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PI税务责任区思考
时间:2022-09-05 09:53:00
导语:KPI税务责任区思考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在税收征管查各环节工作范围明确、岗位职责细化的前提下,如何进一步对关键工作进行突出量化、工作业绩进行科学评价、工作方法进行持续改进,构建科学、高效的税收绩效管理系统,最大限度地提高税收征管的质量和效率,是目前各级税务机关普遍关注的问题。本文试图通过对现代企业中受到普遍重视的业绩考评方法(kpi)在税务责任区管理中应用的可行性分析,寻求一条税务责任区管理的新路。
一、KPI指标体系的基本概念
所谓KPI,即关键业绩指标,是现代企业中广泛应用、比较成熟的绩效指标体系,它是“keyperformaceindex”的英文缩写。KPI是管理全过程“计划—执行—评价”中“评价”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反映个体/组织关键业绩贡献的评价依据和指标。“KPI”强调考核者必须抓住被考核者岗位最重要、最关键的业绩指标,并根据管理的总体要求制定出具体岗位的绩效标准。该标准可量化、可衡量,具有针对性、激励性、互动性、公正性和持久性等特点。与传统的绩效指标相比,KPI绩效指标体系具有三个方面的显著特点:一是更加重视关键指标,并且在强调关键指标的同时,根据“木桶原理----最短的木板决定盛水量”,充分考虑到绩效的全面性和均衡性;二是考核不仅强调结果导向,而且更加重视达成目标的过程,更加重视问题的解决和方法的改进,并以实现绩效的持续改进为目标;三是管理不再是单纯的任务管理,它更加强调沟通、辅导和人员能力的提高。KPI绩效考核体系避免了一般考核指标设置过于繁杂、标准难于量化,考核重结果轻过程、重评价轻改进等问题。
二、在税务责任区管理中运用KPI绩效指标体系的可行性
在税务责任区管理中引入KPI绩效管理体系,通过税收工作指标量化、过程监控、科学评价、沟通改进、结果激励等一系列过程,有助于进一步挖掘各环节的工作潜力,提高干部的综合素质和管理能力,进而提升税收管理工作的整体绩效水平。
一是有利于促进税收重点工作的落实。KPI绩效指标体系在保证基础工作顺利开展的情况下,注重将重点工作、创新工作设置为关键业绩指标。将重点工作、创新工作指标化和行为化,层层分解为具体的目标任务,并将目标任务的完成情况与绩效激励挂钩,保证了责任区管理的重点工作得以完成,为提高税源管理水平提供了动力机制。
二是有利于管理绩效的持续改进。KPI绩效指标体系强调对指标设置、计划确定、考核过程、考评结果等环节的沟通反馈,一切以绩效的持续改进为目标。一方面通过管理过程的实践沟通,不断修正各项指标的考核参数,逐步引导,实时调整管理目标,使考核更加人性化和科学化;另一方面,考评注重沟通和反馈,注重分析绩效期望与结果之间的差异原因,有助于责任区管理质量的持续提高。
三是有利于科学评价管理人员的水平。KPI绩效指标体系强调管理过程的沟通互动,强化指标考核的结果运用,充分体现管理人员自身价值,让管理人员认识到个人分值体现个人绩效,个人绩效反映个人能力,个人能力反映管理水平,从而认真对照指标的基础值和期望值,研究指标考核的得分点和失分点,结合自身的能力和特长,加以充分发挥或调整改进,促进了能力的不断提高。
四是有利于强化管理激励机制。在目前收入分配相对固化,人少事多的矛盾日益突出的形势下,以KPI为核心的税收绩效指标体系,通过绩效指标的层层分解和牵引,以及对管理人员工作业绩和个人价值的普遍认同,强化了激励机制,使得个人、管理单元、管理部门和绩效组织之间的总体目标始终保持一致,保证了各项管理目标的实现。
三、税务责任区管理中KPI绩效指标体系的构建方法
KPI绩效指标体系的核心是选取KPI绩效指标。根据税务责任区管理制度、各级对税务责任区的管理要求,按照关注真正重要的、关注波动较大的、关注有差距的、关注体现岗位价值的原则,KPI绩效指标体系可分三步构建:
一是科学选取指标类型。可将税务责任区KPI指标分为基准型、常规型、改进型和挑战型四类。其中基准型指标涵盖管理过程中应尽量避免或不允许发生的事项,如大要案发生率、重大税收不作为或违规行为等;常规型指标包括日常管理中的一些基础指标,这些指标实现的难度和提升的空间较小,但工作量较大,对加强征管十分重要。如税务登记率、非正常户比率、准期入库率、新增欠税率等;改进型指标的工作有一定的难度,它主要用于纵向与横向上衡量有待改进的事项,体现绩效管理持续改进的理念,如一般纳税人负申报率、欠税增减率、个体税收征税面、个体户均月定额水平等;挑战型指标主要用于倡导管理创新,具有挑战性,如综合税收负担率、重点行业税收负担率、企业亏损面、纳税评估贡献率等。
二是对指标值进行科学分类。绩效指标可划分为基础值、期望值和计分值,以各项工作必须达到的基本标准为指标基础值。基础值的设置,参考上年度部分指标平均值和一些征管质量指标,并融合了上级机关相关目标管理考核的要求。期望值的设置高于基础值,体现自我加压的原则。各责任区绩效指标的基础值和期望值根据税源结构、地域状况、管理员能力等差异进行区别设置,责任区和管理员最终管理绩效所反映的水平,作为管理绩效的计分值,直接用于绩效结果的评定。
三是合理设置指标分值。在指标分值的设置上,对基准指标可采用一票否决制,如大要案发生率,只要发生一件(起)即不得分,且该项管理绩效只能确定为最低等次;常规指标考核可采用扣分制,达到基础值得满分,达不到基础值按比例扣分;改进指标和挑战指标设置的分值宜略高,考核可采用得分制,即达到省、市、县平均水平或上年同期水平仅得部分分值,完成比例越高加分越多。如综合税收负担率,达到省平均税负的得基准分,每高(低)一个百分点相应加(扣)一定的分值,真正体现持续改进和创先创优。责任区绩效指标分横向和纵向设置分值,横向考核作为责任区管理绩效和责任区星级评定的依据。纵向考核作为税收管理员工作业绩的考评依据,加上工作能力指标,作为税收管理员的绩效考评依据。
四、KPI绩效指标体系在责任区管理中的具体应用
KPI绩效指标体系强调事中的过程评价和管理的持续改进。通过管理过程的实践沟通,不断修正各项指标的考核参数,并以此为依据,不断调整管理目标,促进绩效的持续改进。
一是签订管理绩效责任书,落实管理责任。在上级下达各项KPI指标责任的基础上,基层应按照责任区性质(行业、企业、个体)、岗位工作量和工作责任等因素,区别确定责任区和管理人员岗位目标责任。并结合本单位管理实际,适当调整或增加部分指标,加强相关工作的考核,最大限度促进整体绩效提高。如:个体责任区征税面的最高目标可定为80%,一类市场可定为70%以上,城区管理片可定为60%以上,农村管理片可定为30%以上;个体责任区达点户月均定额最高可定为370元,最低可为240元。各级管理目标明确后,以绩效管理责任书形式,落实管理目标,上级与下级、分局与责任区可层层签订绩效管理责任书。在考评期限内,结合年中重点工作、临时性工作,在年初绩效责任书基础上,适时进行绩效指标的变更或追加,保持绩效管理体系的完整完善。
二是注重数据采集,科学确定各类绩效指标的实现值。充分运用征管信息系统、CTAIS2.0、监控决策系统、绩效管理软件采集各项考评数据。对于税收管理员个人能力指标,可运用人工统计收集。对于社会评价指标,可通过发函调查或组织相关人员深入企业、市场进行纳税服务满意度测评,测评结果与管理员能力指标一起,录入管理系统,实现责任区管理绩效、管理员绩效考评结果的适时查询和排序。
三是实时组织考评,对责任区和管理人员进行绩效评价。在责任区和管理员开展绩效自评的基础上,可结合各月采集记录的绩效数据,以及季度或年度指标的实际绩效,进行科学的考核评价。在科学评价责任区管理绩效的基础上,结合工作量指标、个人素质指标、岗位工作技能、完成工作时效、争先创优项目、执行纪律情况以及临时性工作完成情况等指标,形成对管理人员的绩效考评。绩效考评完成之后,及时将考评结果反馈给被考评对象,并进行沟通反馈,有重大异议的可提出申诉。沟通的过程既肯定成绩,同时也指出问题、交流意见,共同分析绩效期望与结果之间的差异原因,提出今后的绩效改进措施,努力实现个人绩效和整体绩效的持续改进。
- 上一篇:废旧物资税收调研报告
- 下一篇:税收征管改革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