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察城乡统筹发展报告

时间:2022-10-17 03:19:00

导语:考察城乡统筹发展报告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考察城乡统筹发展报告

去年初,我在中央党校进修培训期间,参观考察了浙江省台州、**市、绍兴三门等3个市县,侧重考察了**市市的部分乡镇、农村和乡镇民营企业。从考察中看到了**市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的活力与勃勃生机。在改革开放后的20多年里,**市凭借民营企业和小城镇比较集中的优势,国民经济以年平均近20%的速度快速增长,在**市基本看不到全国各地普遍存在的让政府头疼的失业和下岗问题,也看不到农村中的闲散人员。这是因为10年间,**市70%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即34万农村非农队伍已转移到小区镇的二、三产业中去。

通过对**市统筹城乡发展的实地考察和与我区的对比,我深切感到,十六届三中全会所制定的“协调发展、全面发展、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是多么迫切和必要。可以设想,如果在全国的许多县市都按照城乡统筹的要求发展起来,一个和谐的社会就有了充实的基础。

一、**市统筹城乡发展的实践与特点

**市是个仅有920平方公里的沿海城市,夹在宁波市与温州市之间,总人口114万,是全国人口密度最高的县市之一。辖区11个镇,831个村,城市化水平已达到43%。**年GDP已达218.4亿元,财政总收入17.79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8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229元,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居全国县市第十五位,以上情况表明:**市走“城乡联动、一体推进、同步协调发展”的发展道路是正确的,其区域经济已形成了“机制灵活、市场活跃、民资丰厚”的鲜明特色。

改革开放以来,**市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主要应该归功于小城镇和小城镇聚集起来的民营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年为例,**市的GOP为218.4亿,其中80%来自小城镇中的民营经济,对GDP的贡献已超过150亿元,**年-**年的十年间,**市农村转移来的34.1万劳动力,有95%被小城镇中的民企所吸收,或异地交流。特别是近几年来,**市始终坚持以小城镇发展为纽带,城乡联动、一体推进、拆并自然村、改造空壳村、建设中心村,始终坚持以建设现代化城市为目标,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成绩,其突出表现有以下三个方面:

1、坚持城市化与农业现代化、农村工业化、乡村城镇化同步考虑,实现城乡融合。**市的城乡一体化,是指小城镇与乡村在社会经济、生态环境、空间布局上实现整体性的协调发展,以城带镇、以镇带村、以村促镇,互为资源、互为市场、互相服务,以达到共同发展的目的。**市在一体化规划的指导下,开始实施四个聚集,即:工业向乡镇工业小区聚集,农民向乡镇和中心村聚集,农田向规模经营聚集,财政资金引领社会资金流向小城镇聚集。聚集后的工业形成了市、镇两级16个专业化特色工业园区,一改过去工业“低、小、散”的状况;聚集后的农民,开始入住乡镇和中心村小区,享受到社区化的服务和管理;聚集后的农田,建设现代化示范园区28个,建成标准农田20万亩,建成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园区3个,并极大地改善了农业基础设施;聚集后的社会资金,累计投资56亿元,完成了事关**市经济和社会长远发展的重大项目和重点工程,其中支农资金多达13.3亿元。

新的理念,带动了**市农业现代化与农村工业化、乡村城镇化的同步发展,实现了城乡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融合。突出的表现是:农村劳动力得到顺利转移,至2001年的前十年间,转移到小城镇二、三产业的农村劳动力比重已达70%,总人数达31.44万人;一二三次产业结构渐趋合理,产值比已调整到13.4:52.3:34.3;城乡差别明显缩小,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的人均收入之比已经缩小到1:0.54;农村居民的生活状况明显好转,村村通了公路,90%以上的农户用上了自来水,卫生改厕率达92.5%。

2、坚持以小城镇发展为纽带,同步推进中心城、中心镇、中心村建设,突出了小城镇发展的特殊作用。**市的小城镇以乡镇为主体,同时又扩大到中心村(由2-3个行政村合并而成),四个层次分别是中心城区一中心镇一乡镇—中心村。几年来,**市扶持发展的泽国、大溪、松门、新河、箬横五大中心镇,快速升级,强劲地推动了区域经济发展,目前**市小城镇的工业产值占全市的80%,对GDP的贡献已超过150亿元;中心村的建设,已实施“十村示范、百村整治”工程。已规划的112个中心村,112个单列村,已有54个村建工程在示范之中。

3、坚持农业区域化、产业化和精品化同步发展,不断提高市场竞争力。**市在农村“突出发展优势产业和特色产品,提高产业层次;突出组建专业合作社、专业协会,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突出培育民营农业生产经营主体,提高市场竞争力,实现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稳定。

二、**市以小城镇建设为纽带,统筹城乡发展的启示

**市在城市化发展的进程中,不是单纯地追求中心城区的发展规模和速度,而是以发展小城镇为纽带,城乡联动、一体推进、同步发展,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时代特征、**特点”的发展路子。**市加快城乡统筹发展中所创造的丰富经验,给我们的十大启示是:

(一)**市统筹城乡发展,是**市较早确立科学的发展观的一个组成部分。**市的发展观念、创新意识、敢为天下先的精神,是**市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基础和前提。

(二)**市以小城镇发展为依托和纽带,在城乡统筹发展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市的小城镇在统筹城乡发展中以规划为龙头,以产业聚集为着力点,成功地为小城镇聚积了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对我们的启示是,只有聚集产业和资金,小城镇才有活力,只有小城镇发展,才能够促进城乡联动,一体推进。

(三)城乡统筹发展,难点在扶持农村的现代化建设,重点是解决好“三农”问题。**市在统筹城乡发展的同时,就把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放在重要日程上,这对人多地少的农村来讲,既是当前,又是长远解决农民收入问题的便捷之路。**市十年间转移70%农村劳动力的实事,也再一次说明,小城镇是联系广大农村的最直接的“服务平台”,而小城镇的产业聚集是吸引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最有效方法。

(四)农村的高效农业得到普遍发展,农民非农产业收入的增加,非经营性收的稳定增长,是农民积极参与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基础。这不但是**市的经验,也是台州和浙江近年来统筹城乡发展的最深刻的体会。

(五)经济高速发展,社会快速转型,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将成为必然,各级政府在引领农村工业化、城镇化,农业市场化、产化化以及乡镇企业发展、人口和非农业聚集等机制方面的创新力度,将直接影响到统筹城乡发展的水平和程度。

(六)城乡统筹发展,既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又是一个连续的发展过程,需要精心组织、科学规划、持之以恒。**市之所以能在统筹城乡发展取得成就,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当地的乡镇企业起步早、农民参与市场竞争的意识强,农民收入有一定的基础有直接关系,但更为重要的原因是,**市各级领导不断增强的创新意识、解放思想和对“三农”问题的关注程度以及连续多年的努力,也是个重要的基础。

(七)**市的中心城、中心镇、中心村三级小城镇同步发展,促进了城市一体化的进程,更加快了农村现代化的改造。这其中,各级政府财政的巨额投入,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彻底改变,已成为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根本保证。

(八)民营经济在县域经济发展中的巨大作用,进一步证明县市政府在抓经济结构调整工作过程中,必须把发展民营经济作为首要的施政要务。

(九)**市发展的比较优势已得到公认,而**市二十年前艰苦奋斗的创业过程,才是“今日**”的重要基础。发展中县市和欠发达县市实施跨越式发展战略,同样要有个艰苦的创业过程。

(十)中国地域辽阔,各县市基础条件有较大的差异,发展城乡统筹要结合本县市实际情况而开展,**发展模式非常值得借鉴,但不适合生搬硬套。

三、统筹城乡发展的几点思考与建议

(一)农村发展的制度问题,是城乡统筹发展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应当引起各级党委的高度重视和率先解决。中国农村的落后,是中国农村长期的发展机制造成的,诸如农村户籍制度、土地制度、教育制度、低保制度、卫生制度、投资制度等等,这些都制约着农村现代化建设的进程,而制度问题不是地方县市政府通过努力能解决的问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三农”问题已严重地摆在各级政府的面前,**市的经验说明,只要政府高度重视,坚持统筹发展,城乡联动,一体化发展,而且将小城镇发展作为投资重点,中国农村现代化建设是可以随城市化脚步同步发展的。

(二)城乡统筹发展的模式问题,关键是解决全国城乡统筹发展走什么道路的问题。然而,我们国家2000多个县市的现状情况和区域特点差异性非常大,还需要研究多种统筹城乡的发展模式。比如我省县市的GOP和财力,与**市相比相差5倍和8倍,农民人均纯收入也相差2-4倍,乡镇企业的数量和贡献率相差几十倍,因此,就全国情况而言,我们认为,2000多个县市存在着“三个世界”的划分,而欠发达和贫困县市,在统筹城乡发展的模式方面,除了自身的努力之外,需要中央和省给以政策上更多的倾斜和财政上的大力扶持。

(三)党中央国务院对发展小城镇给予了高度重视,认为积极发展小城镇,是扶持和带动农村发展的大战略。中国城市建设总的方针是“严格控制大城市发展规模,合理发展中等城市,积极发展小城市。”**市以小城镇为纽带发展城乡统筹的实践,再一次证明了小城镇的发展在服务农村,解决“三农”问题的特殊作用。然而,目前我国的小城镇发展机制仍是一张有名无实的“空牌”,所有的鼓励性、积极性的政策,目前还没有一项指向小城镇发展。在我国城乡统筹发展的关键,是看小城镇的发展程度,小城镇能够健康发展要从中央开始逐级为其充值,增加小城镇发展政策的含金量。可以设想,全国新增1万个小城镇的建设和发展,将直接带动农村现代化建设和“三农”问题的解决,而中央大幅度地投资小城镇建设,更是政策上、机制上、模式上解决城乡统筹发展的关键性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