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工业调研报告

时间:2022-10-04 01:05:00

导语:硅工业调研报告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硅工业调研报告

硅资源是**市的特色资源,也是信息产业和许多产业的基础性资源。利用硅资源深加工而成的石英玻璃、硅微粒、压电材料等产品广泛用于与国计民生紧密相关的信息、化工、电工、建材、冶金、照明等产品产业,尤其是随着材料科学的飞速发展,硅材料作为基础材料已渗透到国民经济和国防科技的许多领域。如何抓住国际国内硅产品深加工产业快速发展的机遇,着力提高硅资源开发水平,有效打造有东海特色的硅产品制造基地,推动东海县硅支柱产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本文做一探讨。

一、现状特点

东海县是蜚声中外的“中国水晶之都”,境内水晶、石英矿藏丰富,被国际友人称为“中国石英中心”,中国最大的水晶专业市场座落在东海县城。全县硅工业发展呈现以下特点:

1.硅资源储量丰、品位高、分布广。据江苏地质六队预测,东海县境内天然水晶、石英储量约为14.6万吨和2.5亿吨,二氧化硅含量分别高达99.9983%和99.88%。东海县总面积2248平方公里,水晶和石英矿产品分布面积达1500平方公里,占2/3年开采量、收购量占全国的1/2以上。

2.硅材料加工行业科技含量较高,技术创新能力较强。国家“十五”规划以来,东海硅支柱产业领域先后组织实施各级各类科技项目近150项,其中省级以上78项。高质量建设了江苏省石英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石英玻璃分析测试中心,企业研发能力不断提高。2003年初,东海县硅材料产业被国家科技部认定为国家火炬计划东海硅材料产业基地。先后承担了多项国家科技攻关项目和江苏省科技攻关项目,解决了硅资源加工业中一些共性、关键技术难题,为产业发展和产品档次提高提供了较强的技术难题。微电子材料、新型电子元器件、灯具、石英玻璃管等产品加工制造技术已处于全国领先水平。

3.产品结构不断优化,硅资源深加工支柱产业集聚效应明显。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主要产品逐步由初级向中高级拓展形成了六大系列产品的规模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年,全县500余家独立核算硅产品生产企业产值达48亿元,占全县工业经济总量的40%以上。其中高新技术产品产值32亿元,利税超6亿元。初步形成了以龙头企业为主的硅产品生产开发体系。建成了石英玻璃管、硅微粉、石英玻璃原料三大生产基地和压电石英晶体元器件、石英玻璃灯两大加工中心,分别是:以**太平洋石英制品有限公司、福东照明电器有限公司等为龙头企业生产的透明石英玻璃管、滤紫外透明石英玻璃管、低羟基透明石英玻璃管、激光器用透明石英玻璃管、绿色环保光源用石英玻璃管等石英玻璃管生产基地。该体系有30多个产品,年产量达1.5万吨,国内市场占有率达90%以上;以东海县硅微粉有限公司、东海县高科技硅微粉厂等为龙头企业生产的普通、去离子、活性、熔融硅微粉生产基地。该体系有20多个品种,年产量近6万吨,国内市场占有率达85%以上;以**太平洋金浩石英制品公司等为龙头企业生产的石英玻璃原料基地,年产石英玻璃原料3万多吨,国内市场占有率达80%以上;以东海县晶体材料厂为龙头企业生产的低腐蚀隧道密度压电石英晶体、SMD表面贴装用压电石英晶体生产中心,年产量达60多吨;以东海康达照明电器厂等为龙头企业生产的节能灯、环保型JC、JD、H系列灯等各类特种灯近百个产品,年生产能力近3亿支(只)的石英玻璃灯具生产加工中心。

二、主要问题

东海县凭借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硅产品深加工产业已形成一定规模,并在国内占有相当份额,但其作为全县的支柱性产业,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主要存在以下突出问题:

1.企业规模普遍偏小,抗风险能力差。在全县近500家水晶及硅系列产品加工企业中,产值达亿元以上的企业寥寥无几。大部分企业的固定资产在500万元以下,特别是水晶工艺品加工企业、灯厂和石英砂厂固定资产超过100万元、产值超过1000万元的更是寥寥无几。行业整体规模与企业数比例失调。我县安峰镇生产石英砂企业多达47家,年产量却只有10万吨,产值只有0.3亿多元。驼峰镇生产灯具的企业多达108家,年产量仅有9000万只,产值只有1亿多元。这些企业大多维持在家庭作坊式的原始状态,资本构成单一,经营规模弱小,企业管理粗放,很难在现代市场经济中长期立于不败之地。

2.硅产品企业之间的价格战愈演愈烈,损害了行业和企业,国家和地方的利益。朴实无华的数字是最好的佐证,10年前,石英玻璃管的价格是每公斤约100元,现在每公斤不到20元;上世纪末硅微粉价格每吨约8000元,现在每吨只有4000到6000元;碘钨灯从最初的一支20元跌至目前的不到一元;熔融石英料5年前的价格约为每吨2300—2700元,而现在只有每吨1400元左右。价格的恶性竞争在不断压缩着企业的利润空间,制约着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使企业难以有充足的资金进行技术改造和科研开发,使东海县整个行业技术水平增长缓慢。同时,整个行业产值的增长速度滞后于产品产量的增长速度,为国家和地方提供税源后劲不足。总之,同行之间的价格恶性竞争对本县经济发展有百害而无一利。

3.产品的科技含量低、附加值少,核心竞争力较低,与国际先进水平尚有较大差距。大部分企业缺乏核心技术,技术控制力不强。以石英玻璃管行业为例,东海县的石英玻璃管虽已在国内市场占有相当份额,但在产品的纯度、口径、羟基含量、使用功能等方面与国际先进水平差距明显。在年,德国赫劳斯公司生产的石英玻璃管产品工艺指标为OH<1ppm,实际生产的平均值仅为0.1—0.15ppm,全部金属杂质含量约为50ppm,而目前东海县生产的石英玻璃管OH含量最低为3ppm,全部金属杂质含量比国外高好几倍。德国贺利氏公司可以用连熔炉直接拉制Ø320mm石英玻璃管,美国GE公司可以直接拉制Ø250mm石英玻璃管,我县目前生产的最大口径石英玻璃管为Ø100--180mm。用在半导体技术上的大直径石英玻璃管每公斤进口价约1000元,而主要用在照明工业上的小直径石英玻璃管每公斤出口价只有几十元,并且由于质量差,出口量有限。另外几个行业,也存在同样的问题,全县180多家石粉厂生产的粗制石英砂效益很低,浪费了宝贵的硅资源;80多家熔融石英厂除去电费和原料费,利润微小,浪费了优质资源,实际上资源已几乎成为企业之间比拼的惟一资本。

4.在硅原料的开采、加工、销售等管理方面缺少长远的、可持续的发展规划。一是无序开采和不合理利用。东海硅资源储量虽然丰富,但可供开采的不足总储量的十分之一。目前,我县地表已很难再开采出石英矿石,开采深度浅的需7—8米,深的已到50米以上。在开采过程中,普遍存在资源的不当开采;在硅资源加工过程中,石英矿石未经严格分选,就被统一加工,导致资源的大量浪费。二是销售缺乏必要的宏观管理。**年我县石英砂加工企业共生产石英砂约45.8万吨,其中销往县外约31万吨,其余14.8万吨被县内企业使用,而我县以石英砂为原料的企业年消耗石英砂近20万吨,尚有5万多吨缺口需从县外购进。这种局面造成优质硅资源大量流失,影响了本县硅产品深加工企业生产规模的扩大和生产原料的供给。三是硅产品加工企业对环境保护、劳动保护等项工作有待改进。由于硅产品在加工工程中会产生一定的粉尘、废气等污染,往往一些企业在发展生产过程中比较普遍地忽视环境保护和劳动保护,形成先破坏,先污染,后治理的逆向过程,从而对生态环境和工作环境带来较大影响,制约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四是缺乏宏观调控引导,一般性重复产品建设多,资源配置有待进一步优化。

三、对策措施

合理有效利用硅资源做大做强硅支柱产业,应主要采用政府引导和行业自律两种方式,努力建设一个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创汇、高市场容量的硅资源深加工支柱产业,实现科技、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全面进步。

1.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把资源的集约化开发放在首位

东海县应依法保护和合理使用资源,努力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同时推进资源综合利用技术研究方法,符合矿产资源的使用制度改革,规范和发展矿业权市场。应尽快制定有关政策和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硅资源无秩序、无限度地开采。应规范硅资源销售渠道,确保本县硅产品深加工企业能用到优质的石英原料。建议提高硅资源加工企业“门槛”,从企业的固定资产、注册资金、人才等方面制定严格的标准,由硅工业协会协助工商管理部门严格审核,达不到要求的,工商部门不予办理营业执照。建议成立由政府、硅产品深加工龙头企业为大股东的石英玻璃原料集团,引导、调控全县石英矿石的开采、收购和销售。同时对不具备生产、经营条件的小企业,鼓励大企业兼并、收购或坚决关停并转,从严制裁无序开采行为。要组织对境内硅资源矿进行全面的勘查评估,在此基础上建立原材料品质测评体系、生产体系和供应体系,尽快形成全县范围内的资源共享、优质优价的原材料供应平台。

2.充分发挥已成立的硅工业行业协会作用

充分发挥协会联系广泛、专业人士多的优势,研究制定硅资源深加工产业发展规划和行业规则,遏制企业之间有损行业利益的不当竞争,使企业之间能加强合作,密切配合,共同发展。建议以“协会”为平台,组织会员开展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环保知识、法律、硅行业相关业务知识培训,增强会员的可持续发展意识、资源利用战略意识,培养会员的科学发展观。建议成立石英玻璃管、熔融石英、石英灯等分会,在分会中制订《行业公约》,约定不同规格、不同质量产品的价格底线。要与国土管理部门、工商管理部门联合定期召开理事会议和会员会议,研究探讨硅资源开发利用方面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建议采取“政府主导、硅工业协会协调、市场化运作”模式建立“硅工业产品、设备专业市场”,“专业市场”按照硅产品门类进行分区建设,可细分为石英玻璃管区、硅微粉区、石英玻璃灯、石英设备等区域。市场建成后,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工商联、硅工业协会等单位应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引导全县硅工业企业在市场内销售产品和购买专业设备。“专业市场”要为场内企业提供信息咨询、政策宣传、协调价格等服务并监督企业遵守行业规范。力争用3—5年时间把“专业市场”建成全国最大的硅工业专业市场和硅产品集散中心。

3.通过资源整合、优势互补,积极推进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延伸产业链,提高附加值和竞争力

我县目前所拥有的是基础资源优势,大多数产品都属于低端产品,即使是在国内市场占有绝对优势的产品,其技术水平与国际水平相比也还有较大差距。不进行资源整合、优势互补和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有限的自然资源的价值就得不到充分发挥,最终形成的产业优势也将不复存在。因此,硅资源加工支柱产业必须努力向高端发展,鼓励资源利用率高的产品发展,限制技术水平低,资源消耗大,效益差的产品发展。相关企业应紧密结合当前世界信息产业技术发展需求的硅产品项目,不断跟踪和分析研究国内外硅深加工产品市场的发展动态,改进硅深加工产品的质量,调整硅深加工产品的品种,加快发展以硅为原料的硅外延片、有机硅、石英光纤等产业。加大骨干企业股份制改造和中小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力度,通过上市、重组、参股、合资等形式优化生产要素配置,努力培育规模化大企业或企业集团。通过大企业或企业集团的龙头带动作用,集聚优势资产,实现低成本扩张,形成企业集群和产业集聚,实现超常规、跨越式发展。

4.建设硅资源产业技术研究中心,加大研发力度

针对全县硅资源产业发展的基础技术问题和共性技术问题,提高加强产学研联合,建立一个全县硅资源产业发展共享的技术研究中心,并争取成为省级、国家级特色产业技术中心。集中设备、仪器、人才、资金等优势资源,提高技术研究中心水平,解决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不足问题。鼓励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与企业共同研究开发生产新产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新的生产力。东海县硅产品深加工龙头企业要通过招商引资与国内外光纤、硅半导体、石英陶瓷、耐火材料等高科技企业合作,相互取长补短,促进全县硅产业技术进步。国家东海硅材料产业基地要加快建设,尽快形成规模优势和联合经营优势,以集团化形式走向国际市场,参与国际竞争,提高整体竞争力,实现硅工业企业整体水平与国际接轨,最终实现我国硅深加工产业的跨越式发展,带动东海县经济的跨越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