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建设情况报告
时间:2022-10-29 06:34:00
导语:新农村建设情况报告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一、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创新农村发展思路,三年奋斗出现可喜变化
**镇现有人口4.1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2万人,城镇人口1.9万人);幅员49.5平方公里,耕地3.9万亩。3年前,该镇农民常年守着一小块责任田,虽能解决温饱,但用钱成了大问题;富余劳动力外出打工虽有点收入,但总为家里那块土地担心,为妻儿老小牵肠挂肚。同时,传统的农业种植模式,不合理的经济结构,特别是长期把发展目光主要盯在增加GDP上,使全面建设小康,尽快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投资效益和农业产出率、确保农民收入稳步增长,遇到了一系列难题。3年后的今天,我们发现**镇的干部、群众笑口常开,说话底气足,其原因是,他们从实际出发,按科学发展观谋发展,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千方百计壮大物质基础,稳步增加农民收入,巩固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从而走上了以人为本和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道路。
一是产业协调发展,整体经济实力显著上升。2006年全镇地区生产总值比2003年增长72.9%,财政收入增长6倍。一二三产业呈现协调发展的良好态势,第一产业增长23.1%,第二产业增长118%,第三产业增长60.7%。一二三产业比例由2003年的31?誜42?誜27变为22?誜52?誜26,3年间第一产业比重下降近9个百分点。就业结构显著改变,一二三产业的就业比例由52.5?誜30?誜17.5变为22.2?誜45.9?誜31.9,3年间第一产业就业比重下降了30个百分点,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输出率达76.1%。全镇集体经济总量达7810万元,比2003年增长15.1%;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固定资产达480多万元,比2003年增长67%。非公经济也进一步发展,占GDP比重达76.3%,比2003年增长12.7个百分点。
二是城乡协调发展,农民收入稳步增长。2006年全镇农民人均纯收入超过5000元,比2003年增长58.6%。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由2003年的1.96?誜1缩小到1.83?誜1,缩小近10%。农民收入结构也发生了显著变化,务工收入由3年前占人均纯收入33%提高到现在的48%,上升了15个百分点。农村居住条件明显改善,2006年全镇2500多户8300余人向**新城和2个二级场镇、4个农村新型社区集中居住,其中跨村集中居住560户、1952人,住土坯房的农户由200余户减少到60户。
三是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利民事业大踏步前进。全镇居民参加城镇职工社会保险3929人,参加非城镇户籍人员综合社会保险174人,参加农村养老保险人员8658人,城镇农村低保全部按月发放,实现了应保尽保,全镇低保对象家庭的大学生入学难问题全部解决,散居五保户、特困户、残疾户、困难户以及急需住房安置、生活救助的困难人员全部实行集中供养救助。农村中小学教学设施齐备,全镇幼儿入园率达99%,适龄儿童入学率和小学生合格率、初中入学率和初中生合格率都达100%。初步形成了以镇卫生院为龙头、民办医疗机构为补充、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村卫生站为基础的医疗、预防、保健网络,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96%。全镇初步实现了“少有学、壮有业、老有养、病有医、困有助”。多姿多彩的各类群众性文艺体育活动蓬勃开展,一批相关设施相继建成,群众业余文化生活得到丰富。
四是资源节约利用水平提高,生态环境保护加强。新上企业和原企业的技改做到了集中在工业区发展,工业集中度已达70%。通过土地整理和引导农民集中居住,全镇新增耕地7850亩,比分散居住节约土地2200亩。农民集中居住区清静整洁,基本实现了绿化、美化、硬化、净化,农村生活垃圾基本实现了村收集——镇清运——市集中处理。工业污水实行集中处理后,出境水质从过去的五类上升到三类。
二、坚持以人为本,把尊重和依靠群众贯穿于制定、执行和监督实施发展规划的全过程
从**镇的新变化,我们得到这样一个认识:促进科学发展,首先要有科学的发展规划。要把这样的规划制定好、贯彻落实好,必须建立在立足实际、科学预见,充分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发挥人民群众聪明才智的基础上。2003年前,**镇虽然忙发展,但小城镇规划图纸却没有一张,更谈不上全镇发展规划体系的完善。在科学发展观指引下,干部、群众认真总结经验教训,下决心以科学规划为抓手,走党委领导、各方互动、城乡统筹、依靠群众共同制定和实施的路子。我们在**镇政府门前大街旁,看到排列着一套整齐、醒目的大牌子,展示出全镇城乡一体化发展规划体系,包括全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小城镇建设总体规划》、《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工业发展规划》、《农业产业化发展规划》、《农民新居规划》、《医疗卫生发展规划》、《教育发展规划》等,其中**化工产业集聚区和现代都市农业产业区、现代农业示范区、基本农田保护区规划,尤其耀眼。按照这套城乡统筹、工农互动、“四位一体”、惠及全民的蓝图,到2010年**镇镇区建设面积将达到4.65平方公里,聚集人口5万人,农民进入新型社区居住的比例将达50%以上,城市化率将达70%以上,这里将变成一个工贸型花园式小城镇。
**镇的发展规划,是全镇党员、干部、各方面群众和外来专家集体智慧的结晶,是共同创建社会主义新农村坚定意志的体现。**镇把以人为本的精神贯穿于规划制定的全过程。镇里邀请成都市规划设计院等单位的专家同本地干部、群众代表组成规划组,发调查表2万份,先后7次深入村、组和社区向群众直接调查。在此基础上,按照利为民谋、城乡统筹、“四位一体”全面协调发展、“三个集中”(工业向集中区集中、农用地向规模经营集中、农民居住向新型社区集中)的要求,编制出覆盖整个镇域的城乡一体发展规划草案,印制成图本发到千家万户听取意见。在规划拟定中,坚持领导发动、组织和支持,把握方向不包办;专家献智献策,认真提出建议不专断;尊重群众主体地位,大家的事商量着办。凡是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事项,广泛发扬民主,不怕七嘴八舌,及时集中各方智慧,坚决维护群众利益。凡是群众提出的意见尤其是具有创新和超前性的想法,都尽量纳进决策思考。凡是来自群众的疑问,即使是个别或少数人的担心,都坚持摸清情况,细心解说,妥善处置。凡是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矛盾,在未找到大家接受的解决办法之前,决不仓促行事。比如,按照城乡一体化要求推进新农村建设是大家的强烈愿望,但“钱从何处来,富余劳力到哪去”?一些农民要求自己组织起来,按公司制搞现代农业、实行规模经营,但有人担心“公司出现亏损怎么办”?建造新居民区很好,但怎样使布局和户型分类合理,而且集中居住后不便各家养猪,要解决“过年时的猪从哪里来”?这些来自群众的问题,都是由群众共同讨论,领导讲政策、提思路,由群众最后决定。
制定和执行规划时,镇党委和村党支部把主要精力用于集中群众的意见,采纳合理建议,协调利益关系,化解内部矛盾,始终把群众最关心、最迫切的事情放在首位。他们坚持规划制定、规划落实和监督执行依靠群众。由于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路线,使整个规划从制定到实施的过程,成为领导与群众相结合、各方面协调推进、群策群力共同化解各种利益矛盾的过程,各项工作进展顺利。最棘手的就业问题,做到了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失地农民、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等统筹考虑,全面实施就业实名制和网络化管理,劳动力资源库与企业对接、技能培训与企业岗位对接、求职愿望与用工需求对接、就业与保障维权对接,使经济协调发展与促进转移就业彼此互动,既又好又快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又全面提高了人的素质。全镇农业技术、职业技能等各类培训班培训农民1.5万余人,为本地企业培训员工865人,提供免费职介服务3300人次,转移就业1万人,城乡新增就业人数8162人,消除“零就业”家庭14个。3年多来,**镇改革深入,发展加快,上访人数大幅减少。与2003年相比,刑事案件、治安案件、群体性事件、民事纠纷分别下降27.9%、25.8%、25%、30.4%,而且做到了无进京上访,无到省和成都市上访。可见,在这里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是互动并行的。
三、遵循客观规律推进“三个集中”,从实际出发打牢城乡统筹发展的基础
一是工业向集中发展区集中,实现工业集约集群发展。**镇所在的邛崃是川西最大气田和供应基地,林竹资源丰富(有人工林40万亩、竹林30万亩),上世纪70年代末以来已初步形成化工基础。近几年,随着内地工资水平迅速提高,许多外出打工农民渴望把**工业做大做强,自己能就近务工。镇党委和政府及时看到了本地的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农民就地转向二三产业的迫切要求,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西部大开发提供的战略机遇。他们根据成都及邛崃市的工业规划布局,经过科学论证,确定了以发展天然气化工、造纸及纸质包装和建材业为主的产业定位。鉴于化工产业的特点,专门辟建了工业发展区,与居民居住生活区分离。同时,加大政策导向力度,把新上的企业和进行技改的企业引向发展区集中,提升传统制造业,优化产业结构,打造产业链。在规划确定工业集中区用地时,严格执行国家颁布的相关法律法规,以征地形式取得土地,项目用地采用出让方式供地,对被征地农民保证给予符合规定标准的补偿,其社会保险区别情况实行应保尽保,并千方百计提供就业岗位,确保每个农民“失土不失业,失地不失利”。同时,严格规定凡要求进入的企业除必须达到“门槛”条件外,还要按程序进行环保和安全评审,特别是污水必须实现达标排放,并从产业特色出发着眼项目之间的关联,推动化废为利、发展循环经济。3年来,全镇共引进项目15个,到位资金4.61亿元。目前,工业集中发展区在建和已建成项目8个,初步形成了特色产业集群。集中区内现有企业30家,多为中、小型企业,其中有员工700人以上的企业2家,均属国有和私有混合所有制,其余的是私企。新入驻的20余家企业,已吸纳本镇劳动力3000多人。所有项目建成后,将创造7000多个就业岗位。与工业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相适应,第三产业迅速兴起,已吸纳从业者近千人。
二是农业用地向规模经营集中,促进现代农业发展。几年前,**镇农民“各家各户守着人均不到一亩地的责任田,咋种咋耕都不来钱”。靠传统的单一种植和生产经营方式,既浪费资源,也难以提高效益。出路在哪里呢?汤营村的干部和群众看到,来自浙江台州的客商在本村租地,用新科技种植西瓜和蔬菜,年利润达每亩3000-4000元。这使大家萌发了一个新念头:既然土地在规模化、标准化、市场化的条件下,可以很快产出这么大的效益,“我们一家一户底子薄,可以由村集体牵头,大家‘搭伙’,把土地集中起来,找能干的人领着干,这样会比一家一户的力量强得多,奔头大得多!”村党支部书记将村民的愿望反映上去后,邛崃市委和**镇党委明确表示支持,并予以具体指导和帮助。2005年,经过全体村民充分民主讨论,按完全自愿原则报名签约,一部分农民将自己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村集体以60亩新增土地入股,市政府成立的兴农公司注入风险金100万元作为股份(参与分红但不拿走红利,留作村集体收益,待积累到一定规模后,由村集体原价等额回购这部分股份作为集体股),组建成立了汤营农业有限公司。目前,全村已有506户农户签订协议,入股土地1060亩,每年由公司按每亩450公斤稻谷保底,股东可自愿转为公司员工。2006年,公司发展了早春红玉西瓜400亩、新品种苦瓜50亩、食用菌370亩,建立了存栏500头的生态猪养殖场,村集体净收益超过40万元。四川大学的农业科技人才与公司合作,在这里建立了种养殖业科技试验和推广基地,收益按互利原则分配。汤营村农民迈出的这一步,不仅是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与优化配置,生产方式上的大变化、大进步,更带来了总体经济效益的大幅提高,集体经济迅速壮大,农民实际上变成农业工人,收入来源也由过去单靠种植收入变为“租金+务工+红利”等收入,另有集体福利,不少人还有个体经营所得。与过去相比,汤营村农民年平均每亩可增收2300多元。**镇党委借助汤营村的示范带动作用,在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不变和“依法、自愿、有偿”原则的前提下,结合调整产业结构鼓励、支持村集体带领农民以股份企业型、专业合作社型、农户联营型等多种形式,发展和完善生产经营方式,转变农业经济增长方式。全镇现已发展4家村级农业有限公司,各种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和合作社6个,土地经营使用权流转近万亩,农业规模化经营水平和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高,村经济实力增强,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得到体现,农业逐步向“第二次飞跃”迈进开始有了雏形。
三是农民随着经济布局和生产方式的变化向新居住区集中,推动农村城镇化进程。农民盼增收,说到底是盼提高生活水平和质量。当地工业的发展,农业经营方式和收入状况的改变,强化了人们改善居住环境的要求。为了满足群众的愿望,减少分散建房对资源的浪费,也为了更好地保护和利用耕地,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镇抓住机遇,在进行土地整理和谋划发展规划的同时,用合理的布局和建房方案引导农民集中居住。他们利用土地整理所得资金,全部投入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条件和居民集中区居住环境条件,对自愿集中居住的农民实行每人约4000元的奖励。经过深入调查,精心谋划,充分顾及不同群体的经济收入状况、承受能力和居住需求,设计了4种不同类型的居住区,并将图纸提供给群众,供各户自主选择。经济条件好的到**新城建楼房,经济条件一般的到二级场镇建楼房,经济条件再次的到中心村修平房。对特困户和五保户、残疾人员、鳏寡孤独人员等生活困难群众,由镇政府负责,在充分征求他们意见的基础上,按照“修得起、住得下、能安生”的目标,采取将参与土地整理的五保户、低保户的搬迁补助资金集中使用,社会赞助一点、集体财产搬迁补偿一点、社区自有资金支持一点、民政和残联等渠道争取一点的办法,筹措建房资金74万元。目前,全镇已建成民福院3所,敬老院、五保村各1个,集中安置各类困难户89户103人。他们采取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监督、自愿参加的运作机制,配备有专门服务人员。全镇农民已实现集中居住2万人,人均居住面积42平方米。集中居住加快了镇区和2个二级场镇及4个农村新型社区建设,同步推进了农村道路、水、电、气、通讯、医疗卫生等基础设施建设。
推进“三个集中”,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必然要加大投入。**镇在加大政府投入力度的同时,充分运用市场化办法解决“钱从哪里来”的问题。主要做法是:抓住四川省“金土地”工程率先在全镇范围内进行土地整理,引进土地整理资金1.5亿元;组建城市投资公司,搭建融资平台,吸引民间资金达6.2亿元。在已投入的发展建设资金8.5亿元中,通过市场化手段筹集的资金7.7亿元,占总投入的90.5%。同时,注意形成资金投入产出良性运行机制。前些年,在外地闯事业的先富者,有的已回乡参加新农村建设;原打算到外地发展实业的村民,有的已转向本地投资。
四、推进乡镇综合改革,构建城乡一体、务实高效的管理体制
城乡统筹,科学发展,迫切要求加快步伐改革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问题。**镇抓住转变政府职能、建立覆盖城乡的公共财政体系、加强义务教育等重点,积极推进乡镇综合改革。反思过去几次机构改革的经验教训,**镇党委的同志认为,困难不在制定方案,而在于切实推进机构改革,转变政府职能;要做好这件事,首先要使公务人员转变心态,抛弃为个人和小团体争权夺利的思想,真正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摆在高于一切的位置上,有了这一条,镇机关机构精简和调整进展顺利。调整后的**镇,设置党政办、经发办、社会事务和人口与计生办、建设办、财政所、推进城乡一体化办公室等行政机构,各机构定事定岗、尽职尽责,把该放的权放出去,该管的事管好。同时,全镇27个行政村,整合为9个村、4个新型社区。强化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财政全额按学生人均拨付公用经费,全面实施“两免一补”,加大对卫生、文化和城镇管理等其他公共事业的投入。
密切联系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实际,加快建设规范化服务型政府。**镇的办法是,从企业、社区和群众需求出发,转变行政管理方式,对镇党委、镇政府职权范围内的事项进行流程改造,推行短流程服务,切实做到便民利民。主动公开行政决策行为,扩大公开内容,创新公开形式,将镇党委政府职能职责、领导分工、服务项目、服务承诺、监督举报投诉渠道等全部上墙公示。推行便民服务全程代办制,将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服务事项的办理依据、办理流程、所需材料等印制成《便民服务手册》和办事指南,免费发放到群众手中;设置镇便民服务中心和村(社区)便民服务代办点,将涉及农民切身利益的23项服务事项全部纳入便民服务中心办理,实行分片负责、流动服务和预约服务等便民“三项服务”,使村民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还坚持开展“领导接待日”活动,推行“大接访”、信访制等,认真解决群众的合法诉求。
扩大民主、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巩固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镇党委按照干部管理权限从选优配强村领导班子入手,改变过去单纯由组织任命的方式,在全镇13个村(社区)实行党支部书记先由群众公开推荐,按程序确定候选人后由党员直选,村(居)民委员会主任由村民按规定程序民主选举。还相继实行了以镇党委委员联系党代表、党代表联系党员、党员联系群众为主要内容的“三联”制度,村(社区)支部委员联系普通党员、普通党员联系普通群众、村委会委员联系群众代表、群众代表联系普通群众为主要内容的“四联”制度。根据实际需要,分层次开放镇党委会、党代会、人代会和村(社区)两委会和党员大会,讨论决定重大问题时,分别请下级领导干部、党员代表或群众代表列席,并且建立了对干部的质询制度。推行村两委班子成员接待日制度、群众代表议事日制度、村级理财监督“阳光日”等民主管理机制,在村(社区)专门设立村务公开窗口,每月或每季度将村(社)务情况、财务收支、村(社)内财产、机动田变化等项目全面公开,制定村组财务公开专门表格,由村民和党员代表签字认可后发至每家每户,有效保障了群众的知情权和监督权。
现在,**镇的干部和群众正处在心情舒畅、奋发进取的好时期,他们没有躺在功劳簿上满足于现状,没有忽视面临的问题和工作中的不足,而是脚踏实地、满怀信心地走向未来!
- 上一篇:农村基层党建调查报告
- 下一篇:农村党员教育情况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