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党员先进性教育报告
时间:2022-10-29 06:36:00
导语:农村党员先进性教育报告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最近,我们从中央先进性教育第二次巡回检查组组长汇报材料上看到,四川省南充市蓬安县中坝村,过去受到国办的通报批评,这几年变化很大,巡回检查组离村时,数百群众高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我们很感兴趣,想了解它变化的来龙去脉,决定前去看看。在那里,我们作了5天调查。
中坝村三年的变化
中坝村地处嘉陵江畔,有11个村民小组,583户,2269人,党员25人,耕地2680亩。1996年以后,这个村由原来比较富裕的村,变成了穷村、远近有名的“乱村”。因村里经济账目和提留层层附加的问题,村民逐级上访,一直告到北京,矛盾逐渐激化,发展到冲击乡政府、打干部、砸乡农经站的牌子,酿成了1998年的“中坝事件”。当时,为首的村民阙定明被判刑4年。2002年4月,阙定明刑满释放,数百名群众到村头敲锣打鼓、放鞭炮迎接他。回村后,村民办了酒席为他接风。派出所所长找阙谈话,他发誓要终身上访。
2002年10月以后,县委根据党的十六大精神,在基层开展“下深水听民声、强班子化民怨、办实事解民难、兴产业助民富、重引导聚民心”活动,中坝村发生了巨大变化:
生产迅速发展。农业学大寨时期,这个村是县里主要经济作物区之一,村民收入比种粮区多3倍。上世纪90年代停滞发展,全村7万多株橘柑老化,养殖业萎缩,蔬菜找不到销路,原有的推豆腐、打凉粉、做挂面等企业都垮了。2002年10月以来,在县委的支持和帮助下,村党支部确定水果、蔬菜、养殖为三大支柱产业,引进人才、资金和技术,成立了蔬菜、果树和养猪协会。建立了生猪托养基地,建猪舍31栋,生猪饲养量达12100头,是2002年的5倍。新栽和改良优质橘柑10万多株,产量由2002年的25万公斤,提高到2005年的45万公斤,每公斤价格由原来的3角,提高到现在的1元2角。蔬菜由原来分散种植的80亩,发展到规模经营1500多亩,每亩纯收入2500元。村民人均纯收入由2002年的1090元增至3780元,成为全县小康建设示范村。
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改善。原来,村里不通公路,用电困难,喝不上干净水,听不到广播,码头垮了,村小学年久失修,男女厕所隔墙倒塌,群众意见很大。2003年,村党支部发动群众集资,并在上级有关部门的帮助下,修通了8公里的村组公路,改造了村电网,新建了村小学,开通了村二级广播、闭路电视和程控电话,修复了码头。2004年,修建了标准化自来水站和农贸市场。2005年,争取到一个农业灌溉工程项目,解决了群众急需解决的生产生活困难。
村风民风大变。从前,全村炸金花、打麻将,赌博成风,干部赌、群众赌,外村的人也来赌。群众说,中坝村是“金花支部麻将村”。几年中,赌得家破人亡的1户,服毒、跳河的11人,其中死了4人。有的村民以发展生产名义向信用社贷款赌博,至今仍有没还清赌债的。现在不赌了,干部群众忙于搞生产。村里组建了文艺宣传队,自编自演节目,进行自我教育。许多村民相扶相助、邻里之间和睦相处。2004年,嘉陵江发生“9.27”沉船事故后,群众自发捐款帮助死者家属。
建设新村的积极性高涨。以前,村里脏、乱、差现象十分严重,建房乱占地,修得一家比一家高,污水倒灌,不少水井被污染。村党支部发动群众集资修建新村,提出了新村建设要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施工、集中修建的要求,得到群众的普遍赞同。目前,已建成村民新居51栋,建筑面积达15000平方米,并硬化长612米、宽15米的农民新街;建成无公害、循环利用的沼气池75口。为了给村里腾出建房用地,有些村民把各自的17座祖坟作深埋或推平。新村建设得整洁漂亮,村民正准备建第二批新居。
民主治村得到加强。过去,提留款层层加码,用途不明,又不公布,群众想弄个明白,几次要求查清、公布账目,得不到满足,怨言多、怨气大。村党支部吸取了“中坝事件”的教训,推行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健全了规章制度,定期向群众公布账目,办事讲程序,公开透明。如,新建学校时,召开村民代表会议,投票决定了学校的选址和人均集资的金额。建新村时,管理资金的人员由建房户投票产生,在工程招投标上实行议标,严格按照群众同意的设计规划修建。修公路时,村支部成立了一个公路建设理财小组,村民的集资款由村民选出的代表管,村里的一个退休老师管钱,过去对村上的账目有意见的村民阙定明管账,党支部和村委会负责监督。
党群、干群关系融洽。以前,村干部说话无人听,受气挨骂,有的感到在村里当干部没意思,纷纷撂挑子。群众认为,村上干部多吃多占、不为群众办实事;干部则认为村民“刁”,不好管。县、乡干部不愿、也不敢到那里去,把这个村视为“心腹大患”。县委书记第一次到村里去,刚和一位村民搭上话,他老婆就过来把他拉走了,说“你们不要听他的,他是个疯子!”2004年初,村民集资建了一座7米高的碑,称颂县委和组织部的干部。县委知道后,觉得这样不好,要求群众把碑推掉,最后,各让一步,碑留下,字抹掉,这样就成了“无字碑”。县委派到村里担任党支部书记的组织部副部长冯抗离任时,群众雇了4辆车,买了鞭炮,准备把他送到县上,冯抗谢绝了。村民为县委送去“‘三个代表’到基层,下派干部进难村,亲民爱民躬身行,中坝世代谢党恩”的横匾。村民说:“这是中坝村第一次如此欢送干部。”
基层党组织得到加强。2002年底前,全村21名党员,平均年龄61岁,最大的84岁。从1995到2002年,7年没有发展一名党员,党支部长期不开会,又没活动,党员不发挥作用,有的提出退党。支部书记和村委会主任之间闹不团结,村“两委”班子软弱涣散。2003年2月,县委派人到村里任支部书记后,首先从自己做起,树立党员干部的好形象,把支部的活动开展起来。通过民主选举,调整了个别村组干部。充分相信和依靠原来的干部开展工作。在党员中开展了“帮助一名贫困户、联系一名小康示范户、解决一个具体问题”的活动,办示范养猪基地5处,建立优质蔬菜种植示范区80亩,帮扶贫困群众70多户。培养了一批入党积极分子,发展了5名新党员。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得到了发挥。
中坝村三年巨变,从大环境来说,是中央重视解决“三农”问题,制定了一系列包括减免农业税在内的向“三农”倾斜的政策,使农民得到了实惠。直接的原因是,在四川省委、南充市委的领导下,蓬安县委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更新观念,转变作风,改进工作方法,在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中做了大量扎实工作。
中坝村的变化历程
对中坝村的变化历程,当地的党员、干部和群众同我们谈了许多,谈得十分清楚,有血有肉。为了真实再现这一变化历程,我们挑选了几位同志的谈话作了整理,从中可以看出变化的轨迹。
县委书记刘中伯谈话实录
2002年10月26日,是我和代县长邹平来蓬安的第一天。早上,县委副书记罗建新跑来说:“暂时不要忙去上班,县委办公大楼前,有二三百老百姓急着要找新来的县委书记、县长反映情况,解决问题!万一老百姓把你们围住、纠缠,不好办!我先去做疏散工作。”
第二天上班,罗建新说:“还是不行,县委办公大楼前又有几百群众。”我说,不行,我们还是要去,不能躲,“丑媳妇总要见公婆”。我们来到了县委大院。当时,罗建新把我和邹平介绍给了在场的群众。我说,各位父老乡亲,蓬安人民很热情,这么多老乡来欢迎我们,我们很高兴!今天我们刚到,情况还不很清楚,有问题请大家向信访办反映,我们能够解决的,立即解决;一时不能解决的,有个过程,请大家相信我们!不到20分钟,群众逐渐离去。
第三天一上班,我们把有关分管部门的同志找来,经了解,群众反映的问题主要有,拖欠职工工资、群众生活困难、农民负担重、征地补偿不到位和治安不稳定等。其中,突出的是中坝村问题。
2002年11月,县委、人大、政府和政协换届。10日,县人大常委会主任给我打来电话。说,中坝村有不少人要推释放回来的阙定明当县人大代表候选人。据他判断,中坝村是一个独立选区,有一个代表名额,把阙选为县人大代表的可能性非常大。我说,我们去中坝村一趟,弄清原因。有人担心,问“要不要派警察去,穿上便衣?”我说,警察是不能带的,我们是去和群众见面,怎么能带警察?
长梁乡是我来蓬安后去的第一个乡。听说要到中坝村去,乡干部劝我们“不要去,我们都不敢去!”我说,党委书记、乡长和驻村干部同我们一起去。我们在村子里转来转去,没人搭理我们,眼看已经到中午。我说,能不能到哪个农户家里去吃饭?陪同我们的村支部书记说,“群众是不会给你们饭吃的,到我家有点远,那就到村主任家里去吧!”村主任犹豫了好一阵才同意。饭后,我们商量就在村主任的院坝里开个会,等了2个多小时,只来了4个党员,二三个村民小组干部,我请他们介绍情况,大家不作声。我说,你们不要有顾虑。一位老党员说,“刘书记,我不想当党员了,在中坝村当党员受气,群众侮辱、挖苦我们,党支部既不开会,又没活动,当党员没得意思!”
过了一会儿,几十位群众不请自来,满脸怒气质问我,“你是县委书记,中坝村问题你解不解决得了?”群众七嘴八舌提出了一连串的责问:“你去看一看我们学校,教室破得不成样子,至今没有人管。”“农电网改造,其他地方都改完了,就是不给我们改。我们村的公路,说了这么多年,就是不修。”“你去看我们村的房子,修得一家比一家高,污水流不出去,井里全是臭水。”“你去看我们的广柑树,全老化了。我们想种优质蔬菜,没有人给我们作技术指导。”“有人说我们中坝村的人‘很刁’,我们听到你们的声音了吗?广播10多年不通,我们听不到你们的声音。”“还有码头,垮了这么多年,一直没修。”
老百姓指责一大堆,我说,现在去看看!先到了学校,一位女老师拉着我的手,一下就掉泪了。她说,“这是什么学校哇,我在这里30年了,教书、煮饭都在这间屋里。教室到处漏雨,四壁通风,厕所不能遮羞,只能到别人家去方便。”接着,到了井边,只见井口周围全是污水。又到了码头上,看到码头也垮了。当时,我很难过,对群众说,你们反映的问题是实在的,我们将和大家一起研究解决。并当场向群众表了两个态:学校厕所,在寒假修好;春节前一定让群众听到广播。我还说,我们的工作没做好,让大家失望,我在这里向你们检讨。回城的路上,我在想,这么多年来,我们该给群众办的事没有办,欠群众的账太多。回县后,我与代县长沟通,决定县财政先给中坝村拨10000元,通广播、修厕所,由乡上监管使用。
12月初,我们第二次去这个村。厕所已经动工了,安排的其他事情也已经在做。这次去,我们带上了农业局的同志,决定抓住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的机会,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活动体现在这个村中,帮助群众解决农业生产技术问题,抓发展、搞规划。
老百姓看到承诺的两件事都办了,现在又来解决缺技术的问题,这次,对待我们就不一样了。大家肯跟我们谈,说心里话。我们这次去,收获很大,摸清了群众的思想,当时感到村支部确有问题,阙定明在群众中还有威信。于是选择了比较妥善的工作方法,没有去激化矛盾,回避了阙定明的牢房史。
2003年春节前,我们把电力公司的总经理找来。他说,“因害怕收不到钱,不敢给中坝村改造电网,现在时间已过,也没指标了”。我说,无论如何你必须想办法解决!后来,电力公司把这个事办好了。春节期间,我们去慰问贫困户,许多村民拉着我的手激动地说,“县委领导在这么短的时间,就来了三次,关心我们,还是共产党好哇!”
我们对中坝村的工作进行了反省,觉得问题的根源在党组织身上。主要表现在干部不作为,自身形象差,不关心群众利益,没有凝聚力。为此,我们想在村里或乡上找一个人当村支部书记,把班子建设好。后来发现,要找到一个合适的人很困难,加之这个村困难多、问题大,领头雁如果选不好,有可能丢掉刚刚建立起来的群众基础。于是,决定在全县选,县委经过反复考虑,决定派县委组织部副部长冯抗去。冯抗去后不久,带头转变作风,强化基层组织建设,并认真解决群众最关心、涉及他们切身利益的问题,打开了工作局面。
事实证明,不是群众不听话,而是我们工作不到位,脱离了群众。通过为群众办好事、实事,群众也受到了教育,明白了这样一个道理:中坝村的这些变化不是阙定明闹出来的,而是靠党组织带领大家艰苦奋斗干出来的。
下派村党支部书记冯抗谈话实录
我在中坝村工作了一年零三个月。这段经历,是我人生中一笔非常宝贵的财富。到中坝村当支部书记,当时我根本没有想到过。因为我从市委党校中青班学习回来不久,我们班同学已经有不少人被提拔到副县级领导岗位,我怎么也没有想到,自己不但没得到提拔,反而让我当村官。从县委的任命中,我感到县委对我的信任,同时,感觉到了巨大的压力。过去,县上第三次派去中坝村的工作组有30多人,其中有10多人在乡镇工作过,有的当过乡镇党委书记,还是没有解决问题。现在,下派我一个人去中坝村,压力的确很大,担心干不下来,辜负了县委的期望。当时的心理状况,可以用自己《下派帮村工作日志》上的一句话来表述:“千金买得相如赋,难尽奈何作村夫。”(蓬安县是司马相如的故乡)但我是一名党员,只有组织选择我,没有我选择组织的自由。上!
到了中坝村后,我牢牢记住两句话:人前人后,有多少双眼睛盯着你;苍天厚土,是非曲直都在老百姓的口碑里。上面下去的干部,到了一个新环境,首先面临着群众能不能接受你的问题。当时的中坝村,群众与干部的隔阂很深,我把开展工作的起点定位在“感情投资”上。
刚去的一段时间,我天天走村串户,和老百姓拉家常,摆龙门阵,了解情况,沟通感情。碰到家庭困难的群众,自掏腰包表示一点心意。遇到谁家有过生日、结婚、办丧事之类的事,就准备一份薄礼,去坐一坐。我利用回城的机会,帮百姓办理诸如办证之类的事,给他们省了不少的事。就这样慢慢与群众拉近了距离。
与老百姓加深感情的事还有很多。上任不久,就遇到了抗“非典”,中坝村外出打工回来的人比较多,有些干部不愿接触他们,害怕传染上。我整天在村上转,做宣传和预防工作,自己垫支了1000多块钱买回消毒液,组织人挨家挨户消毒。2003年6月16日,村里有一位84岁的退伍残废军人走失了,得到消息,我们一边组织人到处寻找,一边到乡电视站播寻人启事,一连几天费尽了周折。不幸的是,6月18日,我70多岁的父亲去世了。我这个让他惟一自豪的“官家”儿子,却连父亲的最后一面都没见上,在我的心里留下了永远的痛。2003年7月16日下午三四点钟涨洪水了,我们四处动员老百姓撤离。当时,穿行在又高又密的玉米地里,水淹到胸口了,路又找不到,随时有被淹死的危险,现在想起来还害怕。通过这些事,老百姓渐渐地接受了我,我在村上立住了脚。
过去,村支部、村委会的声音已经没人听了。虽然我下去时,这一届村“两委”班子比过去好,但有畏难情绪,工作开展不起来。这么大一个村,我该怎么去领导?靠我一个人肯定不行,靠我们班子几个人也不行,要靠全村的党员和群众。在工作中,我们抓了这么几手:首先注意发挥党员的作用,凡是涉及全村的大事,先在支部大会上讨论,尊重党员的意见和建议,调动他们参与组织领导全村工作的积极性。其次重视发挥村民代表会议的作用,抓住村民民主管村不放,有什么涉及全村群众利益的事情,通过村民代表会议或村民大会形成决定后再实施。三是放手让村民参与村务管理。四是对过去闹事的骨干看现实表现。比如,有两位当年的上访骨干,已经安心务农,成了蔬菜种植大户。我去了以后,对我的工作很支持,并积极向党组织靠拢,经培养,支部发展他们入了党。通过这几件事,群众看到我们和过去不一样,不是搞什么“先分化,后算账”,积极性得到了调动,我自己也得到了群众的信任。
过去中坝村之所以这么乱,根源是没有发展。我去了以后,给群众讲了三点:一是中坝的问题只有靠发展才能解决。二是发展慢了就是落后。三是发展要靠我们团结起来自己干。2004年5月,我调走的时候,又加了一点,提出:中坝的形象是自己树立起来的,更要靠自己去维护。
当然,说空话,群众是不会相信的。我们村“两委”班子发动和组织群众办实事,开始时修了便民桥,接着建了新学校,新修了村公路和码头等。我们这个村靠着嘉陵江,却抗不了旱,南充市委书记王宁到了中坝看到了这一情况,在省上为村里争取到了一个农业用水灌溉工程项目。我们做的这些事,老百姓很感动,在村里修了一个碑,以示纪念。
对阙定明,我去了以后,没歧视他,在修公路时,请他出来管账。有空时,到他家坐坐,同时,还帮助他发家致富,他思想上受到了很大触动。他对村上的工作开始支持了,过去发誓要上访到底,现在,决心做致富的带头人。
农民群众是善良、淳朴的。只要你把心交给群众,群众就会把你记在心里;只要你把群众捧在手里,群众就会把你举过头顶。群众记住的不光是干部个人,记住的是党和政府的形象。中坝新村建设时,涉及到要搬迁17座祖坟。没想到,群众对我们非常支持,没费多少力,就做成了别人看来是非常难的事。这和我刚进村时准备修公路因涉及到要搬迁3座祖坟而群众不同意被迫改道,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村民阙定明谈话实录
我们村以前是个富村,后来落后了。我认为主要原因是基层组织有问题。
1995年,新的班子上来,不是带领群众致富,而是炸金花、打麻将。干部带头赌,大家都搞起赌了,中坝村成了“赌博村”。有的组有三四家麻将点,一年下来光是麻将的租金就收2万多元。我们村企业实行承包制,每年向村上交五六千元,可是村上的账目从来不公开。还有用村里钱吃喝,上面来人,村干部不光自己和婆娘娃儿陪着吃,有时亲戚也跟着吃。再就是上缴提留,从来不给老百姓发提留通知单,村上加几块,组里再加几块,交多交少村组干部说了算,老百姓心中无数。那时候,群众找村里办个手续,打个证明,或者娃儿结婚什么的,要盖章,盖一个章,村干部要收十几块钱。村民发生纠纷,必须交押金才调解,不押钱不给解决。更可气的是,有的干部公开说:“老子吃是吃了的,贪是贪了的,你要告就告你的。”
我是1996年元月5日开始上访的。1995年群众集资打口井,安装自来水管,这本来是一件好事,可有的干部从中贪污了钱,结果办成了坏事。我告到了县上,后经上边查账,证实干部贪污了1600元,群众三番五次要,干部就是不退。这样,就加大了我上访的决心,并要求逐年查村上的账。我们写的上访信县领导作了批示后,上午转到乡上,下午就到了村干部手上去了。村干部说,你告我,看嘛,上告信到我手里了。
干部的所作所为,让人很恼火,我觉得查账面小了,于是又提出要查提留问题。当时上级规定提留款是每个人68元,可是,到了我们村里,就加了8元。在查的过程中,我们还发现有的干部把发票的存根也拿出来报账。1996年12月,我们组织了4个人到省里上访,引起了省上重视。回来后,县里成立了30多人的队伍,专门处理中坝村的事情,一个多月过后,老问题没得到解决,而新问题又出现了,村干部家里煮饭洗澡都是电气化,当时村里的变压器只有30千瓦,承担不了这么多负荷,烧坏了,大家只好点煤油灯。
从此以后,除非收提留款,否则,乡上的干部难得到村上来。群众说,你们不把问题解决了,我们就不交钱。这样,在催交和拒交中,干群矛盾激化了。乡干部一到村上来,群众就说些讽刺话,难听的话,村上工作没法做,有的党员说,不想当党员了。
2002年底,中坝村干枯的禾苗见到了水。县委书记刘中伯进了我们中坝村,当时我不想见他们。我曾经说过,你当你的官,我当我的上访户。刘书记找到了我,对我说,“我来到蓬安,就要尽职尽责地解决问题,让中坝村人民富裕起来”。当时我不信,认为他们许愿许得好,还愿不行。
2003年2月,县委派来了冯抗任支部书记。他说,“我进了中坝地盘,就是中坝人了,我就要为中坝人民做事,第一个要解决的问题就是修公路”。公路一修成,又启动了新村建设,给大家做了不少好事。后来,县委又派来组织部副部长蔡良斌任支部书记。他处处关心我们老百姓,没日没夜地工作。在产业化发展方面,大力引进业主来投资,我们学会了不少先进技术,还把钱挣到了。比如,我们村的广柑,原先又酸又不好吃,不如红苕值钱,因为品种改良,现在,我家广柑收入一年就有2000多元。再说我那个猪场,要不是村上帮助协调,现在一年哪能喂这么多猪,毛收入一二十万元呢!现在中坝村种蔬菜年收入2万元以上的有很多户。以前,种冬瓜、生姜,卖不出去。2003年以后,种上优质蔬菜,党支部还想方设法帮我们找销路。我们中坝蔬菜的种植面积在扩大,今年又增加了1000多亩,销得一干二净。
在先进性教育活动中,蓬安县委提出了“从我做起、向我看齐、对我监督”的口号,开展了做“让群众满意的党组织、让群众满意的领导干部、让群众满意的党员”活动,把群众的利益放在了第一位,做到权为民所用,老百姓对干部也有了亲近感。以前干部到中坝村来,村民没得哪个理你,不管你官有多大。现在,干部群众之间关系融洽,建立了深厚的感情。
为了记住干部为中坝村人民做的实事、好事,我们立了个碑,在碑上写村史,碑文题目叫“新村记”。这件事被县里知道了,坚决不准。我们不得不把碑上的字抹掉,不过字已经刻在了群众的心上。
中坝村已经迈出了可喜的第一步,由“乱”而“治”,还要向小康迈进。村里远看粗看可以,但近看细看还不行。现在中坝村人齐心,大家信任党,相信这些干部。只要我们团结奋斗、艰苦创业,就一定能把中坝村建成“嘉陵江边最富的村”。
过去,中坝村受到了国务院办公厅的通报批评,现在变好了,请你们把中坝村的变化向党中央、国务院领导反映。
几点启示
中坝村的变化,使人振奋,引发我们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怎样才能使正在全国开展的农村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取得实效,真正成为“群众满意工程”?中坝村的变化,为我们提供了许多有益的启示。
一、老大难问题不难解决。多年来,农村有一批生产滞后、生活贫困、社会不稳定、党支部软弱涣散、党员不起作用的村,总觉得这是个老大难问题。中坝村的变化表明,只要我们正确应对,问题就不难解决。干部立党执政的理念明确了、以人为本的思想确立了、群众观念增强了,工作的成效就大不一样。蓬安县委和下派到村的支部书记带着一颗爱心帮扶,充分相信、依靠群众和党员、干部。没有把那些爱提意见、不断上访的村民看成是“刁民”、“不服管”,没有把软弱涣散的班子、不起作用的党员看成是“烂掉了”,去“整”他们,而是立足正面教育,通过言传身教,帮他们转变思想,增强信心,树立新的形象。县委领导不埋怨群众落后,不指责干部无能,而是从上面找原因,正如当地一位干部所说的,在这些地方是我们欠了群众的“感情账”、“发展账”、“民主账”。正是因为有了观念的转变,才有了对群众感情的转变,才有了工作作风和工作方法的转变,才有了后来许多对头的措施。原来认为是老大难的问题,解决起来就不难了。
县委从中坝村的变化得到启示,已从县乡两级挑选100名年轻优秀骨干到后进村去担任支部书记,帮助改变面貌,并作为识别、培养、选拔干部的一个重要途径。如果在这次先进性教育活动中,全国两千多个县市都能象蓬安县那样派一批干部到农村去帮助工作或者直接担任支部书记,在那里扎扎实实干上二三年,那么全国就会有几十万县乡骨干到村里工作。这对于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将产生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要下大力气解决关系农民切身利益的现实问题。3年来,县委和村党支部从解决农民当前生产和生活困难入手,办了大量的好事、实事,尽可能多地给农民实实在在的利益。他们是真正按照同志关于“群众利益无小事”的要求开展工作的。老百姓是很现实的,也是通情达理的,用他们的话说,“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只要你给老百姓办实事、解难题,他们就会凝聚在党的周围,跟党走,就会激发他们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热情。过去这个村几年没有缴公粮,2003、2004年,中坝村在全县第一个完成上缴任务。由此我们想,在农村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一定要尽可能地把解决群众迫切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贯穿始终,这样才能体现党组织和党员的先进性,群众才会满意。
三、千方百计把干部和群众的积极性引导到谋发展上来。中坝村党支部把党员、干部和群众的精力逐渐引导到村里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上来。他们从县里请来了技术人员,结合当地实际,制定新农村发展规划,理清发展思路,找准发展目标,提出发展措施,把群众当前切身利益与长远利益结合起来。这样,就为发挥村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提供了更大舞台。村党支部为实施科学发展规划,作了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使党员增长了才干,提高了素质,感到当党员光荣,想退党的也不退了。支部和党员作用发挥了,群众看到了希望,感到有奔头了。在3年投入村里建设的700万元中,群众自愿集资的就有530万元。村民对干部的怨气逐渐消失了,历史旧账也不算了,社会风气逐渐好转,和谐气氛逐渐形成。中坝村的事实说明,发展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党组织千方百计为村民谋发展,是先进性教育成为“群众满意工程”的最好办法。
四、加强基层党组织和村民自治的民主建设是在农村搞好先进性建设的题中要义。过去,中坝村的群众除了对干部不作为有意见外,主要是要求公布账目、村务公开,这是合情合理的,是村民正当的民主诉求,本来应该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但一直久拖不决,导致村民不断上访,规模越来越大,矛盾逐渐激化。3年来,村支部十分重视解决这个问题,加强了党内民主建设,带动了村民自治的民主。凡是重大事项,先在党支部讨论,实行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群众就放心了。中坝村的事实说明,只有党组织内部发扬民主,保证党员的民主权利,激发党员履行义务的积极性,才能有效地推动村民自治的民主,保障村民的民主权利,引导、保护和发展好群众的利益。一旦党组织在这个问题上失去了代表性,村民就会去寻找他们认为能代表自己利益的代言人去“为民请命”。一旦这些人脱离了党组织的正确引导,他们就会失去理智,矛盾就会逐渐升级,发展到难以收拾的地步,这时去化解矛盾,付出的代价就很大。由此可见,这次农村先进性教育活动中,对发展党内民主和村民自治民主必须高度重视,这也是农村先进性教育活动能不能让群众满意的关键之一。
五、上下齐动、整合资源,加大帮扶力度。县委在先进性教育活动中,把解决“三农”问题当作工作的重中之重,充分利用上级给予的政策和财力、物力的支持,整合资源,把好钢用在刀刃上,不搞形式主义,不搞形象工程。县委先后派下去两任村支部书记,不是派下去了事,而是继续关心支持他们的工作。3年中,从县委、政府各个部门筹集了170万元资金,这些资金来自国家政策规定的乡村公路建设、农网改造、学校危房改造、人饮工程等项目的补助资金,他们只是把它落到实处。正是这些支持,群众从中受到了鼓舞,拿出了3倍的钱搞建设。在农村先进性教育活动中,以至在落实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决议、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过程中,从上到下一定要认真落实好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政策,舍得花一些钱,加大帮扶力度,帮助农村发展。这样做,实际上是把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发扬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很好地结合起来,这正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保持党的先进性的具体表现。
按语:我们向读者推荐这个调研报告。它反映了四川省蓬安县中坝村近三年来发生的可喜变化。中坝村是一个远近有名的“乱村”,由于经济账目和提留层层附加问题,导致矛盾激化,发生过冲击乡政府、打干部的“中坝事件”。2002年10月以来,蓬安县委认真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深入开展“下深水听民声、强班子化民怨、办实事解民难、兴产业助民富、重引导聚民心”活动,切实解决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改善了党群关系,中坝村发生了巨大变化,一跃成为全县小康建设示范村。它表明,各级党组织只要坚决贯彻中央关于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的精神,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切实转变作风,找到问题的症结,找准发展的路子,狠抓落实,就一定能够取得成效,打造群众满意的工程。
- 上一篇:民主决策机制问题报告
- 下一篇:城乡清洁工程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