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收评价调研报告

时间:2022-09-06 03:52:00

导语:税收评价调研报告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税收评价调研报告

随着“以申报纳税和优化服务为基础,以计算机网络为依托,集中征收,重点稽查,强化管理”的新税收征管模式形成以后,税务机关内部形成了以规范的税收专业化分工管事制度代替专管员管户制度的工作模式,较好地防范了随意执法、为税不廉等现象的发生,征管质量得到了较大幅度的提高。各级税务部门也初步建立了岗位职责、执法责任、廉政责任“三位一体”的考核体系。通过考核体系的建立和考核制度的实施,进一步理顺了税收岗位职责,规范了税收执法行为,税收的职能得到加强,在提升税收管理质量和效率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

但在实际工作中,管理人员职权不对称,科技化管理手段应用水平低等诸多原因,造成管事制度与管户制度相分离,在考核工作中也存在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较为突出的是反映在考核项目权数和分值设置不合理,单纯以扣分法为主的考核评价体系导致了税务机关内部各部门横向比较不公平,业务部门工作越多扣分机率越大,不利于调动干部工作的主观能动性。

为此,尽快解决“淡化责任、疏于管理”问题,建立税收管理安全责任区制度,对纳税人进行动态监控,提高税源控管能力,并进一步建立和完善规范、科学、全面的有效的税收责任区考核评价体系,保证执法责任和廉政责任追究制度的落实,实现对税收管理的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多方位的监控,从而切实提高税收管理质量和效率。现就税收责任区的考核与评价体系谈点肤浅的认识。

一、税收管理责任区现状分析

税收征管改革从理论、体制以及资源配置上已到位,但未能找到“管事制”与“管户制”的最佳结合点,管理工作仍以事前及事中管理为主。税务机关与纳税人的日常联系切断,造成税源监控管理上的空档。责任区税收管理的手段极为落后,税务机关获取的信息多来源于纳税人的主动报告,没有可靠保证,税收分析和监控能力差,税收管理没有落实到纳税人经营全过程,降低了征管质量,导致责任区税收管理工作带有盲目性,甚至无所适从。具体体现为:

1、部门协作运行效率低。新的征管模式投入运行后,在强化部门监督、增强执法透明度方面,发挥了很好的监督制约作用。但是由于新模式过于强调部门、环节间的相互监督制约,注重权力的分解,过多讲究程序的规范,税务机关内部科室间、岗位间信息相对封闭,各自为政,缺乏工作和时间上的协调,重复劳动过多,往往这边科室调查报表刚完成,那边科室又来了报表,造成工作被动。纳税人对此意见和反响很大,而更大程度上导致管理工作的效率降低。

2、工作繁杂管理效能差。由于管理员的职责和权力不对称,日常事务性工作量大、临时性工作多,多数管理人员没有足够的时间、精力和动力,开展深层次的税收管理活动。管理层次肤浅,降低了整体税收管理效能。税收管理停留在静态资料分析、以票管税等手段上,未能真正起到管理作用。另外,考核基层分局管理质量,主要通过申报率、入库率、申报准确率等指标反映,为提高相关比率,基层管理人员申报期全忙着催报催缴。每到申报期,整个服务厅如同集市,而大厅电话机也发挥最大功能,有的人员只能到其他股室借电话催交,一天下来,嗓子嘶哑。而纳税人是否真实地反映了自己的纳税情况、“申报准确率”是否准确却缺乏细致深入的审核。

3、纳税意识服务依赖强。当前,招商引资和全民创业活动方兴未艾,政府部门强调对企业实施保姆式的服务,这固然有利于减轻企业负担。但这样的服务使企业对税务部门过于依赖,他们认为,反正什么事都有税务部门服务,自己落的清闲,不思进取,企业财务人员普遍业务能力较低,税收政策知识缺乏,主动纳税意识差,导致会计核算不健全,税收核算不准确。而税务人员陷于繁重的事务,不能及时对企业进行随访,这样又容易造成税收监管的漏洞。

4、软件应用复杂成本高。现行计算机应用可以说是应用、开发两张皮,搞计算机软件开发的不懂税务,懂税务的又不会计算机软件开发,造成开发、应用两者脱节。比如,目前两套5.0和6.0软件都不涉及企业利润,6.0软件查询功能不全,5.0软件查询功能不好用。有权查的不去查,不会查,发手工报表给基层管理员填。而6.0的内资调查限定时限,不管什么单位总是一律的五张调查表,到户调查很难在规定的时限内找到人,即便在很顺利的情况下,每户从调查到录入结束要一天,在近年来政府招商引资,有时带有盲目性,垃圾企业也多,在有的管区,有时一星期办近十户,根本不可能去办其他的事,税收成本也增大。

5、文明办税服务质量低。个别税务干部的服务意识不强。服务中仍然存在生、冷、硬、顶的现象,有时服务不到位,对纳税人的咨询不能作到耐心细致的解答,办理涉税事宜时拖拉,行为不规范,语言生硬,有时对待纳税人态度粗暴。脱岗现象时有发生,而部门内部的代办制度不够完善,使纳税人长时间等待,纳税人心有怨言。

此外,少数税务干部知识能力有欠缺,专业不对口,义务不熟练,有些基层税务部门人员老化,结构不合理,给税收业务的开展带来负面影响。

二、以科学的理念为指导,深化税收责任区管理

全国征管工作会议提出,“大力实施科学化、精细化的税收管理。”按照“明确职责分工,优化业务流程,完善岗职体系,加强协调配合”的要求,针对性地采取措施,抓紧、抓细、抓实,提高管理效率。

1、优化工作流程,明确工作职责。

在税收征管过程中,科学合理地界定各机构、岗位的工作范围,确定各单位的征管责任区。以优化税收征管流程为导向,按照主流程节点对机构职能进行优化配置。把纳税人找税务机关的所有涉税事务尽量集中到一个点,把税务机关找纳税人的所有日常管理事务也尽量集中到一个点或尽可能少的点。这样,纳税人找税务机关“一点对多点”或税务机关找纳税人“多点对一点”变为“点对点”的管理服务。这样,面向流程优化职能配置,实现高效顺畅的流程化管理,有利于解决“淡化责任、疏于管理”的问题。实施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合理配备对外服务较多岗位尤其是窗口岗位的服务人员。可以考虑从社会招聘一定数量的窗口服务人员,要求文化素质高,责任心强,进行严格的岗前培训后上岗,税务机关对他们严格管理,出现问题可以直接辞退,这样可以将从事单一程序化的窗口服务人员安排到更加重要的税收岗位,发挥其才智潜力,调动税务人员的积极性,更好的为纳税人服务。

2、试行能级管理,健全激励机制。

深化人事制度和分配制度改革,建立合理的工作绩效评估机制和激励竞争机制,激活税务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和工作热情,改变“干好干坏一个样”,吃奖金“大锅饭”的局面,真正作到奖勤罚懒,抑庸扬能。对全局的岗位按照工作难易程度和责任大小合理划分系数,使奖金向窗口岗位,责任较大的岗位和双向选择中不太受欢迎的岗位倾斜,充分调动广大税务干部的积极性。

3、加强软件建设,提高服务水平。

从改善软件入手,加强内部管理,提高执法服务水平。全面推行征管责任制,实施流程再造,进行业务重组,涉及面广,信息量大,如果没有信息技术搭建起的管理平台支撑,通过专门的软件来组织实施是不能顺利实现预期目标的。为此,要集中力量开发应用征管责任管理系统。以现行征管主体软件和辅助软件体系为基础,充分整合现有资源,建立工作流机制。突出对税收征管质量、执法质量、工作衔接的监督考核,弥补了征管软件及其他辅助软件的不足,各级管理层可通过系统实现全方位、实时化、高效率的监督考核,从而提高了管理水平。实行“标识化”管理,在办公设施的设计上要体现方便纳税人的思路,将所有的服务窗口以及有关管理科室的受理涉税事宜的岗位都设置在办税服务大厅,将在大厅内单独设立文书受理岗位,对那些当时不能办结的工作,统一由文书受理岗位接收,变外部传递为内部交接,同时,继续推广使用工作单回执制度,让纳税人切实从方方面面感受到国税机关工作效率的提高。使纳税人在办税大厅就可以办理所有的涉税事宜。在窗口开展“零投诉”活动,即将工作质量、服务水平同每个人的切身利益相挂钩,由于个人原因造成的投诉,将严格按照局内及本部门的各项制度进行责任落实。进一步提高税务干部的服务意识,规范服务行为,提高工作效率。

4、健全服务体系,强化服务监督。

为纳税人提供全程纳税服务,对内培养造就一支勤奋、高效的税官队伍,对外增强纳税人的税收法制观,让纳税人缴纳明白税、便捷税、舒心税。可以考虑在行政执法责任制和行政管理责任制之外建立纳税服务责任制,对纳税服务情况进行全面规范,实施效果评估,完善服务的监督制约。进一步完善服务承诺制,建立定期公告制度、咨询服务制度、首问责任制、局长接待日制度、股长值班制度、健全征管各主要环节服务制度等,进一步加强考核,以监督促服务,积极探索纳税服务责任制考核的新思路,要有重点、有深度的确定年度考核工作计划,确保工作落到实处。

三、建立和完善税收考核评价体系的对策

建立和完善税收考核评价体系最主要的目的就是理顺税收岗责体系,解决干部做多做少、做好做坏、做与不做一个样的问题。有效的税收考核评价体系,能保证执法责任和廉政责任追究制度的落实,实现对税收管理的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多方位的监控,从而切实提高税收管理质量和效率。

新的征管模式建立后,纳税人与税务机关工作人员的直接接触明显减少,税务机关的管理方式发生了深刻变革,传统征管体制下的大包大揽“保姆式”粗放型管理逐步向以专业化、信息化为特征的集约型管理转变。在新旧征管模式的转轨完成后,如何解决税收管理外延的“真空”和税收管理内涵的“断档”问题,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求我们加强税收工作的内外考核和监督,建立税务税收绩效管理评价体系,激发工作活力,全面提高税收工作质量。

1、责任考核和激励考核相结合,以责任考核为主。

责任考核有利于从政治思想、业务素质强化税务工作人员的工作责任心;激励考核通过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改变“干好干坏一个样”,吃奖金“大锅饭”的局面,真正做到奖勤罚懒,抑庸扬能。

2、过程考核和效果考核相结合,以效果考核为主。

过程考核注重税收服务工作的全过程,通过提高执法水平和服务水平,提升国税形象;效果考核在岗位职责、执法责任、廉政责任“三位一体”的考核体系基础上,结合能级管理制度,提高税务人员的工作能力,达到税收工作的实效。

3、定量考核和定质考核相结合,以定质考核为主。

量的考核体现于税收全过程工作的细化,质的考核体现税收效果,体现于过程监控。质的考核要高于量的考核。比如,甲责任区查获偷税案件20起,乙责任区通过严格监控,没有发生偷税案件。丙责任区年内催缴10次,而丁责任区无一次欠税。显然,乙责任区、丁责任区工作效果要好于甲责任区、丙责任区。

4、平时考核和年终考核相结合,以平时考核为主。

税收考核都是落脚于税收岗位责任体系和操作流程,目的是为了提升税收管理质量和工作效率,规范税收执法行为。平时考核有利于及时解决平时工作中发现的问题,同时避免年终考核时,基层工作集中,难以应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