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税违法案件调研

时间:2022-09-04 05:41:00

导语:涉税违法案件调研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涉税违法案件调研

在我国市场经济迅猛发展的今天,偷税作为经济活动中较为常见的一种违法行为仍未得到有效遏制,如何有效治理偷税顽症,仍然是税收征管工作中的一个重要课题。今年以来,姜堰市国税局对自**年至**年上半年间查处的467件涉税案件进行深入调查,探索剖析了众多偷税问题难以遏制的症结与根源,并提出了相关思考和建议。

一、涉税案件发生的主要类型

认真分析467件涉税案件,按照税收违法、违章行为当事人主观意识侧重点的不同,将其大致分为法盲型、无知型、故意型、得不偿失型、心怀侥幸型和其他等六种情形。

(一)法盲型46件。表现为当事人对税法一无所知,根本不知道自己的税收违法行为已经达到了触犯刑律的标准,比如达到《刑法》中列举的偷税罪、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用于骗取出口退税、抵扣税款发票罪等情形。

(二)无知型128件。通俗地讲,就是一些小企业只顾经营赚钱,不管税收政策如何规定,会计做账也以服从业主意见为上,表现为:

1、人为调控隐瞒收入。这类企业主要表现为人为控制销售收入,需要开票的就记销售收入,不需要开票且货款已回笼的就让会计挂记往来账,暂不作处理。

2、生产变加工隐瞒收入。这类案件一般会在小规模纳税人中发生,因为该类纳税人如果按照生产性质来申报纳税,其计税依据将远远高于加工费收入,会多缴很多增值税。

3、为迎合地方政府对纳税销售指标的考核需要而相互开票,虚增销售。

4、票货名称不一致抵扣发票。较典型的发生在部分铸造企业,企业购进煤炭,进供货方却提供了货物名称为生铁的发票,企业老板抱着票面总金额不变、抵扣税款没有损失的心态指示会计入账。

5、现金交易陷入假发票陷阱。一些不法分子利用部分中小企业老板贪图省事的特点,采取送货送票上门进行现金交易。企业接受的都是异地开具发票,购货方并不清楚这些票是否合法,开票单位是否都是正规生产经营单位,钱货两清之后就找不到推销人了。一旦对方案发,受票企业就只能坐等接受税务机关处理。

(三)故意型55件。表现为当事人主观上为了少缴税而采取一定方法或手段进行偷税,如:设置账外账隐瞒收入。此类企业隐蔽性和故意性都很强,另设一套账单独核算体外经营的业务,而向税务机关报送的纳税申报资料一般显示为税负基本正常或略偏低。个别企业为达到少缴税的目的甚至非法购买发票虚抵税金。

(四)得不偿失型18件。此类企业依靠耍小聪明,最终“偷鸡不成反蚀一把米”。比如,明明买的是固定资产,偏偏要化整为零开成配件,或者达到固定资产标准,也让会计入账并抵扣税款。

(五)心怀侥幸型51件。这种类型的纳税人,往往心怀侥幸、自欺欺人,有一种“这么多纳税人,什么时候才能查到我头上”的错误想法。近两年,该局通过全面核查比对有疑问的海关完税证,曾先后查处了11户企业利用25份假海关完税凭证妄图侥幸偷税的案件,涉案税金89.6万元。

(六)其它违反日常管理规定类型169件。这类案件一般较上述五种类型在情节上相对轻微,主要是违反税务登记、申报管理等日常税收管理规定,造成相关违法、违章行为。

二、涉税案件产生的主要原因

虽然467件涉税案件的类型、情节和性质不同,但在对这些案件进行深度剖析后,有以下三个方面值得我们深思。

(一)企业负责人税法观念淡漠是造成偷税的根本原因

通过对467件涉税案件的企业负责人调查分析发现,88%的企业负责人表示不懂税法是造成偷税的根本原因。他们普遍认为在当今社会,在税收上搞一点“擦边球”,实属理所当然,在税务机关按规定对其进行偷税行为进行处理时,都会发出“早知现在、何必当初”的感慨,调查仅发现有12%的偷税是企业负责人主观上明知故犯所造成的。对这种现象产生的背后原因进行思考,笔者认为,与税务机关税法宣传培训对象定位不准确有相当关系。税法宣传月活动已经走过了16个年头,各级税务机关都把税法宣传培训当作重要工作来抓,但是,税法宣传培训的对象还局限于企业财会人员和办税人员,每逢新的税收政策出台,都是在第一时间对企业财会人员进行宣讲,而忽略了对企业法定代表人进行税法知识培训。在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企业负责人对各项经济活动具有最终决定权,财会人员在企业税收政策执行方面的“话语权、决定权”极为有限,从而形成了一方面企业财务人员税法知识水平在不断提高,另一方面企业偷漏税行为仍大量存在的情况。

(二)涉税案件行政处罚力度偏低降低了涉案企业的“偷税成本”

对467件涉税案件的处罚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剔除不涉及税务罚款处罚倍数的169件案件,在其余的298件涉税案件中,罚款0.5倍的122件,0.6倍的6件,0.8倍的1件,1倍的165件,1.5倍的1件,2倍的3件,平均罚款为0.79倍,超过1倍的仅有4件,最高仅为2倍。虽然这仅是一个地区的数据统计,但据了解,税务处罚力度偏低仍是许多地方共同存在的普遍现象。《税收征收管理法》第63条规定:“对纳税人偷税的,由税务机关追缴其不缴或者少缴的税款、滞纳金,并处不缴或者少缴的税款百分之五十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追求利益最大化的今天,一旦上述规定没有发挥法规中应有的威慑和惩戒作用,少数企业的偷税花样便会不断翻新、偷税行为就会屡禁不止,甚至出现屡查屡犯的现象。试想,在明确告知企业负责人偷税后果的基础上,如果在处罚标准上遵循从严原则,加大对偷税行为的打击力度,让偷税企业付出高额的“偷税成本”,那么,税务违法案件的发生率一定会有所降低。

(三)涉税移送案件的监督不到位影响税法的刚性

我国《刑法》第201条规定:偷税数额占应纳税额的百分之十以上不满百分之三十并且偷税数额在一万元以上不满十万元的,或者因偷税被税务机关给予两次行政处罚又偷税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偷税数额在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偷税数额占应纳税额的百分之三十以上并且偷税额在十万元以上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偷税数额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遵循上述规定,467件涉税案件中税务机关应按规定移送51件。但据了解,公安机关立案的有10件左右,最后进入审判程序的仅有6件。显然,涉嫌税收违法犯罪案件在移送公安机关后,立案不到位的情况客观存在,这里固然存在着移送标准偏低和公安部门办案力量不够的情况,另一个重要原因则是涉税违法案件移送后的监督不到位。虽然检察机关对涉嫌税收违法犯罪案件是否进入刑事诉讼程序负有监督职责,但检察机关对税务机关移送的涉嫌税收违法犯罪案件的具体情况不了解,监督难以到位,加之少数办案人员由于地方保护、部门利益等多种原因,最终形成了各地普遍存在的涉税违法移送案件立案率不高的现象,难以形成对涉案企业的严打高压态势,直接削弱了税法的刚性。

三、几点思考和建议

(一)建议将企业负责人接受税法知识培训纳入现行的《征管法》的相关规定之中。制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笔者认为,开车的前提首先是要接受相关的交通知识学习和教育,取得驾驶证才能驾车上路。同样,企业设立后,企业负责人也必须按规定接受一定的税法基础知识学习和教育,跨过这道“门槛”,才能确保他们在执行税收政策上不出大的问题,这是当前提高税法遵从度的关键点。只有企业负责人能够原则性地把握税收上“什么可为、什么不可为”,大力降低偷税行为的发生才有更有力的保证。姜堰市国税局对此作了有益的探索。该局抽调业务骨干编写了菜单式培训教材,针对不同类型的企业提供相应的培训,主要内容是企业常涉及的税收法律法规、相关税收优惠政策、涉税业务办理流程、违反税收征管法所应承担的法律责任以及涉税警示案例等,通过分批举办为期两天免费培训班的形式,由税务干部对全市3500名企业负责人进行详细的税收政策解读,并采取书面测试的方式对参训人员进行检验,考试合格后发放培训《合格证》,并以此作为企业今后评定纳税信誉等级的一个参考依据。同时与其签订《诚信纳税承诺书》,大力弘扬诚信经营、依法纳税的良好社会风气,为从源头上降低偷税行为的发生提供了有效保证。

(二)尽快出台细化税务处罚自由裁量权的规定。现行《征管法》及其实施细则的法律责任条款中有13条包含自由裁量的规定。以偷税处罚为例,除追征所偷税款外,依据违法情节轻重的不同,予以行政处罚跨度很大。由于对税务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的行使缺乏一个比较可行的参照体系,同类税务案件,往往因不同的人对法律适用的认识不一、对案情轻重的判断不同,甚至是个人主观的好恶都可能导致处罚结果出现较大差异。以往,对税务案件的定性处理,起决定作用的主要是办案人员和审理人员的工作经验,纵观467件案件,税务行政处罚幅度集中在0.5倍和1倍上,高倍处罚较少,缺乏明晰的层次感,震慑和打击力度不大。因此,建议上级税务机关将各种违法违规行为进行分类,按大类列出违法行为和处罚依据,并根据不同情况细化处罚标准,坚持处罚与教育相结合,贯彻过罚相当的立法宗旨,充分体现税法的刚性。

(三)落实税务违法案件移送监督制度。**年1月26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全国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领导小组办公室、公安部、监察部联合下发了《关于在行政执法中及时移送涉嫌犯罪案件的意见》(高检会〔**〕2号),《意见》第五条第一款规定:“对行政执法机关移送的涉嫌犯罪案件,公安机关应当及时审查,自受理之日起十日内做出立案或者不立案的决定;案情重大、复杂的,可以在受理之日起三十日以内做出立案或者不立案的决定。公安机关做出立案或者不立案决定,应当书面告知移送案件的行政执法机关、同级人民检察院及相关权利人。”《意见》第十六条规定:“在查办违法犯罪案件工作中,公安机关、监察机关、行政执法机关和人民检察院应当建立联席会议、情况通报、信息共享等机制,加强联系,密切配合,各司其职,相互制约,保证准确有效地执行法律。”实际工作中,上述意见的执行并不理想,主要表现为:移送审查签收不及时、立案与否不向移送机关反馈或反馈信息不全、四部门联席会议通报情况不及时等。对涉税案件的移送机关来说,一不清楚公安部门立案查处情况,二不知道公安部门对受理案件的移诉情况,三不了解法院审判情况,看不到办案成果,也就影响了办案的积极性。对少数纳税人来说,长此以往,会形成这样的错误认识:偷税最多是补税、罚款,不会追究刑事责任,偷税的风险还是不太大的。为此,笔者建议:一是税务部门在将案件移送公安部门时,一并抄送同级人民检察院,以便检察院加强对移送案件的监督;二是在《意见》的框架内必须抓好协调,实现信息共享,必要时由各自的上级部门将《意见》的相关内容纳入勤政考核内容,对违背《意见》相关规定且造成一定后果的,实施责任追究。我们相信,抓好部门联动,加大对违法案件的打击力度,必然会对涉案企业形成强烈的心理震慑作用,从而减少偷税行为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