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基层党建研究报告
时间:2022-10-15 04:06:00
导语:村基层党建研究报告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总揽全局、着眼长远、与时俱进的历史性选择,是新时期“三农”工作指导思想的深化和发展,事关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事关国家的长治久安和民族的伟大复兴。农村党组织是党在农村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要适应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结合当前正在开展学习《》文选和总书记在新疆考察时的讲话精神,大力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尤其是村党支部建设,使村党支部成为坚强的战斗堡垒和建设新农村的力量源泉。要结合农村实际,用理论成果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针对性地开展正面教育,解决党组织和党员队伍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解决影响农村发展改革稳定的主要问题,解决各族群众最关心的重要问题,务求取得实效。
一、目前**市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基本情况
**市位于喀喇昆仑山与塔克拉玛干大沙漠之间,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最南端的城市,总面积499.8平方公里,**市是**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全市辖区5乡2镇1个管理区,***个行政村。总人口****万,其中,城市人口****万,农村人口****万,少数民族占**%,汉族占**%。有耕地面积****万亩,人均占耕地***亩。从调查了解的乡村干部的年龄、文化结构来看,**市农村基层干部情况好的和比较好的占主体,从综合素质和胜任本职工作的能力分析,好的占**%,比较好的约占**%,差的约占*%。
二、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虽然**市在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中整体水平有了明显提高,但是通过调研,我们也发现新形势下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也面临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农村基层干部的思想观念比较陈旧,开拓意识不强,工作思路不清,缺乏事业心和责任感。有的村干部任职多年,河山依旧,村级经济发展长期滞后,习惯于“等、靠、要”,面对贫困怨天尤人,求稳怕乱,不求有功,但求无过。
(二)农村党员队伍建设问题突出。**市党员人数占总人口的**%,农牧民党员相对较少,占农村总人口的**%,农村发展党员较少。有的村很少发展党员,致使村级干部队伍缺乏合适的人选,村党支部班子选人更难。村干部年龄偏大,文化程度偏低,村级后备干部素质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三)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建设遇到新挑战。一是少数农村基层干部素质不高。少数农村基层干部对学习理论采取实用主义态度,认为身在基层,关键是经验,学不学理论关系不大。整天陷于事务,穷于应付,不想学习,也不愿学习。个别“班长”自身要求不严,对下属学习抓得也不紧,对党的方针政策不能正确理解,对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研究不深不透。绝大部分村干部文化素质较低,缺乏农业科技指导和经济管理能力。二是少数基层干部作风不实。在工作上追求形式主义,不愿主动深入农户了解群众意愿和想法。工作上急功近利,短期行为严重,为了出政绩,虚报浮夸,伤害群众利益。三是少数干部精神状态不佳。不讲政治、不讲正气,追求享乐主义、实用主义,缺乏开拓创新精神,工作大而化之,不求高标准,只求过得去,“软、懒、散”倾向突出,工作难出成效。
(四)农村干部培训教育工作遇到新挑战。一是认识不到位。少数基层党组织对加强干部教育感到迷惘困惑,认为教育工作难抓,思想教育不灵了,一度放松了对村干部的教育。二是教育载体不完善。尽管近几年**市乡镇党委都建立了党校、农牧民职业培训学校,但是由于资金、配套设施不完善,绝大部作用发挥不明显,未能发动群众广泛参与,群众得不到参与,受不到教育。三是教育阵地萎缩。不少乡镇村的“三室”建设形同虚设,活动教育阵地的萎缩,容易使一些宗教意识乘虚而入。
(五)农村宗教热现象余温不退。民俗活动日趋宗教化方程化。生儿育女、婚丧嫁娶、起名割礼等活动,宗教色彩日趋浓厚,县、乡、村干部,一般群众都按“穆斯林式”的议程去完成。热衷朝觐当阿吉。除了公职人员,农村中所有的大户、城里商人、有能耐的医生都是阿吉。不少干部、党员家庭是“一家两制”,甚至一些党员、老干部、烈士家属也把能否得到朝觐指标作为“荣誉”、“关怀”向领导和组织提出要求。妇女蒙面、收听外台、传播反动非法音像书刊时有出现,进入伊斯兰教宣传网站悄然生起。
上述问题一方面反映了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某些方面还不能完全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另一方面也暴露出农村改革发展过程中的一些深层次矛盾。形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是乡村班子自身建设的原因。一方面,部分乡镇党委思想政治工作薄弱,教育培训工作跟不上,对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了解得比较少,政策和法律知识、市场经济知识欠缺,导致部分干部政治素质不高,党性观念特别是宗旨观念不强,法律意识、政策观念淡薄,政治敏感性和政治鉴别力差,工作中不善于从政治高度分析、处理问题。对党员干部的教育管理不力,不去吸收和培养农村的“小能人”入党,造成后备干部缺乏,党团比例倒挂现象才在。另一方面,制度建设存在薄弱环节,缺乏内在动力和外在压力。近年来各地在基层组织建设中制定了一些制度,但落实不够,重目标建设,轻目标责任考核,不能发挥制度的激励约束作用。
二是工作指导上的原因。一些乡镇党委在工作安排上,往往是重经济建设、计划生育等任务,而对基层组织建设工作要求不具体明确,一些需要上级协调解决的问题,没有理顺关系,有的地方搞简单的达标升级、检查评比活动,基层感到压力重重。由于农村基层干部普遍存在素质较低,思想意识跟不上形势的发展要求,遇事吃不准,拿不稳,分不清,工作方式方法简单,贯彻上级党委、政府的决策不及时,执行起来变形走样。
三是农村集体经济薄弱,村干部的待遇难落实,积极性难调动。一方面,村干部对市场经济规律不了解,缺乏农业管理知识和科技知识,带领群众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和发展经济的能力不强,农村贫困户较多,集体经济发展缓慢。
三、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思考与对策
针对新形势下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存在的问题,联系当前**市农村工作的实际,我们认为,加强乡村基层组织建设应着力从以下四个方面加以解决。
(一)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思想,增强搞好新形势下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关键是党的各级领导干部要当好“代表”。关键在于落实党要管党的责任,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党建工作责任制和具体工作运行机制。真正落实第一责任人的职责,要自觉地从繁琐事务中解脱出来,集中精力加强对党建工作的领导和指导;对农村基层组织整顿和建设等涉及全局性的重要工作,要亲自挂帅,协调力量,激发班子成员的工作热情,形成齐抓共管的局面,要善于抓点引路,种好试验田,以点带面,全面推进。
(二)配强配好乡村领导班子,抓好党员队伍、后备干部队伍建设。一是选准用好村党支部、乡镇党委书记是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重中之重。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全面分析农村基层组织现状,切实把敌社情复杂、非法宗教活动猖獗、贫困状态仍未改变以及集体经济薄弱的乡村班子配强配好。选人用人要把政治上强放在首位,把是否维护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反对民族分裂主义和非法宗教活动作为第一位的政治标准,认真考察干部在大是非面前和关键时刻的表现,要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坚持把政治立场坚定,清正廉洁,公道正派,能带领群众造福一方经济的能力,实实在在为群众谋利益的人,选拔到领导岗位上来。对在反对民族分裂主义这个重大政治问题上立场不坚定,态度暧昧,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不强,对利用宗教进行非法活动的行为不敢管、不敢问的,绝对不能任用,已经在领导班子的要坚决予以调整。要配强配好乡村两级领导班子,必须首先打好选人用人这个基础,要把眼光更多地投向政治上强,基本素质好,有培养前途和发展潜力的人身上。其次打破框框、多渠道选人,积极从机关干部、优秀大中专毕业生、回乡知识青年、退伍军人、乡镇企业管理骨干、维护社会稳定的积极分子、农村“三老”人员子女中选拔乡村“一把手”,真正把“好人好马”放到一线。第三,加大选人用人力度,注意从各级机关选一些有培养前途,但未经过农村一线锻炼的优秀年轻干部,选拔到乡镇任职锻炼,强化乡镇领导力量。第四,要改革干部选拔方式,充分走群众路线。在选拔乡村“一把手”工作中,要坚持把充分走群众路线引入竞争机制有机结合起来。通过采取个人自荐、群众举荐、组织推荐和民主评议、组织考察、民主选举的做法,选出一批素质较高、上下满意的乡村“一把手”,肩负起振兴农村的重任。
(三)加强培训教育,提高乡村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努力提高基层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培养和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农村干部队伍,是推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加快农村两个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提高基层党员干部整体素质,使之不断适应新形势的需要,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今后要坚持农村党员干部的培训制度,要从培养政治上强、懂科技、有经济工作能力,村干部至少要掌握1-2门实用技术。一是要切实抓好农村党员思想政治建设。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要严格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认真在农村党员、干部中开展以学理论、学党章、学科技为主要内容的“三学”活动,同时,抓准农村党员特别是年轻党员在生产、生活及思想中的矛盾,立足于解决实际问题,增强教育的生动性,让党员爱听,使思想政治工作入脑入心。二是积极改进党员教育管理方式。要认真解决农村党员教育管理手段落后、形式单一、针对性不强的状况。及时根据形势变化,编制乡土党课教材,建立流动党员活动站,探索各种行之有效党员活动载体,与时俱进、贴近农民的宣传教育方式,不断赋予农村党员管理新的内容和形式,为党员充分发挥作用提供宽阔的舞台。三是深入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反对民族分裂主义和非法宗教活动以及打击民族分裂势力的教育,解决党员干部信仰宗教的问题,不断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要加快宣传阵地和宣传手段等硬件建设。加大宣传教育投入,搞好“六进村”、“六进校”、“三老”带“三青”工作,充分发挥农村“三老”人员的作用,言传身教,现身说法,深入党员群众中主动做思想政治工作,大讲宗教是麻痹人们的思想鸦片,千方百计淡化农村党员干部的宗教意识。四是开展党的宗旨及政策法规教育,解决部分党员干部宗旨观念淡薄,作风简单粗暴,办事不公,以权谋私等问题,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五是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要建立健全党内各项制度,并严格执行,以“他律”来规范党员行为。通过严把“入口关”,以确保党员质量;通过加强监督、强化教育,使其保持先进性;通过疏通“出口关”,对党员信教屡教不改、不发挥作用,对民族分裂主义和非法宗教活动认识模糊的,损害党的形象的不合格党员,进行批评教育,给予帮助,不能改正的,清除出党,确保党员队伍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四)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增强农村基层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在**农村,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的主渠道是利用好土地承包期间集体留下的机动地、集体经济林。一是要摸清集体机动地、经济林的底数,分析掌握土壤条件,种植结构,收效情况,以便准确掌握,合理规划。二是要理清经济发展思路。要坚持从实际出发,按照“林、牧、农”的定位调整经济结构,立足开发和利用集体机动地、果园、经济林等,大力发展优质林果、苗木,集体机动地要实行集中管理、集体经营的办法进行创收,解决一些村机动地、集体果园搞简单的廉价承包,收入很低的问题,承包出去的村集体机动地,必须在机动地上定植经济林,并要求承包人保证经济林成活,承包期限最长不超过年3年,这样可给村集体带来比较好的经济效益;乡镇党委要帮助、指导村党支部,结合集体机动地、经济林的发展现状和前景,制定出发展增收计划,并提供必要的信息、科技、营销、管理方面的服务,要把前景看好,有较高价值的核桃、杏、石榴、葡萄等种植面积调大。
(五)强化监督管理,建立市、乡党委抓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机制。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市委是关键,要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把乡镇党委、村党支部建设摆上重要位置,把它作为加快农村发展、促进农村稳定的重要措施,作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关键,抓紧抓好。从制度上保证农村党建工作任务的落实,一是要制定加强市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工作规划,确定每年实施的目标和措施;建立和完善乡村班子议事规则、民主理财、离任审计、乡镇政务、村务、财务公开、廉洁自律、领导干部责任追究等制度,强化乡村干部的纪律观念。二是抓住重点,分类指导;三是检查督促乡镇党委抓好村级组织建设;四是理顺关系,优化工作环境,建立激励机制。按照“4211”工作机制运转,为基层干部“减压”,实行村组干部减员、增效,为农民减负,根据村集体经济情况,实行村由乡管,按照以绩定酬,酬绩挂钩的原则,按时发放村干部补贴,建立健全村干部待遇保障机制,让村干部先富起来,成为广大农民身边的致富典型,成为农民羡慕的对象,从而焕发基层干部内在的积极性,引导和帮助基层组织和村干部富起来、强起来、硬起来。以增强村干部的工作积极性,有效地促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开展。五是要把宗教管理纳入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内容来抓。在**,“管好了宗教就等于做好了稳定工作的一半”各级党组织要全面贯彻落实宗教管理“五支持、五保护”、“六不准、三限制”、《各级民族领导干部联系清真寺管理责任制》和《各级民族领导干部与宗教人士谈话制度》,认真贯彻党的宗教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