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部考察质量问题报告
时间:2022-10-11 09:03:00
导语:干部考察质量问题报告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干部考察工作是选拔任用和管理的重要环节,是一项具有很强政策性、程序性、操作性的基础性工作。组织部门必须不断改进和完善干部考察工作,努力提高干部考察工作质量。
一、干部考察工作存在的突出问题
第一,考察内容不够具体完善。内容过于笼统抽象,缺乏具体内容。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注重以基本原则为标准,如德才兼备、群众公认、任人唯贤等概念化的东西突出;另一方面是过分突出量化的评价标准,对不同层次、不同类型、不同岗位的领导干部都使用同一考察内容和标准,造成量化使用上的泛化。
第二,考察方法不够规范和健全。目前考察方法较为单一,除个别谈话和民意测验之外,其他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还没有被广泛采用。民意测验也存在参与范围偏小,测评指标过于笼统,测评环境不良等问题,使参评人员难以真实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意愿。
第三,考察范围不够丰富全面。目前干部考察的范围往往局限于工作单位,对干部的日常表现了解掌握很少,缺少对干部一贯表现的评价。加之在具体操作过程中,接受访谈对象较狭窄,以考察对象所在单位主要领导、中层干部为主,向熟知考察对象生活的群众了解不够,使得一些干部生活作风和经济方面存在的问题难以发现。
第四,考察结论不够客观准确。有时只反映干部现实表现、工作政绩、能力素质、发展潜力、群众公认程度等表面关系,缺乏深层次的分析判断,考察结论往往与事实有距离或不准确,易造成以点概面,以偏概全。
第五,考察主体素质存在局限。表现为:责任心不强,工作作风不深入。有的缺乏必要的工作经验和业务技能,工作不深不细,对获得的各种信息难以作出正确的判断。
上述问题的存在,导致考察结果在不同程度上存在失真失实的问题需要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加以解决。
二、干部考察工作中存在的突出矛盾
第一,考察要求精确性与考察标准笼统性的矛盾。由于缺乏操作性较强的评价标准作为参照物,考察者只能凭自己的认识和价值取向来进行分析评价,因此常常产生一定的主观随意性,容易导致考察工作中出现失真失实的问题。
第二,考察要求全面性与考察范围局限性的矛盾。新的社会条件下,干部活动范围的扩展对其思想和行为的影响越来越大,干部日常行为表现以及“八小时以外”的活动更能反映其思想道德品质和廉洁自律情况。这就要求必须扩大考察领域,全面了解干部的真实情况。
第三,考察要求客观性与参评人员心态主观性的矛盾。个别参评人员往往从与自己的利害关系角度作出评判,而不愿客观地反映考察对象的情况,所以常常出现违背事实真相。还有些参评人员认为考察只不过是走形式,工作积极性不高,敷衍了事。这就使得考察人员难以了解真实情况,对考察对象难以作出客观准确的评价。
第四,考察主体主导性与主体素质差异性的矛盾。在考察工作中,给考察主体留下了很大的操作空间,无论是访谈对象的选拔、考察活动的组织、考察过程的把握,还是对考察情况的取舍分析,都是由考察主体来操作和决定的。由于考察者素质参差不齐,资历阅历、兴趣爱好、专业知识、思维方式不同,在对考察对象的评价上有时会出现“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情况。
三、改进干部考察工作的主要对策和措施
第一,改进干部考察方式,完善干部考察机制。一是要变平面考察为立体考察。考察干部不能只停留在某一平面上,而应多方位、多角度进行考察。要了解其工作范围的上级、平级、下级对考察对象的评价,同时,要考察干部的生活圈、社交圈的情况。二是要变静态考察为动态考察。如采取实地考察法、跟踪考察法、找访考察法等。考察人员深入基层和有关单位,明查暗访,与有关知情人促膝交谈,让其在轻松活跃的气氛里说出心里话,把考察对象的真实情况反映出来。三是变突击考察为期限考察。组织部门根据考察对象的职务、岗位等不同情况,规定相应的考察期限。在考察期限内,考察人员有权独立调查了解考察对象的情况,全面收集有关材料,不受其他人的限制和干扰。
第二,细化考察内容,量化考察标准。细化考察内容,就是要将党政领导干部的任用标准,按德、能、勤、绩、廉五个方面进一步细化、分解为若干具体项目。量化考察标准,就是要对能够量化的考察指标尽可能进行量化,如将思想政治素质等按优劣、强弱程度,划分为若干明确的定性程度级;将工作实绩等相应地进行数值量化,确定不同的分数。同时,要确立并执行考察干部统一的客观尺度,抓紧制定和完善各级各类党政领导干部的岗位职责规范,以及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任期目标责任制。
第三,扩大考察民主,增加干部考察工作透明度。要扩大参与范围。根据《条例》规定的范围,进一步扩大干部群众的参与面。如考察对象担任部门领导职务的,应延伸到上级主管部门和下级对口部门听取意见;对窗口部门的领导干部,还可外延到部分服务对象和普通群众中听取意见;考察对象在现单位(岗位)工作时间不长的,还要到原单位进行考察。要健全参与机制,推行差额考察制,探索考察结果反馈制,加强群众对考察工作的监督。
第四,拓宽考察视野,强化日常考察。要变以定期考察为主为定期考察与平时考察相结合。目前,组织部门考察干部一般都实行定期考察或年度考察。其弊端是容易让群众误解为定期或年度考察不能真实反映干部素质的全貌,而且在很短时间内也不易考察出干部的诸多情况,了解更多的问题。实行平时考察,即各级组织部门对所管理的干部有计划地进行定期考察,并将考察情况建立档案,作为今后干部提拔任用的重要依据。实行平时考察,可以消除群众误会,排除心理障碍,向考察人员反映真实情况;同时,还可以掌握干部的一贯表现,避免因一时一事的假象用错干部,给党和人民的事业造成损失。平时考察应根据不同情况,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来进行。可以结合定期考察,或在重大事件和关键时刻进行考察,还可以利用各种机会进行随机考察。
第五,更新考察手段,丰富考察内容。现有干部考察手段在一定程度上还停留在较为原始的手工操作加感官判断的阶段,具体表现为:个别谈话由手工记录,民意测验、民主评议结果用人工统计,考察结论以书面语言形式表达,考察结果因受考察人本身的经验积累、知识底蕴、情感取向等因素影响较大。为提高干部考察工作的效率和准确性,应大力推广和运用现代科技成果。如依据本地区、本部门实际和拟任职位特点,设计出用于干部考察工作的指标体系,明确考核测评内容的评分标准和权重比例,开发可操作的计算机应用系统;与科研机构、大专院校通力合作,研制和开发具有干部考察结果的对比等多方面功能的应用软件,用于竞争上岗、公开选拔等需要进行淘汰的考察任务中。还可以充分运用录音、录像、摄影等技术,对被考察对象进行心理测评认识。总之,要充分利用现代技术,全方位、多侧面、快速准确地反映考察结果,并借助现代的科学手段,推动考察成果最大限度地向工作成果的转化,尽可能地避免“人为”因素对考察结果的影响。
第六,健全约束机制,实行考察工作责任制。要制定干部考察责任追究办法,明确考察人员、谈话对象以及各有关方面应尽的职责,应负的责任,并在工作中认真贯彻执行。要提高考察人员的综合素质,加强对干部考察人员的业务培训,对于部考察人员的素质、资历进行严格把关,努力建设一支政治素质好、业务能力强、作风正派、纪律严明的考察人员队伍。必须不断研究新情况、不断适应形势的发展、不断地改进方法,才能保证干部考察工作的真实性和准确性,从而为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提供有力保障。
- 上一篇:114查号台青年文明号汇报
- 下一篇:领导干部权力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