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情监控调研报告
时间:2022-09-05 04:51:00
导语:税情监控调研报告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加强税源分析、监控与管理,把握组织收入工作的主动权,是税收工作的第一要务,也是深化征管改革所期望达到的基本目标。为此,**年镇江市国税系统按照总局谢旭人局长关于税收征管“精细化”的指示精神,经过反复讨论研究,先试点后推开,逐步建立起税情监控体系。
一年多来,镇江国税税情监控工作在税收征管中发挥了积极有效的促进作用。一是提高了税收管理能力。税情监控使基层税务管理人员明确了税收管理应该管什么、怎样管、如何管得好等一系列实际操作问题,深化强化了“管事制”的内涵。绝大多数同志都能按照监控指标规定的范围和质量要求,收集掌握税情动态,有计划、有目的、有重点地进行税收征收管理。对于各级税务领导人员来说,税情监控也促使他们学会了“两手抓”,处理好管事与管人、抓点与带面的关系问题。做到既能按照税情监控分级管理的要求,深入掌握重点户的税情;又能加强检查督促带好队伍,共同抓好责任区内的经济税源变化情况。由于管理水平的提高,**年全市税务登记率达100%,纳税人准期申报率、准期入库均接近100%。二是增强了税款征收能力。如**年,镇江国税面对税源紧缺、计划缺口较大的严峻形势,通过加强税情监控及时发现征管薄弱环节,及时采取针对性措施,先后对1420户企业发出纳税提醒公开信,督促纳税人自查补报税款2450万元,加收滞纳金、罚款219.5万元;在纳税评估工作中评出有问题户1194户,补征税款2195万元,加收滞纳金36万元,移送稽查局深入检查65户;税务稽查也做到有的放矢,全年查补税款6691万元。经过以上努力,当年组织入库工商各税40.3亿元,完成省局下达计划101.56%。三是提升了税务执法能力。税情监控进一步拉近了税务机关与纳税人的距离,既能及时了解纳税人对税收政策法规有哪些不知道、不理解甚至有岐义的地方,也能对申报纳税中可能产生的疏漏问题及早预见,采取纳税辅导、纳税提醒等措施使之消灭在萌芽状态。如**年,对采石、砖瓦等建材行业举办了21期业务培训班,培训财会人员865人,解决了帐证制度不健全、进销项记录不真实、成本费用核算不规范的问题,使全行业税收比上年增长21%。通过对商贸企业、钢材市场、汽车市场的专项检查,纠正了在销售时间确认、返利业务税务处理以及进项税金抵扣失控等方面违规问题,当年增加税收1520万元。四是提高了纳税服务质量。在税情监控的频繁接触中,征纳双方面对面交流,促使国税干部在管理理念、管理方式和管理作风等方面发生明显变化。许多同志注意在管理中体现服务、寓服务于管理之中,既辅导企业如何依法纳税,也告知企业如何依法享受税收优惠政策,更主动为纳税人排疑解难,进一步树立了国税机关的良好形象,也带动了纳税人增强依法诚信纳意识。目前,全市已有100户企业经审查认定,列为A类纳税信誉等级管理。
实践证明,建立税情监控体系,全面了解经济发展态势和对税收影响的因素,研究经济与税收的互动规律,揭示税收征管中存在的不协调问题,有利于提高税收工作的预见性和前瞻性,有利于进一步贯彻落实税收经济观和税收服务观,便于更好地组织、安排和指导税收征管工作,是提高税收征管绩效的有效途径。
回顾一年多来的工作实践,对建立和完善税情监控体系我们有以下几点认识。
一、税情监控的内涵
“税情”二字是一个较为广泛的概念,凡是与税收征管有关的各种情况都可以包括在内。但税情监控的重点应是由“税本”(纳税人)和“税基”(课税对象及计税依据)相结合而形成的“税源”,以及影响预期税源转化为现实税收的相关因素。只有这样,税情监控才具有实质性的意义,才能在税收征管过程中发挥“雷达站”的积极作用。
回顾**年镇江国税在探索和推行税情监控工作时,主要是基于对以下现实状况的理性思考:一是新《税收征管法》提出了“加强税收征收管理信息系统的现代化建设”的要求,而实际工作中税务机关与纳税人之间存在着严重的信息不对称的矛盾。如何把税收征管资料量化细化,扩大信息的采集面,克服税务内外部计算机联网尚不完善的困难,做到及时收集、整理、运用相关涉税信息,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新课题。二是总局提出的“1+3”工作思路,对税收征管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也进一步加大了税务机关和税务人员的执法责任。如何把税收管理落到实处,使每个干部明确管什么、怎样管,真正扭转工作中存在的“大而化之”和“以大概齐”的倾向,是我们亟待研究解决的突出问题。三是新一轮税收征管改革到位后,由于部分同志认识上的偏差,把“重点稽查”误解为以查代管或重查轻管,把管事制理解为被动管理或间接管理,有“事”才管、无“事”等事,因而出现宏观税源监控缺位,动态税源管理弱化,岗位职责不清,责任难以追究的现象,这已到了必须加以纠正和规范的时候。四是镇江国税自2001年开始推行纳税评估(开始叫稽核评税)以后,就发现评估依据的信息指标不完整,难以形成分析、比对、评估体系,对纳税人申报的虚假信息也缺乏充分的相关数据运用勾稽关系分析加以揭示,且不少信息滞后时效性差,严重影响到纳税评估效用的发挥,需要我们采取措施迅速改变这一被动状况。五是为了逐步推行纳税信誉等级管理制度,便于对纳税人实行分类管理,既促进纳税人自觉提高依法诚信纳税意识,又有利于税务机关抓住重点对象有针对性地开展纳税辅导和提供纳税服务,也要求税务机关全面了解纳税人的生产经营情况和履行纳税义务情况,并建立起统一规范、保管完善的征管档案资料。
上述五点思考,都是紧密围绕强化税源监控和严密税款征收这个核心任务提出的。正由于抓住了税收征管过程中的主要矛盾,税情监控工作才能发挥出应有的效能,并在实践中不断深化认识,改进方法,使之经常持久地开展下去。
二、税情监控体系的基本内容
税情监控不仅涵盖面广,且涉及的数据资料丰富多彩。因而从科学实用出发,镇江国税首先设定税情监控的主要功能是:及时、准确、完整地掌握纳税人的经济运行动态和税款申报缴纳情况,对重要涉税经济指标、主要征管质量指标进行定期监测和比较分析,以满足对已实现的静态税源进行合理性分析、对实现中的动态税源进行准确的预测的需要,并能对纳税人可能存在或可能出现的偷骗避税行为进行预警性提示,为领导决策提供有价值的基础信息。而后梳理监控业务需求,对相关指标合并归类,形成由经济运行监控、重点税源监控、纳税评估监控和实地调查监控四个部分组成的税情监控体系。
1、经济运行监控从宏观上把握税源发展态势,从微观上捕捉企业的生产经营动向。
国民经济运行情况是税收收入增减变化的决定性因素,不断扩张经济运行监控网络,便是税情监控的第一道关口。镇江国税各管理单位根据监控需要,分别与相对应辖区内的发改委(局)、招商局、工商局、高新技术管理局、地税局、外经贸局和乡镇、街道的经济发展办公室等部门,建立了经济税源监控联系制度。通过每季一次经济税源分析会和日常经济管理信息共享,及时收集、整理、分析各辖区的经济发展动向,从宏观上掌握了经济税源变化趋势。同时,结合国税内部掌握的资料,开展税源预测分析,适时进行税收计划调节,大大增强了组织收入工作的主动权,并使税收征管措施更具针对性。经济运行监控对个别企业来说同样十分重要,可以及时掌握企业的技改投入、项目投产、经营转向、改制改组等情况。如**年,市区各管理分局就通过协作部门提供的信息,及早介入10余户企业的破产清算,发现多起资产非正常转移问题,责令7户企业纠正错误,防止了360多万元的税收流失。
2、重点税源监控重在求真务实,丰富税收管理的内涵,提升干部的管理能力和工作自信。
重点税源户对税收收入起着支撑作用,理所当然地被列为税情监控的重点部位。在监控中突出一个“清”字,即理清企业生产经营情况、理清申报纳税数据资料、理清实现税收的合法性与合理性。据此列出489个指标,实行“一户式”管理。监控指标分为五大类:①基本情况类指标:主要包括企业名称、法定代表人及负责人、注册资本、投资方式及成员、经营地点、分支机构、联系方式等,用以了解纳税人的基本概貌。②经营管理类指标:主要包括生产经营范围、会计核算方式、销售对象、进货渠道等,用以掌握纳税人主要生产经营内容和运作方式。③涉税类经济指标:主要包括生产经营规模、生产经营收入、增值率及毛利率、利润总额、应缴税款与已缴税款、税收预测及完成情况等,用以分析相关指标对税收收入的影响程度。④企业财务类指标:主要包括成本及费用、现金流量、存货变动、应收应付款项等,用以满足纳税评估的需求,提高税源监控管理的深度和广度。⑤税收管理类指标:主要包括税务登记、申报纳税、帐证管理、发票使用管理等各项制度的执行情况以及税务稽查中发现的问题,用以评价纳税人的纳税信誉度,便于实行分类管理。
一年多的实践证明,以上指标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把税情监控从原则要求上的一般概念,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税收管理内容,既有效解决了税收信息滞后和难以共享的问题,又大大提高了税务管理人员的业务技能和实施税情监控的自信心。
3、纳税评估监控注重内外部涉税信息的综合利用,增强税源监控的及时性与针对性。
纳税评估与税情监控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税情监控作为一项基础性的管理为纳税评估扩大了涉税信息的采集面,而纳税评估作为一项管理手段则是充分运用监控信息,提高监控效果。就管理岗位而言,由于每个干部平均管户在100户以上,且日常事务繁多,税情监控只能限于收集、整理、登录各类信息,对掌握的信息进行初步审视。因而税情信息的增值利用,主要在评估岗位。评估岗位一方面要依据咨询、受理、调查、核批、稽查、执行等环节收集的信息,进行筛选、比对、分析、评估;另一方面也要在约谈举证过程中进一步收集企业涉税信息,而后连同评估结果,形成《征管工作建议书》按月反馈给相关管理部门。同时将评估发现的重要疑点线索,向稽查局提供选案信息。从而做到以评促管、以评促查。
4、实地调查监控做到日常管理与专项调查相结合,努力提高税情监控的质量。
管理责任区的广大国税干部是税情监控的主力军,而实地调查是增加监控信息数量和提高监控信息质量的必要手段。因而镇江国税要求税务管理人员结合日常征管和专项调查,如利用税款催报催缴、新办企业实地调查、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认定和预认定、防伪税控管理、发票检查、非正常户调查、违章处理执行等时机,在进行纳税辅导的同时灵活地多方位地采集和核实涉税信息,重点关注企业厂房扩建、技改投入、资产处置、经营动向等书面报告上难以发现的涉税情况。除了管理岗位这个信息采集主渠道外,也要求评估、稽查等岗位利用与纳税人直接接触的机会,要求税政、征管、计统等业务部门利用下户专题调研的机会,随时收集涉税信息,提供管理岗位整理归户。
实践证明,构建税情监控体系,把千头万绪、复杂多变的税情动态编织成纲目,有利于分工合作,方便了信息资讯的增值利用。
三、税情监控的运作规程
完善严密的监控体系,要依靠统一规范的操作规程来运作,才能实现预期的效果。镇江国税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
1、设立《税情监控册》。对收集的重要信息实行“一户式”管理。监控册包括《纳税人基本情况表》、《纳税人生产经营情况变化表》、《纳税人主要涉税指标表》、《税收政策管理情况表》、《税收管理监控情况表》、《纳税情况统计表》、《半年度税收综合分析表》等9种表格,是税情监控的资料库,一册在手,各户税收征管情况一目了然。
2、规定监控信息的时间和质量要求。静态信息根据纳税人申报资料如税务登记、纳税申报资料及涉税事项受理核批形成的数据及时采集登录;动态信息在调查、核查、协查、巡查、执行、走访、辅导等过程中采集,事后及时登录。管理岗位对纳税人的基本情况需常年熟悉,新办企业在三个月内熟悉;纳税人生产经营情况需常年掌握,新办企业在六个月内掌握;涉税类指标需随时掌握,每月5日前做好税收预测,要求实现准确率在90%以上;税收管理类指标需积累上年和本年发生的情况。
3、明确分级管理的责任。镇江国税规定,基层分局的分局长、综合科长、管理科长、管理人员都是税情监控的责任人,但实行分层次管理。管理科长、管理人员是微观监控的第一责任人,应对征管范围内的涉税信息实施全方位、全过程的监控;综合科长负责汇集各管理科收集的信息,对分局宏观税源实施综合监控;分局长对重点税源实施重点监控。
4、建立联系协作制度。根据新的税收征管和服务流程,明确各岗位、各环节收集、筛选、稽核、报告监控信息的责任,力求快速反映、增值利用。从而形成“雷达”功能的税情监控网——“过滤”功能的纳税评估关——“打击”功能的税务稽查局链条式联动机制,促进了税收征管质量和效率的进一步提高。
5、加强检查考核,确保监控工作落实到位。一是检查《税情监控册》的登录质量和税情报告是否按月报送;二是抽查监控责任人对税情的掌握程度;三是结合“五责管理”责任制考核与干部能级考核,检查税情监控的实施效果;四是把税情监控列为争先创优的重要指标,结合执法检查、纳税评估和税务稽查考核税情监控的工作质量,并与奖惩挂钩,实行过错责任追究。
现在看来,以上措施是必需而适用的,保证了这一新生事物在较短时间内得以顺利推开,并取得实在的效果。
四、税情监控体系的完善与发展
镇江国税开展税情监控工作在短期内即取得明显效果,得到有关方面的密切关注,成绩是肯定的。但从高标准、严要求的角度审视,仍存在宏观税源监控缺位的问题没有完全解决,全员监控的局面还没有真正形成,静态税源监控的历史可比参数尚不齐全,监控的成本与效益比尚待科学论证,监控的指标体系也需进一步梳理优化,监控的技术手段还不够先进等问题。因此,税情监控体系的完善和发展,还是任重而道远。
下一步的工作思路,我们认为一是要把税情监控这一在特定时间、为解决突出矛盾而集中推行的专项工作,逐步纳入税收管理系列的正常秩序之中。这是因为税情监控本来属于税收管理的基本要求,纳入税收管理系列是其经常化持久化的必由之路。二是要充实加强市县局宏观税源监控的力量,提高宏观监控人员的素质,才能从更高层次、更广范围把握经济与税收发展变化的规律,既能有力地指导税收征管工作,又能提出涵养税源、培植新的经济税收增长点的有创新性、前瞻性的建议。三是要把税情监控的各项要求写入税收管理规程,以制度规范行为,进一步发挥专业化管事制征管模式的特色作用。四是要对具体监控指标进行科学论证,进一步明确指标的内涵,研究其在监控中的作用,去粗取精,增强其实用性和可操作性,以有利于提高税情监控的效率和效益。五是要加快税收信息化建设,加快与有关部门的计算机联网步伐,使税情监控由手工操作为主尽快过渡到人机结合、以机为主的状态上来。目前,镇江国税已开发了包括监控指标、比对分析、预警提示、考核管理及查询服务等内容的监控软件,正在试运行中修改完善。六是税情监控要与时俱进,随时注意客观经济的发展变化,突出每一时期监控重点,做到普遍监控与针对性监控相结合、全面监控与分层次监控相结合、综合监控与专业监控相结合,不断推进税情监控的深度和强度。此外,税情监控的效能关键在于一个“用”字,如何使监控信息得到增值利用,是应当特别重视和需要进一步研究解决的课题。
- 上一篇:细化税务行政处罚思考
- 下一篇:企业上门服务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