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所得税调研报告

时间:2022-09-05 10:45:00

导语:企业所得税调研报告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企业所得税调研报告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中小企业数量得到快速增长,其所得税征管成为国税部门工作中的难点和焦点。如何按照总局提出的“管好税基、完善汇缴、加强评估、分类管理”的方针,解决中小企业所得税征管中面临的问题,提高中小企业所得税精细化、科学化水平,成为当前我们必须着力解决的课题。本文从目前中小企业所得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入手,并进而就进一步完善提出自己的建议,以求抛砖引玉。

一、目前中小企业所得税管理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中小企业自身情况来看,主要有:

1、新办业户日趋增多,经营规模普遍偏小。自**年1月1日,所得税收入分享体制改革以来,纳入国税部门征管的所得税户数大幅攀升。截止**年底,徐州市国税部门负责征管的所得税户数达到9162户,比**年增加了1937户,增长26.81%,中小企业比例达到98%以上,其中新增私营经济企业335户,新增有限责任公司1738户。新办企业的经营规模普遍偏小,注册资金基本在50万元左右,最低的仅为3万元;年销售额相对集中在100万元,最低的尚不足万元。

2、财务人员兼职普遍,财务核算水平较差。据了解,许多中小企业财务兼职比例达到30%至40%,个别财务人员甚至1人监管4-5家企业财务,而且约有30%左右的财务人员为非专业人员。由于财务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和对企业所得税政策的不了解,使得部分企业会计制度执行不统一,财务核算不规范,不能准确核算成本费用、申报应纳所得税额。特别是部分私营企业依法纳税意识较差,财务人员完全按照业主的意愿做账,明显存在现金交易、收入不入账、费用乱列支或以白条入账等现象,造成大量申报不实。

3、中小企业亏损比例大,纳税信用缺失。一是企业亏损面大。以徐州为例,在**年度所得税汇算清缴中,亏损企业共有4456户,占汇缴户数的56.33%,比**年增加969户,亏损总额达到87920万元。另外从**年赢利企业的赢利水平和申报所得税情况来看,也出现了与业户增加数不匹配、与销售增幅不同步的现象。二是缴纳税款的户数少。**年徐州市缴纳所得税的企业不到千户,近8000户企业所得税都是零负申报。所得税收入主要集中在为数不多的烟草、煤炭、电力和地方金融等重点行业。**年度缴纳所得税300万元以上或销售收入超亿元的企业有84户,还不到总户数1%,纳税总额达到83984万元,占总收入75.8%。而且纳税企业之间也存在明显的差距,其中年缴纳所得税最多的达4.6亿元,而年缴纳所得税最少的还不足1元钱。

从税务管理角度看,主要有:

1、对中小企业所得税管理工作重视不够。一是存在“重流转税、轻所得税,抓大放小”的思想。二是征管力量配备不足。中小企业所得税纳税人逐年增多,但基层一线的税收管理人员并没有相应得到充实。三是人员素质难以适应企业所得税管理的要求。部分税务人员还不能适应管理工作的要求,全面掌握所得税政策、能熟练进行日常管理和稽查的业务骨干不够。

2、对新办中小企业所得税监管乏力。一是漏征漏管现象比较严重。由于目前企业所得税由国、地税两个部门征管,税务登记数据没有实现实时共享。同时,与工商部门缺乏横向联系,信息交流不畅,致使新办企业漏征漏管比较严重。二是税基管理不到位。新办中小企业成分复杂,经营方式多种多样,财务核算不规范,申报数据不真实,使得对新办企业所得税税基的控管难以达到理想的状态。三是征收方式矛盾比较突出。目前所得税征收方式的确定由于国、地税掌握的标准、尺度等方面存在差异,在同一地区,同等规模、相同行业或类似行业之间因主管税务机关不同税负差距明显,诸多矛盾使得对纳税人实行核定征收难度很大。

3、税务部门的管理手段相对滞后。一是企业所得税纳税评估不规范,效果不明显。二是信息化管理相对滞后。目前综合征管软件中还没有专门的所得税管理模块,无法对所得税实行全程信息化管理,而且在系统中,有关所得税管理的数据也没有得到有效地整合。

二、完善中小企业所得税征管的思考

(一)提高思想认识,着力构建中小企业所得税管理考核体系

企业所得税管理是国税部门的一项新的工作,中小企业所得税征管更是所得税征管工作中的重点和难点。做好中小企业所得税的管理工作,对提升全市企业所得税的精细化、科学化管理水平,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因此,要高度重视中小企业所得税管理。一是要合理配备征管力量。县级综合业务部门必须配备2名以上的所得税管理专门人员,并保持相对稳定。尤其是企业所得税管理户数多、税源较大的单位更应增加业务管理力量。基层税务分局要将知会计、懂税收的业务能手充实到所得税工作岗位上,对企业所得税实行相对集中的专业化管理,使税收管理员能集中精力抓好企业所得税管理。另外,要抓紧建立企业所得税人才库,加强对人才库人员培训和使用,培养一批会会计核算、懂企业管理、熟悉微机操作、精通税收业务的企业所得税管理人才,为所得税管理提供智力支持。二是要突出对所得税规范管理工作的考核。要研究制订相应的企业所得税管理考核办法,将所得税漏征漏管情况、纳税评估质量、日常检查情况、重点稽查完成情况、审批事项管理情况等指标作为所得税考核的重点,并将单项考核的结果作为年终目标考核的重要内容,通过考核和引导,促使各级税务机关统一认识,加强管理。三是要切实提高企业所得税管理人员素质。要加强业务知识培训,学习培训的重点应放在财务管理规定、会计核算知识、税法政策规定、税务稽查技巧等方面。在培训方法上也要大胆创新,针对实际工作中的难点和热点问题,采取视频培训与网络培训,集中培训与分散培训,专题培训与平时自学相结合的多种培训方式,有效提高干部的业务水平。

(二)夯实管理基础,着力构建中小企业税源监控体系

中小企业数量众多、规模不大,对税法的遵从度参差不齐。因此,税务机关要强化以管好税基为基础,提高企业所得税管理科学化、精细化水平。首先,要做好中小企业各种基础信息的采集工作。要将纳税人的税务登记信息、财务核算信息、纳税申报信息,以及所在行业的相关信息等,按照分类管理的要求,分门别类地进行建档管理。其次,加强部门协作,实现数据信息资源共享。建立健全统一的信息交换共享制度。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使企业的开业、变更、注销登记、企业经营、申报纳税等信息在国地税、工商等部门之间能完全共享。进一步细化工商登记、税务登记办理规程。统一确认各类新办企业管属,避免国、地税局争抢税源或漏征漏管。要特别密切与地税部门的工作配合,保证政策执行和工作的一致性,避免同一区域、同一税种因管理机关不同而造成政策执行口径参差不齐,征收方式不同,税负水平不公,市场竞争不平等的现象。再次,加强中小企业财务核算管理,提高企业纳税水平。针对当前中小企业财务核算水平较差的现状,税务机关可以采取免费发放税收资料、召开政策会、网上税收等措施,使纳税人及时了解各项税收法律法规和政策。同时要按照《税收征管法》相关规定,严格要求企业报送会计核算办法,严格按照会计制度设置账簿,突出对企业账簿设置、财务核算情况的检查,辅导督促企业财会人员正确核算,从而不断增强纳税人自核自缴能力,积极促使企业规范财务会计核算,准确计缴税金,认真履行纳税义务。

(三)完善汇算清缴,着力构建中小企业所得税税基控管体系

汇算清缴是中小企业所得税管理的重要环节。企业所得税全年的征收管理效果,最后都要通过汇算清缴来体现。要继续按照总局提出的“转移主体,明确责任,做好服务,强化检查”的要求,做好汇算清缴工作。首先,税务机关要做好纳税人申报前的宣传、培训、辅导工作。尤其是在全面启用新的企业所得税申报表后,这项工作显得尤为重要。要将有关税收政策,特别是当年新的税收政策通过各种方式及时告知纳税人,根据需要对纳税人进行业务培训,在纳税人填写纳税申报表过程中进行辅导,帮助纳税人正确如实填写申报表。税务机关接受纳税人的纳税申报以后,要对纳税申报表中涉及扣除限制的项目和各栏目计算情况进行初步审核,发现错误应及时提醒纳税人改正,并督促纳税人将税款及时入库。其次,要积极发挥中介鉴证作用。积极探索引入税务师事务所参与汇缴,充分发挥注册税务师在税收活动中的作用,特别是加强对财产损失税前扣除、税前弥补亏损等项目以及亏损额较大企业的年度汇缴申报等事项的涉税鉴定,不断提高中小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工作质量。再次,要做好企业所得税审批和取消审批后的后续管理。密切关注企业的生产经营全过程,加强对企业税前扣除的成本、费用、损失的真实性审核管理。对企业的减免税、待弥补亏损、广告费扣除、固定资产折旧、无形资产摊销、国产设备投资抵免、工效挂钩企业工资发放等需要延续管理的事项,通过建立台账并追踪每年的变化情况,实行动态管理。

(四)加强纳税评估,着力构建中小企业所得税评估体系

纳税评估是企业所得税税源管理的一个基本环节和重要抓手,也是加强中小企业所得税管理的一项主要工作。一是要逐步建立市、县二级纳税评估管理机构。统一指导、部署、协调和监督本单位所得税纳税评估工作,定期下达纳税评估计划。二是要逐步建立健全企业所得税综合评估指标体系。主要包括综合评估指标体系、税前扣除指标体系、利润表评估指标体系,进而通过行业税收评估指标体系的建立和统计分析,充分运用纳税人申报资料和财务会计等各种信息数据,综合分析行业总体税收状况和纳税人个体纳税情况,对纳税人纳税情况进行纵向和横向比较,分析测算纳税人实际纳税与应纳税额的差距,及时发现问题。通过纳税评估,及时辅导纳税人自我纠正涉税问题,不断提高征管质量。三是要创新评估方法。要综合运用各类对比分析方法,通过计算机或者人工进行纳税评估。如:通过纳税申报表与其附表、附报资料、财务报表等报表的数据进行逻辑关系分析;与同行业的企业所得税纳税评估指标及其预警值进行横向比较分析;与本企业的企业所得税纳税评估指标及其预警值进行纵向比较分析;与类似或者相近行业进行配比分析;对企业生产经营情况进行数学模型分析;税收管理员根据掌握的实际情况进行经验判断;项目评估、整体评估或分行业评估等等。对比较分析过程中发现的异常情况,要做出定性和定量的初步判断。同时要完善评估手段,要统一开发评估软件,实现纳税评估信息化。四是要提高评估质量。从时间、质量、传递手续等方面对信息采集、计算机评析、人工审核、评估对象确定、约谈和实地调查、评估处理、移送案源、结果反馈等环节进行监督和考核,构建起全面、系统的企业所得税纳税评估质量考核指标体系。同时在外部,国、地税可建立联合评税协作机制,有条件的可建立联合评税机制,有步骤地开展跨地区、跨行业的联合评税;在内部,所得税、流转税、稽查等部门可以联合组织对多税种、稽查评估一体化联动以及内资关联企业反避税调查,避免“政出多头”。

(五)实施分类管理,着力构建中小企业所得税科学分类体系

对纳税人在属地管理的基础上实行分类管理,是税收管理科学化、精细化的重要途径,是提高企业所得税征管质量和效率的重要手段。对中小企业所得税的征收管理分为查账征收和核定征收两种方式。其中核定征收方式又分为核定应税所得率征收和定额征收。查账征收是指对财务核算健全,能准确核算企业所得税应纳税额的中小企业,实行由中小企业按季自行申报、预缴税款,年末汇算清缴、多退少补的企业所得税征收方式。核定应税所得率征收方式是指中小企业根据季度内的收入总额或成本费用的实际发生额,按主管国税机关预先核定的应税所得率按季计算缴纳税款,年末汇算清缴的企业所得税征收方式。定额征收是指主管国税机关根据中小企业经营状况和规模大小,按一定的程序、标准和方法进行税额测算,直接核定其年度应纳企业所得税额,由中小企业按月进行申报缴纳的征收方式。根据企业经营规模大小、财务制度健全与否、企业设立时间长短、纳税信用等级高低以及所处行业不同等标准进行分类,区别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管理方式。

一是对同时具备以下条件的中小企业(包括独立核算的汇总纳税企业的分支机构)实行查账征收管理:1、设立规范的内部财务管理制度,配备专业的会计人员;2、按规定设置会计凭证和会计核算账簿,且保管完整;3、按规定的核算内容设置会计科目,按规定登记会计凭证,会计账簿;4、按规定编制会计报表和纳税申报表,能准确向主管国税机关提供完整的纳税资料;5、按规定进行纳税申报,并预缴或缴纳税款。

二是对具有以下情形之一的中小企业,应采用核定应税所得率征收方式:1、能设立收入明细账,并正确核算收入项目,或能通过实地盘点及其他方法评测出其收入总额,但不能核算出成本费用的;2、能设立成本、费用明细账,并正确核算成本、费用项目,或通过实地调查及其他方法评测出其成本、费用发生额,但不能核算出收入总额的。

三是对具备以下条件之一的中小企业实行定额征收方式:1、依照税收法律法规规定可以不设账簿的或按照税收法律法规应设置但未设置账簿的;2、收入总额及成本费用支出均不能正确核算,不能向主管国税机关提供真实、准确、完整纳税资料,难以查实的;3、账目设置和核算虽然符合规定,但并未按规定保存有关账簿、凭证及有关纳税资料的;4、发生纳税义务,未按照税收法律法规规定的期限办理纳税申报,经主管国税机关责令限期申报,逾期仍不申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