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部待遇调研报告
时间:2022-09-05 08:21:00
导语:干部待遇调研报告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农村税费改革的逐步推进,农村产业结构的深层次调整,近年来,村级集体经济、农民增收、村级债务、村干部待遇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越来越突出。根据渭组通[2007]156号文件精神,近期,我们组成专题调查组,利用一周时间,深入到全县24个乡镇和部分村组,采取听取汇报、召开座谈会、走访村组干部、发放意见征求表、填写民意调查表等形式对全县村级经济状况和村组干部待遇现状、存在问题、产生的原因等进行了全面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目前村级经济状况及村干部待遇现状
(一)村级经济状况
富平县辖24个乡镇,337个行政村,2105个村民小组,农业人口67.75万人,农村劳动力36.38万人,全县总面积123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10万亩。**年,全县农村经济总收入217391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805元,村级集体经济收入总额2309万元,村均收入6.85万元。据统计:
1、收支情况:**年全县村级集体经济收入总计2242万元,其中机动地发包收入757万元,占33.8%;投资经营及租金收益954万元,占42.6%;上级拨付和补助178万元,占7.9%;其它收入353万元,占15.7%。全县村级集体经济总支出2619万元,其中村级经营支出1329万元,占总支出50.7%;管理费支出707万元,占27%;村干部工资支出278万元,占10.6%;公益福利及其它支出305万元,占11.6%。
2、村负债情况:**年以前,全县各村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负债情况,累计达8952万元。**年至**年底,全县村级集体新增负债624万元。新增债务的村有84个,主要是道路铺修、建校等重大建设项目增加的债务。其中负债在1万以下的村有18个,占全县村总数的5.3%,负债1至5万元的村28个,占8.3%,负债6至10万元的村18个,占5.3%,负债10至20万元的村10个,占3%,20万元以上的村4个,占1.2%。
3、村级财务管理情况:全县24个乡镇均实现了村级财务公开制度和财务审计制度,村级财务均由各乡镇财政所、农经站统一监管。同时,各村普遍建立了村民理财小组,均发挥着一定的监督作用。
(二)村组干部待遇现状
全县337个行政村,2105个村民小组,现在职村干部1391名,组干部3110名,其中:专职村干部1371名,组干部2620名,村干部兼组干部447名。
1、村组干部职数设置。村组干部设置上,绝大多数的乡镇都是:村干部设4职,分别为: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村会计、计生专干。也有个别乡镇村干部设3职,分别为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村会计。组干部设置上,较为统一,基本上设专职或兼职村民小组长、妇代组长两职。
2、村组干部工资水平。以**年为例,全县村干部平均月工资为167.5元,平均年工资为2010元,组长平均月工资为95元,年工资为1140元,村会计、计生专干平均年工资1200元。村组干部工资最高的乡镇为杜村镇,村组干部平均工资为309元/月,最低的乡镇为峪岭乡,平均工资为110元/月;村民小组长工资最高的为美原镇,月工资为250元。各乡镇虽都制定了村组干部工资标准,但兑付情况仍存在不到位情况,如薛镇部分村存在全年未发工资情况,流曲镇也存在10个月未兑现工资情况。
3、村组干部工资构成及来源。在村组干部工资构成上,全县工资标准不尽统一,基本上都以乡镇为单位制定工资标准,工资构成上基本上体现了乡情、村情、组情、任职时间、工作完成情况等方面的因素,在乡镇范围内基本上趋于合理。譬如:美原镇村组干部工资构成为基础工资+绩效工资,绩效工资以村组所辖的户和地为单位,结合上级有关重大事项的完成情况进行计算,村书记、主任的绩效工资为50元。**年以前,村组干部工资基本从村提留中扣发;乡镇税费改革后,村组干部工资转为靠农村转移支付发放。
二、村级经济状况及村干部待遇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村级经济状况方面。
我县农村集体经济虽然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离“有钱办事”的要求还有相当大的差距。通过调查,我们了解到,目前,农村集体经济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集体经济收入少,底子薄弱。据调查,全县农村集体经济年收入不足10万元的村有241个,占到村总数71.5%。由于收入少,底子薄,村党支部无钱办事问题相当突出,一些村的收入只能勉强应付日常的工作开支或做些小修小补的工作,至于建校修路、挖渠引水、建设农村文化阵地等工作却力不从心,只能依靠上级拨款或群众集资投工投劳等方法解决。个别村由于没有收入,村干部出差、招待费、订书订报等只能自己掏腰包,更谈不上办什么公益事业了。村集体经济底子薄弱、无钱办事的现状,大大降低了党在群众中的威信。
2、各村经济发展不平衡。全县24个乡镇中,村集体经济相对较好的有杜村镇、庄里镇、老庙镇、宫里镇、刘集镇等6个乡镇,而白庙乡、峪岭乡、底店乡等7个乡镇相对较差。而且在同一乡镇中发展也不平衡,差距悬殊。如经济条件较好的杜村镇,共19个村,其中杜村、南韩两村收入较高,年收入约在100--200万元左右,姚村、莲湖等村收入一般,约在10万元左右,而莲城、王旦等村年收入为零。
3、发展模式单一,科技含量较低。富平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大县,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模式是种养农业,村集体收入也主要来源种养农业方面。据调查,全县村级经济发展中,以种植为发展方向的村占到85%以上,多为农作物、果树、牧业等方面,基本是在原有村组经济场上保留和发展起来的,管理粗放,收入不稳定。此外,除杜村镇、庄里镇部分村有大型的村办企业外,全县大部分集体只有土地承包转让发包一些收入,实行“公司村”、“协会村”等合资合营、引资联营的发展模式的村很少,大大影响村级集体经济的发展和效益。
4、支出比例偏大,村级财务运转较为困难。全面取消农业税后,乡村两级财政收入锐减,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支出项目烦杂。村干部工资、村级组织办公费、报刊征订费、通讯费、差旅费等都要从村集体经济中支出,造成村级支出比例偏大,一些村村级经济指标出现负增长现象,财务运转较为困难。**年以来,村级办公费、报刊征订费、村干部工资等支出就占到全县村级集体经济总支出的22%左右。大部分村的集体经济实力不强,只够维持日常管理费支出和村干部报酬。一部分村基础设施较落后,虽然集体经济实力不强,但由于村民要求改善的呼声较高,往往东拼西凑上项目,由此带来该项支出的比例偏高,形成了新的债务,使村级财务运转更为窘迫。
5、发展集体经济的动力不足。经调查,有些村虽然每年稳定收入不多,但近几年通过土地征用、土地整理有了十几万、几十万的一次性收入,集体经济有了一定的积余,但是有些村干部对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存在畏难情绪,缺少必要的办法和措施。不是把有限资金首先用在村级集体经济可持续发展上,而多用于公益性福利方面,缺乏长远发展眼光。也有一些村干部过分强调客观原因,缺乏创业精神,“等靠要”习惯心理较强,对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缺乏信心。
(二)村干部待遇方面。
1、待遇差距悬殊,付出与所得失衡。村民委员会是一种群众自治组织,《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对于村委会干部的具体职责未详细制定,但村干部承担了过多的政府职能工作,如计划生育、税收清缴、综合治理等,部分村干部工作几十年,不论是从工作的难度方面,还是从工作的繁重程度方面看,都远远地大于乡镇机关工作人员,但在待遇方面,则远远不如国家工作人员,特别是在国家工作人员工资大幅度上涨以后,这种差距就更大,导致心理失衡。
2、政绩好坏难分,干好与干坏一样对待。税费改革后,村组集体基本没有经济收入,村组干部工作负担普遍加重,由于国家对村组干部的补助极其有限,有的村干部为了完成上级的有关工作,有时还要以个人名义贷款、借款完成上级各项任务。有的干部虽早已离开干部岗位多年,但仍然背着为集体举债的负担。前些年,农村干部工作确实出色的,可以提拔为乡镇领导干部或招聘为乡镇干部。但现在由于国家干部任用办法的调整,出现了“进无门”的情况。村干部从工作岗位上退下来后,不论是因为违纪违法,犯错误落选,还是因为村干部敢说敢管,得罪人落选;还是宗族势力横行、歪风邪气盛行,被排挤落选;还是因为自身条件限制,因病、因事难以坚持工作,从村干部岗位上退下来后都一样,均无任何补贴,什么待遇都没有,严重的失落感让退位者伤心、后继者寒心。
3、后顾之忧难解,养老与生活保障欠缺。村干部后顾之忧难以解决,大多数村干部已人到中年,几十年来为村里各项工作默默无闻地做了大量的工作,与其他干部相比,退休无保障,收入差距大。农村人际关系越来越复杂,“得罪领导政治上要命,得罪妻室生活上要命,得罪歹人全家不安宁”,村干部感到后顾有忧。
由于以上问题的存在,导致了现有村干部不想干,短期行为严重,工作得过且过,撞钟混日子,心情不畅等现象的发生。一是部分村干部感到委屈。干工作几十年,辛辛苦苦、磕磕碰碰,活没少干,气没少受,上级、群众、家庭都不理解,得不到社会应有的尊重与认同。二是村干部跳槽严重,后继乏人。随着农村经济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农村工作尚在调整时期,还未真正进入正规,为此出现了没能力的人想当村干部但干不了,有一定能力的合适人选又大多不愿意干,能人纷纷外出务工经商,发家致富,导致村干部撂挑子现象时有发生,后备干部严重匮乏,严重地影响了村干部素质的进一步提高。三是农村控制力明显降低,部分地方歪风邪气盛行,得不到有效地遏制,村委会被恶势力把持的现象也屡见报端。
三、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实力和提高村干部待遇的有效途径
(一)村级经济方面
1、澄清模糊观念,切实提高对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乡镇党委要结合乡镇和村工作实际,澄清那些只要个体私营经济发展了,集体发展不发展无关大局等错误观点,要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明确发展集体经济是保证农民共同富裕,实现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的重要途径;要认识到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不仅仅是一个经济问题,而且是一个重大的政治问题,从而不断深化对发展集体经济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
2、完善政策和措施,大力扶植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从政策上加大对村级集体经济的帮扶力度,制定优惠的财政政策。财政每年都要拿出专项资金,鼓励建立和发展“名、优、稀、特”产品基地,提高农业比较效益,尤其要对那些发展前景好但缺乏资金的村级集体经济项目进行重点扶持。县直、乡镇各涉农部门要深入开展对集体经济薄弱村的对口帮扶活动,充分发挥自身技术、人才优势,开展智力支农活动,帮助解决发展壮大集体经济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促进集体和农民收入的增长。
3、积极探索农村集体经济的多种实现形式。一是进一步巩固和完善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在提升家庭经营的基础上,充分发挥集体统一经营优势,加强民主管理,理顺分配关系,增强发展活力。二是积极发展股份合作制经济,打破区域和所有制界限,把农民劳动合作与社会资本、技术、管理合作结合起来,把土地、山林资源优势与商品开发结合起来,通过对传统集体经济进行股份制改造、新办经济实体,不断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实力。三是大力发展新型合作经济,引导村集体与基层农技组织、基层供销社、农业龙头企业、专业大户等开展合作,发展技术指导、信息传递、物资供应、产品加工、市场营销等各类专业合作社、专业协会和专业中介组织,实现农村集体经济向多层次、多领域延伸和扩张。采取创办集体企业、建设商品基地、开发优势资源、发展专业合作组织、城镇建设带动、招商引资带动、扶贫开发带动等多种模式发展农村集体经济。
4、发展集体经济要结合各地实际。一是因地制宜,突出特色。鼓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积极依法参与城镇建设和发展商贸业、乡村旅游业,通过招商引资建造厂房、市场、商贸房和仓储设施等二、三产业载体,发展配套服务业。二是结合农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化经营,建设蔬菜、花卉、畜牧等特色商品基地,发展农业龙头企业。三是发展特色产业、组织劳务输出,不断带动集体经济发展。
5、增加投入,加大对集体经济薄弱村的扶持力度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县各综合部门要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大村级的财政投入力度,区别不同情况,逐年适度增加建设项目和经费,不断改善农村投资环境。各项专项资金直接支付到村,乡镇农经站监督使用,实行财政转移支付资金封闭运行,任何单位和部门都不得以任何理由抵扣、截留、挪用,确保资金足额落实到位和村工作正常运转。同时,加大对财政转移支付兑现工作的督查力度和对集体经济发展的信贷支持力度。
6、采取有效措施化解乡村不良债务。全面清理乡村各种债权、债务和担保金额,对清理出的不良债务要通过多种途径有效化解。一是对村集体因发展社会事业产生的债务,各级财政要在全面清理的基础上,筹集一定数额的资金,有计划地分期偿还。二是积极清收历史欠款,严格控制非生产性开支,把经营情况列入公开的范围,接受群众的监督,确保管好、用好资产,防止流失并实现保值增值。三是兴办各种公益事业和企业要量力而行,村集体未经村民代表大会或村民大会讨论通过,不得举债建设新项目、新办企业和经济实体,坚决制止新的不良债务产生。
(二)提高村干部待遇方面
建设新农村,必须拥有一支“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充满活力的村干部队伍。提高村干部报酬待遇,激发村干部工作热情,已成为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和村干部队伍建设的客观需要。建议通过建立四项机制,不断加强村干部待遇激励保障机制建设。
1、建立村干部工资支付机制。将村干部工资由乡镇发放列为县财政发放。全额将村干部工资列入财政预算,建立村干部工资专户,专款专用,实现村干部基本工资由财政统一按月发放。绩效补贴由乡镇党委结合年终考核结果确定各村当年具体标准,在村级集体收入中支出,可分档次进行发放。
2、建立村干部工资增长机制。根据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和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每2-3年由县委基层办提出村干部补贴增长方案,经县委、县政府审定后,由县财政列入下年度预算。同时鼓励各乡镇、村积极发展集体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将村干部工资增幅与村集体经济、农民增收挂钩,明确规定村集体经济增长部分主要用于提高村干部待遇,由各乡镇审核发放,进一步增强村干部的自我造血功能,综合提高村干部待遇。
3、建立村干部激励机制。县上在制定乡镇党委党建责任目标书时,将村级干部工资待遇落实情况作为考核的一项内容,切实保障村干部工资待遇的落实。乡镇党委结合实施村级责任目标管理和各项工作的完成落实情况,把村干部的工作绩效和奖惩有机结合起来,按照实绩发放村干部奖励工资。同时,对干部的任用制度进行改革,对特别突出的优秀村干部可以提拔重用,改变村干部“进无门”的局面,使村组干部的政治上有望转头。
4、建立离任村干部补贴机制。根据工作年限和受市以上奖励表彰的村干部,以现有的“三老”待遇对待,充分调动新、老村干部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解决离任村干部的后顾之忧。补贴所需经费全部列入财政预算,县财政可分半年或年底一次性拨付到乡镇财政所,逐人发放到位。另一方面也可借鉴一些县市通过“财政补一点、集体出一点、个人掏一点”的办法,为村干部办理农村养老保险制,进一步将离任村干部的待遇工作落到实处。同时,通过为村干部逝世时举行追悼会、是党员的村干部遗体覆盖党旗、敬献花篮等方式,增加村干部的政治荣誉感,充分体现党和国家对老村干部的关怀,提高村干部政治方面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