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肥流通体制改革报告
时间:2022-09-10 05:08:00
导语:化肥流通体制改革报告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化肥流通体制改革调研要求,在汇总全疆化肥流通体制改革情况的基础上,自治区发展改革委会同自治区农业厅、供销社等有关部门,联合成立自治区化肥流通体制改革调研组,分赴南北疆有关地、州、市,针对我区近年来化肥流通体制改革的情况及当前化肥的供求状况、存在的问题重点进行了调研。
一、我区化肥市场现状
(一)化肥生产与需求情况
**年,我区实际氮肥产量193万吨,随着中国石油乌鲁木齐石化公司26万吨扩能改造任务的完成及库车华锦年产50万吨项目的投产,预计**年我区氮肥生产能力260万吨左右,氮肥资源自给有余。
**年我区农作物播种面积5730万亩,比上年5592万亩增加2.5%。其中粮食播种面积2150万亩,比上年2206万亩减少2.5%;棉花1700万亩,比上年1743万亩减少2.5%;其它作物1880万亩,比上年1643万亩增加14.4%。预计**年全疆化肥总需求量约215万吨,其中:氮肥110万吨,磷肥100万吨,钾肥5万吨。
(二)当前化肥的购销情况
**年春耕期间,我区化肥总的供求情况是:氮肥供求平衡,价格上扬;磷肥货源充足有余,价格走低。截止**年3月30日,我区供销社系统累计购进化肥100.2万吨,同比增长14.38%,其中购进氮肥41.5万吨,同比减少5.68%;购进磷肥56.9万吨,同比增长36.77%;购进钾肥1.8万吨,同比减少10%。
累计销售化肥72.8万吨,同比增长30.7%,其中销售氮肥32.6万吨,同比增长17.27%;销售磷肥39.2万吨,同比增长48.5%;销售钾肥1万吨,同比减少33%。库存各种化肥42.2万吨,同比减少11.1%,其中库存氮肥10.7万吨,同比减少26.2%,库存磷肥30.3万吨,同比减少5.6%;钾肥1.2万吨,同比增长33%。
目前农民手中化肥充裕,基本可以满足农业生产需要。
(三)化肥价格的监管情况
**年3月,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做好**年化肥生产供应和价格调控工作的通知》(发改价格[**]124号)精神,自治区人民政府下发了《关于对我区化肥价格实行监管的通知》(新政办发明电[**]59号),规定“氮肥出厂价格在1500元/吨的基础上可上浮15%。中石油及区内各化肥生产企业通过本系统销售公司直接销售的化肥一律执行出厂价;化肥从出厂到零售终端的综合经营差率不得超过7%”。从我区目前化肥价格情况来看,化肥生产和经营企业都能严格执行国家和自治区制定的价格政策,化肥出厂价的上浮幅度和经营企业的综合经营差率均在国家要求控制的范围之内,有的还低于7%的综合经营差率。
我区化肥销售主渠道新疆农资(集团)公司**年4月化肥主要品种销售价格及综合经营差率的执行情况:
北疆地区(塔城、伊犁地区):
乌石化尿素销售价1950元/吨,比上年同期上涨100—130元/吨,经销差率为4.93-5.51%。
美国二铵销售价为3060—3200元/吨,与上年同期相比低100元/吨,经销差率为2.52—5.05%。
国产二铵销售价为2860—2970元/吨,销售价格与上年同期相比上涨40—70元/吨,经销差率为2.74—5.49%。
南疆地区(阿克苏、喀什、和田地区):
泽化尿素销售价为1825-1850元/吨,与上年同期相比上涨125-155元/吨,经销差率为3.35-4.12%。
美国二铵销售价为3050-3210元/吨,与上年同期相比低100元/吨,经销差率为3.25—4.87%。
国产二铵销售价为2850-2980元/吨,与上年同期相比上涨30—50元/吨,经销差率为2.35—5.88%。
二、我区化肥流通体制改革进展情况
1998年国务院下发了《关于深化化肥流通体制改革的通知》(国发〔1998〕39号),为了更好的贯彻其精神,自治区制定了《关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深化化肥流通体制改革实施意见的通知》(新政办〔1999〕137号),明确了化肥的流通渠道和价格管理形式,规范了化肥生产流通秩序,随着全国化肥流通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区化肥流通体制改革也取得了初步成效。
一是改革了化肥流通管理体制,取消了国产化肥指令性生产计划和统配收购计划,由化肥生产和经营企业自主进行购销活动。初步建立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在国家和自治区宏观调控下,主要由市场配置资源的化肥流通体制,保障了市场供应,满足了农业生产的需要。
二是拓宽了化肥经营渠道,引入竞争机制。化肥经营打破了原来只有自治区供销社独家经营的局面,拓展为由自治区供销社各级农资公司、农业“三站”以及化肥生产企业等三家共同参与经营,在化肥流通领域形成了有序的竞争格局。
三是完善了化肥价格管理方式。化肥价格在指导价基础上提高了指导价幅度,使市场参与化肥价格形成机制的作用进一步增强,从而扩大了化肥生产、流通企业的经营自主权。
四是加强化肥市场管理,严把农资市场准入。建立健全化肥“两帐两票一卡一书”制度,落实化肥市场准入制、退市制和先行赔偿制,规范化肥经营行为。对流通领域违反价格或销售假冒伪劣的行为进行有效的打击,维护了正常的化肥经营秩序。
五是建立了自治区救灾储备制度。从**年开始,自治区建立了8万吨的救灾储备,储备期四个月,储备所需资金由自治区农业银行提供,储备所需的贴息由自治区财政专项支付,储备任务由自治区供销社农资(集团)公司承担。
六是加快农资企业改革步伐,构建现代流通服务体系。目前承担我区农资销售主渠道的新疆农资(集团)公司,在原自治区供销社农资公司的基础上进行了改制,采取连锁经营的现代流通方式,在全疆建立“农佳乐”连锁网络配送中心12家,经营网点2930个,在化肥的调运、销售中充分发挥连锁网络的优势,对基层网点实行了直接配送、直达运输,减少中间环节,努力降低经营费用,减轻农民负担。有关地(州、市)的农资公司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也进行了改制工作,切实转变企业经营机制。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经过近几年的努力,我区的化肥流通体制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在实施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我区春耕化肥供应约占全年供应总量的75%以上,供应量集中,而所需磷肥基本依靠进口和从外省调入,化肥市场调控能力较弱。当遇到自然灾害和化肥价格波动时,不能应对市场的突发性变化,农民的利益也会受到损害。
二是经营主体变化,经营企业增多。随着化肥流通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化肥生产企业、供销社农资系统以及农业“三站”的重组、改制,逐渐派生出的生产企业、经营企业增多,实际上非经营主体变相从事化肥经营已成事实。
三是综合经营差率等价格政策有待进一步完善。由于我区远离内地,又没有磷肥生产企业,为了保证化肥正常供应,淡季储备时间需5-6个月,不利于鼓励经销企业进行淡储,也不利于生产企业自储。按照国家规定的综合经营差率政策,对于既承担淡季储备任务,又担负一定社会责任的经营主渠道来说,企业经营难度加大。
四是市场法规滞后,监管难度加大。经营主体的不规范,经营关系的不明确,再加上化肥市场管理法规的滞后,没有一个可依据的法律、法规性文件来规范化肥市场,使得监管部门实施有效的监管难度加大。出现了监管部门“管住流通管不住生产,管住集体管不住个体,管住批发管不住零售”,在一定程度造成了企业之间的不公平竞争。
四、完善化肥流通体制改革的几点建议
结合我区化肥生产、流通的实际情况,为保持农业生产和农资市场长期稳定、促进流通行业持续健康的发展,提出以下建议:
一是放开经营主体,实行公平竞争。建议国家严格设定化肥市场的准入门槛,允许符合条件的经营主体(包括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经营化肥,使所有的经营者都能在同一条起跑线上展开公平的竞争。
二是制定政策条款,规范市场秩序。《行政许可法》颁布实施后,化肥市场的管理,必须要有相关政策和法律条款依据,监管部门在实施有效监管时才能有法可依,违法必究,这是确保化肥市场健康有序发展的根本办法。因此,建议国家加快制定规范化肥市场秩序的有关政策和法律条款。
三是减轻企业负担,保证正常供应。对承担淡季储备任务的经营企业,尤其是储备期长,储备量大,储备费用高的经营企业,建议国家在安排淡储贴息的基础上,再增加部分仓储费用补助,以切实减轻经营企业和农民的负担。
四是为增强化肥市场的调控能力,进一步做好化肥供应工作,建议国家将我区淡季化肥储备由现有的15万吨增加到30万吨。
- 上一篇:生产水泥成本调研报告
- 下一篇:农用物资调研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