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税收调研报告
时间:2022-09-05 04:55:00
导语:就业税收调研报告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税收作为经济政策中的一个重要杠杆,对微观经济和宏观经济都有着调节作用。制定和实施促进就业的税收政策必须符合我国的就业形势需要,就业的税收政策只有渗入经济运行才能发挥有效的调节作用。为此,本文笔者就经济增长与就业、经济增长与税收、税收政策与就业等关系问题进行相关探讨,并提出相应的税收政策建议,以供参考。
一、经济增长与就业的现状
伴随着我国经济结构调整、产业升级换代、国有企业改革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融入全球经济一体化所带来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也带来了不可忽视的就业难题。近年来,我国政府虽然采取多种措施控制城市失业率的急剧上升,但就业压力仍在持续加大,城镇登记失业率已从1998年的3.1上升至**年的4.3%,再加上社会处于新增适龄劳动力就业高峰期,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所带来的新增失业人员,以及“三农”问题困扰下的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构成了社会就业的三支大军。面对严峻就业压力,从多个学者的理论中归纳出解决的问题的思路不外乎:考虑控制人口增长、减少未来就业高峰;提高劳动者素质、增强劳动力就业适应能力;促进经济发展、拓宽就业渠道;改变就业观念,建立相关配套保障措施等几个方面。我们则认为,促进经济发展,稳定现有就业岗位和形成新增就业岗位能力应是解决就业问题的根本所在。
尽管诸多学者在对我国经济增长与就业关系的分析中谈到,由于就业弹性出现较大幅度的下降,我国经济增长率与就业增长率之比在改革开放前为1:1,80年代为3:1,90年代则扩大为10:1;在20世纪80年代,GDP每增长1个百分点,可增加240万个就业岗位,90年代初能提供120万个,进入90年代后期只能增加70万个,说明我国经济增长对增加就业的作用有所下降。考虑是否用牺牲效率和效益的方式来扩大就业机会?20世纪的经济“滞胀”给西方国家带来的严重失业危机说明这一选择的困惑。对于还处于发展中的中国来说,用牺牲效率和效益扩大就业,将要冒丧失国际竞争力的风险;而追求经济增长的效率和效益又会使更多的人走入失业行列,这在收入分配日益两极分化的时下,要充分考虑被淘汰劳动者的承受力,同时,居高不下的失业率也是诱发社会不稳定的重要因素。对此矛盾,我们以为,今后较长时期的国策选择应以就业作为我国经济运行和发展的优先目标,在发展中解决就业问题。因而,促进就业的税收政策也应以促进经济增长,由持续的经济增长稳定和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应当是一种正确的税收政策取向。
二、经济发展的就业潜力
我们应当认识到,就业问题的产生及其存在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是经济主体行为实现收益最大化的必然要求,它有助于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有助于企业优胜劣汰竞争机制的形成,有助于提高企业的效率和竞争力。而解决就业问题的根本还在于发展经济。
(一)三次产业发展的就业增长潜力分析
从三次产业就业结构看,1990-**年第一产业从业人员所占比重由60.1%下降到49.1%,下降幅度较大;第二产业从业人员所占比重稳定在21%左右;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所占比重由18.5%提高到29.3%,稳步增长。赵建国(**)1曾对1990—1999年三次产业分析,得出10年间第一产业的就业弹性为-0.098,第二产业的就业弹性为0.14,第三产业的就业弹性为0.335,通过数据分析可知,发展第三产业对就业增加所具有的促进作用最大。但第三产业的发展是建立在第一、二产业发展的基础之上的,针对我国劳动力过剩的现状和就业结构调整要求,我们有了以下认识:
1.继续发挥第一产业作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蓄水池”作用。我们应在搞好粮棉油等大宗农产品生产的同时,合理利用资源,发展多种经营。一方面通过大力发展林牧渔和经济作物生产,大力发展城郊农业、生态农业、创汇农业和观光农业,增加国内市场供应和出口创汇,开发多种农业就业岗位,适当减缓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的速度、流量;另一方面通过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快农村第二、三产业发展,促进农村产业链的形成和不断壮大,能有效地实现部分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地、就近转移,进一步吸引外出人员返乡创业,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引导了城镇下岗职工“上山下乡”的创业活动。
2.引导劳动密集型工业发展,盘活存量就业岗位。目前,我国第二产业中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具有较大优势。日本学者称,在制造业方面中国已经成为世界工厂。事实上,我国劳动密集型产业,如纺织、服装、日用品等轻纺工业领域,以及劳动密集型与技术密集型相结合的组装加工产业,如家用电器、电脑零部件等领域,在国际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利用中国正在成为世界传统加工制造业的供给中心的发展机遇,确保国民收入的持续增长,促进中国经济社会现代化的发展进程,也应是促进就业的税收政策支持的重点。
3.促进第三产业发展,努力提高新增就业能力。以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的行业众多,集劳动密集型、资金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于一体,能广泛提供简单劳动、复杂劳动的就业机会,有较大的就业容纳能力。目前,我国第三产业的比重大大低于发达国家第三产业就业人员比重60%-75%的水平,也明显低于发展中国家30%-45%的平均水平。这表明,中国第三产业今后还有相当大的发展空间,将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和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流向引导到第三产业,是一种正确的选择。应该注意的是第三产业内部结构出现的新变化,包括交通运输、仓储及邮电通信业,批发和零售贸易餐饮业,金融保险业,房地产业,社会服务业等对其内部的就业增长具有较大的潜力,其中金融保险、信息咨询、教育文化、卫生保健等现代服务业对劳动力的需求主要是高层次的,这些行业所需要的高素质、高文化、高技能人员,与目前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大年龄、低文化、低技能为主的劳动力供给存在着明显的错位。另一方面,由于第三产业主要是为第一、二产业服务的,如果没有第一、二产业的高质量发展,第三产业就会缺乏发展的基础。可见,第三产业的发展及其就业的扩大在一定程度上也是有限制条件的。
4.重视新兴产业的发展
从重视未来产业的就业增长潜力分析,发达国家普遍从优化产业结构入手,改造和重组煤炭、纺织、钢铁、建材等传统产业,大力发展电子、信息、通讯、环保、能源、医药、新材料和生物技术等新兴产业,使之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并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从而创造出许多就业机会。如欧盟通过电子、通讯、生物工程产业的发展,近几年经济持续增长,**年数据显示新兴产业已创造就业机会600万个。美国1999年生物技术企业收入200亿美元,是1993年的2.5倍,为社会直接提供就业人数达150800人。美国、日本等国家环保产业的就业人数已占就业总人数1%,据测算,未来几年,这一比例,美国和日本将达到10%,加拿大也将达到3%。由此可见,处于发展初期的中国新兴产业的发展将会带来较多新增就业机会,但其对高素质劳动力的需求偏好也不可忽视。
(二)以非公有制经济为主的中小企业发展的就业潜力分析
以个体、私营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为主的中小企业集中于劳动密集型工业和服务业,投资小,经营方式灵活,可满足各类人员的就业需要,是吸纳就业和再就业人员的主渠道,大力发展以个体私营企业为主的中小企业对解决当前的就业与再就业压力更有现实和长远意义。国家统计局的统计资料表明,从1996年到2001年,以中小企业为主的城镇个体私营就业人员增加了2999万,占城镇新增就业人员总量的3/4。而且,1978年以来从农村转移出来的2.3亿劳动力,也主要是由中小企业吸纳的。劳动保障部对全国66个城市劳动力就业状况调查显示:国有企业下岗失业人员中65.2%在中小企业实现了再就业。但我们也应看到,目前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的体制性制约因素依然存在:一是创办企业程序繁、门槛高、行业准入标准杂乱,创业成本过高;二是融资难仍是制约创办小企业的最大障碍;三是政府为创业者提供信息、技术、人才、场地等生产要素资源的服务能力弱等问题,需要政府为中小企业发展提供更为宽松的市场环境,以加速其发展速度,以吸纳更多人员就业。
(三)引进外资的就业潜力分析
外商直接投资在我国从事生产活动,不可避免地会对就业产生影响,包括就业吸收效应和就业挤出效应。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吸引外商投资的第一大国,进一步扩大招商引资规模,有助于增加就业岗位做贡献。据不完全统计,近年来40%的新增就业机会是由外商投资企业提供的,目前,外商投资企业(FIE)直接雇用的员工高达670多万人,这还不包括外商投资企业在中国创造的间接就业岗位。但我们也该认识到,在我国目前部分外企来华投资是为了雇佣低廉劳动力,他们要求劳工从事简单繁重的体力或手工劳动。虽然扩大了就业量,但对我国劳动技术进步的影响是不利的。
(四)城市化建设的就业潜力分析
与经济发展水平相近的国家相比,中国是世界上城市化水平较低的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更大。世界银行数据表明,1999年中国城市化水平只有30%左右,比世界平均水平低14个百分点,低于中等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18个百分点,低于高收入国家(75%)平均水平45个百分点。加快城市化建设进程有助于促进城市服务业和基础设施建设的发展,增加就业机会:一是城市化建设促进了社区服务业发展。二是城市经济的发展带动餐饮业的发展。三是城市美化带动旅游业的发展。四是城市辐射加快农村小城镇建设。最终,城市建设协调发展将带来更多的就业岗位,但也应避免其盲目的扩张。
三、税收促进就业的政策取向
税收作为经济政策中的一个重要杠杆,能够通过其自身或者通过其他积极因素影响劳动力市场供给和需求的税收政策。这里,我们仅就税收促进劳动力需求的角度作以下一孔之见。
(一)运用税收政策,促进经济稳步增长
经济增长是保持高就业率的必不可少的条件,也是扩大劳动力需求的根本之所在。因此,应合理运用税收政策促进经济增长。在此方面,供应学派的减税观点可以作为一个例证。我们在前文分析的基础上也有感而发,得出类似的结论:解决就业问题的根本出路是发展经济,提高经济增长对就业的弹性系数。
劳动力的总需求取决于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发展越快,对劳动力需求就越大,就业率就提高。经济稳定发展也是就业水平稳定的基本保证,大起大落的经济波动,必然带来周期性失业,影响社会安定。运用税收总量变动政策,可对经济波动产生一定的减缓作用,客观上就可能增加就业机会,如所得税对收入的调节影响高收入者的收入转向投资;再投资抵免所得税;促进收入转向捐赠公益事业等产生扩大就业效应。但是,促进经济增长的税收政策不仅仅是表现在减税上,还应根据经济形势,发挥税收的自动稳定器作用,相机抉择税收政策使之与经济增长保持适当的协调比例,从而相应地扩大市场对劳动力的需求。
(二)运用税收政策,促进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调整
经济结构调整,既是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要求,也能增加就业机会。按照产业理论,第三产业吸收劳动力容量较大,而且投资少、见效快。发展第三产业,将第一、二产业人口向第三产业转移是一个规律,是解决我国就业问题中农村富余劳动力过多、工业企业隐性失业严重的途径。运用税收政策,调节产业结构,创造更多就业机会的建议思路体现在以下方面:
首先,解决“三农”问题,应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在重视城镇就业问题的同时也重视农村就业问题,长期以来,我们采取的限制农村人口到城市就业的办法,是迫不得已的一个对策,既不可能长期实行,也违背了经济发展规律。解决我国农村就业问题的对策,目前主要应是两种导向:促使农村剩余劳动力由种植业向包括农林牧渔在内的大农业方向发展,走专业化经营道路,就地消化部分农村劳动力;发展中小城镇,吸收部分农业剩余劳动力。在税收政策上可对农村中林、牧、水产养殖业给予税收支持,如取消农林特产税,对有发展前途的专业经营联合体实行相关免征所得税的政策,鼓励其吸收农业劳动力。
其次,应注重采用对第三产业税收优惠的措施,鼓励第三产业发展。具体有:对那些投资少、收效快、就业容量大的行业,主要是商业、金融业、保险业、房地产业、仓储业、居民服务业、饮食业等实施减免所得税、降低营业税税率等优惠政策,加快其发展速度。对与科技进步相关的新兴行业,如咨询业、信息业、技术服务业等,实行定期免征所得税的特别优惠措施,吸引劳动力向这方面转移。
第三,应利用税收来鼓励劳动力密集型产业的发展。就业问题是经济社会长期发展中的突出问题,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有助于解决就业问题。为促进就业,需要资本能够迅速与劳动力相结合,形成高的劳动力/资本的比率,扩大就业规模。据测算,每一单位固定资本所吸纳的劳动力数量,劳动密集型轻纺部门是资本密集型重工业部门的2.5倍,劳动密集型的小企业是资本密集技术密集型大企业的10倍以上。因此,通过税收来提高劳动力/资本的比例是税收能够影响产业结构以促进就业的基本原因。利用税收来鼓励劳动力密集型产业的发展。可通过税收影响劳动力和资本这两个生产要素的相对价格、消费需求结构以及技术选择来实现。
第四,应通过税收影响企业规模结构,如通过税收优惠促进以中小企业为主的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从企业数量上看,中小企业远远超过大企业,且多为劳动密集型产业。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小企业还是比较少,拥有2.8亿人口的美国1998年有2200多万家中小企业,而我国12多亿人口仅有1000多万家,且发达国家一般每千人平均有50个中小企业,而我国即使把个体户按每10个折为1个中小企业计算,每千人平均企业数不到9个。可见,对中小企业实施有效的税收支持政策很有必要,不但对经济影响大,而且其就业潜力更大。此外,我国地区经济结构也应调整,转变过度向经济发达地区倾斜,促进落后地区经济发展,消化劳动。
(三)运用税收政策,鼓励外向型经济的发展,鼓励劳务输出
一般而言,一国的出口越多,进口越少,越有利于本国企业的发展和劳动力的就业。同时,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其在国际贸易中的比较优势是与劳动密集型产品分不开的,因为只有这种产业才能发挥劳动成本低的竞争优势。因此,采取适当的税收政策,鼓励劳动力密集型产品的出口,实行外向型经济发展模式,可以提高我国的就业水平。具体来说,就是对出口商品实行出口退税政策和对进口商品给予WTO体系允许的一定的税收限制。如对于国内急需和不能生产的物资和设备进口给予低税率或优惠,而对一般物资和资本设备以及一般最终消费品的进口不给予优惠,甚至进行限制。在出口退税管理上,应不分企业类型,采用统一方法计算退税,并取消对中小企业和新发生业务的限制性规定,对不同规模的出口企业采取一视同仁的管理办法。在外资引进上,应更多地利用国民待遇原则和有利于本地企业发展的原则引进和发展外向型经济。
另外,适当向外输出劳务,也是缓解我国就业压力的一个途径。对依法设立的劳务输出公司给予减免所得税、营业税的税收政策。对一些地区实际存在的易货贸易形式的劳务输出,对其以输出劳务换取的进口货物减免关税。
- 上一篇:STAIS远程办税报告
- 下一篇:税收建立信息化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