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南街道关爱贫困党员调研报告
时间:2022-10-22 04:32:00
导语:城南街道关爱贫困党员调研报告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随着改革的深入、经济结构的调整、城市化建设的快速推进,农村生活困难党员、企业下岗职工党员、离退休党员和外出务工党员出现了增多的趋势。在新形势下,关心爱护下岗失业职工中的党员、生活困难的党员和老党员的实际困难对体现基层党组织先进性,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具有重要意义。建立健全关爱生活贫困党员的长效机制,可以形成党内同志互助的良好局面,为创造建设和谐社会的坚强后盾。
城南街道办事处组建于**年11月幅员面积70平方公里,辖社区居委9个,机关、企事业单位65家,总人口3.5万人。街道党工委直属社区党总支4个,社区支部5个,离退休支部一个,流动党员支部1个,“两新”组织党支部7个,共有党员622人,其中社区党员456人,机关企事业单位166人。
城南街道具有典型的城乡结合部特征,9个社区中有3个是城乡结合部,另6个是完全的农村社区。我们**年末,根据**上一年最低生活保障水平标准测算,有困难党员120多名,占党员总数的近25%。困难党员城区社区40多人,农村困难党员70多人。
关爱贫困党员从城南街道组建以来,就一直紧抓不放松,年年逢年过节都要组织机关党员干部和社区干部慰问困难党员。前几年“一帮一”的扶贫帮困活动中,也对辖区的困难党员,进行了重点帮扶。在**年春节前,城南街道党工委向辖区党组织发出建立“党员贫困救助基金”的通知,建立了党员贫困救助基金,使城南街道的关爱困难党员,帮扶贫困党员的工作迈上新台阶,初步建立起了帮扶困难党员的长效机制。关爱困难党员活动体现了党组织对困难党员的关心,加强了党内同志的团结互助精神,鼓舞了困难党员奋发图强的思想。通过几年来大胆创新实践,积极采取措施救助扶持困难党员和党组织,开展了扎实深入的关爱党员工作,为促进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长效机制建设做了积极的探索。
二、措施办法
(一)多方筹款,建立基金,实现帮扶困难党员有保障。
在**年春节前,城南街道向辖区内的各级党组织发出了《关于设立贫困党员救助基金的通知》(城南党工委[**]2号),正式启动贫困党员救助机制,建立了“贫困党员救助资金专户”,实行专户管理。采取了“财政补一点、党员捐一点、社会各界赞助一点”的方式多方筹集资金,截止**年8月,“贫困党员救助资金”共筹集资金42563.2元,已发放了救助31000元,救助贫困党员56人。其中城镇困难党员40人,农村困难党员16人。基金的使用缓解了困难党员生活的燃眉之急,为贫困党员的就业生产提供了一定的资金支持,特别是利用基金对城镇下岗党员进行技能培训,让他们重新走上工作岗位,从根本解决了城区下岗党员的困难。
(二)通过建章立制,建立完善关爱长效机制。
1、建立了基金筹资和管理办法,实现基金管理规范化和制度化。为了“贫困党员救助基金”能合理科学的使用,建立健全基金管理运行机制,实现基金的有效管理、有序利用、有章可循,街道党工委出台了《**区城南街道扶贫济困救助基金会章程》。《章程》明确了基金的来源渠道,杜绝了乱集资和乱摊派的行为;确定了基金的使用程序和使用对象,杜绝了乱使用和随意用的行为;规范了基金管理方式,实行专户管理和收支两条线运行,杜绝了挪用和贪污行为。
2、实行党员走访慰问制度。街道要求各社区党组织定期组织开展走访慰问活动,特别是社区支部书记要积极带领社区党员上门走访困难党员、老党员、特殊党员等,及时了解掌握新形势下困难党员的思想动态、生产生活情况,倾听困难党员的心声和所需,及时帮助解决困难党员、日常生活中的困难,真正做到有病必访、有难必帮、有思想疑虑必解。街道的党员干部还要利用节假日,组织看望辖区困难党员,对自己的帮扶社区的困难党员要多关心、多了解、多帮助,让困难党员感受到组织的关怀和温暖。
3、建立党员帮扶双重联系制度。为了进一步深化街道党员干部与社区、农村困难党员结对帮扶活动,在政治上给予关心,同时积极鼓励引导广大党员相互帮扶。街道建立了双重联系制度,街道机关党员分成9个小组,每个小组联系一个社区居委,社区居委联系困难党员的双重联系制度。各帮扶组要为联系社区的困难党员解决实际困难,特别是要为贫困党员找到从根本上脱贫的办法。社区党员要时常关心本社区困难党员的生活,实行社区党员一对一、几对一的帮扶办法,随时了解他们的困难及时反映给街道对口帮扶组。机关党员干部联合社区党员携手帮助困难党员的生产生活,为困难党员找出路,谋发展,帮助引进技术,协助贷款,使困难党员早日脱贫致富。这样既有分工,又有协作的帮扶制度可以让困难党员在生活上有人帮,在生产发展上有人帮忙想。使困难党员从以前的只送送柴米油盐,到现在的既解决生活困难,又解决发展困难。
4、建立定期通报制度,增强关爱党员工作的透明度。为了使关爱工作各项帮扶措施落到实处,取得实效,街道每年以召开关爱工作联系会的形式对帮扶工作和“贫困党员救助基金”发放情况进行通报,街道财政所每年对“贫困党员救助基金”使用情况进行审计、检查,并将“贫困党员救助基金”收支、使用情况向社会公布,接受监督,增强关爱工作的透明度。
(三)多层面多种形式关爱贫困党员,增强贫困党员的责任感和自豪感。
1、从政治上关心爱护,营造党员之家氛围。
街道党工委要求辖区各党组织在思想上政治上要特别关心贫困党员的成长。按照党章赋予党员一律平等的原则,落实各项民主权利,充分保障贫困党员行使民主权利。在民主生活会中鼓励贫困党员消除自卑心理,积极发表自己的主张和意见。为贫困党员免费订阅党刊党报、赠送辅导读物等资料,使贫困党员的思想不因生活贫困而贫困。并通过民主生活会和院坝会等形式,现场了解贫困党员的生活状态和思想状态,并分析其贫困原因,帮助出主意,让贫困党员既感觉到组织的关怀,又使其认识到自己的脱贫也是对社会的负责。增强他们的斗志,消除他们的“等、靠、要”思想。通过参与式发展方法,积极引导贫困党员在生产中总结经验,在市场中把握机会,通过自身的生产经历感受社会变化,消除固步自封的思想,达到思想上的进步。
由社区党支部为每位党员建立党员信息卡,根据党员出生年月与入党年月,建立“出生日”与“入党日”双生日。困难党员的“双生日”由街道对口帮扶组与社区居委直接走访家庭,不仅要带去日常生活所需,更通过走访谈心,了解困难党员的思想动态,帮助解决思想问题。使他们在思想上跟得上时代潮流,在政治上始终与党中央的政策方针一致。
畅通交流沟通渠道。为促进党内和谐,增进困难党员与其他党内同志之间的相互理解、消除误会、化解矛盾,还积极健全完善党内交流沟通机制,如:建立了谈心交心制度,每个季度、或一段时间某项重要工作告一段落后,社区党组织主动找困难党员谈心交心,使党员能经常性地与党组织进行心与心的交流。
2.从生产生活上倾情帮扶,构建党员温馨家园
积极适应党员队伍建设中出现的新情况,组织开展对困难党员的帮扶工作,是落实构建和谐社会要求、增强基层党组织凝聚力的一项重要工作。我们在政治和精神上关心每位党员的同时,把生活上关心困难党员,作为凝聚党员、服务党员的立足点,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抓好各项措施的落实。
实施就业帮扶机制。我街道的困难党员中,有部分人是从企业下岗,就业困难造成贫困的。街道根据具体情况,开展下岗党员就业帮扶工作,对生活困难的下岗失业党员及其家庭,我们在走访慰问的同时,要帮助他们适应人才市场需求,提高就业的竞争力。一方面对有劳动能力的下岗困难党员,为他们提供多门类、多层次的培训,增强他们再就业的竞争能力。另一方面,对于本人已丧失劳动能力,其配偶失业或子女已到就业年龄的,在进一步调查了解的基础上,向辖区有关企业或区劳动保障就业局推荐上岗,以增加家庭成员的就业人数,从根本上提高家庭收入水平。通过这些举措,增强了党组织的感召力和党员的自豪感、归属感。
从能力上不断培养,重视贫困党员思想革新和技能培养,拓宽发展空间。党工委突破传统的就党建抓党建的思维模式,树立人才强街和科学发展观,采用请进来、送出去的方法,积极开展学习各种技能活动和思想交流,立足于贫困党员的成才和发展的需要,努力提高困难党员综合能力,为党员脱贫致富打下基础。城南街道的贫困党员70%是农村党员,并且年龄偏大。大多数人从事传统农业的生产,没有其他的技能,很难从一产业转到二、三产业发展,对新生事物的接受能力也比较慢。街道针对这部分党员,经过走访研究,制定不同的帮扶计划。对于45周岁以下的,通过免费对他们进行焊接、烹饪、保安、机修和缝纫等技术培训,使他们能够到城市找到工作;对于45周岁以上的,接受能力较强的,我们请农业技术人员,对他们的生产进行指导,把传统的农业种植模式,转变成大棚、果蔬和特种蔬菜等特色种植模式,增加其农业产业的收入。对45周岁以上的,接受新事物能力弱的,我们通过发展传统编织竹制品和传统民族工艺来提高他们的收入水平。
对于60周岁以上生困难的老党员,我们通过城市养老保险、城市低保、农村合作养老保险和农村低保等方式,解决基本的生活问题。并请城南社区卫生院定期为老党员做健康检查,并依托卫生院,依靠基金扶持,为有病的党员建立起医疗保障。
3、努力创新关爱活动载体,创新帮扶形式。
我们努力创新帮扶工作活动载体,通过连续不断地开展一系列活动,扎实有效地推进关心帮助贫困党员工作。我们今年的关爱活动,在党工委的领导下,不仅设立贫困党员救助基金,还形成了双重帮扶制度,多帮一、一帮一的多种帮扶形式。从以前的治标转变成现在的标本兼治。在活动载体上,我们还通过今年对“两新”组织的工作,加强对两新组织中层管理以上的党员进行了发动,通过他们来帮扶企业所在地的困难党员,一些私营企业还招聘了一部分生活困难党员,一些中介组织免费为贫困党员介绍工作、一些培训组织免费培训贫困党员。贫困党员通过再就业上岗,或者转移到企业后,努力工作,成了企业的模范,并且充实了“两新”组织中党员的力量,为“两新”组织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动力。
对贫困党员的帮扶扩展到对贫困党员整个家庭的帮扶。对困难党员家里,自己不能劳动的,帮助其家人找工作,解决就业,改变家庭生活。对有子女上学的,通过与学校联系和基金救济,解决孩子的上学问题。对于贫困党员想出门打工,但担心房产和家庭小孩的,党组织通过联系带管等方式,帮助解决后顾之忧。通过这些形式的帮扶,目前,我街道贫困党员的面貌得到全面的振奋,让每个党员都看到了希望,体会到了党组织的关爱和同志们的关心,也为创建城南和谐社区提供了条件。
三、城南街道关爱贫困党员活动的初步成效
(一)通过关爱活动,凝聚党心、民心。通过扎实开展关爱、帮扶贫困党员,党员和党组织的精神面貌、生产生活状况出现了可喜的变化,党员的荣誉感得到充分激发,党组织的凝聚力明显增强,党员的致富能力不断提高,党组织的战斗力明显增强,党员在群众中树立起了新形象,强有力地促进了党的建设的不断发展。党组织的号召力明显增强,党员脱贫致富有了奔头,党组织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明显增强。
(二)建立基金和关爱制度,形成关爱机制,赢得社会好评。城南街道通过建立基金和设立帮扶关爱贫困党员的一系列制度,创新关爱方式方法,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善的关爱贫困党员机制。形成了对贫困党员的随时帮扶,实现了从输血到输血造血并驾齐驱的转变。这些措施,使我辖区贫困党员的生产生活有了很大的改变。经过一年来的帮扶,困难党员家庭脱贫的已经达37户,其中45岁一下的基本脱贫,他们大多进入城市务工,有的还在“两新”组织的党组织担当了职务。贫困党员在私营业主的企业里表现积极,体现了党员的先进性,起到了模范作用,赢得了企业的好评,为我街道党工委在两新组织中开展工作创造了有利条件。
(三)关爱活动树示范,助推新农村建设。脱贫的37户,大多都具备了一门或多门技术,或者发展了自己的项目。通过他们的示范作用,带动了附近居民从传统的落后农业生产观念中转变,掀起了学习新的种植方式和利用新型农机具的热潮。其中,青坪社区基本普及小型耕作机,三分之一以上的都购置了小心农耕机。通过农村贫困党员脱贫的示范作用,各个社区的农业产业化和产业结构调整得到了积极的推动,留在农村的党员成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力量。
(四)脱贫党员脱贫致富不忘本,示范带动作用强。贫困党员脱贫后,没忘记组织和社会的关心,他们用实际行动回报社会,带领周围困难群众脱贫致富,并加入关爱贫困党员队伍,帮扶未脱贫党员。城南街道的扶贫帮困队伍取得了“滚雪球”式的发展。通过对贫困党员的帮扶,也推动了整个街道扶贫帮困的工作更深入的发展。
四、关爱困难党员中面临的问题
(一)部分党组织和党员对关爱贫困党员工作的重要性、必要性认识不足,对“党员贫困救助基金”的性质、作用认识不到位。少数街道干部和社区干部的领导干部仍然对关爱党员工作的意义认识不足,个别党组织和党员依旧把“党员贫困救助基金”的建立和实施等同于一般化的社会救济、爱心奉献,这种认识上的误区极大地干扰了关爱贫困党员工作和“党员贫困救助基金”募集的深入推进。
(二)“党员贫困救助基金”的宣传动员力度还不够,募集较为困难。基金募集和使用还远远不能满足贫困党员和党组织关爱贫困党员的实际需要。截止**年10月中旬,根据城南贫困党员救助基金理事会统计表明,目前募集到资金总额4万多元,但是现只剩1万多元。由于城南街道相对其他街道经济基础薄弱,财政吃紧,难以大规模的投入资金。基金的宣传力度还不大,一些企业、组织和个人不理解“党员贫困救助基金”的用途和作用,造成募捐比较困难。基金没有形成规模,不能够形成自我保值增值,当本金陆续用于救济贫困党员后,基金的再运转就显得困难。大多数基金已经用于帮扶对象,现在少量的资金有捉襟见肘之感。“党员贫困救助基金”理事会也深感基金运行的困难。
(三)街道各社区党组织关爱党员工作开展的力度不平衡,关爱困难党员活动开展难深度推进。城南街道是属于城乡结合的街道,农村与城市水平不一样,城区社区发展水平也不一样,农村社区也有优劣,各社区的党组织和党支部书记对关爱困难党员认识不一样,所以,对开展关爱困难党员的工作力度也不一样。个别街道党员和党组织对关爱党员工作的开展也是一知半解、不甚了了。
五、继续深化和完善党员关爱活动
开展关爱贫困党员工作,本质就是为民办实事、谋福利。贫困党员救助基金的建立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社会救济、党员帮扶,它体现的是广大党员和党组织对同志的责无旁贷的政治责任感,是广大党员和党组织在救助同志的行动中凝聚党心、焕发党组织的战斗力的具体体现。贫困党员的产生既有历史的原因,也有现实的因素,同时也和党员自身的条件有关。在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形势下,党组织关心帮助贫困党员工作,要从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入手,通过制定落实配套优惠政策,不断创新活动载体,切实提高关心帮助贫困党员的实效性,要推动关爱贫困党员的活动深入发展。
(一)统一思想,加强领导,建立健全工作机制。要坚持把关心帮助贫困党员工作列为“民心”工程、“民生”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进一步建立健全工作机制,推进关心帮助农村贫困党员工作规范化制度化。一是要在思想上形成共识。统一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的思想认识,自觉把关心帮助贫困党员工作放在重要位置紧抓不放,在关心帮助贫困党员中不断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吸引力。二要在责任上明确目标。要形成领导抓、抓领导,干部带头、党员参与的工作格局。要实行目标管理,坚持联系帮助对象不脱贫不脱钩,进一步强化工作责任。要把关心帮助困难党员工作与党员干部年度考核、党内创新争优、干部的任免使用相挂钩。三要在要完制度,实行帮扶承诺、脱贫验收等制度。要坚持联系帮扶制,认真组织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结对联系帮助农村贫困党员。要大力表彰帮助贫困党员特别是农村贫困党员的优秀党员干部和基层党组织,要提拔任用事迹突出、成效明显、能力强的党员干部,使关心帮助农村贫困党员成为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的自觉行动。
(二)建立健全配套优惠政策,联合多部门形成政策扶贫,为贫困党员生产生活提供政策扶持。一要落实救济救助政策。对丧失劳动能力、无依无靠的老党员、贫困党员,定期给予一定数额的补助;对长期患病或者有子女读书的农村贫困党员,定期发放一定数额的慰问补助金;对遭遇意外灾害、重大疾病打击的党员,要及时给予临时救济救助,解决农村贫困党员“因灾致贫”问题。二要落实创业就业优惠政策。对那些有劳动能力,又有创业想法的困难党员,要帮助他们立项、规划和办理有关手续,通过基金会、银行等金融机构向他们提供创业贷款;对有能力就业的贫困党员要免费对他们进行技能培训,为他们介绍工作;对农村贫困党员,要帮助他们进行小额生产农贷,大力开展“党员农贷绿色通道”活动,精简办事程序,放宽贷款条件,积极为农村贫困党员提供小额贷款,切实帮助他们解决发展缺乏资金的问题。三要落实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社会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要组织贫困党员积极参加养老保险,特别是解决农村贫困党员养老保险问题,对贫困党员养老保险的缴费要给予适当的补助。生活在城区的贫困党员,要参照本地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的规定,做到应保尽保。要给予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有困难的农村贫困党员适当补助,努力缓解农村贫困党员“因病致贫”问题。
(三)不断创新活动载体。要坚持把关心帮助贫困党员工作融入增加收入工作中去,不断创新活动载体,大力帮助贫困党员发展致富产业,促进基层党建与经济工作的有机结合。一是社区支部“引路”。由于城南各社区都有农村,有的社区还成立了专业合作社。农村专合组织是联结农户、企业和市场的纽带。要通过支部加协会这种党建工作新形式,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作用,积极把有发展能力的农村贫困党员吸收到各类农村专合组织中,引导他们从事市场农业,掌握市场行情,了解农产品销售信息,增强规避市场风险的能力。二是要依托辖区企业,创造就业机会,推荐有工作能力的贫困党员到企业就业。要抓住两新组织需要人才的现状,结合需要对贫困党员进行培训,对于能胜任岗位的积极推荐其就业。三是树立典型,依靠脱贫模范带动。以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为契机,注重引导贫困党员在党建活动载体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带领贫困群众一同致富奔小康。对脱贫致富贫困党员先进典型要隆重表彰,大力宣传先进事迹,切实营造贫困党员人人早脱贫快致富争发展的良好氛围。
(四)完善基金管理使用,开拓基金发展新领域。通过一年来,基金的使用情况,表明基金的成立对贫困党员的脱贫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但是扶贫帮困基金数额小,覆盖面窄,对困难党员的帮助有限。要使困难党员得到更多的帮助,就需要创新基金管理办法,开辟基金新领域。一是开拓基金的募集领域,积极依靠企事业单位的捐赠;建立基金交流制度,在确保基金保值增值情况下,进行基金的保值增值的项目投资;财政拨款按照财政增长幅度增长。做到基金财源不断,基金扶贫面扩大。二要建立其他基金或经济合作组织。可以在参照帮扶贫困党员基金管理的模式上,党员与困难群众建立合作创业基金,由群众自己筹资,财政适当补助建立合作基金,用于贫困党员的创业,获得创业基金的党员在创业成功后归还基金本息,这样创业基金就可以不断循环利用,并且基金规模不断壮大,形成带动所有贫困群众致富的经济支持组织。
- 上一篇:农民向社区融合聚集制度
- 下一篇:村党组织选举工作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