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发展党员调查报告
时间:2022-09-29 10:39:00
导语:社会发展党员调查报告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同志在“七一”讲话中指出:“要根据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实际,不断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不断提高党的社会影响力。”并在十六大报告和“七一”讲话中提出把“承认党的纲领和章程、自觉为党的路线和纲领而奋斗、经过长期考验、符合党员条件的其他社会阶层的先进分子吸收到党内来”的任务。努力做好在新的社会阶层中发展党员工作,已经历史地摆在了我们面前。近两年来,**市按照“政治上积极引导、思想上着力提高、经济上依法管理、生活上严格监督”的原则,积极稳妥、慎重发展,在吸收新的社会阶层中的先进分子入党方面,进行了初步的探索,有效地拓展了党员队伍建设的新空间。
一、初步实践
党的十五大以来,尤其是“七一”讲话以来,**市根据新经济组织的发展和社会阶层构成发生的新变化,注重在新的社会阶层中开展党的工作,积极引导、培养和发展其中的先进分子加入党组织。
1、设置组织,夯实基础,努力扩大新经济组织党的工作覆盖面。新经济组织的党组织设置,是做好新的社会阶层发展党员工作的基础和载体。近几年来,**市各级党组织按照“经济(社会)组织建设到哪里,党组织就建到哪里,党的活动就开展到哪里”的工作思路,主动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新形势,一手抓新经济组织的发展,一手抓新经济组织党的建设,新经济组织的党建工作有了比较好的基础。目前,全市中有正式党员3名以上的新经济组织1915家,其中有1900家已单独建立了党组织。仅有个别党员、不具备单独建立党组织条件的企业,有706家联合组建了党支部,有1218家把党员组织关系挂靠主管部门或行政村党组织。对社会中介组织和个体户,采取把支部或党员组织关系挂靠在行业主管部门或行政村党组织的办法;对自由职业人员,纳入人事管理机构或劳动力市场党组织。对只有一两名党员或没有党员的新经济组织,**市从县、乡选派党建工作指导员,帮助做好党员的教育管理和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教育和发展工作,同时对党建工作指导员的选配、职责和要求都作了明确的规定。目前,全市选派了1550名党建工作指导员到新经济组织中指导和帮助开展党的工作。有了健全的发展载体,有了正常的组织生活和较强的战斗力、吸引力,新的社会阶层中的先进分子要求入党就“有家可归”了。
2、明确标准,严格条件,为在新的社会阶层中发展党员工作提供标尺。能否自觉地为实现党的路线和纲领而奋斗,是否符合党员条件,是吸收新党员的主要标准。**市各级党组织以“七一”讲话为指导,统一了思想,增进了共识,把“承认党的纲领和章程”、“自觉为党的路线和纲领而奋斗”、“经过长期考验”、“符合党员条件”这四个基本要求作为一个系统标准来把握,同时适应新的社会阶层的新情况、新特点,在坚持党员标准的基础上,进一步体现时代特征和先进性的要求。具体做到“五看”:一看政治素质,判断其政治思想上是否具有先进性。主要考察其平时的言行是否自觉与党中央保持一致,是否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是否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是否积极支持地方党委、政府和群团组织的工作。二看事业追求,判断其能否当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代表。主要看其财产来源是否诚实劳动、合法所得,对事业是否孜孜以求,不断进取,讲究诚信。三看社会贡献,判断其能否正确处理先富和共富的关系,社会形象是否好。主要看其是否促进了劳动力就业和区域经济的发展,是否热心公益事业,主动回报社会。四看对待职工的态度,判断其能否自觉当好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代表。主要看其是否能够平等对待职工,遵守劳动法规,尊重职工的合法权益,不断改善职工待遇。五看生活方式,判断其是否具有正确的人生价值取向。主要看其能否正确地处理消费与积累的关系,更多地将资金用于扩大再生产,看其个人生活是节俭朴素还是奢侈放纵。在党员标准的把握上,江都、高邮、宝应等地的基层党组织特别注意将是否“经过长期考验”作为一个重要条件考虑,在实际工作中既看“一贯表现”,又看“关键时刻”,努力从其政治倾向、职业素养、道德操守的稳定性、一致性和现实性来全面把握。政治倾向上看他们对党的爱戴之情、对社会主义前途的向往之心是否坚定不移;职业素养上看他们获取财富的手段和财富支配的方向,看他们是否从更高目标上追求更高的企业发展平台;道德操守上看他们是否具有良好的公众形象以及对人民的真挚情怀。
3、工作前移,注重教育,努力探索在新的社会阶层中培养入党积极分子的方式方法。调查中,许多基层党务工作者认为,按照“更严格一些”的要求,对新的社会阶层中的先进分子的培养教育周期以3—5年为宜。其中,列为积极分子之前,培养教育时间定为2—3年左右;列为积极分子之后,培养教育时间与一般工人、农民、知识分子中的积极分子相同。鉴于新的社会阶层人员成长发展过程的特殊性,**市许多基层党组织打破常规,将培养教育工作重心前移。一是主动出击,超前储备。要求各基层党组织对各类新经济(社会)组织中的管理技术骨干、遵纪守法的个私业主积极引导,主动介入,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培养对党的感情,增强对党的认识。通过培养教育,这些人员产生了加入党组织的强烈愿望,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到今年上半年,全市有3326名新的社会阶层人员纷纷提出入党申请。邗江、郊区等非公有制经济较发达地区还坚持从源头抓起,登记建册,建立新的社会阶层入党积极分子基础台账。二是上下联动,结对帮助。在全市提出入党申请的人员中,认真筛选出665名条件相对成熟的对象,作为入党积极分子进行帮助教育,由其所在(或指定)基层党支部和上级党委共同负责,逐人制订详细的培养计划,并各指定1名正式党员做培养联系人。要求培养联系人本着对党组织负责、对培养对象负责的精神,定期与入党积极分子谈话,交换意见,及时了解掌握其思想、生活和生产经营情况,帮助他们正确理解并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三是集中培训,提高素养。针对新的社会阶层入党积极分子的特点,组织他们系统学习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帮助他们提高理论素养,端正入党动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为党的路线和纲领奋斗的自觉性和坚定性。集中培训一般不少于7天。同时,通过开展扶贫帮困、捐款救灾、为民服务等社会活动,教育他们富而思源,致富不忘群众,不忘国家,增强社会责任感。四是跟踪考察,注重表现。许多地方对培养对象的考察,看发展、看主流、看本质,注重现实表现。既横看到边,全面了解;又纵看到底,看转化和提高。无论是党内外群众反馈的信息,还是党组织在考察过程中发现的问题,都采取适当方式及时向培养对象指出,提出努力的目标,并明确专人进行跟踪了解,动态掌握其改进情况。
4、规范程序,严格审批,把好吸收新的社会阶层中的先进分子入党的质量关口。总结各地的做法:一是界定考察内容。以新的社会阶层中入党申请人政治觉悟、思想品质和入党动机为考察重点,着重把握“四个统一”:即关键时刻和平时表现相统一,实现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相统一,追求利润和守法经营相统一,善待职工和洁身自爱相统一。具体操作从以下几个关键点切入,即守法经营情况、对待职工态度、财产支配方向、个人道德情操、组织纪律观念等。考察的方法和途径主要有以下几方面:找本人谈心交流,着重了解其对党的认识和入党动机;到企业干部职工中调查,着重了解其关心企业员工情况和群众基础;到执纪执法和综合管理等部门调查,着重了解其是否守法经营及财产来源和支配使用等情况;走访业务联系单位和企业同行,着重考察了解其诚实守信情况和经营方式是否规范;走访本地群众和家庭及社交圈,着重考察了解其一贯表现和思想道德状况。二是明确政治审查内容。主要内容是:发展对象的经历和奖惩情况、一贯政治表现特别是在重大政治事件中的表现、与企业员工的关系状况、党员群众公认度、直系亲属和主要社会关系的政治情况及其对本人的影响等。政治审查的基本方法是:要求本人提供自传材料、同本人谈话、查阅档案资料、到企业和本人居住地考察、通过有关部门了解、进行必要的函调等。三是建立完善预审制度。鉴于新的社会阶层这一群体所特有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各县(市、区)对发展党员的几个关键环节都坚持提高审批权限,即确定入党积极分子须经基层党委研究并报县(市、区)委组织部备案;基层党委正式批准吸收预备党员前须经县(市、区)委组织部审核。通过建立预审制度,把握发展对象的整体素质和结构,把握发展党员的必要程序和规则,从而把好入党的质量关。近两年来,**市在新经济组织中的创业人员和管理技术人员中发展了940名新党员,在个体户、中介组织从业人员和自由职业人员中发展了318名新党员。
二、存在问题
在新社会阶层中吸收先进分子入党是一项全新的、探索性的工作,没有整套工作规程或经验可供操作和借鉴,使在新的社会阶层发展党员工作显得相对薄弱和滞后。
1、在思想认识上,存在“叶公好龙”现象。大多数基层党务工作者认为“七一”讲话和十六大报告适应新的形势和要求,在新时期党员队伍建设理论上实现了新的突破,为多年来迫切需要解决的新的社会阶层人员尤其是私营企业主入党问题提供了有力的理论依据。许多基层党务工作者对在新的社会阶层发展先进分子入党,态度鲜明,衷心拥护,同时又有一些思想顾虑。由于过去上级部门对私营企业主不能入党曾有过明确规定,因而,在一些人中形成了思维定势,加之少数人社会形象确实不佳,有些基层党务工作者担心社会上思想观念转变慢。在问卷调查中,有37%的同志认为新的社会阶层人员加入党组织是想“提高个人政治地位”。其中6%的同志担心增强党的阶级基础是否会改变党的性质,扩大党的群众基础,是否会影响党的先进性,甚至担心极少数动机不纯的人趁机捞取政治资本;有的基层党务工作者认为,新的社会阶层是社会中的特殊阶层,情况比较复杂,素质参差不齐,对入党条件、发展程序、工作要求难以把握,担心发展不准造成不良社会影响;还有5%的同志主张实行“关门主义”。
2、在发展载体上,存在“空心汤圆”现象。基层党组织是在新的社会阶层中发展党员工作的载体,虽然**市近几年在新经济组织党的建设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非公有制企业党的工作覆盖面在不断扩大,但**市各类非公有制企业44695家,建立了党组织或党员组织关系有挂靠的企业只有3824家,仅占总数的8.6%,而且这部分企业的党组织,大部分是以前国有或集体企业改制后保留下来的,属“再生态”的;“原生态”的私营企业建立党组织的相对较少;没有党员的企业有18492家,占总数的41.4%。已经建立党组织的非公有制企业,多数党组织根据企业的特点,积极探索发挥政治核心作用的途径,积累了一些行之有效的做法和经验,但党组织作用的发挥存在地区和类型的不平衡性,而且部分新经济组织的党员的党性观念逐渐淡化,这些都对做好在新的社会阶层发展党员工作有一定的负面影响。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各类新经济组织发展迅猛,新的社会阶层人员不断涌现,人才跨地区、跨行业流动的趋势越来越明显,而党的基层组织的设置相对滞后,甚至有不少区域仍然是空白。在此情况下,如何解决其中的先进分子的教育培养和入党问题?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课题。
3、在操作程序上,存在“各执一词”现象。调查中我们注意到,对于新的社会阶层人员尤其是私营企业主要求入党,应如何培养、考察、审批,新的社会阶层人员入党后应如何实施管理,党组织如何赢得业主的支持,在新经济组织中发挥好保证、监督、协调作用等问题,**市基层党组织有不同看法。一种意见认为,应该与吸收其他社会阶层成员一样,由本企业党组织按党章规定的程序办理。新的社会阶层人员入党,在组织程序上不宜搞特殊,不要使其一入党就成为特殊党员。另一种意见认为,新的社会阶层人员有大量业务活动是在本企业员工的视野之外进行的,一些个私业主还分别兼任本地的政协委员、人大代表、工商联会员等,他们的工作和社会身份的特殊性是客观存在的,吸收他们入党,在组织程序上应该和工人、农民等其他社会成员有所区别,还是由上级党组织或所在地区党组织来培养、考察、审批为好。此外还有一种“折中”的意见,认为新的社会阶层人员申请入党,最好先由本单位党组织向上级党组织汇报,由上级党组织确定是否列为培养对象,并和本单位党组织各派出一名党员作为培养介绍人,共同进行培养教育。调查中还发现,少数地方和单位没有很好地坚持发展党员工作程序,有的发展新党员不开座谈会,考察不深入,未能广泛听取党内外群众的意见;有的不重视对预备党员的继续教育;有的对预备党员不能按期转正,存在拖拉作风。
4、在发展党员工作传统体制上,存在“犹抱琵琶”现象。在新的社会阶层中发展党员工作,是一项政治性、政策性很强的工作,需要不断研究探索,但这项全新的工作受到发展党员本身所具有的严肃性、常规性和敏感性的束缚。一是封闭的工作方式与党员群众日益增强的民主政治意识不相适应。一些基层党组织把发展党员工作局限在本地区本单位的党组织内,宣传不深入,发展不公开,使一些党外群众对党员的条件标准、发展程序不甚了解,觉得入党神秘。这种封闭的工作方式,与新形势下广大党员、群众日益增强的民主政治意识不相适应。二是传统的考察方法与人们活动范围日趋扩大的现实不相适应。新的社会阶层人员从业状况的兼职化,工作对象的多样化,社会交往的复杂化,活动范围的扩大化,给发展党员考察工作增添了新的内容和困难。而原有传统的考察方法考察面窄,考察渠道不畅,难以对发展对象进行全面、准确、真实的考察。三是狭窄的监督范围与从严治党的要求不相适应。由于党外群众缺乏参与监督的机会,导致发展党员工作中的不正之风在少数地方和单位不同程度地存在,这与中央提出的扩大基层民主、加强群众监督、坚持从严治党的要求不相适应。
- 上一篇:树立六大观念心得体会
- 下一篇:安全文化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