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南经济发展报告

时间:2022-09-05 03:04:00

导语:苏南经济发展报告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苏南经济发展报告

改革开放以来,江苏经济一直走在全国前列,全省经济总量持续保持全国领先地位。从区域经济发展情况看,江苏经济长期以来形成了苏南、苏中、苏北三大经济板块,其中苏南经济处于领先地位。因此,江苏省在“十一五”规划中,提出要进一步提升苏南经济发展层次,争当“两个率先”的排头兵。

一、制约苏南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分析

近年来,苏南各市以实现“两个率先”为目标,以园区经济为载体,以打造现代国际制造业基地为引擎,坚持改革创新,坚持快速发展、科学发展、协调发展,坚持工业化、城市化、信息化、国际化互动并进,苏南经济继续保持在全省乃至在全国的领先优势。**年,全省实现国民生产总值18272.12亿元,其中苏南五市(南京、镇江、常州、无锡、苏州)实现国民生产总值占全省的60%以上,是苏中的3.5倍、苏北的3倍,苏南经济增长1个百分点,相当于苏中苏北增长1.6个百分点。从去年开始,苏南经济出现了调整态势,增长速度明显放缓。从宏观上看,目前存在着制约苏南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四大问题:(1)经济结构不合理的矛盾没有得到根本解决。主要表现为:从产业结构上看,农业现代化、产业化进程缓慢,第二产业比重过高,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从工业结构上看,传统产业居多,而真正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企业不多;劳动密集型企业居多,而资金密集型、技术密集型企业不多。(2)经济增长方式粗放的状况尚未根本扭转。经济增长主要依靠资本投入和资源、能源消耗的格局尚未根本转变,经济的发展对生态环境影响较大。

(3)科技创新能力不够强。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还未完全建立,创新人才缺乏,创新动力不足,创新机制不活,缺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品牌。

(4)多数企业规模偏小,制造业竞争力衰退。**年,苏南五市营业收入超百亿大企业集团仅28家。且这些大企业集团企业规模还不够大,成长不够快,具有高技术含量、生产高附加值产品的企业并不多。自进入买方市场以来,苏南企业产品销售率和成本费用利润率持续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商品积压增加,在省内外企业过度进入,特别是外资企业高科技产品的冲击下,苏南制造业产品市场竞争力急剧下降。(5)地区之间恶性竞争。不惜血本、不计成本抢外资的方式造成了区域内的无序竞争,一大批外资企业享受了超国民待遇。一方面造成大量税收隐性损失,另一方面也打压了本地企业,最终将形成本地企业受伤、地方政府埋单的不利局面。

二、制约苏南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税收因素分析

(一)“生产型”增值税制约了苏南地区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

在“生产型”增值税下,增值税的税基范围是对包括固定资产转移价值在内的名义增值部分进行课税,包含对固定资产进行了重复课税因素。苏南经济目前正面临产业结构的升级换代时期,“生产型”增值税不仅对扩大投资、设备更新和技术进步有抑制作用,而且由于高新技术企业一般是资本有机构成高的企业,固定资产投资和更新设备中所含增值税不能抵扣,相对加重了企业税收负担,影响企业投资的积极性,特别不利于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的高新技术企业适时更新改造,妨碍企业技术进步,不利于企业根据市场调整产品结构和产业结构。

(二)现行企业所得税政策对苏南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作用不明显

一是苏南地区是外资企业的集聚地,但惠及苏南地区的涉外税收优惠目前主要是“二免三减半”的定期减免。这种定期减免的税收优惠政策更多体现的是规模刺激,而缺乏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引导力,“普惠式”的优惠政策,并没有对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带来明显的引力作用,反而给那些技术含量不高的投资项目带来了大量利润,获得了与国内企业竞争的税收优势,不利于外资结构的优化和产业结构的调整。二是现行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中产业导向性优惠明显不足,不利于促进苏南产业结构的调整。如对高新技术企业减低税率征收所得税的税收优惠仅限于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区外同类企业不能享受。又如对农口企业的优惠仅限于对国有农口企事业单位(包括农业、农垦、农牧、渔业、林业、水利、气象、华侨农场等企事业单位)从事种植业、养殖业和农林产品初加工业取得的所得暂免征收企业所得税。而农口企事业单位与其他企事业单位组成的联营企业、股份制企业从事上述各业的所得却要照章征收企业所得税。苏南地区民营经济比较发达,上述对农口企业优惠政策的局限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民间资本对农业投资的积极性,从而使得税收政策对农业产业化的促进作用大打折扣。

(三)实行内、外资两套税制削弱了苏南内资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苏南地区外商投资企业多,内资企业数量更多,但目前内、外资企业分别执行不同的税收政策,削弱了苏南地区广大内资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一是现行增值税政策造成了内、外资企业的增值税负不公。自1999年9月1日起,外商投资企业购进国产设备可以退还增值税,但内资企业却不能退还,从而使内资企业增值税负担高于外资企业,影响了内资企业的竞争力。二是两套企业所得税制进一步加大了内、外资的税负差异。名义上,内外资企业的所得税率均为33%,但外资企业能享受更多的税收优惠。据有关统计资料显示,外资企业实际税负仅12%左右,而内资企业要达到22%左右。再加上外资企业税前扣除标准明显比内资企业宽松,还能享受再投资退税。外商投资企业享受的不仅是国民待遇,而是超国民待遇。

(四)现行出口退税政策给外向型经济依存度较高的苏南经济造成了一定负面影响

2003年10月,国务院决定改革出口退税机制。这次改革主要包括对出口退税率进行结构性调整、建立中央、地方共同负担的出口退税增量机制等内容。一方面,出口退税率结构性调整的主要内容是降低出口退税率,下调的幅度平均为3%。根据有关机构测算,出口退税率每下调1%,就相当于一般贸易出口成本增加约1%。就苏南而言,外向型经济依存度较高,机电、纺织、化工产品是主要的出口商品。这些产品的出口退税率由17%降为13%,下降4%,意味着出口成本上升4%。因此,出口退税率的下调增加了出口企业成本。另一方面,苏南地区属沿海经济开放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商品出口聚集地,出口退税增量财政共担机制加大了苏南地区的财政负担,给商品的合理流动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同时,出口退税率下调后,一些企业受利益驱动,重新调整经营策略,改一般贸易为加工贸易,而加工贸易出口附加值较低,且受控于人,稳定性差,区域经济存在安全隐患,加上缺乏核心技术和研发能力,对所在地依存度低,所以外商利用各地在招商引资方面的优惠条件不断迁移,不利于区域经济的长期稳定发展。

(五)现行税收优惠政策对苏南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促进作用不大

一是现行税收优惠政策对支持循环经济发展的作用不明显。现行税收政策对循环经济发展的支持主要体现在:(1)在增值税政策上,体现为对“变废为宝”和资源综合利用的支持,即对废旧物资经营实行免税、对部分资源综合利用产品实行即征即退。但这些优惠政策惠及面过窄,未能充分发挥其对循环经济应有的促进作用。如废旧物资回收利用的增值税免税政策,仅限于废旧物资经营企业经营的废旧物资,但对产废企业销售废料要按规定征收增值税,也不利于鼓励其树立循环经济意识;对用废企业从废旧物资经营企业购进的废旧物资只能按买价的10%抵扣进项税金,造成“高征低扣”,用废企业并未享受到实际的税收优惠,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废旧物资再生利用的积极性。又如对资源综合利用产品即征即退优惠政策也仅限于列举的很小范围,并未对所有的资源综合利用产品实行全面的税收优惠。(2)在企业所得税政策上,主要体现为对生产资源综合利用产品的所得实行减免,但支持的力度还不够大,不仅减免期限局限于开始生产经营的一定时间内,而且减免对象也仅限于列举的很小范围。

二是现行税制在促进资源节约、环境保护方面尚未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在促进稀缺资源、不可再生资源等资源节约方面,消费税、资源税理应发挥调节作用。但目前我国的消费税制是建立在税制改革中的税负调节基础上的。资源税征税范围也极其狭窄,仅限于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其它诸多资源,如森林、草原、水源、海洋资源等,都在调节范围之外。且对矿产资源的调节,也仅限于级差收益的调节。现行消费税、资源税政策并没有把调节的重点放在合理利用的方向上来。

三、促进苏南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税收政策建议

苏南地区是全国经济发展的发达地区,应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方面继续领跑。而税收政策是国家宏观经济调控的重要手段之一。科学运用这一国家宏观调控手段,必将有助于促进苏南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一)稳步进行税制改革,增强苏南企业的发展能力

一是实行“消费型”增值税,有助于刺激企业投资,促进基础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企业发展,突破经济发展的瓶颈。当前,苏南地区正在着力推动基础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基础产业大多为国有企业,目前已完成了改制,正需要整合资源、调整结构,进行设备更新,实行固定资产允许抵扣的“消费型”增值税,必将使其从中大大受益,从而有利于企业发展壮大,提升其可持续发展能力。同时,“消费型”增值税对企业技术改造的促进作用,也有利于高新技术企业生产的设备产销,从而让其从中间接收益。

二是实行统一的企业所得税制,为苏南地区内、外资企业间创造公平竞争的环境。一方面,要在统一税制的情况下,适当降低税率,减轻企业税收负担。从国际上看,企业所得税税率一般在20%—25%之间,我国的税率明显偏高。另一方面,要放宽企业税前扣除标准,在取消计税工资标准基础上,提高资本化金额标准,进一步降低企业税收负担水平,从而促进苏南地区中小企业的健康快速发展,大企业进一步做强做大。

三是出口商品实行零税率,促进苏南外向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十一五”时期,我国加入世贸组织过渡期基本结束,且当前还面临人民币汇率升值压力对外向型经济的负面影响,因此对出口商品实行完全的零税率,必将有助于外向型经济依赖度较高的苏南地区在更广领域、更高层次上全面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推动苏南经济可持续发展。

(二)完善产业税收优惠政策,推动苏南产业结构调整

苏南地区经济总量大,结构性矛盾突出。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力度,促进产业优化升级,已成为苏南各市的当务之急。根据《江苏省“十一五”规划纲要》,苏南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目标是:调强第一产业发展能力,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调优第二产业结构,提升制造业发展质量;调高第三产业比重,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努力形成以高新技术为先导、现代高效农业为基础、先进制造业为主体、现代服务业为支撑的产业新格局。为此应尽快建立以产业技术导向为主,而不是现行的以经济性质和区域导向为主税收优惠政策体系,促进苏南地区产业升级。

一是完善相关鼓励科技创新的税收优惠政策。苏南制造业结构调整的方向应当借助高新技术及其创新,加大对制造业的改造力度,不断提高产品工艺档次和科技含量,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化,打造新的竞争优势。为此,应逐步取消以区域性为主的税收优惠,代之以鼓励产业升级、技术改造和高技术风险投资为主的税收优惠政策,鼓励企业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如对高新技术产品,可按低税率征收增值税,对高新技术企业的所得税优惠政策应扩大到所有高新技术企业,而不应仅局限于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内的此类企业;改进高新技术企业销售确认标准,年度内允许高新科技企业按实际收到款项确认销售收入,年度终了后,根据实际能够实现销售,并可收回的货款计算确定其应税销售额;对企业因进行技术开发、技术改造而发生的资本性支出,应允许采用加速折旧或缩短摊销年限,甚至对高端技术设备可允许一次性税前列支;允许企业提取技术开发基金;取消高新技术企业计税工资政策,准予按实际发放数税前列支;对国家鼓励发展的产业实行投资税收优惠等。二是完善相关促进农业产业化的税收优惠政策。在增值税优惠政策上,可将现行对农业初级产品从生产销售环节扩大到流通环节,将对部分农业生产资料免税政策扩大到所有农业生产资料,对农业深加工产品实行低税率或免税政策。在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上,可将免税范围扩大到所有经济性质的农业生产企业,从而在税收政策上形成对农业产业化的强有力支持。

(三)完善资源合理利用和环保税收政策,促进苏南循环经济发展

发展循环经济是苏南地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现实选择。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走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可持续发展之路,推广先进技术和科学管理方法,推进重点行业、企业节能降耗,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形成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和高效率的节约型增长方式是苏南各市的共识和目标。为此,应建立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税收优惠政策:

一是建立环保税收调控体系。(1)开征环境保护税,增强“绿色”经济发展意识。将现行征收的超标准排污费、生态环境恢复费改为环境保护税。环境保护税的征收按照纳税人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对环境污染程度的不同和污染范围的大小确定计税依据,根据国家环保政策和奖惩政策来确定不同的税率档次和税收优惠政策。对企业利用高新技术手段,以“三废”综合利用和对环保产业投资予以免征环境保护税的优惠,并将优惠范围扩大到环保机器设备制造、环保工程设计、施工安装、生态工程、环保技术和新产品试制、研制等领域。(2)在现行税制中,增加有关促进环保的税收优惠政策。如对企业购置的用于消烟、除尘、污水处理等方面的环保设施允许抵扣增值税进项税额,销售此类设备、设施免征增值税,销售此类不动产免征营业税,在计算折旧时允许采用加速折旧的方法;对有资格的环保企业给予一定的所得税减免;对治污工程给予所得税减免;对污染企业转行中的财产转让收入免税。

二是完善资源综合利用税收调控体系,增强企业的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意识。

(1)扩大现行对资源综合利用的税收优惠范围。如对企业生产的所有资源综合利用产品实行增值税零税率或低税率,并给予免征或减征所得税的优惠;对废旧物资经营企业销售废旧物资的免税范围限定为向居民个人收购的废旧物资;对产废企业销售废料给予增值税、所得税减征或免征的优惠;对生产企业购进废旧物资,适当提高增值税扣除率。(2)完善消费税税收优惠政策,扩大消费税的征税面,将稀缺资源、不可再生资源如煤、煤气等纳入征收范围,充分发挥对资源综合利用方面的促进作用。(3)完善资源税税收优惠政策,充分发挥对资源综合利用方面的促进作用。苏南地区本身虽然不是资源开发的主产区,但却是重要的资源消耗区。通过扩大资源税的征税面,将矿产资源以外的其它资源,如水源、森林等都纳入征税范围,进一步提高资源税税率,以增加资源利用成本,促进本地区企业树立节约资源、合理利用资源的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