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所得税管理思考
时间:2022-09-05 10:46:00
导语:房地产所得税管理思考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随着房地产市场的快速发展,房地产业的税收收入正逐年大幅增长,已成为地方收入的主要来源,同时也成为国税新办企业所得税的重要组成部分。强化房地产企业的税收管理已成为税务部门的共识,而事实上当前房地产企业管理的现状却不容乐观,前一阶段我们就贯彻总局关于房地产企业所得税管理的31号文件,再次对部分开发企业进行了评估和调查,从日常征管掌握和专项评估了解的情况看,房地产企业的所得税管理还存在诸多问题,需要认真研究解决。
一、房地产企业所得税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企业方面存在的问题
当前房地产企业在所得税申报方面普遍存在故意少申报收入多申报成本、费用,少计当期应纳税所得的现象。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隐匿预收房款。一是将预收购房者的预付款挂在“其他应付款”等往来账上,或记入“短期借款”等科目,账面不反映收入,但管理人员审核企业当季报送的报表和申报表,可以发现申报的收入与掌握的销售进度不符,报表上反映的往来款增加较多,再实地核查企业的会计核算凭证,不难发现企业故意隐瞒收入的现象。二是用自收凭证收取预收房款,存入非基本账户或其它银行卡上,故意打埋伏,这种做法隐蔽性较强。虽然开发企业最终会因购房者需要开具发票而作收入处理,但明显减少了当期收入,减少当期应缴税金。三是将预收的定金以购房者的名义存入银行,改头换面不作预收款申报收入等等。
2、隐瞒销售收入。与销售公司联手操作,将部分房款存到销售公司账上少开票作收入;价外收取的代收费用不符合代收代缴规定的另用自制凭证收取不入账或挂往来账上;收到银行拨付的按揭款后不及时入账,开成账外收入,或挂在“短期借款”科目。
3、延迟结转收入。大多数开发企业都以办理竣工决算为收入结转的时点,通过延迟办理竣工决算拖延收入结转的时间,或者部分开发企业以款项收齐开具正式发票为结转收入的时点,收入确认由企业人为控制,这些做法在房地产企业较为普遍,总局新的31号文件明确了完工产品的三个条件,新的文件有效的遏制了企业故意延迟结转收入的现象。
4、成本费用支出不实。房地产企业的成本费用项目多,构成复杂,专业性强。因此虽然大都数企业成本费用的列支取得的票据是合法的,但税务部门审核时对其支出的真实性和合理性难以准确界定。主要有四种情形:一是开发项目分期进行,对先期开发部分的成本确认困难。如某房地产企业2005年从地税部门开具一份建筑安装发票,注明建筑安装收入8000万元,一次性列入开发成本,记账凭证后未附任何明细,尽管企业仍处在一期开发阶段,该支出额未超出期初预算,但企业也应该提供成本支出的具体构成,是包工包料的应该提供本期开发产品的详细的合同、竣工验收报告等辅助资料,不能提供具体的成本支出明细内容,那就存在人为加大先开发的项目成本的可能,影响当期应纳税所得。房地产企业普遍存在重财务核算资料,轻工程建设审批资料收集保管的现象,财务部门与工程建设部门各司其职,对企业进行评估或检查时大多数企业都不能完整、准确地提供税务部门需要的的预决算资料、相关合同、规划设计审批手续,造成未竣工决算工程项目成本结转审核确认的困难。二是实际开发成本超出预算的企业不能提供确凿的证据。有部分企业存在开发成本的实际支出数明显超过工程预算,企业一般只提供最终的决算资料,并不能提供相关的合同变更书,给出成本增加的合理理由,由中介机构出具的房地产企业决算资料也因各自的利益关系,并不能真实反映企业的实际开发成本,由此给税务部门的审核带来难度;三是人员变动频繁,公司前后的管理模式和资料的保管出现脱节。房地产开发项目立项后或已开盘销售后,一些企业因投资人之间合作关系不佳或实际运作时资金困难等诸多因素撤资换人,由此带来投资人和企业财务人员变动频繁,相关资料保管不善,对审核中发现的有些问题无法给出合理的解释,造成税务部门审核难;四是部分期间费用的支出数额过大,与实际经营需要不相符。这种情况也较为普遍,有些企业费用中出现大量的办公费支出、劳保用品支出以及工资支出等,没有附物品采购明细,没有人员用工明细,明显存在以虚开、代开的发票或工资支出单列支各种隐性支出,从而使不合法行为变为合法的现象。
5、人为多结转销售成本。主要有两种现象:一是加大先期开发成本费用。现有的大部分开发企业均为项目开发,开发项目虽不大,但多数分期滚动开发,这就给企业人为加大先期开发费用有机可趁。企业在整个开发项目完工前按土地出让合同分期付清土地出让金、拆迁补偿费,在项目开发前期付清规划设计费等前期工程费、基础设施建设费,企业全部计入开发成本,不按分期开发的项目分配计算当期的开发成本,必然加大本期计税成本。二是按预算预估开发成本。房地产开发企业十分注重资金的时间价值,在未形成工程决算时,一般不会按合同总价款全额支付工程款,因此开发企业也就无法取得对方的合法票据,他们会从自身利益考虑根据已付的工程款计算开发成本,或者干脆按工程预算计算开发成本。这两种方式都违背了国税发(2000)84号文件第三条及总局31号第八条第4、5款要求开发产品成本必须真实、合法的基本原则,由此带来的后果就是加大可售面积单位工程成本,和已销开发产品的计税成本,减少了当期应纳税所得。
6、混淆期间费用和开发成本的界限。主要表现在:一是混淆开办费和开发成本、期间费用的界限。有些开发企业将正常开工建设后发生的业务招待费、业务宣传费、添置的固定资产等均作为开办费,待工程开工后作为期间费用一次性税前扣除;二是混淆当期费用和开发成本的界限。最常见的是将成本对象完工前发生的各种性质的借款费用直接在当期费用中列支,售楼部、样板房的装修费用未单独核算时,企业也直接作期间费用税前扣除。
7、财务核算欠规范。会计科目设置和运用较为随意,多数房地产企业都未设立“开发产品”科目,对项目完工的确认从财务资料上无法判断。“预收账款”、“其他应付款”等往来科目的运用较为随意。预收房款时缴纳的地方税金直接记入“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在年前税前扣除,未通过“递延税款”这一过渡科目核算。
8、视同销售行为不确认收入。企业发生这类行为时一般不会主动向税务部门申报,被税务部门检查或评估发现后再确认收入,如以房屋回建的形式作为拆迁户的补偿、将开发产品转作固定资产、用土地使用权换取开发产品等等,以少记当期收入。
9、利用关联关系转移利润。一是成立仍属于自已的房地产销售公司,转移利润少缴税。二是关联企业之间开具施工发票、预收预付款只记借款费用,不记应收利息收入等。
(二)税务部门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是政策不明朗。主要表现有四:
1、国税发(2003)83号文存在完工结转的时点不明确,期间费用扣除不统一等不完善之处。总局31号文下发前各地根据自行对政策的主观理解去执行,带来完工确认时间不一致,收入结转不一致等问题。对预售期间发生的期间费用是否应并入当期申报,执行口径也不统一,影响到房地产税收政策执行的严肃性和公平性。
2、总局的关于房地产企业所得税管理的两个文件列出公式均注明按总成本和总可售面积计算单位销售成本,以此作为结转已售开发产品的计税成本。这种方法存在一定的弊端,其确认的计税成本与不同售价产品所确认的收入不配比。例如,某城区以商贸经营为主,但商铺的价格定位较高,与商品房相比高出70%以上,有的甚至2-3倍,除个别处于市中心商铺相对好卖、资金回笼快有较高的利润外,大部分中小规模的企业均出现商品房已售完但商铺迟迟卖不出去的局面,多数是微利或亏损,因此采取这种计算方法显然违背了国税发(2000)84号关于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办法规定的收入与成本费用相配比的基本原则,影响了当期税收的实现。
3、2006年以前文件未规定企业向税务部门反馈房地产开发相关信息应作为纳税人的义务,在征管力量不足的情况下,造成税务部门不能及时掌握企业的开发进展,管理不到位。
4、对账证不健全拟实行核定征收的企业进行征管,其实际操作有难度。总局31号文明确规定新办房地产企业事先不得直接核定征收,那么对通过核查后拟核定征收的企业如何核定应缴税款,31号文只表述为“对其以往应缴的企业所得税按核定征收方式进行征收、管理并逐步规范。”那么实际征收时会涉及三个问题:一是文件所指的“以往应缴的企业所得税”是指当年应缴的还是房地产企业开工以来应缴的企业所得税,未予明确;二是按国税发(2000)38号核定征收企业所得税暂行办法第三条第三款规定,核定应税所得率征收是“根据纳税年度内的收入总额或成本费用等项目的实际发生额,按预先核定的应税所得率计算缴纳企业所得税的办法”,对房地产企业来说,如从开工以来计算则与38号核定征收办法规定的“年度内的收入总额或成本费用”相悖,如按当年预收收入、销售收入或当年发生的成本费用计算核定税款,则又因房地产企业成本按整个项目累计滚动计算而无法核定。三是由查账征收改核定征收后,按38号文第六条规定:“企业所得税征收方式鉴定工作每年进行一次,时间为当年的1至3月底。”再有31号文上述引用的政策告诉我们,按核定征收办法后要促进企业“逐步规范”,这说明核定后仍可再视企业建账的规范程度在每年的1至3月份对企业改按查账征收,那同样存在再实行查账征收时,如何计算企业的开发成本和计税成本,因此新的31号文在核定征收的具体操作上仍存在缺陷,对实行过核定征收又改按查账征收的企业如何进行税款清算,基层一线缺少明细的操作办法。
二是国税部门自身征管力量不足。当前国税部门具有一定房地产管理经验的人员很少,专职管理更难以到位,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制约了房地产企业的所得税管理质量。
三是管理和沟通难不利于房地产管理。一是房地产企业管理难。房地产开发周期长,少则三、四年,多则十年以上,成本费用支出项目多。工程建设编制的预算、签订的合同、变更书,各级项目审批部门的批文等企业没有作为税务机关必须审核的资料妥善保管,或者无法提供,造成税务部门对成本确认困难。加之跨年度审核工作量大、企业法人、财务人员变更频繁,资料保管不善,带来审核工作难以到位。二是房地产业各相关部门的管理信息沟通不到位,国地税分设,部门之间信息的不对称和各自为政,使总局提倡的实行房地产企业一体化管理难以在短期内到位。
二、加强房地产企业所得税管理的措施
(一)注重职能部门的信息共享。与国土、建设、规划、房产管理所、地税等部门建立房地产开发信息交流制度,以和职能部门信息共享,及时沟通。这样既规范了房地产企业的经营行为,又有利于相关职能部门的管理,为税务部门及时掌握了房地产企业的开发信息、开发进展,强化动态监控提供保障。
(二)关注房地产开发的重点环节。从立项开始关注开发的几个重点环节:立项报批环节、项目批准环节、分期建设环节、竣工验收环节、开盘销售环节、清盘环节。掌握房地产企业每个环节发生的时点,针对每个环节适时采取管理措施,特别是抓住预售转销售的结转环节,实地核查确认完工时点,及时结转销售、成本。
(三)建立房地产企业管理软件。全面反映企业开发项目的的基本情况:投资总额、开发面积、开发时间,开工时间,预计竣工时间、施工单位等;根据规划部门批准的总平面图制作开发产品备案台账,逐户记载每一套开发产品的建、销、存情况,在预售开始后企业必须在申报时向税务部门报送,从房源上控管。
(四)严格政策界限,强化成本管理。严格按照税法要求,注重审查支出的真实性,防止出现虚开代开人为加大成本费用的现象发生。要抓住几个关键:一是注重建筑工程支出真实性的审核,重点审核土建成本、配套工程成本,参照本地区工程造价指导价查看企业建筑安装工程合同,衡量成本费用水平是否真实、合理,如出入太大,必须要求企业说明超标准的原因。二是注重工程超预算企业成本费用的审核,要求其提供双方签订的变更合同,说明变更的理由是否在合理的范围以内,如没有变更合同与竣工验收报告,税务部门有权根据行业标准直接核定其计税成本;三是按照收入成本配比的原则准确结转成本,要求企业在按工期分段确认成本的基础上,再按不同开发产品平均销售价格比分配,计算不同类型开发产品的计税成本,使利润在不同价位开发产品之间分布均衡。
(五)强化日常评估和税务稽查。税务管理人员应利用纳税评估软件,加强对房地产企业税收贡献率、所得税税负率、销售收入变动率、成本利润率等主要指标进行监控,季度申报特别是汇算清缴期发现有异常情况,及时加大评估和稽查力度,明显存在偷税情节的,依法严肃处理,问题特别严重、案件重大的移送司法部门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六)加大核定征收征管力度。通过日常巡查和评估,经常性对企业进行财务核算和税收政策执行的辅导和检查,对房地产企业尽量采取查账征收方式,最大限度用足用好税收政策,真实体现房地产盈利率较高的客观现状。对财务核算确实不健全的企业,按收入额核定征收,对企业的核定征收从项目开始到销售终结执行到底,加大加强其征管力度。
(七)国地税联手管理。从办证到年终的汇算清缴、项目结束后的最终清算由国地税共同完成。对一些共性的环节共同把关,看其国地税收入申报是否同步,特别是对施工企业业务的真实性,由地税协助调查核实,对企业存在的违法问题共同采取控票、保全等税收管理措施,达到对房地产业实施一体化管理、全面管理的目的。
(八)强化征管力量,提高业务技能。房地产企业所得税发展迅速,税收管理工作量大,业务要求高,需要既精通房地产业务,又熟悉相关税收政策的高素质的专职税务人员来管理。因此,加强一线管理人员和稽查人员的业务培训,尽快提高其业务水平成为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