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研究夯实基层民政报告
时间:2022-10-24 11:43:00
导语:加强研究夯实基层民政报告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发言权,没有调查研究就更没有决策权”,调查研究是我们党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基础,重视调查研究是党保持同人民群众密切联系的重要渠道。党的**届**全会《决定》要求:“加强对社会建设重大问题的调查研究,提高政策措施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解决好本地区本部门影响社会和谐的突出矛盾问题”。民政部门是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重要职能部门,民政工作以民为本、为民解困、为民服务的核心理念和解决民生、落实民权、维护民利的基本职责决定其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对于协调社会利益、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激发社会活力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基础作用。
民政工作中各种问题的解决都取决于正确的决策,而正确的决策来源于对实际问题的周密调查研究。新疆经济发展水平比较低,且社会发展又滞后于经济发展的现状决定了新疆民政工作具有基础薄弱、起点低,民政服务对象多、需求大的特点。由于民政法规制度建设相对滞后,在实践中,基层民政工作又缺乏系统的理论指导、统一规范的操作手段,民政工作的方法和手段大多带有探索性。随着政府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的不断加强,基层民政部门的工作领域越来越宽,服务对象越来越多,职责任务越来越繁重,推进基层民政工作步履艰难。夯实基层民政工作,迫切要求民政信息的传递、民政资源的分配、民政对象的管理、民政工作的方式方法等都应适合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基层特点不断进行创新。作为基层民政工作者应了解需求,掌握情况,为此必须重视和加强民政业务与政策理论方面尤其是民政基础性工作的调查研究,通过调查,掌握民政对象的基本情况,了解服务对象的需求和资源的供给并及时发现问题,把握基层民政工作服务和管理的特点和规律,并把坚持调查研究、亲自动手撰写调查报告作为一项基本功,从以下六个方面强化训练。
一、选定研究的题目
选好题目是成功的一半,要出有价值的研究成果,精心选择有理论和实践意义的题目是一个必要条件。首先,选题要注重实践性。精心选题要把握服务社会,指导实践的原则。新疆辽阔的地域特色造成民政对象分布稀疏且种类繁多,民政工作的广泛性、多元性、民政对象的变动性和需求的多样性同民族问题、宗教问题与多元文化交织在一起,都给基层民政对象的服务和管理带来一定难度,这些都是工作中的难点问题,属于调查研究的范畴。有价值的调查研究关键看它能否作用于社会实践,具有可操作性,达到总结民政工作经验、指导基层民政工作实践、推动基层民政工作的效果。其次,选题要找准切入点。要求基层民政工作者深入学习**届**全会和全国第十二次民政会议精神,全面把握中央有关民政业务的政策措施,明确民政工作的重点与任务,结合本职工作,以每年民政部公布的民政政策理论研究课题指南中选研究的题目为主线,以党委、政府的工作思路与民政业务中的重点、难点问题的关节点为切入点,以基层民政工作中急需解决的重大问题为主题,有针对性地进行系统的调查研究,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或回答人们最关注的问题。例如,推进我区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方面,如何在第七次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中推行“一肩挑”问题;新疆有条件的地区如何进行农村社区试点问题等都是当前基层民政工作实践中需要研究和探讨的现实问题。
二、钻研民政理论、政策、业务知识
民政业务与政策理论调查研究是反映执行党的方针政策情况和问题,必须用党的方针政策和相关的理论知识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回答问题,要求民政工作者必须学习和钻研党的理论尤其与民政业务相关的理论,把握民政政策、熟悉民政业务。民政业务与政策理论的调查研究要涉及民政工作的某一项具体业务,要求民政工作者必须熟悉本部门、本行业方针政策,精通业务知识,把握工作的特点和规律。
三、确定典型的调查对象
民政业务与政策理论调查研究要以点指导面,必须选择有典型意义的对象作调查,目的在于总结规律性的东西,直接向全局提出要求,指明方向。选择的调查对象要有典型性,即调查研究的情况问题都是具有代表性和概括性,所揭示的问题具有普遍性和指导性。只有选择典型的调查对象,才能以点带面,在指导一般中发挥作用。
四、采取有效的调查方法
调查方法是调查研究成败的关键,开会调查、听取汇报是调查研究的基本方式和常用方法,获取的是第二手资料,为掌握第一手资料,实地考察尤其必要。基层民政工作者应每年抽出时间深入基层,到农村到社区要深入到村到户进行实地考察,置身于调查对象及其所处的环境中,全面精细地了解事物的全貌。实地考察得来的材料是第一手材料,这是最珍贵的材料,除此之外,综合运用实地考察、开会调查、听取汇报、个别访问、问卷调查等方法,是增强调查研究的实效性的重要手段。
五、客观、全面、深入地调查
民政业务政策理论调查研究的材料来源是通过深入实际调查研究获取,所以调查是获得第一手材料的唯一方法,尽可能获取第一手材料,是撰写调查报告的前提和基础。调查必须客观、全面、深入。客观,就是真实、真实性是调查报告的生命线,越是真实就越有价值。调查报告是为解决实际问题而写,客观事实是调查报告赖以存在的基础。尊重客观事实,以确凿的事实为依据,其人、其事、其时其背景都应准确无误,从对问题的分析研究到提出解决问题的途径,都必须以充分、确凿的事实为依据,调查中尊重客观实事,用事实说话,不搞唯心主义,不根据个人的爱好和偏见确定调查对象、取舍调查材料,要求必须树立严谨的科学态度,求真务实精神,这样才能写出真实可靠、对民政工作有指导意义的调查报告。全面,就是防止片面性,调查中注意一是调查的对象要全面,有代表性;二是调查的内容要全面,既要有面上的概括性调查,又要有点上的典型性调查。深入,就是避免走马观花,防止表面化和简单化,要深入到事物的内部做精细的调查。
六、总结规律性的认识
占有充足的第一手资料,不是我们完成调查的最终目的,最终目的是找出事物的发展规律和关节点,为决策提供准确的依据。例如,对于在我区第七次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中如何实现“一肩挑”,从理论上讲应把村委会直选和党支部换届选举联系起来,实行“两选联动机制”,关键要解决村级党组织权力的“合法性”问题,把村级党组织的权利和村民的民主权利联系起来,通过“两推一选”赋予村民参与选举村党支部书记的权利,使党组织权力的“合法性”。理论上最合理的方案在实践中不一定是最有效的方案,实现“一肩挑”采取是从“村委会主任到村党支部书记”、还是“从村党支部书记到村委会主任”的途径,因地区与地区、县与县、乡与乡、村与村情况而异,需要基层民政部门做深入的调查研究,对掌握的事实材料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综合分析,通过对大量事实材料的分析综合,分清现象和本质、主流和支流,抓住主要矛盾,揭示规律性的东西,从中提炼出一条条有真知灼见的鲜明观点、结论和建议,为党委和政府的决策工作提供充分的第一手资料,为制定政策提供决策参考和依据。一篇有价值的调查报告,应结论明确,有理论观点作支撑,这些理论观点是通过事实揭示的规律性的认识。
七、撰写有价值的调查报告
民政业务与政策理论的调查研究成果最终以调查报告的形式反映,撰写调查报告是民政工作者的一项基本功。收集材料的准确性和正确性、材料的分析研究、依据调查结果而提出结论是调查报告的三大支柱。撰写调查报告除了选好题目、钻研理论与业务知识、确定调查对象和调查方法等环节以及掌握调查报告的基本写作知识外,必须注意以下三点。
首先,注重事实,以事论理。论理性是调查报告的特点之一,一篇调查报告既不能就事论事,也不能就理论理,必须以事论理,通过对大量的事实材料的分析与综合,揭示事物的规律,分析、研究、综合的过程就是揭示客观规律的过程,就是论理的过程。民政业务政策理论的调查调查报告应当以事实为基础,以党的方针政策为依据,上升到一定的理论高度,用事实阐明事物的本质,揭示客观规律,阐明观点然后得出明确的结论和建议。
其次,精选材料,突出观点。调查报告要有鲜明的观点,这种观点必须来自材料,同时又必须统帅材料,材料不能游离于观点,观点必须由材料作支撑,要体现出材料与观点之间的逻辑统一关系。要运用典型材料说明观点,所谓典型材料,就是采用的事实材料有代表性、普遍性、指导性。代表性就是推广交流的经验具有一定典型意义,代表了一种主流或一种发展趋势;普遍性就是所揭示的问题具有普遍性;指导性就是总结出本质的规律性的东西,具有普遍指导意义,可供人们参考和效仿。
再次,精心写作,讲究词章。写调查报告是一门学问,要求符合调查报告的结构:标题、前言、正文、结尾。标题力求简明、醒目、观点鲜明;前言要求简明扼要、明快朴实、引人注目、具有“立片言以居要,乃一篇之警策”的作用;正文是主体部分,要写出调查事物的基本情况和背景,对调查研究结果分析,揭示事物的本质、特点和规律,提出具体建议或措施。结尾总结全文、深化主题或提出问题、启发思考。另外,语言简明,朴实严谨。调查报告属于实用修辞范畴,不使用修辞手法和华丽辞藻,一般要求介绍情况要简明扼要,评价事物要恰如其分,表达思想要通畅易懂。语言准确、平实、生动有力,文字精练、简明扼要、高度概括。
总之,民政工作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责任重大,加强调查研究是民政工作长期坚持的“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民政工作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要求基层民政工作者应把调查研究这一最基础性工作做深做透,使其在决策服务、指导实践方面发挥作用,有利于保持同老百姓的密切联系、防止和减少工作中的主观主义、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同时在执行政策的过程中能及时发现新问题以便及时采取对策加以解决,减少和避免工作中的失误。
- 上一篇:学习考察报告
- 下一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