)

预算县本级财政收入34758万元,增长20%。其中:一般预算收入为23855万元,增长6.2%,基金预算收入10903万元,增长68%。一般预算收入为:工商税收11709万元,增长17%;农业两税2010万元,下降4.5%;非税收入10136万元,下降2.2%。县级预算收入加上级财政补助收入减去上解支出和补助乡镇数,安排支出57006万元(未含上级一次性专项补助),比上年年初预算增长49.5%。其中:一般预算支出46103万元,比上年年初预算增长38.8%;基金预算支出10903万元,比上年年初预算增长122.1%。

按照财政部政府收支分类改革有关要求,**年预算草案采用新科目。为便于比较,已将**年预算数和执行数转换为新科目。

四、全面完成财政任务,实现新一届政府财政工作良好开局

按照县委、政府五年工作的总体指导思想,财政工作的五年奋斗目标是:地方财政收入保持年均增长18%,到本届政府末地方财政收入达到7.3亿元,比现在翻一番多。全县财政支出年均增长13%,到本届政府末地方财政支出达到12亿元。

**年是新一届政府开局之年,是保证实现新一届县委、政府各项工作目标的关键一年。财政工作将坚持科学发展观,以深化效率革命为主题,认真落实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项战略决策,抓住机遇,不但壮大财政实力,增强保障能力。继续坚持“统筹兼顾、量入为出、确保重点”的方针,充分发挥财政在资源配置、收入调节中的重要职能,着力促进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深化财政改革,提高管理成效,全面完成财政工作任务。

(一)推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增强持续发展动力

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牢固树立生财为本的理念。继续通过财政专项资金的“杠杆”作用,继续加大对工业园区建设投入,引导和带动更多的社会资金支持机械设备、五金铸造、汽摩配件、锶盐加工、高新技术等重点支柱产业,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建设现代工业基地。清理整顿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基金,改善投资环境,继续加大招商引资的资金投入,促进扩大对外开放和双边多边区域合作。利用财税政策调整和优化收入分配结构,促进消费增长,支持商贸流通、现代物流、金融、房地产、信息和中介服务等服务行业,进一步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努力筹措资金,支持企业改革和全县的项目建设,培育新的财力增长点。制定必要的激励和保护措施,促进县内特色产业和支柱产业加速发展,以我们得天独厚的有利条件,围绕建设生态旅游经济大县目标,以核心景区为依托,打造精品旅游线路,提高风景区综合服务功能,使以旅游为龙头的第三产业真正成为县域经济和财政收入增长的新亮点。把潜在优势转化为县域经济优势。

(二)推进新农村建设,不断充实支农手段

围绕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要求,积极稳妥推进新农村建设,保持财政支持“三农”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进一步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一是落实好惠农政策。继续加大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投入,培训一批有知识、有技能的新型农民工,促进农民尽快增收致富;继续完善对农民的各项补贴,保护农民群众利益;全面推行农村低保制度,切实解决困难农民的生产生活;全面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解决广大农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二是突出支农重点。重点是支持农村水利设施建设,保证农田灌溉、人畜饮水安全;支持农村公路交通与村社便道和沼气能源建设。三是创新支农方式。新增建设用地有偿使用调标后,增量部分主要用于改善农业基础设施,推进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通过财政担保、贴息等手段,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

(三)支持社会事业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要大力支持教育、科学、文化、卫生事业发展。在确保教育经费依法稳定增长的基础上,重点支持中小学危房改造、素质教育和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等;进一步加大对文化体育、卫生、计划生育等事业的支持力度。要大力支持就业与再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认真落实好未参保城镇集体所有制企业职工生活补贴、下岗失业人员补贴政策,切实贯彻落实税费减免、小额贷款担保等再就业优惠政策,努力提高社会保险的覆盖面和社会保险费的征缴率。进一步支持做好城市低保、农村五保和城乡特困医疗救助等工作,高度关注民生。着力构建与老百姓的生活生命密切相关的安全生产体系、公共卫生体系和动物防疫体系建设等。

(四)统筹深化财政改革,推进公共财政进程

不断创新财政管理改革,强化财政管理的集中性,要将所有政府性资金纳入财政统一管理,实行财政统收统支,由财政统筹平衡,不准任何政府性资金游离于财政监管之外,确保工改和规范后的工资和津补贴按时足额发放,继续深化和完善部门预算,首先保证人员经费支出需要,日常公用经费按实事求是和均等化原则,分类制定公用经费支出标准,从严控制会议费、招待费支出。项目经费安排要建立部门滚动项目库,从严控制项目的定性和支出标准。对进入项目库中的项目,根据经费总额,按轻重缓急安排经费。要运用更加科学、规范、先进的预算手段,增强预算宏观调控力,优化政府财力资源配置,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的规范性、安全性和有效性,实现预算管理的公开、公正、公平。推行以国库单一帐户为基础、财政国库集中支付为主要形式的国库管理制度改革。建立和完善政府采购预算编制、采购信息等动态管理办法,扩大政府采购范围和规模。继续完善“乡财乡用县监管”,缓解乡镇财政困难,保障政权正常运转,提高干部职工的积极性。改革村级财务管理办法,全面推行“村财民理乡代管”制度,加强和完善村级财务管理,保障农村基层组织正常运转。加强对农业、教育、社保、扶贫、国债等重点支出的专项检查,确保财政资金使用安全。通过加强和完善财政管理制度,促进财政工作进一步制度化、规范化,真正把依法理财贯穿于财政工作的各个环节,将财政风险降低到最小化。

各位代表!做好今年财政工作,圆满完成全年预算任务,意义重大。新的一年,我们要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更加主动推动和谐社会建设,开拓创新,锐意进取、扎实工作,为加快我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