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先进性调研报告
时间:2022-10-15 04:54:00
导语:党员先进性调研报告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构建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长效机制,既是巩固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成果的需要,又是党的先进性建设的必然要求。我们认为,长效机制主要包括党员学习、党员教育、党员管理、联系群众和党内参与等内容。按照全国机关专委会的安排和要求,今年我们开展了构建党员先进性长效机制的专项调查研究。调查采取召开座谈会、走访、问卷等形式进行,共召开座谈会15个;走访各类党员390余人;组织14个市州、部分省直厅局开展问卷调查,收回调查问卷2**1份。在调查的基础上,结合湖南工委近年的做法和体会,对党的基层组织如何构建保持党员先进性的长效机制作了一些理性思考。
一、以创建学习型组织为载体,建立健全党员学习机制
我们正处在一个需要学习、终身学习的新时代。拥有科学的理论武装和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是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重要基础。调查表明,党员对此认识比较统一,有99.4%的同志认为提高全党的学习能力是提高我党执政能力的必然要求。但在学习热情和效果上,因对象和内容不同表现的差异性比较大。就对象而言,回答学习热情高的企事业单位党员占56.25%,党政机关党员占40.27%;回答学习效果好的企事业单位党员占65.63%,党政机关占44%。企事业单位党员学习热情明显高于党政机关。就学习内容而言,大家普遍对政治理论学习的兴趣不高,有50.65%的党员回答最不感兴趣是政治理论学习,而对业务知识、科学技术、文化知识不感兴趣的分别只有9.68%、17.**%、14.24%。在对影响党员学习的原因分析中,认为缺乏动力的占33.12%,工作太忙的占31.58%,重视不够的占18.**%,组织不力的占9.14%。关于培养党员学习理念的主要手段,大家选择组织约束、工作需求、个人兴趣的分别占36.94%、41.**%、19.10%。我们分析认为,之所以表现出这种差异,与党员的工作性质对知识的需求密切相关,同时也与我们现行倡导的学习制度密切相关。在企事业单位,对知识的掌握与运用直接关系到单位和个人的生存与发展;而在党政机关,一般比较习惯按程序办事,工作的挑战性不大,难以激发学习、钻研的激情。因而,我们建立党员学习的长效机制,关键是要建立能激发热情,形成浓厚氛围的有效机制。
要广泛持久开展创建学习型党支部的活动。建立学习型党支部是把现代管理理念运用到党务工作中的一种创举,既符合时代潮流,又符合党建工作的实际;既有利于党内学习氛围的形成,又有利于对党员学习形成制约。20**年初,我们制定了创建学习型党支部的制度,对争创内容、争创方法、评选办法、奖励方式进行了详细规定。一是建立了学习的目标机制。通过制定学习计划,明确每个党员在某一阶段的学习目标和预期效果;二是建立了学习的责任机制。确定了“一把手”负总责,机关党委专职副书记协调牵头,支部书记具体落实的三级责任体系;三是建立了学习创新机制。拓宽学习内容,创新学习载体,健全学习网络,强化学习效果;四是建立了学习的奖励机制。每年按比例评比表彰一批创建学习型支部的先进。争创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激励的过程,一个自我加压的过程。在这次调查中,有77.37%的同志认为创建学习型支部,对激发党员的学习热情很有帮助。
要建立党员学习的程序运作机制。学习要制度化,首先要对学习计划、操作、考核的要求具体化,使党员学习有章可循。改革开放初期,我们组织干部文化补习、文凭教育,后来组织正规化理论教育,声势大、力度大,效果也好。但这些年来理论考试、条规考试、普法考试的效果大不如从前,其重要原因是我们对党员的学习还没有上升到程序的高度,也就是说它不和干部的业绩、晋升挂钩,难以转化为党员学习的内动力。我们可以借鉴一些国家的做法,用法律和制度的形式规定干部任职资格,规定国家公务员必须接受培训的时间。在这方面,我们对工委管理和参与管理的干部作了三条硬性规定:凡是新任职的机关党委专职副书记,必须参加培训;凡是新任职的基层党支部书记,必须参加培训;凡是将发展的预备党员,必须参加培训。这样做,从程序上保证了学习时间。虽然它只是局部的,其作用力很有限,但给我们的启示是建立党员学习程序运作机制,不但可行,而且有效。
要建立党员学习的督查考核机制。加强对学习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是建立健全学习机制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把学习理论,特别是运用理论、解决问题的情况,作为评价党员干部理论学习的重要依据。机关党员干部是一个多层次的综合体,职级层次和岗位责任的差异很大,建立党员学习的考核机制,既要把握一般性要求,又要注重层次性,从实际出发制定不同的考核内容和标准。近两年,我们在省直机关开展了党员学习“三学”考核试点。所谓“三学”,就是对党员干部,特别是中心组学习成员的学习,通过三个途径来考核:一是“述学”。党员个人按照理论学习的总体要求,结合工作目标和任务完成情况,写出自我学习鉴定,在一定范围自述;二是“考学”。党组织透过工作实绩考核干部学习理论的情况;三是“评学”。在民主评议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时,把理论学习情况作为评议的重要内容,并将评议结果作为考核结论的重要依据。从目前的效果看,“三学”考核机制对党员干部学习起到了促进、落实的作用。
二、以教育主阵地为依托,建立健全党员教育机制
加强党员教育,并内化为党员个体永葆先进性的动力,充分发挥党员的主观能动作用,是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永葆先进性的基本前提。在对本单位党员教育的问卷中,认为经常抓、且效果好的占45.25%。这表明,这些年党内教育注重创新,得到了党员的认同。但在不足方面,认为流于形式、不求实效的占11.**%,坐而论道、于事无补的占10.48%,认为现代人很现实,搞不搞无所谓的占8.45%。大家认为,影响党员教育成效的主要原因是党员教育的内容和方式不适应时代的要求,其中,认为内容不切实际的占13%,形式不吸引人的占44%,党员的内在需求发生变化、现行党员教育方式不适应的占39%。从这些数据中,我们不难发现,当前党员教育仍处在一个老办法不灵、新办法不多的尴尬时期,对待党员教育还存在简单化的问题。因此,建立党员教育的长效机制,前提条件是党员教育必须反对形式主义,提高教育水平,强化教育效果。
要充分发挥党内舆论阵地的作用。基层党组织要着力培养和大力宣传先进典型,培育和形成良好的文化环境和舆论氛围,使党员的先进性行为获得正面评价和舆论支持。近些年,我们坚持以正面教育为主,推介宣传了一批身边典型,如郑培民、龙清秀、何贵平、易阳等,在省直机关产生了很大的反响。省直机关各单位普遍开展了“先进党员在身边”的教育活动,有的建立了党员示范岗,有的开展了“我身边的优秀共产党员”演讲比赛,有的组织了优秀党员事迹报告会等。我们不失时机地汇编了各单位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模范事迹,出版了《党旗飘飘》系列丛书,印发到各基层支部,在省直机关形成了树先进、学先进的浓厚氛围。我们认为,党员的先进性是具体的,是可被人们所感知、认知的,树立和宣传身边的典型,正体现了这样一个特点,正是在大家的口口相传中推动了典型事迹的宣扬,推动了被教育者对典型价值观和行为方式的认同。
要充分发挥基层党校的作用。党员教育必须强化思想政治教育的严肃性和系统性。现在一些单位党员教育只注意眼前的、局部的、暂时的需要,仍存在零打碎敲的问题,忽视党员教育的根本目的。这种实用主义的做法,有碍党的思想政治建设。对党员进行系统教育,关键是要健全党员轮训机制,主渠道还是各级党校。但就目前省委和省直机关两级党校的容量而言,显然不能满足党员轮训的需要。比如湖南省直机关党员人数近10万,而我们两级党校全年的调训计划才1000多人。我们的做法是,在党员人数和直属机构比较多的单位利用现有条件开办基层党校,轮训党员。这些基层党校报经工委审查批准,接受省直机关党校业务指导和监督,必须具备领导机构、教学力量、专用教学场地经费等条件。目前,省直厅局正式挂牌的基层党校有26所,已培训各层次的党员2万多人。实践证明,开办基层党校是解决党员培训需求矛盾切实可行的途径。
要充分发挥警示教育基地的作用。警示教育是一种特殊的教育手段,通过展示违法犯罪要承担的后果,起到震慑作用。去年,我们与省纪委、省监狱管理局联合在长沙监狱成立了党员警示教育基地,开辟了专门展室、确定了现身说法的服刑人员。这里的服刑人员多是原处以上领导干部,通过他们谈思想蜕变的过程、谈在监狱中的忏悔,给党员尤其是党员领导干部相当深刻的教育。血与泪的代价,触及了受教者的灵魂。大家深刻认识到,我们与他们的过去有类似的工作环境、工作性质,如果不加强自律,也有可能和他们一样走上犯罪的道路,因而在思想上自觉构筑了拒腐防变的防线。我们认为,这种教育形式的确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值得推广。截至今年8月底,我们已分批组织118个单位、10,2**名党员干部到监狱参加了警示教育。
三、以理顺组织关系为基础,建立健全党员管理机制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党员面临的诱惑和考验很多。因此,要始终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始终坚持加强对党员的管理监督。从调查的情况来看,湖南省直机关的党员管理工作比较到位,组织、制度比较健全,组织生活比较正常。但也存在不平衡的问题。总体上说,机关比较规范,企事业单位相对弱化;在机关,在职党员的管理比较规范,离退休党员的管理相对弱化。调查中,认为当前党员管理中最薄弱环节是流动党员的占29%;认为离退休党员管理比较薄弱的占36.4%。所以我们认为,建立党员管理的长效机制还需从解决当前面临的实际问题入手。
要强化属地管理,解决党员“家”的问题。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人们的就业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人的流动性增大,致使部分党员没有“家”。一是有的非公有制组织的业主不太支持建立党组织,致使有的党员找不到“家”。二是由于企业改制,致使党员失去“家”。企业兼并、重组、转、租、卖,党组织极不稳定;党员由于身份置换,成为了“口袋”和“抽屉”党员。比如我省商务厅直属的58家外贸企业,有12家进行了改制分离。其中,建立了党组织的只有5家,有300多名党员基本上与党组织脱节。三是无主管单位,业务归口部门不愿意管理党的关系,致使单位无法成立党组织。所以,建立健全党员管理机制,首先要解决党员“家”的问题。这些年,我们对这些新的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采取了一些相应措施。一是根据不同非公有经济组织的不同情况建立党组织。20**年,我们已分行业组建了党委,在上市公司,律师事务所、审计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等中介组织组建党组织50余个;二是明确规定企业党组织建设要与企业改革同步考虑。在研究制定企业行政机构和人员变动方案的同时,研究制定党组织和党员关系的变动方案,并报工委备案;三是建立省人才交流中心、省劳动职介中心党委,分别隶属省人事厅和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机关党委,把人事关系挂靠在这两个中心的党员管理起来。这样做,解决了一些问题,但失业、买断工龄、退职的党员还是没有完全纳入。这些党员应该纳入社区管理。而从我省的情况看,目前社区普遍缺乏接纳的条件,如缺乏人员、缺乏场地、缺乏资金等。我们认为,中央要制定出相关政策,加强社区党的建设,强化党员属地管理工作。
要严格组织生活,建立健全党员自我审查和相互批评制度。严格组织生活,是加强党员日常管理的重要途径。调查中,38%的同志认为所在党组织对党员8小时内管得好,8小时之外管不到;24%的认为当前党员管理中最突出的问题是执行纪律不严,18%的认为组织监督不力;15%的认为组织控制无力。因此,严格组织生活,建立健全党员思想行为表现的自我审查和相互批评制度十分重要。在湖南省直机关,这一工作是分层次来进行的,工委抓两项工作,一是抓党组(党委)的民主生活会。我们与省委组织部联合发文,明确工委参加各单位的民主生活会,去年工委领导参加78家厅局的民主生活会,占省直党政机关总数的90%;二是抓厅局级领导干部的年度考核。去年121个省直单位省管干部进行了年度述职、测评和等次评定,对不合格者进行诫勉谈话,考核单位和应考核干部分别占总数的89%和83.3%。各厅局机关党委按管理范围和职责分工,参照工委的做法,通过民主生活会和公务员年度考核这两个途径,对处以下党员干部组织自审自查和相互批评。
要健全党支部的工作机制,提高党支部解决自身问题的能力。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党员保持先进性的前沿阵地。当前,基层党的组织建设普遍存在活力不足、凝聚力不强的问题。从现象上来看,是方式方法的问题,本质上还是一个管理机制问题。湖南工委在这方面做了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制定基层党支部工作细则,对党支部的设置、党支部的任务、党支部的制度、党员的教育管理监督、发展党员、思想政治工作、群众工作等各个方面做了比较详细的规定,涵盖了党支部工作的方方面面,加强了党支部工作的刚性和操作性。二是制定基层党建工作示范点创建制度。去年以来,共在21个单位开展了示范点创建工作,为不同类型基层党组织摸索经验,为面上提供示范和样板。三是制定基层党支部活动创新制度。通过开展有创意的支部活动和支部书记讲党课比赛等,丰富组织生活,增强支部创新能力。我们认为,解决支部工作的涣散问题、战斗力问题要靠制度来规范。支部工作加强了,党员管理才能落到实处。
要完善党内激励惩戒机制,强化党员的荣誉感责任感。激励与惩戒是党员管理中的两个有效抓手。激励可以激发党员内在的活力,惩处可以增强党员的自律力,其效果都是引导党员的思想行为向着党员管理的预期方向发展。作为一项经常性的工作,我们都在运用这两个手段。但我们在思考的一个问题是如何把奖惩机制的作用尽最大可能地释放出来,达到理想的效果。就激励而言,先进年年评,评选太滥就不成为典型;且评一个优秀党员在待遇方面还不如行政嘉奖,它的感召力就大受影响。就惩处而言,即便是暴露了的、处理了的,其作用力也不如一个没暴露、没被查处的人所产生的效仿力强。因此,我们认为,完善党内激励惩戒机制,要从强化效果入手,建立健全优秀党员的评选机制、表彰机制和宣传机制,评选要严格标准,不搞轮流坐庄;表彰要实行重奖,并与公务员奖励挂钩;宣传要大张旗鼓,使优秀党员“香”起来。建立健全党员违纪违规的监督机制、预警机制和规避机制,监督要系统、全方位,不能出现漏监、虚监、弱监;预警要及时、准确,渠道要畅通,反应要灵敏、联动;规避要有力,要到位。
要严把“入口”、畅通“出口”,保持党员队伍的纯洁性。严把“入口”、畅通“出口”既是党员管理的重要内容,也是保持党员队伍纯洁性的重要手段。对发展新党员,中央早就有明确要求,提出了“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的十六字方针。现在的问题是要使之制度化,形成有效的发展党员质量保障机制。我们从20**年开始,在省直机关试行了发展党员工作公示制、审查制和责任追究制。其主要内容是,发展新党员,在党支部讨论之后,报上级党委审批之前,由所在党支部将发展对象在一定范围内公示;基层党委在审批新党员之前,报上一级党委组织部进行审查;对发展党员工作中的重大失误及违纪违规行为,追究有关党组织和责任人的责任。同时,由工委组织部统一组织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统一发放培训证。从我们试行的情况来看,在两个方面实现了初衷:一是坚持标准,宁缺勿滥,成熟一个,发展一个;二是规范程序,推进党员发展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这一做法,得到中组部的肯定,目前已在我省实行,建议在更大的范围推广。对于疏通党员的“出口”,目前还存在标准界定模糊,执行不力的问题。要建立处置不合格党员的专项制度,严格界定不合格党员的标准,严格规范处置不合格党员的程序。
四、以“双联”工作为龙头,建立健全党员联系群众机制
新的历史条件下,党长期执政,脱离群众的危险性不但存在,而且大大增加了。调查显示,认为党政机关和人民群众关系,非常密切的占14.9%,比较密切的占39.25%,一般的占32.27%,不好的占7.85%;认为身边党员群众观念很强的占12.46%,强的占34.90%,一般的占40.46%,很差的占4.31%。认为影响党群、干群关系的原因是不切实际、乱决策;行政不作为;官僚作风、衙门作风;官员腐败,分别占27.87%;26.16%;35.**%;42.64%。这说明,这些年来,我们党同人民群众的关系、干部同人民群众的关系整体是好的。但也存在不少问题,为数不少的党员群众观念不强;一些党员干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有所滋长,甚至以权谋私、贪污腐化。这些都要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重点加以解决。我们调查认为,湖南省直机关组织开展的“双联”工作,比较好地实现了联系基层、服务群众、教育党员、推动工作的目的。
所谓“双联”,就是党政机关联系基层、党员干部联系群众。这是在1999年以来,湖南党政机关开展以“机关单位联系困难企业、党员干部联系困难职工”为主题的“双联”活动引伸而来的。全省各党政机关切实按照省委提出的“党政领导挂帅,工委分级负责,工会联络协调,有关部门支持,机关积极参与,企业主动配合”的要求,深入开展“双联”工作。普遍建立了困难职工动态管理档案,做到了困难职工家庭成员清、致困原因清、思想状况清、就业技能清、帮扶要求清;采取“支、帮、促、送”(即支持企业改革改制、帮助企业扭亏脱困、促进企业稳定和开展送温暖活动)等各种各样的方法和形式,帮扶困难企业和困难职工。分别建立和健全了“双联”对象的定期走访慰问制度、“双联”工作汇报制度、“双联”工作目标责任制度、通报制度、督查制度、奖惩制度等有关工作制度,保证了“双联”工作的长效性。截至去年底,82家党政机关、9650名党员干部参与了“双联”活动,共先后联系困难企业190家、困难职工10.25万人,共筹措、引进资金8170余万元,帮助53家企业成功改制,86家企业基本实现解困,78家企业减亏,6568户困难职工家庭基本实现脱贫,7315名下岗职工实现再就业。20**年开始,“双联”的对象实际扩展为联系基层、联系群众。省直机关每年组织开展“民情调查月”活动,机关干部不打招呼,不要陪同,不亮身份,深入到工厂、乡镇村和工人农民中,了解和解决基层生产生活中的具体问题。120多个单位结合建整扶贫,把扶贫点作为一个内设处室来抓,派出工作组长期驻村,并开展支部联系村,党员联系户的活动。我们认为,作为一种适应新的形势而产生的机关联系基层、党员联系群众的新机制,从表层来看,它加强了机关与基层的联系,为基层和群众解决了实际困难和问题;从更深层次上看,它架起了机关联系基层的桥梁,拉近了机关党员干部与群众的距离,推动了科学发展观的实践,疏通了民意反馈渠道,强化了党员干部的服务意识,增强了机关党员干部艰苦奋斗的观念,从而在一个全新的层面上加强了机关与基层的联系,密切了党员和人民群众、干部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五、以严格程序为切入点,建立健全党员民主参与机制
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党员权利能否得到保障,有赖于党内民主机制的健全。20**年中央正式颁布的《中国共产党党员权利保障条例》,是我党关于保障党员民主权利的一部十分重要的党内法规,对党员各项民主权利的保障措施作了进一步规范。这是目前关于党员权利的一部比较完整的制度,但落实的难度比较大,调查中,大家对本单位民主制度执行情况的评价是:执行很好的占44.33%,一般的占37.48%,差的占7.70%。对党员几项基本权利的保障情况,21.98%的同志认为本单位重大事项是领导说了算,12.22%的同志选择了根本不知道;本单位人事任免工作,有24.54%选择了公示时才知道。很多同志认为,这方面的问题还是在程序上不健全。实体性的规定,只有辅之以程序上的约束,制度才有执行力。因此,我们认为构建党员民主参与机制,首先要从严格程序入手,从党员民主权利的核心出发,重点完善党员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监督权等党内民主的运行机制。
要完善党员知情权的运行机制。过去重大事情党内先知道,重要文件党内先传达,党员有荣誉感。现在媒介很发达,人们了解信息的时速快,党员知情权容易被忽视。知情权是党员的一项基本权利,是党员行使其它各项权利的基础。调查发现,行政领导从来没有向党员通报工作的占11.99%,不定期、随意性大的41.18%;党务工作报告坚持进行的也只有35.87%。因此,我们研究知情权的运行机制,必须依靠程序来落实,做到重大问题党内先讨论,重大决策党内先酝酿,重大行动党内先发动。同时,要建立党内事务公开制度,严格党务报告制度,公开办事程序和决策程序,为落实参与权、选举权和监督权奠定基础。
要完善党员参与权的运行机制。党员参与党内事务,是推进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增强党的生机和活力的重要条件,也是党员行使民主权利的关键环节。党员的参与权得不到保证,党员的党员意识也就很难培养与形成。调查中,只有36.78%的同志反映全体党员参与本单位重大事项决策;只有38.6%的同志反映机关党组织与党员参与本单位重要人事酝酿;机关党组织负责人列席党组(党委)和行政重要会议的只有39.19%。可见,目前党员包括机关党的组织参与党内事务和行政决策的现状不乐观。要建立完善有效的上下沟通机制,疏通和拓宽党内下情上达的渠道,建立党员反映表达意志的新机制,保障每个党员都享有自由、平等地发表不同意见的权利。要建立党内议事制度,凡是党组织要抓的重大问题、涉及党员根本利益的问题,决策前都必须经过党员充分讨论,切实保障每个党员直接或间接参与决定和管理党内事务的权利。要通过制度进一步扩大党员的参与范围,既要扩大参与人的范围,也要扩大参与内容的范围。
要完善党员选举权的运行机制。党内民主选举制度是党内民主制度的根基。从形式上讲,我们党的选举制度是比较完备的,但在现实中,存在操作不规范,过程简单化、形式化的问题,比如差额选举的比例太小、变相等额选举等,在有些地方出现党代会落选的候选人曲线提拔的情况。选举中的民主程度不高,这是对党员民主权利的亵渎和侵犯,也是推进党内民主进程的一大痼疾。因此,我们必须有相应的措施、制度来规范党内选举,保证党员的民主权利。要通过制度安排和民主程序,完善党内选举的民主推荐、民主评议、民意测验制度,完善考察预告、差额考察、考察结果通报制度,完善考察前公示、任前公示制度,适当增强党内选举的竞争性,进一步扩大直选范围,甚至还可以摸索用竞选的办法产生党内负责人和党员代表。
要完善党员监督权的运行机制。现在有了党内监督条例,应该说对党员行使监督权有了制度保障。但党员的监督是自下而上的监督,是行使个人权利对党的或行政负责人的监督,必须有更强有力的权力大力支持、有效保护和及时运行。据调查,反映党内监督制度健全、执行好的为43.08%;有制度但执行不好的为27.76%;对领导干部监督难的为20.73%。要在制度和程序上保障党员的监督权,在党内形成主动监督和接受监督的氛围。要通过抓制度的落实,使那些敢于讲真话、讲心里话和敢于发表不同意见的党员受到应有的鼓励和保护,包括对监督者损失的补偿、重奖;使那些利用职权对有不同意见的党员挟嫌报复、打击陷害者受到应有的惩罚及处理。此外,还要高度重视机关党组织的监督。对包括行政负责人在内的党员进行监督,是机关党组织的两大职能之一。机关党组织和党员工作、生活在领导身边,了解情况,便于监督。但实际上由于职责与职权不匹配,这种监督在大多数地方形同虚设。要重视和研究这个问题,进一步明确和落实机关党组织监督的职权。
- 上一篇:一帮一助耕解困活动通知
- 下一篇:组织党的建设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