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部挂职锻炼调查报告

时间:2022-09-28 11:27:00

导语:干部挂职锻炼调查报告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干部挂职锻炼调查报告

**县在挂职干部接收、选派工作中,不断完善制度、创新思路,积极营造有利于干部锻炼和发挥才能的良好挂职环境,确保挂职干部挂有所获,满意而归。近几年来,先后接收6批次10名挂职干部,其中新疆维吾尔自治区2批4人、省下派2批2人、市下派2批4人;选派挂职干部6批39名,其中赴中央1批1人,市级1批2人,下派乡镇任职2批20名,乡镇下派村级任职2批16名。据统计,挂职干部回到单位后有18名被提拔,25名被重用,2名因工作需要留在挂职单位工作并成为骨干,4名因表现一般回原单位轮岗锻炼。

一、做法

1、思想上关心,营造温馨的关爱环境。县委高度重视干部挂职锻炼工作,制定出台了《**县挂职干部管理工作意见(试行)》,坚持把干部挂职锻炼工作纳入人才强县战略,把挂职干部的接收培养与人才的引进和开发紧密结合起来。一是建立挂职干部座谈会制度。在接收和选派挂职干部时,县委召开座谈会,向他们表示欢迎问候,认真听取意见,征求挂职锻炼需求;挂职结束时,召开总结会,交流收获体会及经验。二是建立帮带制度。要求各接收单位主要领导与挂职干部建立帮带关系,通过“一帮一”的方式,注重给挂职干部搭建锻炼平台,提供锻炼机会,在实际工作中切实帮助他们提高组织领导能力和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三是建立跟踪考察制度。县委组织部定期到接收单位听取领导和群众的意见,了解掌握挂职干部的工作及锻炼情况,并及时反馈给选派单位组织人事部门。

2、使用上放心,营造信任的工作环境。对挂职干部的接收安排坚持全盘考虑,充分酝酿,根据挂职干部自身特点及培养方向,结合**实际,大胆使用,把挂职干部安排到最适合他们的岗位锻炼,让他们既分管某方面的工作,又熟悉单位全面工作。有的挂职干部还分管和参与了全县(乡镇)的主要工作和重点任务。

3、服务上尽心,营造舒适的生活环境。一是实行定额补贴。针对挂职干部生活不便的问题,每月给予每位挂职干部生活补贴500元,尽力为他们解决生活上的困难。二是完善沟通联系制度,县委组织部通过电话、座谈等形式与挂职干部保持经常性联系,随时了解挂职干部的思想动向和工作情况。

二、成效

一是改善了班子结构,增强了班子活力。我县乡镇和村级组织领导班子在综合素质、年龄结构、知识结构、专业结构等方面还有一些与形势发展不相适应的地方,选派到乡镇和村级组织中挂职的年轻干部文化素质高,都具有大学专科以上学历,涉及法律、宣传、经济管理、财经、水利水电等专业,他们有热情、有干劲,接受新事物快,创新意识强,给各乡镇及村委会带来了新的工作方法和思维方式,使基层领导班子的素质、结构得到进一步改善,增强了生机和活力。同时,通过他们有效地促进了基层与机关间的联系与沟通。

二是增长了知识才干,提高了领导水平。下派挂职的干部,虽然文化素质较高,但缺少党内生活的严格锻炼和艰苦环境的磨练,缺乏做群众工作和解决复杂矛盾、问题的能力。通过挂职锻炼使年轻干部的理论知识得以进一步升华并转化为实践的能力,促使他们改进工作的思维方式,掌握正确的工作方法,丰富工作的阅历,尽快地完成了角色的转换,提高了做好群众工作、解决实际问题和驾驭复杂局面的能力。

三是强化了奉献意识,密切了干群关系。通过下基层锻炼,挂职干部增强了吃苦耐劳、克服困难的毅力。大部分挂职干部都能把组织的信任作为自己的一种荣誉,把挂职作为一种责任、作为做好工作的动力,自觉克服工作和生活中的种种困难,舍小家顾大家,牺牲个人利益,顾全党和集体利益。由于奉献意识增强,挂职干部与基层干部和群众同甘共苦,在干部和群众中作出了表率,树立了良好的形象,密切了干群关系。

四是培养锻炼了年轻干部,拓宽了选人用人的视野。挂职锻炼,使年轻干部有机会在新的岗位和环境中看到过去看不到的事情,了解到过去了解不到的情况,学到过去学不到的知识,丰富了阅历、拓宽了视野、开拓了思路,增强了党性,促进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通过挂职锻炼,也使各部门能从新的视野发现人才,拓宽了选人用人的渠道。

三、问题

一是部分干部认识上有偏差。少数干部群众对下派干部挂职锻炼的做法不赞同,认为没有必要,培养不出干部,反而使下派干部丢生了所从事的专业,下派干部是向基层掺沙子;同时少数干部还担心机构改革后这些干部留下来和他们争位子。

二是在工作中不压担子或担子压得太重。有的认为年轻干部不成熟,情况不清,担心他们履行不好职责而误事,只安排做些一般性的工作,不压担子,不给应有的职权,让挂职干部得不到应有的锻炼。有的地方则走另一极端,担子压得太重,使情况不熟、工作经验不足的挂职干部,一时难以打开工作局面,同时也给挂职干部在思想上造成较大的包袱。

三是在干部管理上走极端。有的认为挂职干部是上级派来的,挂职一年两年以后抬头不见低见,怕影响关系,不愿做更多的教育管理工作;有的忽视干部的成长规律,期望值太高、求全责备,使得挂职干部不敢大胆工作。

四是部分挂职干部加强锻炼不够。极少数干部忽视挂职锻炼的过程,认为挂职锻炼只不过是换换工作环境而已,挂职锻炼一年、两年期满后,仍可回机关工作,因而放松了对自身的要求,工作上主动性差、纪律观念不强。

四、建议

一是抓途径创新,促进挂职锻炼形式的多样化。采取内外结合、上下联动的方式和“三派”模式,全方位,多层次拓宽挂职途径。即外派挂职,实施“走出去”战略,借用沿海发达地区培训平台,积极开展县(市、省)外挂职锻炼。下派锻炼,利用基层广阔的天地,大力选派机关优秀年轻干部到乡镇、村(居)挂职锻炼,使干部在农村工作中提升自我。上派充电,每年选派干部到省、市直机关跟岗学习,使干部在“高门楼里长见识”。

二是抓制度建设,促进挂职锻炼管理的规范化。针对挂职锻炼工作管理不到位、操作不规范、责任不明确等诸多问题,进一步完善《挂职锻炼管理办法》,对挂职锻炼的选派条件、挂职原则、时间、待遇和考核作出更明确的规定,使干部挂职锻炼工作有章可循,操作规范。进一步完善挂职干部考核机制,接收单位坚持每个月对挂职干部进行一次考核,考核结果由组织部门进行备案;组织部门采取定期或不定期的方式到挂职单位走访了解;在挂职期满时,联合接收单位和派出单位对挂职干部进行全面考核,并将考核情况作为干部年度考核、评优评先的重要依据,对表现突出的,予以提拔重用。

三是抓成果转化,促进挂职锻炼岗位的科学化。紧扣挂职锻炼要实现培养干部与促进工作双赢的中心,围绕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和热点问题来科学确定挂职岗位,有效地促进成果转化。如为提高招商引资工作的水平,可派干部到江浙党政机关挂职,学习发达地区招商工作的先进理念和工作方法;针对社区基层组织建设这一难点,可选派干部到社区党支部担任第一书记,有力加强社区党建工作;围绕县内难点、焦点问题,每年选派干部到信访部门挂职锻炼,在加强信访工作力量的同时提升干部应对社会矛盾和复杂局面的能力。此外,根据各县(乡镇)项目建设和产业调整的需要选派(申报)有一技之长的专业技术人才挂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