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党建思想政治调研报告
时间:2022-10-16 11:34:00
导语:企业党建思想政治调研报告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我省相当一批城镇国有、集体企业改制成了多元投资主体的股份制企业、中外合资企业和以经营者、职工共同持股的有限责任公司。为了了解这些改制企业党建思想政治工作的现状,发现问题,探索规律,我们浙江省政研会在相关市地政研会配合下,于去年八九月间对杭州、嘉兴、湖州、金华四市部分改制企业的党建思想政治工作情况进行了调研。
调查显示,改制企业党建思想政治工作的地位和作用普遍得到了坚持,思想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有所增强,党建政工的领导体制和运行机制得到了优化,企业政工的“自选动作”增加,总的情况是好的。但是,还存在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
1、思想政治工作中急功近利倾向明显,对职工的系统教育普遍不够重视。在调研中我们听到较多的是如何结合生产经营进行思想工作的介绍,而很少有人谈到如何对职工进行理想信念教育的问题。有一家改制企业的一位党委书记直言:“现在我们强调的是围绕生产经营做职工思想工作,着重于解决实际问题,要求少说多做。”至于对职工进行理想信念、爱国主义等教育的问题,应该由学校和社会来进行。我们认为,当前我国正处在经济转轨、社会转型时期,十分需要通过教育、引导、示范、激励的方式来帮助职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但调查反映的情况却不容乐观,这方面的教育显得苍白无力。
2、党务政工干部兼职后出现了“一头沉”现象,不同程度地存在以行政手段代替思想政治工作的情况。调查显示,企业党务政工干部兼做行政工作确实有很多好处,但由于个人素质的不同,“一肩挑”变为“一头沉”情况的不在少数。表现为:有的考虑行政工作多,考虑党建思想政治工作不够。如在座谈会上,不少支部书记讲起行政工作来头头是道,这应该说是一种进步。但问到你们是怎样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对职工进行了哪些思想政治教育时,就说不出个所以然来。调查中反映,一些企业政工人员兼职后,忙于直接参与生产经营活动和行政工作,思想政治工作往往被置于从属和点缀的位置。这种情况如不克服,“兼职”不但不能发挥其优势,还可能淡化甚至渐渐地取消思想政治工作。
3、少数企业的经营者“老板”意识比较明显,而职工的“主人翁”思想淡薄,思想政治工作的难度加大。在被调查的企业中,除中外合资企业以外,其他企业的经营者都是大股东,最多的出资300多万,是职工的20多倍。少数经营者常常以老板自居,说话口气很大。有的董事长、总经理毫不掩饰地对我们说:“现在改制了,企业的事都由我们自己做主,有的职工一有问题就向政府去反映,上面督下来要我们解决,我就是不买他们的帐。”有的不赞成搞厂务公开。有的企业实行模糊工资,每个月打到银行卡上的钱都不一样,但到底为什么增加、为什么减少,职工自己都不明白,也不许互相打听。另一方面,职工的主人翁思想逐渐淡薄,“雇佣”思想比较突出,普遍担心得罪老板,丢掉饭碗。在调查问卷中有一道题目是:“当前影响职工积极性的主要因素是什么?”回答因失去主公人翁地位和收入太低的占总数的857%。
4、党建思想政治工作缺乏统筹规划和具体计划,手段方法缺乏创新。在调查中发现,大多数企业党建思想政治工作临时动议多,计划安排少,手段方法基本上还是原来国有企业的那一套,缺乏创新。问卷调查显示,认为随着企业改制思想政治工作得到改进和加强的同志不到1/4,多数认为同过去差不多。在回答“你们厂是怎样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这个问题时,“党团员过组织生活”、“利用重大节日组织文体活动”、“评选先进人物”、“利用黑板报搞宣传”这几项居多,最多的是利用黑板报搞宣传。说明黑板报还是企业当前宣传教育的主要手段。而回答“以企业文化为载体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不到1/4,回答“建立企业内部计算机网络,开展网上思想政治工作”的只占7%。
存在上述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我们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
(1)改制企业党组织的角色定位不明确。这是当前不少改制企业党委书记反映的问题。他们说:中央文件明确规定:党组织在国有企业发挥政治核心作用;关于私营、民营企业,浙江省委也有文件规定:党组织在员工中发挥政治核心作用。而改制企业党组织在企业中到底应该怎么定位,上面没有明确规定。从另一个角度讲,即使上级有规定,但“红头文件”毕竟不如“法律法规”硬。有的书记说:“董事长、总经理有《公司法》,工会主席有《工会法》,就是书记没有法,讲话不响、腰板不硬。”尽管现在企业里党政干部之间已经听不到“中心”、“核心”之争了,但实际上不少书记是有“难言之隐”的。在这种环境下,企业党的建设也好、思想政治工作也好,是很难得到创新和加强的。
(2)企业党组织的政治、经济资源逐渐贫乏。由于改制企业内部领导体制的变化和党组织角色的不确定性,使得企业党组织的政治资源和经济资源逐渐贫乏。所谓“政治资源贫乏”,体现在权威上,政治纪律限制不了经济活动;体现在理想信念上,由于人们价值观的变化,党组织传统的教育显得苍白无力,效果越来越差;体现在形象上,少数党员干部的腐败现象,严重影响了党在群众中的威信和形象;体现在党务工作者队伍上,现在人员老化,后继乏人。所谓“经济资源贫乏”,就是开展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所必需的时间、经费、设施等等,党组织的决定权、支配权越来越小了。在问卷“职工碰到困难喜欢向谁反映”一栏中,喜欢向书记反映的只占17%。
(3)上级管理指导不力。目前,改制企业与上级党组织的隶属关系尽管还存在,但普遍存在管理指导不力的问题。不少同志认为,企业生产行政工作与思想政治工作比较,生产行政工作的独立性、自主性相对强一点,因为各个企业产品、市场、技术都不一样,实行政企分开,让企业成为独立的经济实体和市场主体对企业发展更加有利;而党建思想政治工作相对来说共性的东西比较多,尤其在上述两方面因素存在的情况下,如果再失去上级党组织的管理、督促和指导,必然会对企业党的建设思想政治工作产生不利影响。
(4)就企业内部来看,也有不少客观因素,造成上述问题的产生。一是不少兼职的党委书记、支部书记长期从事行政工作,对党建思想政治工作不熟悉,缺乏政工专业知识。二是专职政工人员年龄偏大,知识老化,缺乏创新意识。三是政工队伍后继乏人,愿意当政工干部的人很少,在问卷调查中回答愿意当政工干部的人数还不到1/4,基本是那些“老政工”。
根据改制企业党建思想政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现就如何进一步加强和改进这项工作提出以下意见和建议:
第一,进一步提高主要经营者党建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识,为改制企业营造重视党建思想政治工作的良好氛围;
第二,对改制企业的党建思想政治工作应作进一步明确定位。改制企业既不同于国有企业,也有别于私营企业,应充分考虑到这类企业党组织在职工中的影响力及其历史地位的延续性。同时应该看到,企业思想政治工作除了联系实际、为解决现实问题而进行日常的思想工作以外,还应该站在理性的高度,从提高职工的综合素质、培养“四有”新人出发,对职工进行比较系统的思想政治教育。这两个方面是互相联系、辩证统一的,不能人为割裂开来,更不能对立起来;
第三,坚持继承与创新相结合,改进改制企业的党建思想政治工作。当前特别要重视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为改制企业塑造新的企业形象,确立新的经营理念,树立新的企业精神。要运用企业文化这个新的载体,营造学习型组织,创新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
第四,要重视提高党务政工人员的专业素质;
第五,上级党委要加强对改制企业党建思想政治工作的领导和指导。调查反映,大多数改制企业的党组织都迫切希望得到上级党委的领导与指导。为此,建议企业的相关上级党委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关心所属企业的党建思想政治工作,统筹规划,加强指导,搞好相关服务。
免责声明
公务员之家所有资料均来源于本站老师原创写作和网友上传,仅供会员学习和参考。本站非任何杂志的官方网站,直投稿件和出版请联系杂志社。
- 上一篇:党性闪光主题实践意见
- 下一篇:改进机关党建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