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羊肉生产调研报告

时间:2022-09-10 04:46:00

导语:牛羊肉生产调研报告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牛羊肉生产调研报告

新疆是我国的传统牧区之一,畜牧业在农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以来,特别是**年自治区畜牧业工作会议后,全区把发展畜牧业提高到新的战略高度,各地都把大力发展畜牧业作为调整优化农村和农业经济结构的切入点和促进农牧民增收的新增长点。**年下半年以来,牛羊肉市场形势发生变化,由于区内消费需求增速相对慢于生产的增长速度,我区牛羊肉等畜产品供给出现相对过剩、价格下跌,市场这种状况,既影响了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也影响了畜牧业的发展和农民收入的增加。今后,我区畜牧业生产要持续、稳定、快速发展,就要实现生产方式的转变,由注重产量增长向高产、优质、高效、低耗、安全的方向发展。

一、基本情况

(一)价格走势

根据新疆城调队月报调查资料,**年1—9月,我区牛肉集贸市场平均零售价格为14.50元/公斤,同比下降9.8%;羊肉集贸市场平均零售价格为13.50元/公斤,同比下降6.3%。南疆地区牛羊肉集贸市场零售价格高于北疆地区约1.5元/公斤。活牛全区平均价格7.5元/公斤,去骨牛肉平均价格为14—16元/公斤,1—6月份全区活羊平均价格8.3元/公斤,带骨羊肉市场零售价格为15.0—17.0元/公斤,进入7月后,羊肉价格开始下降(去年羊肉价格是8月份开始下降),7—9月份活羊平均价格为6.0元/公斤,屠宰后羊肉批发价格降为10—11元/公斤,同比略有下降。

我区牛羊肉价格在**年的后三季度,有过一次大的波动。羊肉月平均价格最高达到20元以上,牛肉月平均价格也达到了17元以上。**年6月与**年6月同期相比,牛肉增幅为20.36%,羊肉增幅为27.7%,而**年6月、**年6月与**年6月同期相比,牛肉下降26.41%、34.76%,羊肉下降27.5%、35.74%。抛开**年后三季度的特殊情况,**年1—9月与**、**年1—9月同期相比,降幅基本在10%以下,第二季度基本持平,略有下降。而从**年1—9月的情况与**、**年的情况比较来看,牛羊肉市场价格是有所下降,但幅度不大。

我区牛羊肉市场价格呈现一定的规律性,受供求关系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牛羊肉市场价格在**年1月—**年3月是小幅振荡上涨,**年4月—12月发生了大的涨幅,**年1月—**年9月是小幅振荡下降。价格无论上涨或下降都符合市场经济发展的规律。在一些特殊时段,如每年的5—6月、12—1月的价格小幅上涨,8—10月的价格小幅下降,这正是与新疆牛羊生产以牧区为主或以农区为主的季节性变化特点相符。

后期预测:以技术层面上看,从产销大体平衡、国内市场需求、饲粮与肉食比价等技术层面分析,都不支持肉类价格下跌;以牛羊生产物资和佣工费用呈双上涨的趋势看,牛羊肉价格下降的空间已不大,价格走势呈平稳态势。

(二)生产形势

据畜牧部门资料,1—9月全区大牲畜存栏709.70万头,同比增长3.5%,其中牛515.58万头,增长6.9%;羊4449.21万只,增长4.28%,其中绵羊3726.55万只,增长4.1%,山羊722.66万只,增长5.2%;今年1—9月份牛羊肉产量增长,销售顺畅。肉牛出栏191.13万头,同比增长8.5%;肉羊出栏2581.02万只,增长12.6%;牛肉产量为25.36万吨,增长8.6%;羊肉产量45.74万吨,同比增加2.7万吨,增长12.1%。预计年末牛羊出栏3661.29万头(只),其中:牛出栏279.41万头(只),羊出栏3381.88万头(只),同比增长9.9%;牛、羊肉产量达到155万吨,同比增长9.57%。

今年大部分地州畜牧业生产形势保持平稳,牲畜存栏、出栏增加,畜产品市场未出现大的风险和波动。部分地区灾情较重,入夏以来受持续干热天气及降雨量减少的影响,一些地区发生较严重的局部性、阶段性旱情,北疆的塔城、博州、阿勒泰、昌吉州及南疆的克州、和田、阿克苏、喀什等地旱情较为集中和严重,牧区天然草场产草量下降较多、人畜饮水困难,给当地畜牧业生产带来一定的损失。同时由于部分农区农业受灾严重,玉米等农作物产量下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饲料和秸秆的加工的贮备,给牲畜的越冬度春带来不利影响。据畜牧部门不完全统计,截至今年8月底,全区各类受灾草场累计达2.2亿亩,其中严重受旱草场面积约0.85万亩;虫害发生面积约3668万亩,其中严重发生面积约1551万亩;全区累计死亡各类成幼畜58.12万头(只),占年初牲畜存栏总数的1.08%。截至9月20日,全区累计打贮饲草890.5万吨,同比基本持平。全区备料81.65万吨,畜均备料16.18公斤,同比畜均减少1.22公斤。全区完成“三贮一化”316.52万吨,同比增加28.4万吨。

近年来,我区牛羊的存栏数不断增加,牛羊肉供应充足。**年—**年全区活羊年末出栏数分别为2363.02万只、2626.94万只、2790.53万只、3081.88万只,出栏数年增长率分别为11.17%、6.23%、10.44%;**年—**年全区羊肉总产量分别为430600吨、455400吨、526500吨、598900吨,年增长率分别为5.7%和15.6%、13.75%。预计年末牛羊肉的全区人均占有量:牛肉为18公斤,比**年的13.5公斤年均增长8.7%;羊肉32公斤,比**年的22.6公斤年均增长11%。牛羊肉不仅是产量增加,品种结构和质量也在逐步改善。肉牛和杂交一代肉牛发展速度较快,商品畜中育肥牛及18月龄改良牛的出栏比重也在上升。肉羊、育肥肉羊及当年羔羊的比重不断上升。牛羊出栏率相应提高,目前牛已达52%左右,羊已达78%左右。出栏一头牛产肉量为138公斤,一只羊18公斤,这些生产效能指标有了明显的提升,羊已达到世界平均水平,但牛的差距仍然较大,仅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68%,每头存栏肉牛年产肉量仅相当于美国的1/3。

(三)消费情况

据有关部门统计,**年1—9月我区牛羊肉人均消费量分别为0.26公斤/月和0.94公斤/月,同比分别提高6.3%和11%。预计**年区内牛羊肉年人均消费3.27公斤和11.47公斤。我区居民的肉食消费构成中,以牛羊肉为主,占60%以上。**—**年全区牛羊肉消费年均增长分别为7.04%和10.67%,同期牛羊肉产量年均分别增长9.8%和11.8%,年际间波动幅度较小,生产增幅快于消费增幅。

虽然我区牛羊肉全年人均消费量,居全国前列,但不及世界的平均水平。欧美发达国家年人均肉类消费在70—120公斤。按国际通行标准计算,年人均消费31公斤比较合理,而我区还不及一半。在我区,人均牛羊肉占有量刚超过50公斤,消费呈较快增长之势,总体上我区牛羊肉消费水平仍然有大的提升空间,但这主要取决于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从供求平衡分析看,今年我区出口、出疆畜产品销售保持了较快的增长势头,牛羊肉、禽产品主要出口到周边国家,截至9月底已出疆羊14.5万只,牛3.6万头。但出疆量和区内自产自销量较低的局限,牛羊肉产销仍十分突出。

二、存在的问题

(一)畜产品生产格局没有发生根本改变。一是畜群畜种结构不够合理,个体生产性能不高。多年来,牲畜品种以绵羊为主体,牛比例小,良种化程度不高;二是畜牧业基础脆弱,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较弱,规范化养殖程度低。虽然各地大力扶持小区养殖,但大多数仍属散户饲养,这种生产经营方式造成生产成本上升,不利于给畜牧生产收益的提高,难以规避市场波动带来的冲击和风险。三是农牧民对养殖业的投入较小,抗风险能力差,市场应变能力弱,在市场价格下降的情况下,跟进抛售,进一步打压了市场价格。四是畜牧业产业化水平不高,特别是龙头企业与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不完善,时常出现企业生产加工和基地原料生产脱节现象。五是畜牧业发展的科技含量不高,饲养水平和集约化程度低,特别是随着我区奶牛养殖规模的迅速扩张,迫切需要加快提高奶牛养殖水平。牧区科技体系建设比较落后,人员老化,设备不全,技术缺乏,资金有限,农牧民科技意识不高,旧的生产方式和风俗习惯制约着经济发展。六是农牧民整体素质优待提高,养殖管理水平不高,优畜得不到优饲。一些牧民思想不解放,观念陈旧,虽然已定居,但缺乏种植、养殖技术经验和投入,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等、靠、要思想。

(二)草原退化使畜牧生产形势不容乐观。由于天然草原超载过牧,草地产量下降30%以上,草原过度使用,农区畜牧业和城郊畜牧业发展不够。饲草料短缺,草畜矛盾突出。饲草量减少将对今后一个时期畜牧业生产产生不利影响。一是牧区冬草储备不足,迫使牲畜提前出栏,牛羊肉价格将会保持一段低价位水平。二是今冬明春由于草料储备不足,将会影响到畜牧业的正常生产。三是2007年春季由于草料储备不足,草料价格将会明显上涨,增加了生产成本。

(三)开拓市场、占领市场能力较差。前些年,由于我区畜产品处在供不应求的态势之中,每年都需要从青海等地少量调进绵羊架子畜,我区地产牛羊肉大部分属自产自销,从而对国际或国内市场价格影响反映能力较弱。近两年疫情的发生致使活畜出疆更加困难,给销售造成很大影响。我区畜产品的生产与销售并不在同步发展水平上,畜产品未能面向国内和国际两个市场,畜产品优势转换战略效果没有得到真正体现。

(四)我区畜牧业的产业链严重滞后,产品结构单一。目前市场上流通的畜产品基本上是初级畜产品,肉类深加工不足,外销不畅。生产经营方式落后,产业化水平低,生产经营分散,缺乏规模优势,全区基本没有畜产品精深加工的龙头企业,畜产品没有形成完善的市场体系,尚未建立规范的交易市场,致使畜产品流通不畅;仍旧是以原料的形式出售,质量档次不高,市场竞争力较弱,从而造成畜牧产品需求不旺,价格低廉。

三、对策建议

紧紧围绕着以“效益畜牧业、生态畜牧业”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明确今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思路,把发展畜牧业作为今后农村经济发展的重头戏,作为农牧民增收的主要渠道。

(一)千方百计地增加农牧民收入。当前正值活畜销售黄金季节,全力以赴地抓销售,最大限度地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因素,为农牧民增收献计献力;积极组织营销队伍找市场,鼓励和扶持各类运销实体,进入流通领域,加大促销力度,使农牧民增产增收;进一步搞活现有的城郊、县乡活畜屠宰场、集贸市场的同时,积极开拓区外市场,扩大交易量,形成多渠道、少环节、开放式的经营流通体制,确保物畅其流;农牧民通过销售小畜,引进优质奶牛,从而进一步促进了全区50个小畜换大畜示范村工作。帮助养殖户解决资金不足的问题。各地政府应积极协调有关方面,解决养殖户资金不足的问题,政府对养殖户补贴政策应落到实处,帮助他们渡过难关。

(二)重点解决饲草料短缺问题。积极开发饲草料资源,通过种植业结构的调整,采取与粮食作物复播、混播等形式扩大饲草料的种植面积,实现饲草料的科学合理配置。加快饲草料基地建设,提高饲草、饲料的生产能力,提高桔杆的综合加工利用率。在饲料的储备方面,提前统计好现有饲料的数量、饲料缺口,做到心中有数,及时组织调运。政府部门要储备好一部分机动饲料,关键时刻能拿得出、用得上。牧区特别是易灾牧区,饲草料储备—定要达到畜均300公斤草、30公斤料的最低标准。做好饲草料的深加工,提高草料利用率。同时,要提高牲畜饲养水平,采取长草短喂、短草槽喂等措施,提高现有储草利用率。

(三)合理调整畜种和畜群结构,提高生产力水平。一是在品种改良方面提出“以小换大,以土换良”,加快良种畜的推广和普及。同时采用萨福克、无角陶赛特等肉用品种同当地肉羊品种开展广泛的经济杂交,为今后建立优质肉羊生产基地打下坚实的基础。二是在畜群结构上,要减少非生产畜的饲养,提高能繁母畜的比例。降低绵羊的比例,提高良种率,增加牛,特别是良种牛的比例。三是在生产方式方面,提倡舍饲圈养,禁止农区的牲畜到牧区放牧,充分利用农作物秸秆和农副产品等措施,加快传统畜牧业生产方式的转变。对分散养殖将采取“政府引导、积极扶持、规范建设、强化管理”的政策,引导并帮助他们转变生产方式,逐步加快我区畜牧业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和产业化的建设步伐,走现代畜牧业发展道路,保护和促进牛羊养殖业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四)完善防疫体系建设。加快全区兽医体制改革和防疫体系建设,加大乡镇兽医站和村级防疫员队伍建设,高度重视牲畜疫病防治工作,加大资金投入,特别要对动物高传染性疫病进行重点防治,为提高动物产品质量安全打下良好的基础。

(五)努力开拓市场,扩大农产品销售领域。农产品销售渠道不畅、价格低是制约我区畜牧业发展的主要“瓶颈”。搞活农产品流通,要在充分发挥现有龙头企业作用、积极开拓国内国际市场的同时,加快农产品产地批发市场和农业市场信息体系建设,学习借鉴内地省市举办放心食品进京产销对接会的成功经验,组织开展一系列大规模的农产品产销对接、市场开拓活动;同时,培养造就一支高素质的农产品销售经纪人队伍,东进西出,四面出击,全方位抢占国内大中城市市场,真正构筑起覆盖全国的农产品市场网络,努力扩大农产品的销售空间。

(六)扶持龙头企业,强化龙头企业带动能力。通过争创有机畜产品的品牌来提高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吸引肉产业的龙头企业来疆办企业,带动牛羊产业的发展。发展龙头企业,既可以促进农产品加工增值,增加农民收入,又能提升农村工业化水平,是一项全面繁荣农村经济的战略举措。把加强龙头企业建设作为促进农业产业化升级和加快农村工业化进程的重中之重,以兴办农产品加工企业为纽带,使产业化与工业化有机结合、配套推进,促进全区农业农村经济的新发展。一方面,对区内现有的龙头企业给予重点扶持,促其尽快发展壮大,增强辐射带动能力。另一方面,加大农业领域招商引资力度,吸引区外资金、技术投向区内优势产业开发,多层次、多成份、多元化兴办一批新的龙头企业,引导他们与农户发展订单农业,带动基地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