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干部作风调研报告

时间:2022-10-13 09:24:00

导语:基层干部作风调研报告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基层干部作风调研报告

当前,基层干部的作风总体是好的,特别是通过开展农村“三个代表”学教活动,干部的宗旨意识、事业心和责任感有了进一步增强。但客观地说,基层干部作风方面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亟待解决。

一、存在的问题

1、思想解放不够,经济发展思路不够清晰。一些基层干部用老眼光看新问题,面对市场经济的风起云涌,不知如何入手,看不到自身的优势,看不到发展的希望,怨天尤人,总觉得“难为无米之炊”。有的就农业抓农业,在产业结构调整、发展工业和招商引资工作中,小打小闹,放不开手脚,有的理不清发展思路,打不开局面,在工作中眉毛胡子一把抓,沿用老一套;还有的跳不出传统的惯性思维,一事当前,不是以“三个有利于”为标准,而是上面不说我就不做,或者是上面怎么说我就怎么做,满足于守摊子、混日子,造成财政增长乏力,农民增收缓慢。

2、学习风气不够浓,缺乏与时俱进的本领。大多数基层干部总觉得工作太忙太累,抽不出时间学习。即使学习,也顶多是翻翻报纸,看看电视,摘抄的读书笔记也多是虚于应付,流于形式,做做样子,不能很好地理论联系实际。

3、作风不够实,工作落不到实处。有的驻村干部不是当抓落实的“主攻手”,而是当“二传手”,下到村里,把任务交给村干部就完事走人,至于工作是否落实,落实了多少,心中无数。

4、群众观念较淡薄,与群众打不成一片。基层干部身处农村一线,直接与广大农民群众打交道,但是一些基层干部对群众的感情不深厚,与群众打不成一片。有的乡镇干部习惯于坐“镇”指挥,满足于听听汇报,即使下去了多是走马观花、蜻蜒点水,对于偏远难行的村落,一年到头难得去一回。一些基层干部廉洁自律不够强,乱吃乱喝,有客来要吃,没有客来找个理由也要吃,公私不分,引起群众反感。一些乡镇干部下到村里,只是认得书记、主任的家门,极少抬脚下到贫困群众家中,更别说与群众打成一片。

二、相应的对策

1、从根子上更新观念。首先,要开拓创新。“观念是金,观念就是财富”,基层干部要坚持以“三个有利”为标准,自觉实践“三个代表”,与时俱进,冲破传统束缚,挣脱思维定势,克服“不思进取,得过且过”和“小富即安,小进则满”的落后思想,大胆探索,不断创新,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其次,要乐于学习。要把学习当作一项硬任务来对待,多挤些时间,学习现代知识和发达地区的成功经验,“拿来”为我所用。再次,要勤于思考。围绕市场转,吃透上情了解外情,掌握下情,多思考本地有哪些比较优势,适宜发展什么,怎么来发展,理清本地经济发展思路,千方百计增加农民的收入。只有这样,用新的观念、新的思路来指导行动,工作的落实才有创新性,才能产生不一般的效果,同时,农民群众也会在干部的影响带动下,坚定发展的信心,看到发展的希望,跟着干部大胆闯,大胆干。

2、把群众利益放心坎。为什么现在干部的通讯交通工具先进了,与群众的距离反而疏远了?为什么干部的文化素质提高了,群众工作反而不晓得做了?说白了,还是一个干部对群众的态度问题。基层干部要正确处理好对上负责与对下负责关系,正确处理好个人利益与群众利益的关系,树立“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思想,发扬“舍小家,顾大家”牺牲精神,做到个人利益服从群众利益,把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摆在最高位。要心系群众,端正对群众的态度,关心群众冷暖疾苦,与人民群众“零距离”接触,建立“鱼水”关系,而不是“油水”关系。要发扬当年苏区干部好作风,条件苦,工作再累,仍不忘“夜打灯笼访贫农”,要经常到困难群众家中去走走,看看他们的碗里吃的是什么,床上盖的是什么,了解他们在想什么、盼什么,只有这样,群众才愿意把你当作知心人,相信你,亲近你。

3、带着感情做工作。决策和部署是否得到了落实,最终的效果是看是否真正变成了广大群众的自觉行动。怎样把决策和部署化为群众的自觉行动?靠行政手段显然是行不通的,必须耐心细致做思想政治工作。为什么有的干部说破了嘴,跑断了腿,群众还是无动于衷,甚至唱反调对着干呢?这里面有方法和艺术问题,更主要的是作风问题。农民群众厚道纯朴,喜欢的是说话实在、真心助人、诚实有信的干部,不太听从居高临下的发号施令、不学无术的口头说教和言而无信的夸夸其谈者。作为基层干部,要从群众所盼的问题入手,一心围绕群众反映最强烈和最关心的事来开展工作,扎扎实实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只有这样,群众才能自愿接受教育,才会自觉支持、投入、参与,乐意按你的要求去做。只要是带着感情去做,就没有做不好的工作。

4、加强教育和管理。促进基层干部作风转变是一项系统工程,建设这一系统工程,必须从加强教育和管理入手,坚持做到“三个强化”:一是要强化教育机制。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要充分利用党校、党组织生活会以及在农村干部中开展的“双学双培”活动等形式,加强对基层干部尤其是乡村干部的教育。通过强化思想教育,使广大基层干部树立正确地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增强艰苦创业的责任感,为民造福的紧迫感,尽心尽责的使命感,不断提高思想觉悟,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做到言行一致,按说的做,按做的说,从讲政治的高度不断增强抓落实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二是要强化制度建设。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要通过建立健全管理制度,约束规范干部的行为。其一,严格乡镇干部驻村制度。驻村干部应坚持做到经常性住村,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乡镇党政一把手要率先垂范,带头驻村,同时要关心驻村干部的生活,改善吃住条件,使干部安得心,住得下。其二,建立干部《民情日记》制度。基层干部要经常进村入户,对农户的生产、生活现状,群众的困难、意见、要求与建议,认真作好记录,并将情况进行梳理,及时研究解决,逐一抓好落实。其三,实行群众评议监督制度。采取设立意见箱、聘请群众代表担任干部作风监督员等形式,加大群众监督力度,不定期地将征求意见表发放到群众中去,由群众对干部的综合表现尤其是对作风方面进行评议,并以此作为行赏论罚的重要依据,对评议结果差的干部,责令限期进行整改。三是要强化奖惩机制。要建立健全工作目标管理考核机制,将目标任务层层分解,落实到每个基层干部,定期进行量化考核。年终,严格按规定兑现奖惩,完成任务好的,要大力给予奖励;对完成任务差的,则进行诫勉。坚持以工作论奖罚,凭实绩定取舍,按政绩分优劣的用人导向,重奖那些工作上用心、尽力的干部,重用那些干实事、求实效的干部,以调动广大基层干部的积极性,激励他们改进作风,把一门心思用在工作中,用在抓落实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