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建设创新调研报告
时间:2022-10-16 09:26:00
导语:基层建设创新调研报告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党的**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近年来,各级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务工作者坚持解放思想,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基层党建工作新路子,使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得到全面加强,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得到进一步的发挥,为改革开放、经济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提供了可靠的保证。
一、当前基层组织创新工作中应当防止和克服的几个倾向问题
从总体上说,基层党建创新,在各级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广大党务干部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明显的成绩,促进了基层党建的发展。但毋庸讳言,当前基层党建创新工作中也存在着一些消极的倾向,影响了基层党建创新工作的正常进行,应该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其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形式与内容相背离的问题。创新就要不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创新就在于突破前人,但有些所谓的“创新”,实际上只是新总结后所产生的“新名词”而已,并没有实际的创新,仅仅是为了创新而创新,做表面文章,片面追求形式上的新颖和花样,而无实质上的创意和内容;有的所谓创新,想法还没成熟,经验材料就已经长篇大论,东拼西凑,哗众取宠。这是目前表现比较突出的问题。
2、创新与继承相脱节的问题。一些同志不深入基层调研,拍脑袋进行空洞的创新,一味追求推陈出新,对现有较成熟有效的办法,却置之不理,对好的做法不去长期坚持。主观地认为只有创新才能抓出成绩,结果违背了事物的发展规律,造成提出的思路不对路,工作开展不下去的局面。因而要处理好继承和创新的关系,十分注意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继承。创新不是标新立异,也不是矫揉创作,而是在继承传统好做法、好经验基础上的一种创造。创新不能否定一切,也不能割断历史,而是对过去的一种扬弃、一种升华。要确保创新的正确方向,才能有力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3、重抓创新忽视实施的问题。一些基层党组织花在创新项目研究上的多,花在如何运用推广、应用研究的少,没有树立正确的创新观念,对创新是因为老办法解决不了新问题而推出的、是为了解决基层实际问题而开展的目的不明确。一年想一个新点子,一年换一套新做法,如猴子摘玉米似的边摘边丢,不讲究实际效果。创新不是搞花拳绣腿,不是作秀,也不是为了追求轰动效应和“政绩”。创新的目的全在于推动工作。推进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创新,既要注重实践过程,也要抓好创新成果的推广运用和理论提升。要把创新的成效体现在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上。
4、重制度轻程序的问题。目前,各地都有很多创新,纷纷制定出很多制度、规定。但这些创新制度本身的不完善也给基层工作带来了难度。体现在实施过程中很难操作。主要是缺乏可操作性的程序规定。再次,制度建设存在形式主义问题。有的规章制度的条款不少,但针对性不强,缺少约束力,不能发挥有效的作用。这些问题的解决都有待于各项制度措施的进一步规范化、程序化、具体化。
二、当前基层党建创新工作中错误倾向的制约因素分析
1、受传统思想观的制约。当前,党建创新工作面临着许多制约因素的消极影响,如:计划经济模式下形成的思维定势;党建工作与经济工作的游离;党务干部在继承与创新关系上的犹豫与彷惶,都不同程度地影响着党建工作的改革和创新。再如:片面强调原则,习惯于照既定框架办事,改革怕出乱子,创新怕担风险;片面强调继承,缺乏辩证观点,对过去的经验全盘照搬,食而不化等等。如果不进一步解放思想,推进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创新就无从谈起。为此,一定要树立以创新激活组织工作的观念,不断探索,改革一切不适应先进生产力要求的旧观念,改革一切不利于党的建设的旧习惯,改革一切不适合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旧思想。
2、受党务工作者自身能力的制约。在实际工作中,基层党建创新工作没有一个较好的研发机构;基层党务工作者变动较快,他们往往将“基层党建工作”当作临时性工作。同时,也欠缺相应的业务素质,创新能力较差,没有创新动力,更缺乏创新研究平台的支持,难以达到创新的目标要求。实践证明,没有具有较强创新能力的创新团队承担,不可能有好的创新。基层党务工作者是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创新的实践主体,他们的思想状况决定着创新工作的成效。在现有的组工干部队伍中,“通才”多、“专才”少,实干的多、创新的少,这种党务人才队伍的能力现状,制约了基层党建的有效创新
3、法律、政策层面的制约。基层党建是一项政治性、严肃性很强的工作。当前基层民主化进程在加快,但相应的法律制度不健全,相应的配套措施跟不上,创新受到的制约因素较多,如要创新,就需要对法律和制度有所突破,这样就会与现有的法律、政策相抵触。同时也因为基层没有相应的权力作为保障,也难以上升到法律和制度的层面,创新的成果难以应用推广,导致有创新也总是限于低层次的创新的局面。基层党建创新只能在已有的制度框架内进行形式上的创新和内容上的具体化,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基层党建创新的空间。
4、整合共享资源的制约。当前各地都在强调创新,但大同小异的居多,由于没有整合资源的平台,不能实现资源共享,缺乏研究、宣传、推广、运用。各自为战、效率差,缺少一个整合创新成果的机制,也难以将创新成果升华到法律政策的层面加以巩固。
三、进一步做好基层党建创新工作的思考
党的基层组织现状与改革、发展、稳定的需要相比,目前还有许多不相适应的地方,面对体制转换、深化改革给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提出的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新挑战,笔者以为,我们必须摆脱固有模式和习惯做法,走出思维定势,真正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用改革的精神来重新审视基层党建现有的理论和制度,按照适应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从基层实际出发,创新工作方式方法,推动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良性发展。
1、要树立科学的创新观。可以说,在很大程度上是组工干部的思想意识决定着基层党建的状况。当前,党的基层组织建设面临的环境和形势发生着深刻的变化,迫切要求我们在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工作中体现出应有的时代性和创造性。为此,必须自觉地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中解放出来,始终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对基层党建制度改革中的创新,要有全面科学的认识,探索建立新的制度是创新,对现有制度的完善和规范是创新,执行制度中不断优化和改进方法是创新,在实践中不断开发和扩大制度的应有效能也是一种创新。我们既要反对不敢创新、不想创新的因循守旧、患得患失的消极思想;也要反对从形式上片面强调创新、惟创新而创新、摒弃一切旧的和传统的经验做法的创新。要摆脱固有模式和习惯做法,走出思维定势,真正解放思想,更新观念。
2、要学会成本——效益分析。基层党建创新工作的结果,往往产生一些具有一定约束力的制度规定和要求,做出这些规定和要求是一种抽象行政行为,所以必须讲求行政效益。实践证明,创新的制度成本(运行制度的费用)越低,这种制度就越有效,一个好的制度应该是最简洁的制度。要走出制度越多越好的误区,善于做成本-效益的分析。不搞形式主义,不搞短期行为,一切从实际出发,选择最佳工作途径,确定最佳的工作形式,降低工作成本,求得最佳的创新效果。
3、牢记以人为本、服务为民的宗旨。以人为本,就是以人为根本,关心人,理解人,尊重人,把满足人民的物质文化需要、有利于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最终归宿。各级基层党组织是党联系广大人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担负着执行政策和强化服务的职能。基层党组织所面临的往往是具体的微观的组织或个人。广大人民群众是最讲实际的,你把工作的立足点放在关心群众这个基点上,他们就会支持和参与。邓小平同志曾有一句名言:领导就是服务。时代越是发展、前进,我们就越深刻地体会到这句话的含义。党的生命力、活力、战斗力,创新的源泉,全来自于此。“群众利益无小事”,只要把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落实到关心群众生产生活的工作中去,时刻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挂在心上,我们的党就能永葆先进性,永远得到人民的拥护。
4、要从“大处”着想,“细处”着手,把解决问题作为创新的动力和着力点。创新作为一种手段,它表现的只是创造了一种在新时期能够有效研究和解决新问题的途径和方法,其根本目的在于解决问题。因此必须从解决实际问题的角度出发去寻求创新,必须以实际问题的解决来做为衡量创新的标准。老子曾说:“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它精辟地指出了想成就一番事业,必须从简单的事情做起,从细微之处入手。在基层党建创新中很多同志总是习惯于贪大求全,却很少有“于细微处见精神”的细心和耐心。制定的规章制度不可谓不细、不严、不实,但往往说在口上,定在纸上,订在墙上,就是落实不到行动上。正如著名营销人汪中求在他的《细节决定成败》一书中所描述的那样,“存大处,无细处”。由于执行力缺乏,不到位,空有宏观决策与伟大计划,却为“粗心”误。在现实基层党建创新中能大战略与大思想确定的并不多,而顾及细节的更少。现在在西方非常强调执行力,所谓执行力就是在好的方针政策基础上如何做到位。在基层党建创新工作中我们更应该强调把细节做到位,细节做到位,执行力就不存在问题。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创新工作也只有重视细节,牢牢把握住基层党建面临问题和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需求的细微变化的规律,才能取得有效的创新。
5、要高度重视创新制度的程序建设。近年来,为了加强和改进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各级党组织大力推进制度建设,出台了一系列制度,但也存在着需要进一步完善的地方。比如,有的制度与变化了的新形势不相适应,缺乏时效性;有的制度照搬上级文件,不能结合地方实际,缺乏针对性;有的制度体系不健全、标准模糊,缺乏可操作性;有的地方执行制度不力,使制度缺乏应有的约束力和权威性;等等。解决这些问题,关键在于依照有关法律和规定,明确制度建设的运行程序。程序是事情进行的先后次序,是对事物运动过程中前后相连的稳定的步骤系列。任何规章制度,若没有相应的运行程序作保障,就会流于形式,起不到应有的作用。因而,要对基层工作中创立出来的党建思想、方式等,进行完善提升,形成系统的、完整的工作程序,从而转化成为有章可循的、规范的、可操作的制度规范和模式。用以指导和规范党建工作,为党建工作各项任务的圆满完成提供坚实的保证。
- 上一篇:党员教育管理调研报告
- 下一篇:党组织生产经营调研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