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教育管理问题调研报告

时间:2022-09-25 03:59:00

导语:党员教育管理问题调研报告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党员教育管理问题调研报告

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不断发展,许多党员在不同所有制、不同行业、不同地域之间频繁流动,流动党员的数量增多、范围增大、频率加快。如何加强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充分发挥流动党员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先锋模范作用,已成为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形势下加强党的建设的一项十分重要和紧迫的课题。为适应构建和谐社会对流动党员教育管理提出的新挑战,探索加强和改进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的新机制,我们成立了“构建和谐社会与流动党员教育管理问题研究”课题调研组,利用两个多月时间,在全市5个区市县开展了调研,深入调查走访了13个乡镇、18个行政村、15个街道社区、10户企业,召开座谈会11场次,参加座谈人员100余人,个别访谈30余人,问卷调查837人,就构建和谐社会与流动党员教育管理问题进行了广泛调研和认真分析。

一、**市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加强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的主要措施及成效

近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六大后,**市把加强流动党员教育管理作为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和途径,根据全市党员流动的特点和趋势,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基本形成了齐抓共管的教育管理格局,为保持全市和谐稳定发挥了积极作用。全市837人参加的问卷调查显示,73.2%认为全市各级党组织对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非常重视或比较重视,57%认为成效比较明显。

(一)**市流动党员的现状和趋势

1.流向分布:大区域相对集中但小范围分散流动。流动党员与流动人员一样,多数以亲、邻、友互介互带的方式外出,同村同乡甚至同县人员的流向往往在地域上、行业上相对集中,并且一般是从农村向城市、从落后地区向发达地区流动。**作为一个相对落后的地区,目前全市流出党员15518人,能证实身份的流入党员仅1191名。邻水兴仁镇党员主要流向浙江义乌、重庆垫江等地,华蓥双河街道杜家坪村以流向广州、深圳居多。从业上看,全市大多数流出党员分布在建筑、饮食服务等劳动密集型行业。**区龙安乡104名外出党员从事体力等简单劳动的有60人,经商办企业6人,投靠儿女的38人。虽然大区域相对集中,但在具体工作单位、从业性质、工作地点和居住地方面,即使一起外出务工的,常常也聚散不定,大部分在相对较小的地域和几个主要行业内不断分散流动。

2.流动数量:呈现出逐年增加的态势但增幅随改革而波动。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城市化进程加快,流动党员的数量迅速膨胀。据**区统计,该区**年底流动党员为3535名,**年流动党员数达3735名,同比增加了5.7%,其它县市每年流动党员的数量都有一定幅度的增加。但不同时期增幅不同,尤其是伴随国家重大改革开放举措而波动。如90年代中后期由于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而使大批农民党员外出务工,**年前后由于国有集体企业普遍改制而使大量下岗职工党员外出,近年来机关事业单位的改革而使许多党员干部离岗待退或提前退休后变成流动党员。今后,随着事业单位改革的进一步深化,还会有许多精简分流的党员走上外出流动之路。

3.党员构成:主体突出但结构日益复杂。从身份上看,全市15518名流出党员中,农村党员10384名,占66.9%,明显占据主体地位,但近年来下岗职工、复退军人、大中专毕业生中的流动党员数量不断增多。就年龄而言,全市流动党员仍以中青年为主,50岁以下者12615人,占81.3%,但各年龄层次均有分布。文化程度方面,全市初中及以下的低学历者仍居多数地位,占57.5%,中专或高中学历3842人、大专以上1845人,分别占24.8%、11.9%。但随着机构改革和干部年轻化深入推进,越来越多辞职或提前退休的机关干部、事业单位大批分流人员日益成为流动大军的重要构成部分。这批流动人员中党员比例高、文化层次高、年龄普遍偏大,其流动现状和趋势,正快速改变着流动党员的文化、年龄和区域分布结构。

4.思想状态:主流突出但消极趋向也很明显。从调研看,流动党员思想主流是好的,主要表现在大多数有较强的组织观念,理想信念比较坚定,人生态度积极向上,热心社会公益活动,在流动人员中有较大的影响力和号召力。流动党员多数能自觉缴纳党费,许多长期外出者要求在家亲属代缴,对党内事务和社会事务表现出较强的参与愿望,不少流动党员希望能过上正常的组织生活。一名流动多年的党员在组织找到他时,激动地说:“我又听到组织的声音了”。问卷显示,61.6%认为流动党员党性意识强或较强,在对党组织的态度上32%认为流动党员迫切希望有个“家”,61.3%觉得组织是个依靠。座谈中,业主和群众多数认为流动党员的敬业精神强,在员工中影响较好。但是,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在市场经济环境下,由于教育管理的松懈和滞后,流动党员的思想防线正经受严峻的考验和冲击,整体思想水平存在明显下滑趋势,部分流动党员党性意识、组织观念日益淡薄,“三不”党员不断增多,一些消极落后的思想意识不断蔓延,尤其是许多下岗职工党员对党的政策不理解,抵触情绪很大,有的甚至放言:“谁要这个党员,二两小面我就把它卖了”、“党都不管我们了,还交什么党费”、“我也没有心思来参加什么组织生活,你们把我开除算了”。一些农村流动党员违反国家政策,某乡反映约有10%的外出党员存在超生现象,有的为超生而流动;还有个别流动党员甚至违纪违法、参与偷盗抢劫和坑蒙拐骗。所有这些,都日益严重地侵蚀着党的肌体,应当引起全党高度重视。

(二)**市加强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的主要措施及成效

1.积极探索联动格局,为发挥流动党员构建和谐社会的先锋模范作用提供了新机制。全市各级党组织在实践中致力于整合力量,完善制度,构建网络,有效提高教育管理覆盖面,从体制上保障了流动党员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一是整合流动党员管理力量。**区及其乡镇街道成立了“流动党员管理协调领导小组”,在区内及外出党员相对集中的广州、深圳等大中城市建立党员联络站,对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工作进行协调指导。邻水鼎屏镇、社区、居民小组分别建立党员服务中心、站和点,实行信息共享、资源共用,形成了纵横联动的覆盖网络。华蓥市整合工商、税务、公安、社区等各方力量,协同共抓。二是加强“两地”衔接配合。许多基层支部加强了与党员流出地、流入地党组织的联系,花桥镇建立了流动党员委托管理制度,鼎屏社区党组织在摸找查证流入党员时,加强与流出地党组织的联系,较好地解决了党员“挂空”问题。三是健全教育管理制度。各级党组织普遍建立了流动党员登记、专人联系等管理制度,邻水积极探索“一站三卡”等制度,岳池建立了目标管理制度。**区积极推行“两信一证”,并将流动党员相关情况录入《党员基本信息管理系统》,实行信息化管理。华蓥市在街道、企业成立专门机构,对流动党员造册登记。全市15518名流出党员中,67.5%与党组织保持着联系,1191名流入党员中65.9%在我市参加了组织活动。

2.灵活设置组织模式,为发挥流动党员构建和谐社会的先锋模范作用奠定了新基石。按照“有党员的地方就有党的组织”的原则,各地因地制宜,采取多种形式灵活设置党组织。一是独立组建。在流动党员活动时间、地点比较集中和固定的地方单独建立党组织。邻水县分别设立了驻蓉、驻渝离退休党支部,**区、华蓥市分别在重庆、广州、深圳建立了流动党支部。二是联合组建。对党员人数不足3名、暂不具备条件的“两新”组织,按照行业相近、地域相邻的原则,依托工商、劳动等部门和社区,跨区域、行业联合组建党支部,如武胜县鸣钟科技园区结合产业发展需要,跨区域(鸣钟乡、双星乡)建立联合党总支。三是委托组建。**区在人事部门、民政局分别筹备成立大中专毕业生待业人员、去向待定退转军人临时党支部,对流动党员实行“托管”。四是积极在“两新”组织建立党组织。目前全市已在129个“两新”组织中建立党的组织。对不符合条件建立党组织的单位,派驻了党建联络员或设立了党建工作点。通过组织设置方式的创新建构有效集聚了党的力量,使已经边缘化的流动党员得以回归,在此基石上积极主动地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3.切实加强教育培训,为提高流动党员构建和谐社会的能力开辟了新途径。针对新形势下流动党员量多面广等特点,各地与时俱进,积极应对,努力适应,**年全市流动党员受教育面在35%以上,整体素质不断提高,在企业任职、成为生产或技术骨干的的人数越来越多,影响力明显增强,在促进社会和谐方面发挥了较强的示范带动作用。一是灵活培训时间。根据不同类别的流动党员选择不同的培训时间。许多乡镇适时调整党员“冬训”时机,最大限度培训春节期间返乡流动党员;有的选择流动党员农忙返家时进行夜访,或开展田间谈心。二是精选培训内容。按照“注重共性、紧扣个性”的原则,既重视培训党的基础知识,也有机融入文化知识、法律法规、实用技术多方面知识技能,比如邻水将再就业培训作为下岗职工党员的重要培训内容,岳池组织部牵头,将流动党员培训与外出人员培训有机结合,两年培训143人,其中近70人实现在外就业,社会效果明显。三是拓展培训方式。除集中培训外,各地按照“方便、实用、有效”的原则,普遍采取了邮寄培训资料、行前及返家谈心教育、委托代培等方式进行培训。华蓥开设《华蓥党建》网站,设置流动党员教育培训专栏,目前已有9万多人次上网点击;积极发挥“流动党校”作用,开展巡回党课教育。

4.着力实施“关爱”工程,为激发流动党员构建和谐社会的主观能动性注入了新动力。关爱和信任是政党组织网络结构得以巩固并保持旺盛生命力的基础。全市各级党组织以多样的“关爱”形式,较好地激发了广大流动党员参与构建和谐社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一是保障政治待遇。各地在党内选举、讨论重大事务时,都尽可能联系和动员流动党员返乡行权或通过书信、电话听取意见。去年许多流动党员不远千里回乡参加村级换届选举。今年“七一”,溪口镇回龙桥村支部5名流动党员专程返乡讨论发展新党员。二是关心生产生活。各地普遍开展了流动党员家庭走访慰问,了解家庭急需,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如**区龙安乡坚持开展流动党员“一季一访”、“一年一问候”;溪口回龙桥村支部等基层党组织还在农忙时节组织人员帮助缺劳家庭,免除流动党员后顾之忧。三是实施困难救助。岳池县建立了覆盖全县的党员民工维权义务服务网络,采取制发维权知识光盘、《维权小手册》和举办维权知识培训班形式,加强流动党员维权教育,联系专业律师和法律服务工作者为流动党员诉讼案件。邻水县今年“七一”慰问贫困流动党员家庭15户,该县社区党员服务中心专门设立党员求助服务部,去年帮助一流动党员通过法律途径追回了被骗低价卖出的房屋,帮助26名下岗职工流动党员的家属实现再就业。

5.努力创新活动载体,为发挥流动党员构建和谐社会的先锋模范作用提供了新舞台。为鼓励流动党员积极发挥作用,各地创建了形式多样的活动载体,畅通流动党员回报组织、回报社会的渠道。837人参加的问卷调查中,62.8%认为流动党员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一是发挥“外联”作用。积极引导和鼓励外出党员为家乡建设献计献策、牵线搭桥,传送科技和市场信息。华蓥市开展了“我为家乡发展作贡献”活动,邻水兴仁镇召开流动党员恳谈会听取意见和建议。**区龙安乡在流动党员中开展为家乡引进一个好项目、带回一项好技术、提供一条好信息、带好一批务工队伍、奉献一份爱心的“五个一”工程。武胜猛山乡二郎村冯云利用外出务工获得的市场信息,组建公司,向沙特、广州等国际国内劳务市场组织输出劳力2600余人。邻水县驻蓉离退休支部为家乡“生命工程”——关门石水库建设争取资金300多万元。二是“回引”创业。采取积极措施,鼓励外出流动党员返乡创业,带领群众共同致富。**区龙安乡敢闯村4组党员严福平,外出打工学会枇杷种植技术后,回乡承包了1000亩荒山,解决了500名劳动力就近务工,带动多户农户致富。三是培养使用流动党员。各地及时把素质较好的流动党员选进城乡基层和非公企业党组织班子。**年村级换届后,邻水县村(居)两委主要党员干部中一半以上曾经是流动党员。四是鼓励流动党员支持家乡社会发展。积极教育引导外出党员致富不忘家乡,积极关心和支持家乡发展,邻水城南镇高坪村一名流动党员为学校捐电脑5台,华蓥明月镇许多流动党员主动捐建公路和便民路,在群众中产生了很好反响。

二、当前流动党员教育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原因及对构建和谐社会的影响

通过对**市党员流动的现状和趋势调查可以看出,九十年代以来,劳动力和社会人才在产业间、地区间流动加剧,越来越多的党员成为流动大军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流动党员职业、身份、从业岗位多样多变,党籍管理游离工作关系愈加普遍,生存状态、思想状况日趋复杂,这不仅使党员教育管理面临全新课题,更深刻影响着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

(一)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的问题和难点

1.去向难把握。有人形容:“战争年代是党员找组织,现在是组织找党员还总找不着。”据统计,目前全市15518名流出党员中,与党组织失去联系6个月以上的4420人,占28.5%。许多流动党员行前和返回不报告,长期与党组织失去联系,如城南镇南垭村党员毛永德流动10多年,即便回家拜坟也不与村支部联系,是典型的“三不党员”。有的即使报告,但因流动中游离不定,党组织也难以把握其去向而成为“断线党员”。部分流动党员不愿受约束,担心影响打工挣钱,不愿公开甚至刻意隐瞒党员身份,成为“隐形党员”。华蓥溪口镇流动党员工作站运行一年没有一个流动党员来登记,但该镇党委副书记说,从其他途径得知本镇流动人员中有不少是流入党员;问卷也显示,30%认为流动党员不愿公开甚至隐瞒党员身份,有的将组织关系长期揣进口袋而成为“口袋党员”,个别人甚至丢失或损毁了组织关系。据调查,由于党的工作跟进不及时,许多国有集体企业改制后将下岗职工党员甚至全部党员以党员名册形式整体转入社区,但很多党员根本不去报到,成为有名无人的“挂名党员”,华蓥溪口镇197名长期失去联系的党员多属于此;甚至还有些企业如邻水城北镇供销社改制很多年了,原支部转入社区的44名党员连名册都没有,成为无名无人的“数据党员”。

2.活动难开展。首先,与党组织失去联系的党员基本没有参与组织活动。其次,正如有座谈者所言流动党员是“流出地管不了,流入地不想管”,有的流动党员即使想参与党的组织生活也很难。第三,流动党员分布零散、流动性大,难于集中,由于活动场所难找,活动经费难保,活动时间和活动内容难统一等多种原因,使组织活动难于开展。第四,不少农村、社区党支部大部分党员外出流动,如我们统计鼎屏镇34个社区支部,就有15个支部半数以上党员外出,其中北外街支部仅支部书记一人在家,根本无法组织活动。坛同镇有的支部书记长期在外包工,有什么事镇上打电话才回来,影响了支部活动正常开展。城乡基层支部活动,党员出勤率参差不齐,一般在60~70%,差的不足50%。

3.作用难发挥。一是部分流动党员迫于生存压力,一心打工挣钱,无心他顾。837人参加的问卷调查中,有153人认为流动党员将党组织的教育管理视为负担,担心影响自己打工和挣钱。二是一些流动党员感觉“报国无门”,有的想报效家乡,但苦于渠道不畅,缺少发挥作用的平台。三是一些流动党员长时间脱离组织,对自己放松要求,混同一般群众;有的政治素质不高、立场不坚定的流动党员,因受不良环境影响,放任自流,甚至做出有损党员形象的事情。四是有的流动党员特别是一些企业下岗职工党员认为自己是改革的受害者,对党心存怨恨,思想抵触,牢骚情绪大,在群众中反而产生一些消极影响。**恒立铸业公司王成说:“下岗失业党员对党组织存在一种不信任感,有的思想滑到不如一个老百姓”。问卷调查也表明,30.5%认为流动党员在发挥作用方面与普通群众无异,6.7%认为比一般群众还差。

4.党费难收缴。一是缴纳时间难统一。流动党员党费缴纳普遍不及时,大多是在返乡时一次性补交和预交数月或全年甚至几年的党费,还有的托亲属不定期代缴。二是缴纳金额难确定。由于频繁变动地点和岗位,收入不稳定,很难确定流动党员交费基数,有的由党员自主缴纳,有的按党组织统一确定的数额交,缺乏规范性和必要的监督。三是足额收缴难。不少流动党员长年不知去向,全市4420名失去联系的流动党员无法收取党费。一些能联系上或返家者也存在不催不缴或只象征性而非足额缴纳的现象,有的甚至逃避党费,有的因生活困难不愿缴纳。华蓥溪口社区158名党员,流动党员116名,近几年60%—70%没交党费,该总支每年应收党费近万元,但实际只能收取1000元多一点。

5.培训难进行。一是培训时间难统一。农村流出党员返家时间不一,有的农忙返家,有的春节返家,即使是春节返家的,也前后不一致,农忙返家的忙于农活也难参加。城镇流出党员返家时间更难集中。在流入地,由于流动党员劳动时间各不相同,也很难集中组织。相当部分基层党组织培训流动党员囿于既定计划,时间上灵活度不够。二是培训内容难对口。流动党员从业性质、年龄结构、文化层次等各不相同,党员各层次、各群体和个体对教育需求也存在较大差异。但一些党组织脱离实际,教育培训内容单调枯燥,普遍缺少分类施教和因人施教,使培训缺乏针对性。三是培训方法难适应。从调研情况看,党员教育形式的多年不变和党员状况的急剧变化远不适应,不少基层党组织因循守旧,还是沿袭老一套,培训方式不灵活,培训形式单一,不能适应流动党员的现实情况,缺乏吸引力。

6.关系难接转。一是不想转。在转移组织关系上,流动党员心态复杂。有的因流动不定、在原单位有党内职务或不愿受监督约束而不想转移组织关系,问卷调查中,26.2%认为流动党员不想受党组织的监督约束;还有一些流动党员缘于利益顾虑不想转移,如有的担心因转移组织关系暴露真实收入而被取消“低保”或其它困难补助;还有的认为用人单位对党员也没有任何优惠政策,是不是党员无所谓。调查发现,少数主动要求转移组织关系或出具党员证明信的,多是利益所驱。比如城北镇仅3人办理党员证明信,其中2人因要在外地当保安,党员可以优先,另一个是已多年与组织失去联系的流动党员,为在企业提干而返家转移组织关系。双河街道杜家坪村党员匡小川因所在企业对党员优惠待遇多,专程回家办理流动党员活动证。二是转移组织关系程序复杂。目前党员组织关系转移往往要经过“三上三下”,如邻水一名农村党员转移组织关系到重庆,要经过村支部——乡镇党委——县委组织部——重庆某区委组织部——乡镇(街道)党委——接收党支部这样一个复杂过程,流动党员感觉费时费力,干脆不转。三是用人单位未建党组织,流动党员不知道党组织关系向何处转移。四是党员转移组织关系后,检查落实不到位。转出单位与接收单位缺少沟通衔接,党员组织关系是否实现转接存在管理上的脱节现象。

7.党员难发展。由于以青壮年为主体的大量人员外出,本来就给发展党员工作带来了不小困难,而大批党员外出,对此更是“雪上加霜”。一是支部开会难。讨论发展党员或预备党员转正会议有严格的人数规定。然而,不少支部外出党员过半夫法开会讨论。如溪口镇参加第二批先进性教育活动的15个支部,有10个支部外出党员人数超过一半。石滓乡长龙村党支部,今年两次开会讨论党员转正,都因到会人数不够而流产。有些地方如鼎屏镇北街社区为解决这一问题,将流动党员、在家党员分类组建支部。二是预备党员转正难。近年来,流动的预备党员人数逐年增多,转正难问题也凸显出来。除前述参会人数问题外,还存在预备党员外出期间既不汇报又不联系、外出期间表现难以考察了解,本人未按时提出转正申请等问题,都给预备党员转正工作带来了很大困难。邻水氮肥厂下岗职工预备党员江建民2000年成为预备党员,但由于企业破产后长期外出务工,而且企业破产后组织关系不明确,直到今年才转正。三是党员讨论难。由于对本支部新发展党员对象、流动预备党员不了解,党员不便发表意见,存在讨论表决时附和的多,影响了党员发展质量。四是培养考察难。由于青壮年大量外出流动,存在发现培养对象难,有培养对象后考察难、考察后培训也难的问题。而且因人员流动、党员分散,一些有入党要求的流动人员还存在寻找入党介绍人难、不知向谁申请等问题。

(二)目前流动党员教育管理问题的成因

1.对流动党员教育管理认识不到位。一是观念滞后。从调查情况看,面对党员流动加剧,许多基层党组织还是承袭“单位人”、“组织人”的老思路,对流动党教育管理消极应对,被动应付,缺乏主动性和创新性。二是认识不请。有的基层党组织把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当作额外负担,对流动党员的作用和影响、现状和问题认识不清,有的认为流动党员数量少,抓不抓无碍大局,有的认为多一事不如少一事。问卷调查显示,96人认为基层党组织对流动党员不闻不问,259人认为只是偶尔过问一下。三是信心不足。不少基层党组织认为流动党员情况复杂,对管好管活信心不足,存在畏难情绪,调查表明,85%以上的基层党组织不完全清楚党员的去向。一些单位认为流动党员来自五湖四海,流动性大,刚建立起组织,人就走了,管理起来太麻烦。

2.流动党员教育管理体制机制不顺。近几年来,尽管在流动党员的管理工作上取得了很大进展,但这往往只是一些地方局部的探索,缺少整体的体制和机制创新。一是管理体制缺位。目前,对流动党员教育管理至今没有建立起全国统一、规范有序的管理体制,“流动党员”没有一个标准、权威的定义,党内法规存在空白点,体制不顺畅,责任不明确,网络不完善,信息不共享,各地各自为政,缺乏整体合力,因此才有“管好外来的不如管好本地的,管好外出的不如管好在家的”的现象,流动党员大量“失管”也就在所难免。如民营企业建立党组织缺乏刚性规范,协调难度较大,邻水浙江新农机电厂有20名党员,驻地城北镇党委多次协调建立党组织,老板都不同意。二是“出口”渠道堵塞。一些基层党组织党员民主评议形式化、走过场,党内生活不正常;有的对处置不合格党员于心不忍,怕得罪人;有的基层党组织对将“三不”党员除名心存顾虑,担心面宽量大,涉及一些退下来的领导干部,会造成不好影响,全市目前尚无一例因“三不”原因而被除名的先例,以致一些多年甚至10多年失去联系的“三不”党员仍滞留党内。同时,对党员不合格的认定缺乏客观依据和指标,有的支部党员流出过半,无法开会讨论,导致对“三不”党员除名规定制度执行不力,以致一些党员不把党内纪律当回事,并且波及面越来越宽。有的党员干脆公开说:“我十几年没交党费了,为什么还不开除我”。三是制度机制失灵。调查也发现,许多基层党组织虽然建立了诸如专人联系流动党员和流入地、走访慰问等系列制度,但往往有制度而无机制,坚持不够,运转失灵,形同虚设。多数流出地、流动党员、流入地间链条断裂,调查中有的支部书记说不出谁联系哪名流动党员,联系人说不出所联系党员外出情况,有的也只是流动党员返家偶尔碰到时聊上几句,一年即使电话也难得联系一次。

3.部分基层党组织缺乏战斗力。一是书记不到位。俗话说“蛇无头不行”。有的基层支部书记经常甚至长期外出务工包工,有的家住城里,“身”不到位;有的书记抓党建工作不力,“责”不到位;有的不愿意担任书记工作,“心”不到位,以致支部工作无力无效。二是人员力量不足。城镇社区党务工作人员少,除总支书记或支部书记外,没有其它专职工作人员,没有精力、没有能力去管理流动党员。有的国有集体企业改制后力量不齐,很多只有一个负责人或书记,一些农村乡镇组织委员空缺,流动党员教育管理难以到位。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目前建立党组织相对薄弱,组织覆盖面不够宽,加之一些企业规模小,不稳定,生生死死,难以承担也无暇顾及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三是党组织定位不准。一些国有集体企业解体、破产或改组转制后,党组织职责不明,心中无数,不知道如何开展工作;不少“两新”组织党组织负责人看老板眼色行事,开展党建工作束手束脚,谈不上加强流动党员管理教育。

4.流动党员思想行为复杂导致难于管理。当前,多种因素导致流动党员思想日益复杂,影响着党员的党性意识和作用发挥,给管理增添了难度。主要表现在:一是信念动摇,荣誉感丧失。一些流动党员接触社会阴暗面较多,或者受各种思潮影响,理想信念逐渐动摇。目前党在民营、外资企业影响力不强,有些业主或企业歧视党员,党员体会不到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的光荣感。调查问卷反映,40.7%认为民营企业不支持甚至阻碍党组织的活动,11%的人认为流动党员是因担心被歧视而不愿意表露党员身份,30.2%的人认为流动党员因怕别人讥笑而不好意思公开党员身份。二是“逐利”趋向。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流动党员逐利思想日渐盛行,以个人利益衡量一切,认为各种经济社会组织对党员就业、升职等没有优惠待遇,认为自己挣钱才是第一要务,作为党员反而受约束监督多。党内缺乏统一有效的利益引导和激励机制,因此许多流动党员疏远党组织,不愿公开党员身份,我行我素,不服管。调查中一些基层支部负责人言及,支部召开会议,党员很难到齐,一般采用提高误工补助来提高到会率,也是不得已而为之。三是“改革受害者”心理。这集中体现在企业下岗职工党员和部分失地农民党员心理失衡、怨气难消而产生对立情绪,大多对党员身份漠然,故意疏远党组织,甚至有意为难组织和领导,做一些与党员身份不相符的事。一位粮站下岗职工党员说:“粮站改制,共产党把我们整得好恼火哟”,有党员公开扬言:“每年两块四毛党费,不如买几个鸡蛋”。

5.缺乏有力的经费保障机制。工作经费缺乏是加强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的重要制约因素。加强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将增大经济成本、时间成本、人力成本,无论邮寄资料、通讯联系、流动党员登记、信息管理、教育培训等都需花费较多费用。但是,目前对流动党员教育管理严重缺乏经费保障,农村税费改革后,除少数村有集体经济收入外,大多数基本没有经济来源,办工经费都捉襟见肘,更别谈流动党员教育管理专项经费了。调查发现,村支“两委”多数存在村干部私人垫支公费的现象,多的上万元。社区虽然有一些经济收入,但也是杯水车薪,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两新”组织党组织经费来源取决于业主态度,缺乏刚性规范。不少私营企业因缺少经费,长期瘫痪,党组织形同虚设。座谈中,不少基层党组织和私营企业党组织负责人坦言:“在私营企业,党组织不如工会组织。”因为工会组织的经费拨付有法律法规保障。

(三)流动党员教育管理问题对构建和谐社会的影响

1.流动党员严重“流失”,削弱了构建和谐社会的骨干力量。随着社会流动加快,流动党员越来越多,“三不”党员也是与日俱增,华蓥溪口社区第三支部141名党员中外出党员116名,却有93名外出党员长期失去联系,比例高达66%,流动党员“隐性流失”十分严重。同时,一些基层支部由于外出流动党员较多,很难召开支部党员大会,党员发展也处于停顿状态。一方面存量流失,另一方面增量减小,党员实际数量下降,严重削弱了构建和谐社会的中坚力量。

2.流动党员党性“流失”,损害了发挥构建和谐社会的先锋模范作用积极性和主动性。流动党员所处的社会环境复杂多变,落后的思想意识和丑恶的社会现象激烈而频繁地冲击侵蚀其理想信念和价值观念。由于长期脱离党的教育,部分流动党员理想信念发生动摇,党性觉悟日渐退化,党员意识日趋淡漠,思想观念日益迷惘颓废,共产党员的本色一点点丧失,更有个别“免疫力”差的流动党员见利忘义、违法乱纪。流动党员党性“流失”甚至“丧失”,严重影响了党员队伍的先进性,损伤了流动党员这一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应当是最活跃细胞的生命活力。问卷调查中,61.3%担心教育管理的弱化将导致“流动党员党性意识减弱”。

3.基层党组织战斗力“流失”,制约了党构建和谐社会的能力。调查显示,由于缺乏对流动党员的有效教育管理,一些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明显降低。一些农村党员大量外出,已成事实上的党员“空壳村”,不少基层党组织只有一些老弱病残的党员在家;有的地方绝大部分党员外出,书记找不着党员;有的地方支部书记或其它支部成员也外出务工,党员找不着书记;不少地方群众找不到党员,更感觉不到身边有党组织。这些基层党组织工作几近瘫痪,其战斗堡垒作用越来越弱,致使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群众矛盾、利益纠纷得不到及时疏导化解,严重制约了党领导人民构建和谐社会的能力。

4.党的群众基础“流失”,降低了群众对构建和谐社会的认同度。调查显示,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失范失控问题,已在普通群众中产生了不良影响,损害了党的形象。问卷显示,30.1%的答卷者担心教育管理弱化将导致“党的群众基础流失”,31.2%担心党的威信和影响力降低。首先,有的“隐形党员”不敢、不愿承认党员身份,在一般群众中产生了负面影响。有的群众说:“党员身份都不敢承认,还谈什么先进性”。其次,由于党员流失,一些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不强甚至丧失,处于瘫痪状态,在群众中的威信和影响力逐渐下降,致使群众对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产生怀疑。第三,一些流动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越来越弱,或者混同于普通群众,有的甚至不如一般群众,带头在群众中发牢骚,发泄对党的不满和怨恨,在流动人员中产生了极其恶劣的影响,致使党构建和谐社会的奋斗目标和号召在有的地方难以化为群众自觉行动,直接降低了社会大众对党构建和谐社会的认同度。

三、在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加强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的对策措施

党员流动是社会大势,不可逆转;而完善的组织整合机制、广泛的组织网络覆盖是解决政党成员边缘化的根本途径。加强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不仅仅是重大党建课题,更是实现社会和谐的重要内容,各级党组织要充分认识构建和谐社会中加强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按照“有利于促进有序流动,有利于加强教育管理,有利于发挥模范作用”的总体思路,与时俱进,勇于进取,用改革的精神和创新的举措解决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的新情况、新问题。

(一)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加强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1.做好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构建和谐社会,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需要各方面的共同努力。我们党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组织者和领导者,要把构建和谐社会的任务落到实处,就必须高度重视党的自身建设,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坚强组织保障。另一方面,实现党内和谐是构建社会和谐的根本前提。随着流动党员数量的急剧增加和教育管理机制缺失,越来越多的流动党员边缘化已严重影响了党内和谐,制约了构建社会和谐的进程。因此,流动党员教育管理既是党建的重要组成部分,无疑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题中应有之义。调查中,有的干部形象地比方:流动党员教育管理之于构建和谐社会就象齿轮之于机器,齿轮有效转动才能确保机器正常运行。同时,大多数座谈对象还认为,流动党员教育管理与构建和谐社会相融互动。构建和谐社会这一新理念的提出和落实,强调广泛调动社会各方面积极因素,强调社会成员在一个制度规范、秩序井然的社会中有序活动,强调社会组织机制的健全和社会管理制度的完善,必将为加强动党员教育管理提供新的理论指导和思维方式,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实现途径和实践平台。

2.发挥流动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据调查,**市流出党员已达15518人,流入党员1191人,合计共占全市党员总数144061的11.6%,流出党员在全市外出人员中所占比例已达2.1%。随着社会发展加速和社会流动加剧,党员流动日益频繁,队伍持续壮大。由此可见,流动党员已成为构建和谐社会不容忽视的一支中坚骨干力量,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首先,流动党员是社会行为的“领头羊”。在走访社区、企业的过程中,一些群众把流动党员形象地称为“流动红旗”,流动党员队伍群体的先进性比较突出,主要表现为严于律己、乐于助人,诚信正义,多数能以自己的行为影响和带动身边群众和睦共处。其次,流动党员是党群和谐的“连心桥”。没有党群关系的和谐,就没有社会的安定和谐。在社区、企业、建设工地和生产车间,当越来越多的流动人群缺乏与党组织的经常接触和稳定联系时,身边的流动党员能够延伸党的群众工作手臂,发挥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凝聚群众的作用,及时把握、传递、反馈群众思想脉搏,疏导群众情绪,化解群众矛盾,通过构建流动党员与身边群众的良好关系来密切党群关系,引导广大群众认同和积极参与构建和谐社会,增强党对群众的凝聚力和号召力。第三,流动党员是社会发展的“生力军”。流动才能和谐,发展才能和谐。马克思主义理论认为: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在调研中我们了解到,流动党员多数年富力强,具有一定的开拓进取精神和创业能力,综合素质较高,是农村和城镇基层党员队伍中最具活力的部分,必然成为社会发展、社会和谐的强大推动力量。

3.加强流动党员教育管理是适应和谐社会要求的内在需要。和谐社会最终体现于社会各个阶层、各个群体的和谐。流动党员队伍是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有的群众谓之“党的流动阵地”,这块“阵地”和谐与否不仅影响到整个社会的和谐,而且关系到党的执政队伍的稳定和执政基础的巩固。不可否认,近年来,各级党组织愈来愈关注和不断加强流动党员教育管理,流动党员队伍已逐渐成为推动改革发展稳定的重要力量。但是,在调研中我们也了解到,由于不少基层党组织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的缺位,导致了一些地方的流动党员群体或个体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与构建和谐社会不相适应甚至严重背离的问题,“流动阵地”日益萎缩、“流动红旗”不断褪色等消极趋势及在群众中的消极影响不容忽视,有的甚至已严重滞阻了和谐社会的构建进程。因此,加强流动党员教育管理,防止流动党员边缘化,让流动党员不再“心灵漂泊”,最大限度地消除流动党员队伍中的不和谐因素,充分调动流动党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是当前全党实现构建和谐社会战略目标必须直面和亟待解决的紧迫问题。

(二)在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加强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的对策措施

1.从增强责任感入手,使各级党组织深刻认识构建和谐社会中加强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的重大意义。问卷调查显示,26.05%的受访者认为当地党组织不够重视甚至忽视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多达474人认为应强化各级党组织对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的责任意识。因此,增强各级党组织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是当前构建和谐社会中加强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的当务之急。

⑴提高思想认识。随着改革开放向纵深推进,人员流动日益频繁快速和广泛,其中流动党员所占比例迅速提高,我市流动党员在全市流动大军中就占2.1%。流动大军能否和谐稳定,能否和谐融入当地,流动党员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怎样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加强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已是当前全党面临的严峻课题。各级各地党组织必须消除认识误区,克服畏难情绪,从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高度,深刻理解加强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的极端重要性和现实紧迫性,将其作为党建重要内容切实抓紧抓实抓好。

⑵明确教育管理职责。在座谈中,许多同志谈到,流出地、流入地“两不管”现象,使不少流动党员从思想到行为放任自流实属必然;许多座谈者建议,应尽快厘清和界定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的责任归属。中央应当从流动党员教育管理问题关涉流入地、流出地的特点,科学划责,明确归责,建立流出、流入两地党组织沟通协调机制,确保各主体在流动党员教育管理中职责明确、各司其职、各负其责。

⑶加强督查考核。完善的督查考核机制是确保责任落实的有效手段。各级党委应当研究建立流动党员教育管理指标,纳入党建综合目标考核考评指标体系。切实加强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的检查、督促、指导,定期分析研究流动党员管理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真正形成一级抓一级,一级带一级的教育管理大格局。

⑷强化激励约束。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系统、繁杂而琐碎,必须注重激发和鼓励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基层党务工作者积极探索,勇于创新,大胆实践,发挥主观能动性。要及时总结推广基层新鲜经验,设立创新奖;根据流动党员教育管理考核结果,专项评选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工作先进单位和个人,大力表彰、奖励和宣传成绩突出的基层党组织和党务工作者,对失职渎职者通报批评直至严肃处理。

2.从创新组织设置入手,建立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网络体系,架构基层社会和谐的“主心骨”。“风筝高飞线不断”,这是加强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的客观要求。实现流动党员流而不散,流而不失,必须大胆创新组织设置理念和模式,逐步建立复合式、网络化的组织体系,确保有党员的地方就有党的组织,以全覆盖的基层党组织网络体系架构基层社会和谐的“主心骨”,有效发挥基层党组织凝聚党员、凝聚群众、凝聚社会的作用。

⑴改革农村基层党组织设置。当前,农村流出党员越来越多,我们应当深入研究和创新农村基层党组织的设置模式。一是探索分类建支部模式。鉴于一些农村党支部流出党员过半的实际,结合强村并组,将在家党员、流动党员等分类建支部,农村流动党员支部专门负责流动党员教育管理。二是深化“支部+协会”模式。鉴于入会党员在村和协会的党组织之间徘徊、无所适从的新情况,灵活机制,探索加入协会党员转移正式或临时组织关系、持证、双重管理、双重组织生活等模式,防止“挂空”现象。三是跨区域建立党组织。将在家党员较少的相邻村支部跨区域联建党总支,负责整合区域内党员力量和党建资源。四是探索驻外党支部模式。在有3名以上流动党员的地方单独建立灵活的驻外党支部。

⑵积极探索社区党建新路。城镇社区是流动党员的集散地,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社区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必将成为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的主阵地。一是坚持属地管理。在社区流动党员相对集中地建立党支部,把大量分散在社会各个层面的流动党员由社区党组织管理起来。二是灵活双重管理。为解决社区与工作单位党组织互相推诿、流动党员无所适从的现象,坚持“谁方便谁为主”,探索并逐步完善“一方为主、双重管理”新机制。三是探索分类管理。条件成熟的社区可将流动党员、离退休党员、下岗职工党员分类单独建立党组织。流动党员还可按流出地域、从业性质、文化层次等分层分类组建流动党员支部,便于开展活动。

⑶加大“两新”组织建党力度。调查发现近五分之三的流动党员流向“两新”组织,加大其组织设置力度是加强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的重头戏,问卷中51.3%持此认识。按照“成熟一个、建立一个、巩固一个”的要求,如有3名以上党员都应积极建立党的组织,不足3人、暂不具备建立党支部条件的,按照行业相近、地域相邻的原则,联合组建党支部,也可探索“两新”组织与社区“共驻共建”党的组织,不断延伸党的触角。

⑷探索创新其它党的组织设置模式。笛卡尔说:“美不是在某一处闪烁,而是与环境的谐和和适中”。党员流动的多维多向决定了党组织设置模式需要因势而定,致力全面覆盖。比如,可以探索创造条件依托人才和劳动力市场中心、驻外办事处、驻外商会建立党组织、建立流动党支部教育管理“抱团”流动的党员,形成双重领导、双向管理的工作格局。针对国有集体企业下岗职工流动党员“流失”现象比较普遍的现象,抓好改制国有(集体)企业党组织的设置、变更和衔接工作,防止更多有名无人的“挂名党员”、无名无人的“数据党员”。

3.从改进教育方式和内容入手,建立流动党员永葆先进性长效机制,夯实构建和谐社会的思想基础。保持先进性是流动党员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思想基础。华蓥建工集团党委书记熊家睦说:“过去那一套培训内容和方法不灵验了。”应针对流动党员特点,遵循“小型、分散、灵活、务实”原则,创新形式,探索流动党员永葆先进性的长效教育机制。

⑴灵活教育形式。流出地、流入地党组织要根据自身条件,以增强针对性和吸引力为关键,在时间、人员、内容、组织形式、地点等方面不拘一格,灵活随机安排,确保教育实效

——“行前教育”。党员外出前,党支部指派专人谈话,引导教育,明确要求。

——“函授教育”。以“家书+学习资料”、“家书+思想汇报”等灵活形式合并邮寄给外出党员,支部承担邮资。

——“电话提醒”。

——“异地巡视教育”。如果条件许可,流出地党组织可指派专人定期、随机或顺便到流动党员相对集中地开展座谈、通报情况、巡访慰问和短期培训,同时帮助解决一些实际困难和具体问题。

——“回归教育”。抓住春节等节假日和农忙时节流动党员集中返乡的有利时机开展个别教育或集中培训。

——“党员互助教育”。发挥骨干流动党员作用,在同行流动党员之间建立谈心教育制度,互帮互教。

——“网络党校教育”。顺应信息化、网络化趋势,条件成熟的地方应发挥互联网优势,建立党员教育培训专门网页和网站,启动党员教育信息化工程,跨地域开展远程教育。

——“流动党校”。流入地党组织可组织人员定期不定期深入流动党员工作单位、居住地开展流动、小规模甚至是个别的教育培训。

——“业余周末夜校”。流入地党组织可在夜晚、周末、假日等业余时间办夜校等方式,灵活对流动党员开展教育培训。

⑵丰富教育内容。教育培训流动党员,不仅要使形式喜闻乐见,内容也要因应流动党员实际。一是分层分类施教。针对流动党员不同文化层次、工作性质及个体特点,按照“实际、实在、实用”的原则,分层分类施教,增强学习内容的针对性。二是丰富教育内容。学习内容除党的基础知识外,还应有知识技能、经济法律、史地国情等多方面内容。三是寓教于乐。将流动党员休闲、知识竞赛、技能比武、主题活动与教育内容有机结合,探索建立流动党员俱乐部和互助组织,寓教于乐,灵活多样,吸引流动党员广泛参与。

4.从规范体制入手,建立适应流动党员特点的教育管理机制,不断因应构建和谐社会的新要求。流动乃和谐之基,管理为和谐之本,体制顺畅、机制灵活是实施高效管理的重要基石。在837人参加的问卷调查中,381人认为理顺和规范管理体制是加强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的主要措施。因此,因应构建和谐社会的新要求和党员流动的大趋势,建立和完善灵活顺畅、一体高效的新体制已然成为加强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的首要环节。

⑴理顺管理体制。座谈中,大家普遍认为,加强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建立全国一盘棋的体制格局至关重要,更是基层党组织的一致呼声。一是完善教育管理总格局。问卷显示,56.4%认为在流动党员教育管理上流入地、流出地都有责任,但应以流入地党组织为主。探索和实践也表明,必须坚持全国一盘棋的总体思路,由中央统一规范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建立“流入地党组织为主、流出地党组织配合”的双重管理体制,形成上下联动、部门协同、城乡互动的管理大格局。二是建立流动党员三级管理体系。县(区、市)、乡(镇、街道)、村(居)基层党组织承担着对流动党员实施微观管理、具体负责的职责。可以探索在县、乡、村分别建立流动党员服务管理中心及站点,具体负责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的日常工作。

⑵完善党员“进出口”机制。中央应针对当前党员发展面临的新情况,适时修改党章和完善制度,对在流动人员中发展党员、预备党员转正、召开支部党员会或党员代表大会、流动党员参加民主评议等作出新的规范性要求,严格标准和程序。评议不合格的党员要严肃批评或处理,连续六个月不过组织生活、不交纳党费、不完成组织布置工作任务的“三不党员”,应按党章规定予以除名。鉴于已有大量流失党员的现实,建议全党重新进行党员登记,摸情。

⑶完善党员信息库,建立动态管理机制。党员信息库建设是动态管理的基础。中组部应当加强全国党员信息网络建设,建立党员台帐,完善流动党员登记、信息报送等制度,及时录入和更新流动党员信息,实现流动党员台帐管理、资源共享和远程查询,为流动党员动态管理夯实基础。

⑷建立经费投入保障体制。座谈中,普遍认为应当建立全国统一的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经费投入机制和制度规范,明确资金渠道。从实践看,资金不足是制约教育管理效能的重要原因。中央应当从战略的高度,在财政资金列入专项预算,在党费中列支并加大返成力度,多渠道筹集,探索吸纳社会捐助,用制度保证和规范“两新”组织的党建经费投入,严格党建经费的专项使用制度,有力保障各级各类基层党组织加强流动党员教育管理。

⑸创新管理方法,完善管理制度。管理制度和方法创新是在体制框架内实现管理预期效能的重要保障和手段。应当认真总结和深入研究基层实践经验,创新和完善加强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的方法和制度体系。据调研,我们提出如下建议:

——推行“党证”制度,加强身份管理。参照身份证制度,全党制发“党证”,统一编号管理。将“党证”与党员信息库建设相衔接,运用磁卡技术,录入党员基本信息,并可随时由各地基层党组织录入党员参加组织学习、培训和缴纳党费等情况,便于查询。

——建立专人联系结对管理制度。由基层支委班子成员或优秀党员采取“一对一、一对多”的方式联系流动党员,及时了解和汇报流动党员的思想动态。

——探索“托管”制。流出地党组织可以主动与流入地党组织取得联系,将本地流出党员委托流入地党组织代为管理。

——实行行业归口管理。为解决“两新”组织党组织难建立、活动难开展、法人代表不支持等难题,建议由行业管理部门(行业协会)党组织对“两新”组织中的党组织和流动党员进行管理。

——下放管理权限。适应流动党员游移不定的特点,坚持“简便、易行、实效”,下放部分党组织设置和党员组织关系转移权限,使社区流动党员的组织设置、合并、变更、撤销和流动党员接纳、安置、归并、转移简便快捷。

5.从服务关爱入手,建设流动党员精神家园和政治归宿,增强构建和谐社会的生机与活力。**区龙安乡党委书记杨斌座谈认为,现在许多党员感觉党的温暖少了,过去那种荣誉感和优越感没有了。因此,我们认为,在人文关怀上下功夫,建立适当的利益补偿机制,打造流动党员的精神家园和政治归宿,增强流动党员的归属感,也是避免党员边缘化、激发党员活力的有效手段,可以更充分地调动流动党员积极参与构建和谐社会的主动性。

⑴切实保障政治权利。要按照党章和《党员权利保障条例(试行)》的规定,切实保障流动党员参加选举、参与党内事务等权利。流出地党内选举应提前通知未转出正式组织关系的流动党员参加;流动党员数量较多的基层党组织,召开党员代表大会或上级党组织召开党的代表大会时,按规定要求和程序在流动党员中产生代表或邀请列席代表。流出地、流入地党组织要及时将应让党员知道、讨论、参与的事务及时通报流动党员或征求其意见。

⑵开展广泛的精神文化活动。缺乏时代性和针对性的组织生活内容与形式,已难以满足流动党员的精神需求。创新活动载体,以流动党员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的精神文化活动和党内主题活动,增强党内活动的吸引力,使流动党员与党组织一起共同来打造精神家园。

⑶实施温暖工程。积极开展流动党员就业指导、技术培训、信息咨询、党员交往、娱乐休闲等多层次服务,流入地、流出地党组织要探索开展在家党员与流动党员的“结对互帮”、“定期走访慰问”、党内帮扶和困难救助等制度,切实帮助协调解决其家庭、就业、子女入托入学等方面的困难,力所能及地帮助流动党员解决后顾之忧。建立由党员律师、党员法律工作者参与的党内法律援助机制,免费为流动党员提供法律咨询和援助服务,积极帮助流动党员维护合法权益,努力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流动党员可以依靠的“家”。

⑷加强激励引导。建立优秀流动党员表彰激励机制。定期评选表彰优秀流动党员,给予一定物质奖励,并在某些方面给予优秀流动党员以“优先”待遇,积极树立一批先进典型,增强荣誉感,在全体流动党员中间起到“拨亮一盏灯,照亮一大片”的示范、鼓励和带动作用。

6.从构建实践平台入手,凸显先锋性和示范性,充分发挥流动党员服务群众、凝聚人心的作用。发挥流动党员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先锋模范作用是加强和改进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各级党组织应当立足于此,积极创新实践平台,畅通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充分发挥流动党员积极作用的渠道,确保一个流动党员就是一面“流动的红旗”。

⑴深化“党员先锋工程”。要在流动人员比较集中的住宅区、商业区等区域开展“党员责任区”、“党员示范岗”等主题实践活动,激励流动党员在流动人员中自觉发挥带动示范、化解矛盾、凝聚群众等社会和谐润滑剂的作用。探索实施流动党员佩证上岗制度,亮出党员身份,接受群众监督,强化流动党员发挥作用的外部约束力。

⑵树立先进典型,发挥示范作用。注重从流动党员中发现先进人物,深入挖掘流动党员的先进事迹,定期在流动党员中广泛评选和表彰先进典型。广泛宣传讨论,在流动人员中积极开展向优秀流动党员学习活动,扩大流动党员的影响力,带动广大流动人员共同为流入地经济建设和社会稳定服务。

⑶创建作用载体,构建实践平台。实施外出“党员反哺工程”,发挥流动党员活动范围广、经营门路多、获取信息灵的优势,回报家乡、报效社会。实施“流动党员回引工程”,鼓励外出致富党员回乡创业,在土地、税收、贷款、项目储备和供应等方面给予优惠,鼓励其带领群众共同致富。探索“流动党员培养工程”,重视培养选拔优秀流动党员进入农村、社区和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领导班子,更好地发挥其模范带动和组织带领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