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检监察问题调研报告
时间:2022-10-16 10:46:00
导语:纪检监察问题调研报告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更好地适应新形势、新任务对纪检监察工作的要求,推动我市当前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深入开展,笔者就当前纪检监察工作问题与对策进行了专题调研和探索。
一、主要问题
随着形势的发展变化,当前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斗争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我市纪检监察工作也存在一些不适应形势发展和任务要求的地方,具体表现为:
(一)关于思想方法、思想观念方面
1、思想有所松懈,不思进取。近年来,随着改革的深化和纪检监察工作力度的不断加大,各种机制、体制和制度不断完善,**市党员、干部队伍中的腐败现象得到了有效遏制,受到了上级的肯定与褒扬。面对成绩,一些同志认为该“歇一口气”了,产生了松懈麻痹思想,没有充分认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由此,个别地方和单位出现了安于现状、不思进取、得过且过的现象。
2、缺乏前瞻意识,观念滞后。面对改革开放的深化和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的发展,特别是我国加入WTO后,纪检监察工作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部分干部思想僵化、墨守成规,不是用发展的观点去思考和研究问题,观念不能与时俱进,缺乏开拓创新意识。
3、主抓、协抓职责错位,有“大包大揽”倾向。一些本应是政府或其他机关职责范围内的事项,如行业纠风、厂务公开、工程招投标等工作,纪检监察机关也“事事牵头、样样参与”;纪检监察机关被当作“开山斧”、“救火队”,哪里阻力大,哪里问题多,哪里就让纪检监察机关去抓。这种“越俎代疱”、“包打天下”的现象在实际工作中不时发生。
4、个别条规(规定)陈旧,操作性不强。现有的一些条规原则性的规定多、操作性的规定少,而且与国家法律条款不衔接甚至相抵触,没有及时随着形势的发展变化而修改完善;有的政策规定界限比较模糊、弹性较大,让腐败分子有机可乘、有隙可钻。目前违纪案件的领域和种类也出现了许多新情况,一些违纪问题已超出了纪律处分条例的规定范围,定性量纪时依据不足,造成工作被动。
5、服务意识不够强,在政绩观上存在片面性。个别单位仍存在单纯办案思想,没有贴紧经济建设和党委、政府的中心任务开展办案,案前、案中和案后的服务意识不够强;片面追求初核线索和查办案件数量的所谓“政绩”现象仍时有发生。
(二)关于工作方式、工作方法方面
1、职能作用发挥不够充分、不够全面。个别纪检监察机关认为“惩处”是“硬”指标,而“教育”、“监督”、“保护”职能是“软”指标。存在重惩处、轻教育,重事后追究处理、轻事前预防监督的现象。此外,某些本属于纪检监察机关自身职责范围可以决定的事项,由于种种原因需要向同级党政领导多头请示、报告,因而不利于职能作用及时地充分发挥。
2、办案方式方法和手段不大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当前,违纪违法案件出现涉案金额大、窝案串案多、渗透范围广、作案高智能化等特点,被调查对象作案手段越来越隐蔽,反调查和对抗能力越来越强。而我们目前的调查方法和查办措施跟不上形势的发展要求,对涉案非“两规”、“两指”对象,存在办案手段覆盖面上的部分空档,增加了办案的难度。同时,在办案人员不足、技术装备落后的情况下,查办涉及面宽、社会影响大的复杂疑难案件的风险和成本加大;“两规”中的意外事件防不胜防,也增大了办案风险。
3、工作中的形式主义、主观主义现象仍时有发生。一些考核、检查和评议等活动,不仅加大基层工作量,而且浪费人力、物力;一些统计表格设计不科学、要求上报时间紧,个别基层往往是“统计加估计”、“应付了事”。
4、宣传教育工作缺乏力度。一些纪检监察机关在利用新闻媒体宣传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形势任务、政策规定、重大举措等方面还做得不够;反腐倡廉教育的形式比较单一,往往是报道会议多、正面典型宣传多,利用案例开展警示教育少、对自身的性质和职能作用不了解甚至产生误解。
(三)关于机构设置和人员素质、工作作风方面
1、体制不够合理,机构设置不规范。由于领导体制、管理架构等因素的影响,纪检监察机关作为重要的监督主体之一,对同级监督难。在基层纪检监察机构设置方面,中央和省对县、镇级纪检监察机关的人员编制以及派驻(出)机构的设置和管理,没有一个统一的文件来规范、明确。由于目前基层部门的纪检监察机构受市(区)纪委、监察局和部门双重领导,其人员组成、经费来源等要依赖部门,因而在执纪执法过程中难免受部门因素影响和左右。
2、基层纪检监察干部兼职过多,工作难以到位。镇一级党委、政府只设纪委而不设监察室,纪委的办事机构与组织人事部门合署办公,普遍存在组织关系复杂,工作关系不顺,精力难以集中等问题;市纪委各派驻纪检组长大多数也同时分管多项工作,纪检监察工作在很多时候反而变成了配角,结果是“耕了人家的地,荒了自家的田”;有的地方和单位甚至以设置纪检监察岗位为由,变相给待遇、搞照顾,影响了纪检监察部门职能作用的正常发挥。
3、知识素质有待提高,缺乏专业人才。**市现有的专职纪检监察干部中,高中以下学历的仍占21.1%。一些纪检监察干部的知识面不够宽,而且缺乏了解国际法律法规、国际经贸规则,熟悉经济、法律和财会知识,掌握信息网络技术的“复合型”专业人才。在办案方面新手多,专家型的办案能手少。现行的工资分配也不相适应,较难吸引和留住高素质的专业人才。
4、年龄梯次搭配不够合理,培训机构不够完善。**市现有专职纪检监察干部队伍的年龄结构不太合理,市和县区两级纪委班子成员年龄偏大。个别纪检监察机关没有高度重视培养年轻干部以及对外交流、内部轮岗工作,没有形成老青梯次搭配的合理结构。培训机制不完善,全国没有一所设置纪检监察专业的高等学校,地级市以下纪检监察机关又不准设立培训中心,纪检监察干部培训渠道相对较少。
5、机关内部管理不够严格,个别同志作风粗劣。有的纪检监察机关虽然制定了内部管理的规章制度,但执行不到位。对干部“八小时之外”的管理抓得不严格;个别干部以管人者自居,盛气凌人,影响了纪检监察干部的整体形象。
二、对策思路
为适应新形势对纪检监察工作的新要求,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以下对策:
第一、思想方法、思想观念必须与时俱进
增强创新意识。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敢于打破墨守成规、因循守旧的僵化思想,用发展的观点、创新的思维,及时研究解决反腐倡廉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大胆实践,勇于探索,提高工作的预见性和创造性。
增强服务意识。要把纪检监察工作放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大局中来考虑和把握,把惩治腐败和促进改革发展稳定统一起来,为经济发展排除干扰阻力;摆正纪检监察工作位置,做到不越位、不错位、不缺位。
增强法制意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规范有序的法制经济,加入世贸组织后更要讲究法制原则。纪检监察工作要树立依法行政和依法执纪意识,对党员干部严格监督、管理的同时,确保他们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使纪检监察工作和反腐败斗争在法制范围内规范进行。
树立正确的政绩观。要处理好严格执法与促进经济发展、严肃党纪政纪与调动积极因素的关系,克服强调办案惩处、追求案件数量而忽视发挥监督、教育和保护等其他职能的思想,做到打击惩处和挽救教育并重,保护预防和监督检查齐抓,全面履行纪检监察工作的四项职能。
树立国际协作观念。针对加入世贸组织后,违法行为空间的扩大和涉外案件增多等情况,要学会利用国际组织及其规则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拓展与国际反腐败组织相互协作的渠道和途径,主动学习和大胆借鉴国外反腐败的成功经验和有效做法。同时,要加大反腐败斗争舆论宣传的广度和深度,营造有利于国际协作的环境和氛围。
第二、机构设置和工作方式、方法必须与时俱进
进一步理顺机构设置、人员配备的关系。建议由纪检监察机关会同组织人事和编制部门,对地、县两级纪检监察机关的派驻(出)机构以及镇级纪检监察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等问题作专项调查后,联合发文给予理顺、解决。同时,要明确和规范派驻(出)机构的任务、职责、考核、奖惩、任免和调配等,加强对派驻(出)机构的管理,切实解决机构设置不规范,基层纪检监察干部兼职过多、工作不到位等问题。
进一步探索行之有效的工作方式。一要坚持“标本兼治、注重治本”的方针,加大从源头治理工作的力度,更多地从体制、机制和制度上,从管权管钱、管人方面进行改革和寻找治本措施,不断深化反腐败斗争工作内容。二要充分发挥纪委在反腐败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中的组织协调作用,深入研究建立制度化、规范化的协调机制和工作程序,形成强有力的反腐败整体合力。三要严格依法办案,并注意运用司法机关和行政执法机关的取证成果推动办案;加大资金投入,用先进科技设备武装自己,用先进的科技手段来提高突破大要案件的能力和办案效率;推行查办案件协作区(组)和其他协查形式,统一调配和使用办案力量,集中优势兵力实施攻坚、突破。
进一步创新工作方法和手段。一是注重利用信息化手段建立科学的监督制约机制,提升纪检监察机关实施监督的科技含量,提高防腐保廉工作的效率和层次。二是积极开展执法监察,强化效能监察,保证党委和政府重大决策、措施的贯彻落实,坚决制止和纠正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行为。三是各级纪委把反腐败具体任务及时分解到各职能部门,加大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工作的力度,努力形成全党全社会反腐败的局面,决不能把纪委从一个组织协调和监督检查的主体变成一个执行主体。四是加强法规制度建设。抓紧清理过去制定的规范性文件,解决个别条规、文件滞后问题。五是讲究办案策略,变过去只重调查案件、不重剖析发案原因的工作片面性。充分发挥办案成果的综合效能,促进反腐败工作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注意把握查办案件与服务经济、服务大局的结合点,选准选好办案时机和切入点,尽量避免出现因查办一个案件而影响一个企业、一个地方的经济发展情况;对改革中涉及的群众信访问题,要区别对待,分清界限,澄清是非,支持鼓励改革者,帮助教育失误者。
第三、干部素质、工作作风必须与时俱进
切实加强教育和培训,进一步提高纪检监察干部素质。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的“一把手”,要把加强教育和培训工作摆上重要位置,常抓不懈;高度重视政治理论和业务培训,建立健全与形势发展相适应的继续教育制度。要结合国际国内形势,认真学习政治理论,深入开展理想、信念和宗旨教育,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权力观和利益观;有针对性地举办金融、财会、外经贸、计算机网络和法律法规等专项培训班、专题讲座,或者派出纪检监察干部到高校参加短期的专项培训,不断改善纪检监察干部的知识结构,提高执纪执法水平。
健全监督制约机制,完善配套管理制度。进一步健全、完善纪检监督制约机制和管理制度,把监督管理范围延伸到纪检监察工作的各个方面和纪检监察干部“八小时以外”的社交圈和生活圈;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强化职业纪律。对发生在队伍内部的违规违纪问题,要严肃处理,决不护短。要建立健全科学的干部选拔、任用、淘汰机制,尤其是在干部选拔上要体现纪检监察工作的专业化和职业化;进一步健全奖惩机制,定期考核、轮岗,调动干部的积极性、主动性;要严把纪检监察干部的“入口关”,在学历背景、专业知识、工作经历、年龄层次等方面严格要求,确保纪检监察干部的高素质,以适应新时期纪检监察工作的需要。
切实加强作风建设,做到“可亲、可信、可敬”。进一步改进文风和会风,坚决克服形式主义、主观主义。征订纪检监察系统的报刊杂志、法规书籍,不能由纪检监察机关发文(电)下指标,搞变相摊派。要经常深入基层开展调查研究,及时了解和掌握各地各单位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现状以及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新动向。要切实加强对基层纪检监察工作的指导,及时帮助基层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每个纪检监察干部要始终牢记维护党规政纪的神圣职责,规范自己的言行,不以管人者自居、盛气凌人;不主观武断、固执己见;严于律己,公道正派,言必信、行必果,以纪检监察干部的良好形象赢得人民群众的信赖和尊敬。
- 上一篇:改进党员教育体会
- 下一篇:新农村建设发挥作用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