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劳务经济开发报告

时间:2022-10-23 11:46:00

导语:做好劳务经济开发报告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做好劳务经济开发报告

实施劳务经济开发,对于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推进农村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都具有重要意义。国务院办公厅于**年9月18日转发了农业部《**-2010年全国农民工培训规划》的通知.**、**年中央一号文件同时指出,要适应产业结构升级和提高竞争力的需要,进一步搞好农民转业转岗培训工作,扩大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实施规模,推动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省委、省政府把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举措来抓,提出了“大培训、大转移、大增收、大发展”的工作思路。县长张歌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了**年输出农民工10万人,创收5亿元的目标。结合**实际,当前着重要从三个方面开展劳务经济开发工作。

一、总结经验,稳步推进劳务经济开发

经过各级的共同努力,今年元至10月份我县劳务经济取得较好成绩。目前,已完成农村劳动力培训1.16万人,占全年计划总数12410人的93%;完成新增转移劳动力数1.17万人,占全年计划转移数的96.5%,比去年同期增加0.36万人,增长幅度外64.5%。据统计部门数字显示,前三季度农民人均现金收入1312元,比去年同期增长34.81元,增长幅度为2.72%,前三季度农民人均工资性收入为610.63元,比去年同期增加39.26元,增长幅度为6.87%。主要经验是:

(一)领导重视。成绩的取得与县委、县政府领导重视分不开。在推动劳务经济发展过程中,县委政府主要领导亲自参与指导,督办检查。一是组建专班。经县委、县政府研究决定,成立了**劳务经济领导小组。县委副书记、县长、政协主席张歌莺同志亲自挂帅担任组长,其他四大家分管领导担任副组长,县直16个单位为成员。二是成立机构。县劳务经济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安排专职工作人员,配置专用办公设施。并在各乡镇分别成立相应工作机构,安排了专职工作人员。各村还明确了一名打工经济联络员。三是健全制度。明确了办公室职责,建立健全了办公制度。在各级各部门的重视和支持下,全县上下形成了政府主管、部门配合、村组联络的工作机制,为劳务经济的实施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证。

(二)部门配合。半年来,办公室充分发挥工作职能,开展了大量工作。一是统筹规划。为了充分发挥各成员单位职能,扭转过去“都管都不管”的局面,劳务办对全县劳务经济开发工作进行统筹规划,分解了任务,明确了职责,建立部门联席会议制度。二是各司其职。16个成员单位按照职责分工,各司其职,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工作人员长期抓,各乡镇密切配合,合力推进劳务经济开发工作。彻底打破了过去“部门分割、条块分割、各自为阵”工作格局,充分发挥了各职能部门的作用,有力推动了劳务经济发展。

(三)强化培训。一是整合资源。根据市场需求状况,对各培训学校进行科学、合理地整合,由原来近20个专业压缩到12个,初步确立了机动车驾驶、电焊工、车工、机动车修理、计算机操作、餐饮服务、美容美发、缝纫、泥瓦工、家电维修、电工配电、建筑装璜等专业的培训。每所学校一般只设置3-4个优势专业。二是创新模式。一方面对初、高中毕业生进行专业技能培训,为以后就业做好准备。另一方面开展定单培训,鼓励引导培训机构和输入单位联合办学,实行技能培训和介绍就业相结合,提高培训人员的就业率。今年9月份,成功组织了两百多名应、往届毕业生,赴深圳工业行业培训中心开展为期两年的勤工俭学活动,完成学业后,全部实现就地转移就业。三是管理规范。在培训基地管理上,我县积极做到了“四个到位”,即:学员台帐建立到位、招生工作宣传到位、教学资源整合到位、资金补助落实到位。在教学中,重点对全县四家培训机构的招生、教学、输出进行全程监督,特别是对每期培训的教学内容、教学计划安排、培训质量都进行了严格审查,对各培训学校所设置的专业实行教学质量评估考核。

(四)着力服务。一是维权服务。在我县农民工相对集中的劳务输出地建立流动服务站65个,驻外劳务办事处1个,共处理劳务纠纷13起,挽回经济损失120余万元。如:在广泛调查的基础上,在外出务工人员比较集中的宁海县成立了办事处,负责对该在宁海打工近3万人的维权服务,深受打工人员的欢迎。与大型建筑企业——湖北卓越建筑集团建立长期的劳务关系,在该企业派驻干部,全面负责管理我县务工人员。二是留守服务。在务工人员外出后,妇女、老人和小孩留守在家。农业生产、小孩成长、照顾老人等成为这些“留守族”面临的最大问题。在有序流转土地的同时,各地成立了“扶贫帮困互助组”,帮助家中缺少劳动力的外出劳务人员家庭提供生产服务、困难救助等活动,解决务工父母的后顾之忧,避免了外出劳务人员盲目返乡,真正让外出务工人员“放心走、舒心留、安心干”。

二、正视问题,增强做好劳务经济工作的紧迫感

我县劳务经济开发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我们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在劳务经济开发过程中存在着基础不扎实,培训工作不平衡,配套服务不够,开发空间还未充分利用等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基础不扎实。我县目前尚无准确反映全县劳动力分布状况、基本情况和转移现状的基本资料,还没有建立形成一整套的台帐记录外出务工人员的去向,从事的行业,分布的区域等,情况有待进一步摸清底数,形成更好的管理,建立更完备的工作体系。

(二)培训工作不平衡。由于受到培训条件、培训方式、认识高度等主客观因素的影响,致使有培训任务的单位在培训中进度不一致,有领导因素,也有农民工自身因素,有相当一部分农民工没有经过任何形式的培训就直接流入社会,导致生员招生难,培训难。

(三)配套服务不够。我县劳务输出虽然起步较早,但是有关政策措施未配套,劳动力市场发育缓慢,机制和制度不健全,导致劳动力流动渠道不畅、有效组织化程度低。目前自发性转移是我县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要方式,大部分是依靠“血缘、人缘、地缘”关系,通过家属带领、亲友介绍、本地外出人员带动、自行闯荡等方式进行转移。外出缺乏组织性、纪律性。

(四)投入不足。根据省直相关部门文件要求,我县目前农民工转移培训资金主要来源于上级补助资金,地方年配套资金仅30万元,工作经费5万元,学员参加培训要支付部分经费,根本激发不了学员参训积极性,工作经费不能到位,下乡无经费、组织无保障,部门工作难以开展,只能按部就班,机械运转。

(五)培训质量不高。由于培训条件有限、师资力量薄弱、培训教材不规范等因素,导致我县各农民工培训机构培训质量不高。在加上部分农民工参训目的不明确,对职业培训认识不足,没有把学到一技之长作为谋生的手段,学习中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

三、强化措施,努力完成全年工作目标

做好今年的工作,我们必须正视不足,强化措施,狠抓落实。各级各部门要通力合作,以提高农民工素质为突破口,加大培训力度,逐步形成以培训促输出,以输出促增收的良好局面。

(一)抓基础。对我县现有农村劳动力资源和**籍外出务工人员情况进行一次彻底普查,摸清底数,建立“人人有表、村村有帐,乡乡有库”的劳动力资源库,为建立劳务输出基地、组织劳动力转移、捕捉用工信息打好基础。

(二)抓培训。一是整合资源,扩大规模。根据市场需求状况,结合各培训学校的师资力量、实习场所等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确定各培训基地的专业课程,做到统一安排,相对集中,优势互补,以市场为导向,以需求定培训,保证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二是扩大宣传,营造氛围。充分利用广播电视、今日**、**劳务输出网站等媒介大力宣传“阳光工程”惠农政策,加大在组织领导、转移培训、就业输出、维权服务等四大体系中的典型宣传。县乡(镇)要设置专栏,劳务信息,组织外出务工成功人士开展“现身说法”,评先彰优,佳节团拜,出动“阳光工程”宣传车,寄发信函、宣传资料,努力营造良好社会氛围。三是因人制宜,提高层次。在培训过程中要坚持因材施教,因人制宜,合理制定行之有效的培训方案,保证每一位学员都具备一技之长,在外出务工中做到人尽其才,学有所长,确保培训学员人人都能成才,都能顺利就业,都能增加收入。四是提高质量,形成品牌。在开展定单培训过程中,要结合我县地方特色,在建筑、电动缝纫、家政服务等行业中全力打造劳务输出行业品牌,形成规模,形成具有较强竞争力和较高知名度的劳务品牌。

(三)抓服务。加强输出基地建设,畅通培训、就业渠道。一是优化环境,培植县内就业基地。我们应该看到,随着各地劳务输出规模的扩大,沿海等经济发达、工资收入高的地区劳动力市场将趋于饱和,“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的内部转移将成为我县劳动力转移的另一个方向。因此我们要在扩大县外转移规模的同时,通过优化环境,积极扶持县内企业提高吸纳劳动力的能力,拓宽农民工内部转移就业渠道。二是政策引导,鼓励回乡创业。一些打工者在外地经过艰辛付出,积累了一定的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有回报家乡的良好愿望。我们要在保护他们外出创业的同时,立足形成良性循环,通过减税等激励措施,鼓励其返乡创业,以招商引资的诚意和创造良好宽松的经济发展环境吸引他们荣归故里,为家乡的发展做贡献。

(四)抓落实。在全面推进劳务经济开发工作的过程中要抢抓机遇,强化措施抓落实,确保各项工作能抓出实效。在转移培训任务落实上,不能只重数量,而忽视质效。不要只为了完成任务抓培训,而是为了农民增收抓培训。针对我县劳务经济现状,一要面向市场,确定培训规划。二要围绕需求,开展培训。三要加大输出,增加效益。各级各部门要从长远发展的视角,战略的高度出发,以实现农民增收为己任,在劳务经济发展上再加措施,再鼓干劲,认真履行职责,狠抓工作落实,顺利完成县定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