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建设的方法途径报告
时间:2022-10-15 05:45:00
导语:社区建设的方法途径报告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共驻共建是当前街道社区党建工作中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项有效举措,有利于推进街道社区党建工作,有利于促进驻区单位各项事业健康发展,有利于街道社区党建工作新格局的形成。发挥社区共建单位与在职党员作用,实现资源共享,共驻共建是加强社区党建工作的一个重要途径。几年来,**区在这方面进行了大胆探索和尝试,在实践中使我们深深感到由于受思想观念、工作机制和工作方法的影响,社区共建单位和在职党员参与社区建设,发挥作用情况不尽人意,一些问题不容忽视,需认真对待加以解决。
一、社区共建单位与在职党员参与社区建设存在的问题
1、思想认识上存在偏颇,共驻共建意识不强。一是共建单位的“单位意识”仍未完全打破。由于驻社区单位与社区之间存在的依靠和制约关系程度不一,导致一些驻社区单位党组织将社区党建工作视为“份外事”,不愿参与社区建设。二是部分在职党员对社区党组织的认同感淡薄。在职党员的“单位意识”较强,“参与社区意识”相对较弱,没有认识到身居社区参与社区党建是新形势下党员应尽的义务,不愿融入社区建设。三是社区党务干部不同程度地存在畏难思想。一些社区干部不愿跳出原有的工作圈,与驻区共建单位和在职党员缺乏协调沟通,创新意识不强,等、靠思想较为普遍。
2、工作机制不健全,难于形成共驻共建合力。社区共建活动的临时性、随意性较大,未建立有效的共建工作机构,或共建机构仅停留在建立的层面上,不能发挥作用,长期有效的工作机制没有真正形成,导致共建工作靠感情纽带或局部利益维系,共建合力不足。
3、在职党员社区管理难,单位、社区双重管理机制急需建立完善。不少在职党员自觉投身社区党建的思想意识不够,如何引导在职党员从单位走向社区,并有组织地参与社区建设,是当前社区党建工作中的一大难点。加强在职党员的社区管理,单位与社区的双重管理、监督工作机制急需建立完善。
按照“共建文明、共促发展”的要求,针对目前存在的种种弊端,社区共建单位与在职党员参与社区建设应不断共同探索新方法、新途径,使其逐步走向共驻共建的道路。大体可从“四个引导”入手,通过建立“三种机制”,发挥“五个作用”来加强社区共建工作。
(一)积极引导,激发内在驱动力,调动驻区单位党组织和在职党员参与社区建设的积极性
1、思想引导。区可通过不同层面的会议和活动,主动邀请驻区单位领导参加,反复强调社区建设的重要意义,加强社区与驻区单位、驻区单位间的交流和沟通,引导驻区单位党组织和在职党员增强社区意识,使驻区单位由“局外人”变成“热心人”。街道社区党组织要从实际出发,利用一切有效手段,大张旗鼓地宣传社区建设的重要性和工作任务,不断提高驻区单位和在职党员对社区的认识,培育社区意识,树立“驻于社区、关心社区、建设社区”的观念。
2、工作引导。区委要担负起社区党建第一责任人的职责,在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以及机关部门工作整体布局上,根据形势任务的发展变化,切实把社区党建提高到重要位置,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之中,统筹规划、精心组织、扎实推进。通过制定具体的文件,确定街道社区党组织的地位,明确共建单位党组织和在职党员的责任、义务,参与活动的方式及要求,使社区的客观需要变为社区共建单位和在职党员的自觉行为。
3、舆论引导。区、街、社区要充分发挥舆论宣传的示范、导向作用,可利用电视台、报纸、社区点评台、宣传栏等各种有效载体,积极宣传社区党建工作,使驻区单位党组织和在职党员不断增强“社区是我家,建设靠大家”的社区意识,构建人人都关心、支持、参与社区建设的浓厚舆论氛围。
4、典型引导。在共建工作中要培养、宣传、表扬一批有活力、有特色、有成效的共建典型单位和在职党员,并通过典型引路的方法,引导驻区单位和在职党员积极参与社区建设。区委要定期对社区共建单位和在职党员参加社区活动情况进行评比表彰,尤其要对支持参与社区建设的共建单位和个人以各种名目进行表彰奖励。街道、社区党组织也要想方设法对共建典型进行宣传、表扬。
(二)整章建制,发挥政府推动力,为共建单位党组织和在职党员发挥作用提供保证
开发和利用驻区单位的资源优势,实现社区资源共享是社区建设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志,也是衡量城市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准。在社区共建中,要注重发挥党委、政府的导向、决策和推动作用,力争做到凡是能向社区倾斜的尽量倾斜,凡是能给予社区优惠的尽量优惠,凡是能推进社区建设的政策尽快出台,通过建立完善发挥驻区单位和在职党员作用的工作机制,形成共建合力。
1、明确部门职责,建立责任机制。一是要建立高标准的街道社区党建工作领导机构。成立由主要领导担任组长,组织、宣传、民政、人劳、财政等部门为成员的社区党建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对社区党建工作的领导和研究,定期召开工作例会,听取工作进展情况汇报,有针对性地解决实际问题。组织召开大型街道社区党建工作各种会议,研究部署街道社区党建工作,确保街道社区党建工作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二是建立“三位一体”的纵向联系社区机制。将每名领导干部和每个驻区单位或机关部门与社区结成联系对子,采取定点联系、定目标责任、定完成时限的办法,确定帮联社区的工作任务和目标。领导干部要定期到联系点调查研究,不但要及时宣传落实关于社区党建和社区建设的方针政策,帮助解决实际困难,还要注重总结经验、培养典型,努力把联系点建成示范点。部门不仅要包社区党建、精神文明建设等任务,还必须负责帮社区理清发展思路、拓展社区服务、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等任务,不见成效不脱钩。同时将领导和部门联系社区的成效列入实绩考核内容,激发各单位、各部门真抓实管、真包实助街道社区党建工作的积极性、自觉性。
2、整合社区资源,建立共建机制。要积极建立并发挥街道党建协调委员会、社区党建联席会沟通、协商、议事的作用,以整合社区资源形成合力为目标,以签订社区党建合作协议为主要方式,以合作产生的效能为考察依据,充分调动驻区单位党组织参与社区建设的积极性,定期召开会议,开展活动,协调解决工作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共建工作中,社区党支部要做到“三上门”,凡是社区取得的成绩,主动上门介绍;凡是社区组织的大型活动,主动上门邀请;凡是社区建设的重大问题,主动上门征求意见,以实际行动赢得社区内各单位的理解、信任和支持。
3、共管在职党员,建立双重管理机制。党员教育管理模式已由过去单纯的单位党组织教育管理向单位党组织和社区党组织共同教育管理转变。对党员实行“双重管理”是适应党员社会生活多样化的需要,有利于党组织发挥政治核心作用和保持党员的先进性。加强社区党员双重管理工作可以依托社区在职党员联络站,通过制定在职党员报到回执制度、在职党员参与社区建设“三卡”制度、在职党员社区服务计时制度、在职党员参与社区活动反馈等制度,把在职党员的视线及兴奋点由单位转向社区,将在职党员按照居住的楼宇或就近原则编成小组,或按职业特点编成各种服务队。规定在职党员到社区服务的时间,由社区党支部对在职党员在社区志愿服务情况及时跟踪记录,及时向所在单位反馈信息,激励、引导在职党员和社区内的党员共同为社区建设和党的工作做贡献。同时要建立在职党员提职、晋级、评优选模社区公示制度,将在职党员在社区表现情况与评先选优、提职晋级挂钩,做到激励与管理并举,考察与监督并重。
(三)突出实效,增强社会参与力,充分发挥共建单位和在职党员作用
充分发挥社区共建单位和在职党员作用,迫切需要街道、社区党组织深入实际调查研究,明确双方共同关心的问题、共同的需求,找准共驻共建的契合点,通过符合实际、各具特色、富有生机的活动,把在职党员、驻区单位与社区紧紧融合在一起,使独特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人才优势转化为社区优势。
1、发挥社区共建单位和在职党员的扶助作用,发展社区经济。党建搭台,经济唱戏。一是采取区级领导包社区,单位部门包街,在职党员包户的“三包”办法,全方位发挥社区共建单位党组织和在职党员的作用,全力以赴帮助贫困群体出主意、想办法,发展脱贫经济。二是协调社区共建单位在政策上给予支持、在资金上给予扶持,帮助社区兴办经济实体,增强社区“造血”功能,解决困扰社区发展的经费不足问题。社区可通过建立停车场、小市场、洗车厂、粮油店、打字复印等经济实体,或与保险、电信、水、电等单位联系开展代办业务等方式,加强社区财源建设,增强自立自养能力。三是社区要树立“发展第一、效率第一、服务第一”的观念,经常与驻区共建单位联系,了解他们的愿望和需求,主动为其提供法律、政策、环境、治安等服务,帮助解决实际困难,积极创建优良经济发展环境,大力发展税源经济。
2、发挥社区共建单位和在职党员的带头作用,拓展社区服务。一是构建服务网络。坚持无偿、低偿、有偿服务相结合的原则,采取共建单位延伸工作触角,整合社区现有服务资源,鼓励居民兴办的方法,结合划分在职党员责任区,加强社区服务网络建设,为居民提供下岗职工再就业、医疗保健、家政介绍、健身娱乐等服务,满足居民的不同需求。二是开展志愿服务。根据在职党员特长和意愿,组建社区医疗、法律、维修等在职党员特长服务队,定期为社区居民提供低偿、无偿服务。区可通过有计划地将新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副科级后备干部下派到社区,利用休息时间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壮大社区服务力量。三是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通过组织开展在职党员奉献社区活动日、党员服务区、创建特色社区等活动形式,动员、引导和组织广大在职党员参与社区服务和建设。
3、发挥社区共建单位和在职党员的主体作用,美化社区环境。一是推行驻区单位“门前三包”责任制,明确驻区单位在社区环境建设工作中的责任。二是协调驻区单位发挥人力、物力优势,发挥在职党员的带头作用,帮助社区清除垃圾污物,消灭卫生死角,解决社区环境卫生工作难题,着力营造整洁、优美、温馨的工作、生活环境。三是社区要从驻区单位的需要出发,组织义务保洁队等加强社区环境卫生的日常维护,为驻区单位创造一个清洁、卫生的周边环境。努力形成社区与共建单位同参与、同维护、同受益的社区环境卫生工作局面。
4、发挥社区共建单位和在职党员的骨干作用,繁荣社区文化。一是与驻区单位联合,高标准开发文体设施。可通过协调驻区共建单位将篮球、排球场地、歌舞厅等娱乐活动场所免费向居民开放。或采取企业出资,为其冠名的方式,修建公益性群众健身场地,为社区居民和文艺团体开展群众性、公益性活动提供舞台。二是以在职党员为骨干,高质量组建文体队伍。积极协调驻区共建单位选派优秀人才帮助社区组建秧歌队、京剧团、歌咏队、健身队、门球队等文体队伍,吸引广大居民参加各种文娱活动。三是发动共建单位的在职党员参加,高品位开展文体活动。街道社区党组织与共建单位党组织要注重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丰富多彩的文化体育活动凝聚人,坚持经常性文体活动、纪念性文艺活动和季节性活动相结合,引导党员率先参加社区的文娱活动,丰富社区的文化生活。
5、发挥社区共建单位和在职党员的积极作用,维护社区稳定。一是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明确社区地位,赋予其对驻区单位综合治理检查权,以检查指导促进服务交流,加强联系与合作,共同做好社区安全工作。二是街道或社区与驻区单位签订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责任书,激发和调动驻区单位维护社会稳定的主动性和参与安全文明社区共建的热情。三是将懂得法律知识的在职党员组成司法调解或帮教小组协助社区做好“释解”人员、“”习练者的帮教工作,解决邻里、家庭纠纷,努力做到“思想疙瘩有人解,邻里纠纷有人劝,事故隐患有人抓”。
- 上一篇:技术人才队伍建设思考
- 下一篇:执政能力建设方法途径报告
精品范文
10社区行政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