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资高地调研报告
时间:2022-09-08 02:05:00
导语:日资高地调研报告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近年来,开放型经济的新一轮发展,促使国际资本、国际产业纷纷向长江三角洲集聚,**成为外商投资、特别是日商投资的一大热点。随着对日招商的不断深入,日商在**的投资活动高潮迭起,“日资高地”已在**逐步凸现。为了解“日资高地”的现状,促进日资企业的健康发展,我们结合国际、国内形势,对在锡日资企业的经营状况和趋势进行了一次调研。
一、“日资高地”的形成
统计数据表明,**年**市完成合同外资68.3亿美元,其中合同利用日资9.9亿美元,同比增长135.8%,占同期日本对中国大陆投资总量的1/6,占全省利用日资的50%,并首次超过了中国日资最集中的大连。截至**年10月,全市累计批准日资企业740家,合同外资29.2亿美元,分别占全市外资总量的10.2%和12.2%。以日资投资最密集的**新区而言,截止到**年10月,在新区开办的日资企业有110家,占全市日资企业的15%,投资总额占全市日资的70%以上。仅仅几年功夫,**就成了全国闻名的“日资高地”,原因何在呢?
首先是利益的驱使。近几年,受日本国内经济结构调整等因素的影响,半数以上的日本大企业被迫将生产线迁至海外。而中国更低廉的土地和劳动力成本、更广阔的市场,又使许多外迁的日本企业撤离或放弃选择东南亚,继而进军中国。与此同时,随着香港经济的低迷,上海经济的崛起,日企在华投资重心逐渐从南部沿海转移到长江三角洲。目前,华东接受的日商直接投资占日本对华总投资的56%。
如果说日商选择华东是出于对商业利润的追逐,纯属“商投”行为,那么选择**却有“情投”的因素。长三角地区城市林立,无论是自然条件,还是地价和人力资源价格,**并没有明显的优势。但是2000年以来,**市政府审时度势,以对日招商为重点,实施与周边城市错位竞争的战略,从而抢占了先机。一方面,**与日本之间深厚的人文渊源成为“情投”的红线。中日友谊林、中日友好城市等活动,无形中增加了**的知名度。另一方面,政府通过“**旅情”赴日招商活动等形式加大招商力度,通过“一站式”服务等方式积极创造有利的投资软环境,让日商感到了方便,看到了实惠,增强了信心。
政府的投资导向和积极参与,使**成为日商“情投”与“商投”的最佳结合点。2000年以后,日资大规模进入**,日企数量增加了一倍,日资年平均增幅高达68%,“日资高地”初现规模。
二、在锡日资企业的主要特点
截至**年10月,在已办理税务登记的日资企业390户,占全市外企总数的14.94%。在调研中,我们发现日商在**的投资呈现出以下特点:
1、国际大公司投资势头强劲。
目前,进入世界500强企业的住友、丸红、日立、松下、索尼、东芝、夏普等25家日本公司在**兴办了60多个项目,占500强企业在锡投资项目总数的一半以上,同时也占据了日本企业在锡投资总量的1/3以上。许多日本人感慨,在日本本土都很难找到日资大公司密集度这么高的投资区。
2、投资项目规模大。
在我局登记的日企中,投资总额3000万美元以上的12家,1000万美元以上的53家,500万美元以上的35家。在新区,日资投资额度增长最快,大项目纷纷入驻。目前超过6000万美元的就有9个,其中8个项目成立于2000年以后,普利司通、松下电池的投资额分别达到9900万美元和9000万美元。
3、产品科技含量高。
在锡日资企业中,95%以上从事制造业,其中以纺织服装、化学塑料、信息产业为主。他们的产品科技含量普遍较高,有的在国际上处于领先地位,如松下的冷机、电池,索尼的笔记本电脑、背投,尼康的相机等。高新技术企业已占到日资企业总量的70%。目前,信息记录产品、液晶显示器、高性能新能源、电子元器件四大生产基地已在**初步形成。
4、经营效益与全市外企平均水平相当
表一**年全市外资企业经营效益情况表(略)
全市390户日资企业中,276户已开业,实现销售收入112亿元;其中147户盈利,实现利润8.43亿元。日资企业的各项指标均占全市外企总数的13%左右。由于新企业较多,并有相当一部分正处于筹建阶段,因此日资企业的开业面较低,与全市平均水平相差近8个百分点;已开业日资企业中,半数以上实现盈利,与全市平均水平相比,盈利面略高、销售利润率偏低,但差距甚小。在全市日企最集中的新区,日企盈利面仅44%,低于平均水平9个百分点,销售利润率仅为11%。主要原因是,亏损企业多处于开业初期,废品率高、开办费用大、产量及销售额小。
当年全市销售前十名的外资企业中,日资企业占两席:夏普和索尼分别以16亿元、9.68亿元的销售业绩名列第四名和第七名;仅此两家的销售额就占日企销售总额的近四分之一。因此,从全市整体情况来看,日资企业开业面较小,销售和盈利水平基本与其他外资企业持平,大企业的影响举足轻重。
5、税收贡献偏低。
**年,我市日资企业上缴国税机关税款共计3.5亿元,占全市国税涉外税收的9.39%,与其他经济指标在全市13%的比重相去甚远。日资企业的总体税负为3.21%,而全市外企平均税负为4.52%。
表二**年全市外资企业税款入库情况(略)
调查中我们发现,在锡日资企业主要从事加工贸易,平均出口比重超过50%。在**年销售收入前十名的日资企业中,有8户从事进料加工业务。采用“免抵退”的出口退税方法后,日资企业缴纳的增值税较少,税负仅为2.29%,明显低于其他外企。
今年以来,随着更多的企业逐渐步入正轨,日资企业的税款贡献率有所上升:1-10月缴纳增值税、所得税合计3.3亿元,占全市国税涉外税收收入的比重上升到10.2%。
三、日商投资的发展趋势
经过几年的运作,在锡日资企业的规模和效益已初步显现。与此同时,日企的投资观念和战略正在发生变化:
1、中国由“工厂”向“市场”转变。
以往,日商对中国的定位主要是生产加工基地,投资项目也多为“两头在外”的加工工厂,产品以出口为主。然而近两年来,日企对中国的认识正在发生根本的变化,他们逐渐意识到,中国巨大的潜在市场才是最大的利益来源。中国在日企眼中已从“工厂”迅速升值成为“市场”。以索尼为例,开业仅一年的**索尼公司销售业绩雄踞**年全市外资企业销售第七名,当年实现利润7820万元。与其他日企不同的是,该公司来自中国国内市场的销售收入达7亿元,占其销售总额的七成。目前索尼在**新区已购买33万平方米的土地,分几期投资,并在不断增资。
2、在锡日企由“劳动密集”向“技术密集”转变。
一是开办的高新技术企业增多。在锡日资企业中,七成是高新技术企业。**年销售前十名的日资企业中有6户享受“双高”企业优惠政策;二是新技术的运用更加广泛。**年全市有37户日资企业向境外支付(计提)技术使用费,总金额接近17亿日元,占全市外企支付总额的30%,这一比例是相当高的。**年上半年,仅索尼公司一家就计提特许权使用费近8000万元,缴纳预提所得税近800万元。三是企业研发力量逐渐形成。**所在的长三角地区人才丰富,薪水又较日本低很多,因此已有企业有意将研发部搬至**。
3、企业经营方式由“中日合资”向“日本独资”转变。
先期在锡成立的日资企业中,七成以上是合资企业。2000年以来,为完全掌握企业的控制权、独享其经济利益,日商(特别是大公司)直接投资的独资企业数目迅速上升。据统计,在锡投资总额超过6000万美元的10家日资企业中有8家采用独资经营的方式。到**年底,**日资企业中合资企业占55%,独资企业的比重已上升到42%,远远高于全市独资企业占外企总数32%的比例。目前,全市外资企业中有1/4是日本独资企业;在日企销售排行榜中,独资企业更是独占鳌头,其影响不可小觑。
4、由“单项目一次投资”向“多项目多次投资”转变。
越来越多的日资企业认为本企业的经营业绩或发展趋势能够达到预期效果,因此增资扩股、新办项目的企业越来越多。2000年以来,全市有44家日资企业增资,增资金额合计超过1亿美元,户均增资比例达55%;有4家企业分别增资2次,其中2家公司的增资比例超过100%。跨国大集团在单个企业开办成功的基础上,注重在产业的上下游配套和横向延伸上投资,形成了“葡萄串效应”:如丸红公司在**先后投资建办11个项目,松下集团设立了3家公司,住友商事集团开办了2家生产性企业、1家综合物流公司,还开发了华友工业园。
四、体会和建议
综上所述,**利用日资的成效显著、日资企业发展态势良好。然而,在调研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和不足。如何进一步完善**的投资环境,更好地凸现“日资高地”的优势,全面发挥日资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应是今后的主要目标。为此,我们建议:
1、在环境建设上,要做到投资环境与生活环境并重
良好的环境是人们安居乐业的必要条件。作为“日资高地”,为日企发展创造一流的环境显得尤为重要。当前针对日商投资的需要,应特别注重在以下两方面加快建设:
一是营造透明的行政环境。与其他国家的投资者相比,日商似乎对政策更敏感、对行政环境的透明度要求也更高。尽管**政府各部门在这方面做了很多工作,但是一些日企对此仍颇有微词。结合服务型政府的创建,各机关应切实转变工作作风,为日企提供透明的政策、办事标准和程序。二是
营造便利的生活环境。
目前来**生活的日本人越来越多,与其他城市相比,**的生活环境与文化氛围却略显不足。如在大连,街头的日本料理店随处可见,日语的运用极为普遍。在苏州新区,有一条日本街,六、七十家日本酒吧和餐厅在此营业;有的酒店甚至专门从日本请来雇员来接待日本商人。而在**,可供外国人居住的公寓太少,日式餐厅也不多,很多日本人在饮食起居、子女上学、文化娱乐等方面都感到了明显的不便。因此从长远来看,有必要建设一批日本工业园区,设立日语国际学校,创建日本风情街,培养和引进日语人才,要让日商感觉到“生活在**就好像生活在日本”,为日资大量进入**创造更好的条件。
2、在项目管理上,要做到招商环节和后续环节并重
引进外资的根本目的在于创造更多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因此,要进一步提升日资利用的效益和质量,必须“双管齐下”:
一是完善招商环节的管理。
招商是项目管理的首要环节,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但以往我们往往注重引进外资的数量,而忽视对外资项目的质量要求和经营趋势分析。如从长计议,招商引资不应是“多多益善”、“来者不拒”,而是要根据**城市定位、产业布局的需要,尽可能选择污染小、潜力大、科技含量高的项目。在“日资高地”声名鹊起、日商投资络绎不绝的情况下,把握好这一点尤为重要。
二是重视项目引进以后的后续管理与服务。
在调研中,一些企业反映:招商中推出的“一站式服务”,我们很欢迎,但这个服务局限于“前道”,企业来了以后,遇到问题就没有“一站式服务”了。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我们对外资项目管理上的缺陷。因此,我们建议:
一方面,各级政府应把外企的运行效益和质量作为重要的考核指标。加强对开业企业的有效监管,及时掌握企业生产经营状况,把握企业的新动向,并进行积极引导和管理。
另一方面,应加强政府部门间的协作,建立科学的协调机制。通过“外向型经济联席会议”制度或“日资企业快速联系绿色通道”等形式,完善各综合部门的联络制度,做到信息互通、资源共享,定期交流企业在生产运行中的信息动态、集中解决需各部门协调解决的问题。通过各部门联动来提高对日资企业的整体管理质量,应该能够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3、在税收征管上,要做到优化服务与加强管理并重
一是优化纳税服务,为日资企业的投资活动提供方便。
对于我们国税机关来说,一是要加大税收政策的宣传力度。除了面上的宣传外,还要针对日企普遍关心的政策问题举办专题、专场或现场咨询活动;二是要加快优惠政策的兑现速度。根据日资企业经营特点,帮助他们及时享受“双高企业”、“出口型企业”、“先进技术企业”、再投资退税等优惠政策,尽可能加快出口退税的办理进度;三是要有针对性地了解日资企业的服务需求,为其提供个性化服务。
二是加强国际税收管理,充分体现日资企业的投资效益。
从这次调研情况来看,尽管日企盈利面过半,但经济效益并不明显、税收贡献偏低,部分企业亏损还相当严重。据统计,累计亏损前三名的日企亏损合计数超过3亿元,占全市外企亏损总额的1/4。亏损企业中不乏跨国大公司的投资项目;在已增资的日企中有近10家企业当年是亏损的;更有一些企业属于“长亏不倒”户。究其原因,避税是一大因素。鉴于此,日资企业成为反避税的重点之一。在我局进行反避税调查的外资企业中,40%是日资企业,其中15户已查明有避税事实。避税使大量利润和税款流向境外,给国家财政和中方投资者造成了损失。
因此,对日资企业,税务机关不仅要重视日常征管,还要加强国际税收管理;不仅要对其境外费用实施全方位监控,更要全面加大反避税力度。只有这样,才能促使日资企业真实体现其经济效益,提高财政贡献率,维护国家的税收权益。
- 上一篇:税务户籍调研报告
- 下一篇:西方税源监控交流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