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教育管理研究报告

时间:2022-09-29 04:33:00

导语:党员教育管理研究报告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党员教育管理研究报告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继续深化,特别是社会生活的多样性,使广大基层党员的活动范围日益扩大,党员流动性不断增强,这就给党员的教育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创新党员教育管理手段和方式、建立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新机制,用改革的精神探索解决党员教育管理中的新情况新问题,特别是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的新模式,成为不可忽视的难点问题。近几年,北区积极探索党员教育管理手段,创新流动党员教育管理模式,取得了一定成绩。将原青海化建48名流动党员组织起来,建立了临时流动党员党支部,使外出党员找到了“家”;针对湟水河市场流动党员较集中的优势,将从业的20余名流动党员组织起来实行“双向管理”,以此扩大党组织工作覆盖面,促使流动党员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两个文明中建功立业,起了积极作用。但面对新形势、新问题,流动党员管理的手段、方式等方面仍存在不少的问题,亟待研究解决。

一、流动党员的现状

(一)流动党员的特点和趋势。目前,就北区而言流动党员有580名,其中,组织关系在外区县,流入本区的84名,占14.5%,组织关系在本区,流入本市其它区县的310名,占53.5%,流入到外省市的186名,占32%。从总体上看,流动党员具有如下特点:一是构成比较复杂,生存状况差异较大。从年龄结构看,各个年龄层次均有分布,中老年占有相当比例,其中,35岁以下的占7.9%,36—50岁的占14.1%,50岁以上的占78%。从受教育程度看,流动党员中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的占71.4%、高中文化程度的占26.3%、大专及以上学历的2.3%。二是离退休职工流动党员居住比较分散,下岗、失业职工中的流动党员因就业需要流动频繁,主要分布在建筑、商贸、饮食服务业等领域。三是从流向看,主要从经济发展缓慢区流向经济发展较快区,社区中下岗职工、离退休职工流动党员占流动党员总数的52.3%。四是从流动目的看,大部分是以外出务工为目的,呈季节性流动,夏秋两季流量明显高于冬春两季。

(二)流动党员的思想状况。通过与流动党员见面、交流和了解,感到其思想状况主流是好的,他们对党的事业充满了信心,积极拥护党的富民政策,主动适应市场经济的意识较强,除少部分流动党员因失业、无工作被动进入市场外,绝大多数流动党员能主动进入市场,迎接市场的挑战,他们有着较强的民主意识,对党内事务和社会事务表现出一定的参与意识。但也存在一些值得注意的思想倾向,主要表现在:一是部分流动党员对党的归属感有所降低,有的流动党员不愿接转组织关系、甚至不愿表明自己的党员身份,还有少数流动党员即使接转了组织关系,但长期不参加组织活动,不按时缴纳党费。二是部分流动党员的党员意识不强,有的流动党员认为“忙于生计,无暇顾及组织问题”,认为当不当党员无所谓。

二、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去向难以把握。部分流动党员受市场经济负面效应的影响,组织观念淡薄,外出前、流入后不及时向党组织报告,成为“挂名党员”,导致多数流动党员去向难以掌握。据从社区党组织了解,流动党员外出前向党组织汇报的仅占4.4%,外出后能与原党组织主动保持联系的也只占9.5%。流动党员的管理出现了较为普遍的脱节现象,即用人单位不管,原单位党组织形式管而实不管,社区党组织没权管,原来主要依托系统和单位的党员管理教育渠道和方式已明显不适应新的形势。

(二)组织活动难以开展。有些党组织对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工作不够重视,流出地和流入地党组织之间未建立配合机制,致使流动党员组织活动流于形式,有60%以上的不能坚持过正常的党组织生活。大部分流动党员在外出务工过程中,不汇报、不请示,有相当一部分党员存在“两不管”现象。有的流入地党组织对流动党员不闻不问,多数流动党员无法参加从业地党组织活动;更有一部分流动党员故意隐瞒身份,怕暴露党员身份,受约束多,影响自己挣钱,成为“隐性党员”,导致外出期间党组织脱管,党员教育培训更是难以落实,加之流动党员分布零散,地点不固定,难以集中,或缺乏活动场所和经费,使组织活动更是难于开展。

(三)管理措施难以到位。社区党组织和有关党组织没有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流动党员管理措施,致使许多流动党员成为“三不”党员、“口袋”党员。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工作的流动党员,由于不少新的经济组织对流动党员管理不重视或者党组织机构不健全,致使大部分流动党员的学习教育活动无法落实。有的流动党员正处在考察期,外出前后既不汇报又不联系,或不按时提出转正申请,以至于党组织对其外出期间表现难以把握,培养考察难以落实,转正手续难以办理;部分正式党员,如果按党章规定“党员没有正当理由,连续六个月不参加组织生活或不交纳党费,或不做党组织所分配的工作,就被认为是自行脱党”,则有一半以上的流动党员会自行脱党。但在实际操作中,认为流动党员在管理上不好把握,又易得罪人,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管理力度不到位,党组织缺乏吸引力。

(四)作用难以发挥。流动党员长时间远离党组织,得不到党组织的教育帮助,加之不少党员自我约束能力差,易受不良环境的影响,特别是一些政治素质不高、立场不坚定的流动党员,经受不住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重经济收入轻思想建设,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混同于一般群众,放任自流,不但起不了党员的带头作用,反而成为害群之马,做出有损党组织形象的事情,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难发挥。

(五)转移党员组织关系难。流动党员主要流入非公有制企业、个体或私营企业,而这些单位大多数尚未建立党组织或党组织不健全,这就使得部分流动党员虽然在原所在地转出了党组织关系却无地方接收。对流动党员来说,就业的单位和行业大多是个体、私营企业和一些服务行业,而这些用工单位和行业的党组织不健全或没有设立党组织的情况较为普遍,使得一些流动党员在用工单位找不到党组织,也就无处转落组织关系和参加党的组织生活。这种情况,在大中专毕业生和军队转业待分配工作的人员中也不同程度地存在。另外,还有一些离退休老党员在退休后迁居到原籍,不能及时转递组织关系。

(六)党费收缴管理难。受市场经济负面效应的影响,一些流动党员党性观念减弱,寻找各种借口不参加组织生活,不履行党员义务,长期不缴纳党费,从而逐步游离于党组织管理教育之外。就北区掌握的情况看,约有80%以上的不能按时足额缴纳党费,有相当一部分流动党员只顾外出挣钱而不按时缴纳党费。有的党员只在即将外出时交一次;有的流动党员想起来就交一次或补交一些;有的外出务工经商回来后才补交。

(七)管理工作难以落实。大部分党组织在流动党员管理上缺乏针对性、灵活性,致使流动党员的管理教育工作跟不上节拍。有的党组织负责人认为流动党员数量不多,抓不抓无所谓,不想管;有的认为流动党员流动性强,情况复杂,不好管。少数党组织“有组织无活动”或组织活动流于形式,效果欠佳。大部分党组织沿用“单位制”下集中统一的党员教育管理模式,忽视了流动党员分散、灵活、多变的特点和多样性、差异性的需求,难以吸引流动党员,致使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活动不起来、组织不起来、效果不明显”。

(八)教育方式难以适应。一是教育内容的单一性与党员需求的多样性不相适应。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流动党员流动范围扩大、从事行业增多,再加上党员年龄、文化结构不同,党员对教育需求也各不一样,而一些党组织没有从实际出发,在教育内容上过于强调一致性,不能做到因人施教、因材施教。二是党员教育形式的静态性和党员活动的动态性不相适应,流动党员的流动性、分散性,使党员教育在人员、时间上都难以落实。

(九)制度难以落实。主要表现在对《流动党员活动证》执行不力。从党员个人来分析,少数党员对《活动证》的认识不够,使用不积极或不愿意使用。从党组织角度分析,现行的《活动证》使用对党组织缺乏必要的约束力,使流出地、流入地党组织发证和接证的积极性不高,从而影响了《活动证》的使用效果。

究其原因:一是社区党组织和有关党组织对流动党员的管理认识不深,重视不够,教育管理跟不上,忽视了流动党员对整个党员队伍的正负影响,党组织凝聚力不强,以致于部分党员党性观念淡薄,组织纪律性较差,来去自由。二是部分流动党员的理想信念开始淡化,党性观念不强,党员关系放在口袋里,不到所在地党组织报到,有的下岗党员工作无着落、生活困难而外出务工,党组织缺乏对其关心支持,生活负担重,情绪低落,对党组织有怨言,故意疏远党组织。三是随着流动党员数量的不断增加,流动范围的不断扩大,加上流动地点的不固定,使得这部分党员越来越不好管。有的基层党组织存在畏难情绪,认为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管好外来(出)的不如管好当地的,工作缺乏主动性、积极性。四是模式老化,不会管。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改革的深入,一部分党员与原单位或所在地的人事、户籍等方面的紧密型联系逐步变得松散,“单位人”变成了“社会人”,出现了无法管理或不愿管理等情况。五是思想复杂,不服管。一部分流动党员跨地域流动,广泛接触社会各层,长期脱离党组织,“免疫力”减弱,有的行为自由化明显,不愿接受党的组织纪律约束,有的认为自己在外地工作,与当地生产经营活动无关,对党组织的态度冷漠,甚至财大气粗,不服管。

三、对策与思路

(一)更新观念,为加强流动党员管理提供思想基础。一是各级党组织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充分认识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流动党员管理教育工作的重要性,遵循简便、易行、实效的原则,牢固树立党员不只是“单位人”、也是“社会人”的新观念,将流动党员纳入基层党建总体格局中,形成一把手亲自抓,抓重点,攻难点;分管领导具体抓,抓指导,抓落实;各级党组织协同抓,抓协作,抓配合,相互衔接、相互协调的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网络机制。二是树立动态管理的新观念。针对流动党员流动性强的特点,创新管理手段和方法,实行动态管理,做到党员走到哪里,就管到哪里。三是树立双重管理的新观念。即对流动党员的管理实行由流出地和流入地两个或两个以上党组织共同管理的模式,以确保流动党员管理不断线、不漏档,切实把流动党员管理教育工作抓实抓好抓出成效。四是发挥流动党员“双带”作用,促使干部群众更新观念,学先赶优,提高整体素质,带领群众共同致富,从根本上认识新的历史条件下党员流动的客观现实和加强流动党员管理工作的必要性。

(二)创新组织体系,夯实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的组织网络。一是在新经济组织中普遍建立党组织。在有一定规模,生产经营比较稳定,且有3名正式党员的新经济组织中及时建立党组织;对暂不具备条件的可本着按行业、就地、就近和方便的原则建立联合支部。二是在外来经商人员较多的集贸市场或个体经营户相对集中的地方,建立党支部或党小组,根据其不同情况隶属于镇、街道、个私企业党委等党组织领导。三是支部建在小区内。以各镇、街道党(工)委为主,对流动党员认真进行党籍的认定和组织关系接转工作,并就查找出来的流动党员进行类别分析,建立流动党员临时党支部。四是支部建在市场内。按照“共建共管”的原则,经与流出地党组织共同协商,对流动党员进行“双向管理”,使流动党员在异地“安家”。

(三)探索有效方法,搭建流动党员工作平台。一是充分发挥组织优势,有效整合党务干部、楼栋长和社区志愿者等各种人力资源,建立一支素质较高、工作能力较强的调查员队伍,针对流动党员居住分散的实际,将调查摸底任务逐一落实到人,动员各党(工)委、农村、社区广大党员干部串小巷、走田头、访住户,保证流动党员底数清、情况明。二是开展组织找党员、党员找组织的“双找”活动,调查员在调查摸底工作中做到“三找、三说、一明确”:“三找”即找到每一个基层单位,找到企业负责人或主管人,找到实有党员人数,把流动党员工作做深做细;“三说”即调查员到企业后,要向基层单位说明来意,说明梳理流动党员工作的目的,说明调查方法和登记要求,发放宣传材料和表格,积极争取基层单位的理解和支持;“一明确”即明确联系人和联系渠道,以便需要时进行联系、核查,为加强日常管理奠定基础。

(四)创新工作机制,努力做好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工作。一是针对在流动党员管理上存在的上管下不管、此管彼不管的现象,建立起以区委组织部为中心,镇、街道党工委和村、社区党组织共同负责的责任体系,以保证流动党员流出流入都在党组织的管理监督之下。二是建立健全党员外出流动报告制度、联系制度、教育培训制度、《流动党员活动证》管理使用制度等相关制度,使流动党员管理逐步走向制度化、科学化、规范化的轨道。三是改进活动方式,方便党员参加组织生活。各基层党组织要坚持“业余”、“小型”、“务实”的原则,开展富有吸引力的党内活动,使流动党员能参加,有实效,针对流动党员思想活跃、流动性大的特点,转变工作思路,改进工作方法,将流动党员纳入日常管理,把“驿站”建设成为对流动党员开放的“接纳地”和“驻留地”。

(五)创新管理机制,提高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的有效途径。一是按照“原籍为主,属地为辅,密切配合,共同负责”的原则,对流动党员实行“双向管理”,明确双方职责。流入地党组织主要负责协助建立健全党组织、指导开展党组织活动及党员教育管理工作,两地组织部门建立和完善流动党员双向教育管理情况互通制度,以信函、电话联系等方式,做到联系经常化、沟通制度化,使异地工作的党员都能接受正常的组织教育和管理。二是将流动党员教育管理与行业党建、区域党建结合起来,健全和完善条块结合、上下贯通的管理机制和由流入地和流出地党组织密切配合、共同负责的流动党员双向管理机制,切实改变对流动党员“流出地管不到,流入地管不了”、“党费难收缴,去向难把握,管理难实施,活动难开展,作用难发挥”的状况。三是为流动党员积极创造条件,在服务中构建流动党员管理的平台。在日常教育管理中坚持做到围绕教育管理抓服务、抓好服务促发展,使教育、管理、服务与发展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四是把加强流动党员教育管理,作为社区党建工作需要突破的一个重点来抓,不断扩大各社区党组织的工作覆盖面,进一步强化社区服务功能,密切关注流动党员,主动为他们融入社区提供服务,将社区建设成为流动党员之家。

(六)创新工作机制,激发流动党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一是吸收外来党员参加所在党组织的党员代表会议,使党员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得到有效落实,充分调动外来流动党员参与党内事务的积极性。二是针对流动党员的特点,以改革的精神积极探索,使流动党员教育管理与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与社会结构和社会生活方式的深刻变化相适应,使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工作体制兼具开放、协调、服务、教育和监督的功能。三是充分发挥流动党员的“带动”作用和“参谋”作用,积极引导流动党员引智献策,大力兴办社会公益事业,弘扬和体现新时期党员致力于经济与发展的先进性,为家乡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出谋献策,使他们成为“流动的先锋队、发展的生力军”。四是以改革的精神在实践中积极探索,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继承和发扬我们党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行之有效的传统办法和方式,摒弃不适应新情况的老办法。五是将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纳入财政预算,每年应按照流动党员人数,按人均20元教育培训的标准,核拨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经费,解决流动党员党组织活动经费严重不足的困难。

(七)创新制度体系,建立科学规范的管理机制。一是健全流动党员申请登记制度。党支部在流动党员外出前后要负责对其基本情况、流动原因、去向、联系方式、流动时间、作用发挥等进行登记造册,以便党组织随时掌握其动态。二是建立专人联系制度,对外出流动党员通过书信、电话等方式主动了解流动党员情况并督促其定期向党组织汇报思想、定期到流入地或原党支部参加组织生活、按期交纳党费。三是坚持完善组织关系转接制度。对流动时间在6个月以上,地点相对固定的流动党员,可及时将其组织关系转入流入地党组织。四是依托网络,进行全国联网,建立“一证两卡”制度。“一证”,即《流动党员活动证》,由流动党员所在的基层党组织定期填写,上一级党组织每年审核一次,及时掌握了解流动党员参加组织生活的情况。“两卡”:即,流动党员管理卡和流动党员联系卡,使党组织及时掌握流动党员的动向,及时解决他们的实际问题。五是信息通报制度。区委组织部与工商、民政、教育、卫生、劳动等部门建立信息通报制度,各部门在办理登记、注册和注销手续的同时,对从业人员中的流动党员进行登记,定期召开会议,互通情况,交流信息,对有贡献的流动党员给予表扬和奖励,对不执行制度的给予严肃批评教育或处理。

(八)创新活动方式,增强党组织的吸引力和凝聚力。一是针对流动党员思想活跃、流动性大的特点,转变工作思路,改进工作方法,立足服务创新活动方式,通过开展流动党员职业技能培训、法律维权讲座、建立流动党员利益诉求渠道等方式,帮助流动党员解决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增强对流动党员的吸引力。二是发挥流动党员在市场、经贸中的优势,运用网络化技术,尝试建立网络党日活动、创建流动党员活动基地等,通过活动方式的创新,有效解决流动党员“活动无场地、教育无经费、时间无保证”等实际困难。

(九)创新处罚机制,进一步加大处罚力度。针对部分流动党员工作下岗、思想也下岗,降低标准、放松自我管理的问题,各级党组织要加大处置力度。对于那些被党组织找到以后仍常年不与党组织保持联系,长期不参加组织生活,带头聚众上访的流动党员要坚决进行处理。对流动党员无正当理由不办理组织关系转移手续的,要给予批评教育;连续六个月不参加党的组织生活,不交纳党费,不做党所分配的工作的,应按自动脱党处理;对不履行党员义务,不符合党员条件的,要劝其退党;对要求退党的,经过支部大会讨论决定,予以除名;对堕落为腐败分子的,要坚决予以清除。

(十)实施“温暖”工程,切实关心流动党员的生活和工作。流动党员在外活动,思想上难免表现出一些复杂性和矛盾性,本人及其家庭会遇到这样或者那样的实际困难。一是各级党组织要从流动党员的思想实际和困难出发,从政治上、生活上、工作上、思想上关心和帮助流动党员,解除他们的实际困难和后顾之忧。二是在评先评优上,要树立一定数量的流动党员代表进行表彰,既让他们感受到一种荣誉和温暖,又有利于流动党员发挥作用。并借流动党员回乡之机,召开党员座谈会,在与流动党员谈心交心、介绍本地情况的同时,从流动党员中选树典型,听他们介绍先进经验,提出发展本地经济的参考建议,配合家乡拓宽发展经济的路子,带领家乡群众共同致富,从而保持和增强党组织凝聚力和亲和力,使流动党员自觉服从党组织管理,变被动联系为主动联系。三是将管理与服务结合起来,在服务中加强管理。流入地党组织在工作、生活中应给流动党员以关心和帮助,使他们时刻体会到党的温暖,增强党组织的吸引力、凝聚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