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政文化建设调研报告
时间:2022-10-15 11:02:00
导语:廉政文化建设调研报告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廉政文化建设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是新形势下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一种新的载体和途径。省直机关廉政文化是全省廉政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推进廉政文化进机关,是新时期省直机关党组织和纪检机关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
一、当前省直机关廉政文化建设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近年来,省直各单位认真贯彻党中央《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的要求,运用多种形式,努力提高党风廉政教育的针对性、渗透性、实效性,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是,从廉政文化建设的进程和效果来看,省直机关廉政文化建设发展并不平衡。有些单位廉政文化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有的虽然做了一些工作,但效果不佳。主要是这些单位在廉政文化建设方面还存在这样或那样的不足:
(一)对廉政文化的认识有待提高。一些党员干部对廉政文化的认识和理解不够全面。一是看不到廉政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把廉政文化建设看作是可有可无的软任务、软指标,讲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二是对“廉政文化”缺乏科学、准确的界定。有的狭隘地进行界定,把具备“艺术”形式作为廉政文化的要件,进而片面追求形式;有的任意扩大它的外延,把党风廉政建设的一些常规性工作都视为“廉政文化”。
(二)廉政文化工作与实际脱节。一是内容上缺乏针对性。如照搬其它单位的做法,与所在单位工作中心缺乏联系,让干部群众觉得与己无关。二是形式上缺乏现实性。放弃自己的优势,去做自己做不了的事。如没有擅长书法技艺的人才却要进行书法竞赛;没有表演方面的人才却要举办专题文艺演出,如此等等,勉为其难。三是计划缺乏周密性。如在业务工作非常繁忙的时候安排知识竞赛或文艺汇演,结果既影响了正常工作的开展,又因为缺少准备时间而削弱了活动效果,使干部群众产生埋怨情绪。
(三)廉政文化活动的参与主体错位。就省直机关而言,廉政文化活动的参与主体应当是全体公职人员,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应带头参与。但有的单位,在廉政文化活动的参与主体中往往看不到领导干部的身影,这就导致本身并不掌握公共权力的人积极参与廉政文化建设,对处于权力圈之内的领导干部的思想和行为未必会产生直接影响。如果廉政文化建设的机制建立不起来,应有的作用发挥不出就很有可能出现外围的廉政文化建设轰轰烈烈,掌握权力的领导干部却无动于衷、行为照旧的结果,造成“领导有病,群众吃药”的局面。
(四)廉政文化结构还有待完善。当前廉政文化结构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缺陷。一是廉政文化结构与道德文化建设结合不紧密。廉政作为一种为官之德,廉政文化可以说是一种公职人员的道德文化,但这种认识并没有被普遍认同,主要在于当前社会中的腐败现象呈现出普遍化、流行化、社会化的趋势,使廉政文化受到严重挑战,出现了“笑廉不笑贪”、“好的不香,坏的不臭”等扭曲现象。腐败现象的滋生和蔓延,已经成为培育和加强廉政文化建设、树立反腐倡廉的公民文化的无形障碍,应引起我们的高度警惕。二是廉政文化结构与法治文化建设相脱节。你做你的廉政文化建设,我做我的法律法规宣传,廉政文化建设并没有与现有的一些法律法规宣传阵地有效结合,法律法规知识也没有利用廉政文化建设载体进行大力宣传。三是廉政文化结构与从政环境建设的格局不一致。廉政文化建设的实质就是要优化从政环境,重点是抓公职人员尤其是领导干部的从政环境建设。当前开展廉政文化建设的主要格局为“五进”,即进农村、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家庭,而关键的“一进”—---进“机关大院”却没有列入其中。实践证明,如果缺失党政机关这一关键环节,廉政文化建设就很容易出现外动内静、下动上止的不良局面,从而失去感染力和号召力。
二、推进机关廉政文化建设的对策
在实践中我们深深的体会到,深人推进机关廉政文化建设,关键是要在“五个结合”、“突出五性”上下工夫。
(一)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突出指导性。廉政文化建设是一项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工作,如何提高廉政文化建设的“理论”含量,这是深化廉政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而紧迫的课题。只有在理论上取得突破,才能在实践中有所发展。因此,我们要注重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推进廉政文化建设。必须深入研究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的廉政理论,特别是深人研究三个代表思想的廉政理论和总书记有关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一系列重要讲话,积极探索廉政文化建设的规律,不断丰富和发展廉政理论。密切联系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实际,努力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回答党风廉政建设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更好地发挥廉政文化在反腐倡廉中的基础性作用。坚持走群众路线,尊重群众和基层的首创精神,善于从广大党员干部创造的经验中汲取理论研究的营养。加强廉政文化的学科建设,组织专家学者对社会廉政文化、政府廉政文化、公职廉政文化以及廉政价值观、廉政法规体系、廉政队伍建设、廉政活动及评价机制等基本内容进行科学研究,着力构建廉政文化体系,为开展廉政文化建设提供一本适用教材。广泛开展多层次、多角度、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理论研讨活动,加大廉政文化精品创作力度,努力创作一批廉政文化专著、理论文章、影视、戏曲等精品力作,打造廉政文化品牌。扩大廉政文化建设的认知面和影响面,提高廉政文化建设的水平。
(二)注重历史与现实的结合,突出创新性。要坚持古为今用、以古鉴今的原则,用现代的眼光去审视优秀的历史廉政文化,用创新的理论去研究历史廉政文化,用丰富的载体去展示历史廉政文化,将历史上的廉政文化资源转化为现实的廉政文化发展优势;同时,要具有世界眼光,积极借鉴和吸收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深人研究挖掘廉政文化的内涵。力求使廉政文化建设“把握时代脉搏,顺应时代潮流”,把公平正义、效率诚信和民主法制等富有时代特征的新观念、新道德,作为廉政文化继承和创新的内在核心,使廉政文化建设更具科学性、时代性。
(三)注重共性与个性的结合,突出特色性。一是必须紧扣本单位、本部门的工作重心和特点,准确把握党员干部的思想脉搏和存在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廉政文化建设。二是根据本单位人员素质状况,采取恰当的形式和方法,以生动活泼的文化形式反映党风廉政建设这一严肃的政治主题,引导党员干部思廉务廉,营造反腐倡廉、拒贪思廉的氛围,进而教育和引导党员干部以及广大人民群众廉洁自律,人人都为端正党风和转变社会风气贡献一份力量。三是要重点梳理本单位、本部门廉政文化文脉,充分挖掘本地历史底蕴,因地制宜,培育一批既有部门特色又有时代气息的廉政文化建设典型。四是要思全局、观大势,自觉把本部门廉政文化研究和建设放到全省全国廉政文化发展大格局中去考察、去研究,学习借鉴全国各地的先进经验和做法,为我所用。
(四)注重高雅与通俗的结合,突出大众性。要紧紧抓住提高党员干部的思想道德素质、尤其是廉政修养这个根本,把先进性的要求与广泛性的要求结合起来。一手抓高雅廉政文化建设,以理想信念、道德修养、价值观念、行为准则、生活情操为核心,不断提升党员干部的思想境界、文化素质和道德情操,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增强先进性意识、实践先进性要求、树立先进性形象;一手抓通俗廉政文化建设,根据不同群体对廉政文化建设多层次的需求,有针对性地创作一批为机关党员干部喜闻乐见的通俗廉政文化产品,提高廉政文化建设的有效性。
(五)注重内容与形式的结合,突出实效性。通过充分运用各种载体,拓展廉政教育的内涵,扩大廉政教育的影响,营造守廉、尊廉、崇廉的浓厚氛围。一是以“读书思廉”为载体,筑牢拒腐防变的堤坝。通过多种途径开展读书思廉教育活动。积极组织广大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认真研读有关法律法规和理论文章,通过中心组学习、支部学习、读书会、心得交流会等各种形式,对党员干部进行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教育,进行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教育,进行党纪政纪教育和从政道德教育。二是以“文化倡廉”为载体,营造廉荣腐耻的氛围。通过开辟廉政书刊阅览室或设立廉政书柜、建立廉政文化长廊、购置反腐倡廉的电教片进行巡回播放等丰富多样的形式,挖掘历史文化中丰富的廉政文化内涵,整理收集有关廉诗、廉文、廉联和“清官故事”,使之与新时代的廉政思想、理念、制度和先进事迹相结合,扩大廉政文化宣传教育的覆盖面和影响力,营造廉荣腐耻的氛围,形成廉政文化合力。三是以“家庭助廉”为载体,打造远离腐败的港湾。要把积极创建“廉洁家庭”作为廉政文化建设的重点来抓,开展一系列丰富多样的“家庭助廉”活动,教育“贤内助”常吹“廉政枕边风”,当好领导身边的“纪委书记”,时刻提醒亲人拒腐蚀永不沾,清清白白做官,堂堂正正做人,营造“家庭设纪委、常敲廉政钟”的良好氛围。四是以“谈话促廉”为载体,增强党员的法纪观念。要建立健全以任前谈话、定期谈话、诫勉谈话、警醒谈话为主要形式的预警促廉机制,开展定期“述廉”、民主“评廉”、承诺“保廉”、自查“报廉”以及民主生活会“正廉”活动;同时采取以案说纪,“用身边案例教育身边人”等方式,加强对党员干部的警示教育,增强廉洁从政意识,促使党员干部做到为民、务实、清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