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合作社调研报告
时间:2022-09-04 04:30:00
导语:农民合作社调研报告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7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开始正式施行,对于促进农业经济实现标准化生产、专业化经营、市场化运作、规范化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从税收角度探讨我省农民专业合作社会发展的现状及对政策需求。
一、我省农民专业合作社会发展现状
据统计,目前,我省已有1200多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到工商部门进行了注册登记,成员总数达12409个,出资总额为50510.43万元,主要集中在苏北和苏中地区,苏南较少。苏北地区登记农民专业合作社678家,占总数的56.5%;苏中地区396家,占总数的33%;苏南地区126家,占总数的10.5%。合作社成员出资总额在100万元以上的只占了总户数的10.8%;成员总数在50人以上的只有31家,占已登记农民专业合作社总数的2.6%。合作社的成员大多采取了货币出资的方式,货币出资占出资总额的比例高达81.8%。我省农民专业合作社绝大多数是从事农业生产资料购买、农产品销售以及与农业生产经营有关的技术、信息等服务,而从事农产品加工的有20家,为成员运输农产品的有6家,提供农产品贮藏服务的有17家。
以上数据表明目前我省农民专业合作社合作的层次还局限在农业生产资料的供应、技术指导和产品销售等领域,在加工、储存、运输上的合作还没有全面展开,只局限于做初级农产品的生产和销售,还没有能力拉长产业链,走深加工增值的道路。这需要从政策、资金等各方面包括出台税收政策扶持我省合作社不断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解决农民进入市场难的问题等方面的问题。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及税收管理情况分析
东海县作为农业大县,目前共有各类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协会)62个,吸纳社员(会员)2万多人,其农民专业合作社经济组织基本上代表了我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水平。我们通过深入调研发现,农民专业合作社尚处于起步阶段,还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从政策等方面加以扶持和解决。
(一)农民合作社内部财务管理不规范。《合作社法》第三十二条规定,农民专业合作社应当按照国务院财政部门制定的财务会计制度进行会计核算;第三十六条规定,农民专业合作社应当为每个成员设立成员账户。从我们调查的情况来看,目前,在东海县已成立的62个组织中只有2户设置了账簿,并按规定进行核算,多数合作社尚未设置账簿,完全是合作社“牵头人”的个人行为。原因是受传统经营方式影响较大,以农村种养大户和农民经纪人为主的合作社“牵头人”,利用自身的优势,自行组织农户集中生产经营,外出联系客户统一销售,同时为农户提供技术、信息等服务,在他们得到实惠的同时,也极大地方便了农户,增加了农户的收入,即使不建账,农户也愿意通过合作社的方式联合经营。另一个原因是一些人把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单纯看作是获得政府政策扶持和信贷支持的手段,是一些人的短期行为,缺乏长远打算。
(二)对农民合作社的税务登记有待进一步规范。目前,农民专业合作社已逐步按照规定在工商部门办理了农民专业合作社法人营业执照。工商部门已经有统一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法人登记表格(内容包括名称、住所、法定代表人姓名、成员出资总额、业务范围、成员总数等),有专门的营业执照样式(营业执照名称为农民专业合作社法人),并在计算机软件中增加了农民专业合作社法人的相关内容,但对合作社的单位性质、登记注册类型等工商部门没有明确;而税务登记表格只有企业和个体两种样式,还没有专门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法人登记表格,税务登记中的单位性质、登记注册类型、证照名称等无法和营业执照中的内容相对应;CTAIS2.0流程中必选项也没有农民专业合作社法人的相关内容。
(三)对农民合作社是否征税存在“两难选择”。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收入来源主要有三项:一是为农户提供肥料、饲料、种苗等所取得的收入;二是为成员提供农业机耕、配种、病虫害防治、技术培训等劳务服务取得的收入;三是收购成员农产品再出售取得的收入。前两项免征增值税和不征收增值税,第三项是否免征增值税、所得税存在两难选择的困境。长期以来,国家在税收上一直扶持“三农”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规定,农业生产单位和农民自产自销的农业初级产品可以免交增值税,经过简单加工后的农副产品再销售,国家仍放宽政策给予免税。而农民合作社作为一个组织将农民自产农副产品先收购,再进行简单加工、销售,形成了事实上的购销行为,按照国家现行税收政策,应当征收增值税企业所得税。如果按规定征收税款,会加重合作社和农民负担,有违国家支持“三农”的大政方针;不征收则又有违国家税收政策之嫌,税务部门左右为难。
三、规范和加快农民专业合作社经济发展税收层面的建议
针对我省农民合作社会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涉税问题,笔者认为应该出台和明确相关政策,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经济发展,更好地为农民增收服务。
(一)制定和明确农民专业合作社具体税收政策。为了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合作社法》第七章专门设立扶持政策,明确了产业政策倾斜、财政扶持、金融支持、税收优惠等扶持方式。如第五十二条规定,农民专业合作社享受国家规定的对农业生产、加工、流通、服务和其他涉农经济活动相应的税收优惠。建议凡是涉及农村、农业、农民方面的税收优惠政策,符合条件的农民专业合作社都应该享有,国家应尽快制定和明确农民专业合作社具体税收政策,便于基层操作执行。
(二)规范合作社财务管理。《合作社法》第三十二条规定,农民专业合作社应当按照国务院财政部门制定的财务会计制度进行会计核算。第三十四条规定,农民专业合作社与其成员的交易、与利用其提供的服务的非成员的交易,应当分别核算。第三十六条规定,农民专业合作社应当为每个成员设立成员账户。建议加大对农民专业合作社会的辅导力度,帮助建账建制,并明确农民专业合作社只有按照规定设置并进行财务核算,才能享受相关的税收优惠政策。
(三)完善税务登记管理。农民专业合作社与以公司为代表的企业法人一样,是独立的市场经济主体,具有法人资格,凡符合农民专业合作社法人条件的必须取得工商部门营业执照,并纳入税务登记的范围。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工商部门定性为一种独立的经济形式,工商部门也没有确定其经济性质。所以,税务登记内容与一般的企业和个体均不同,有必要对税务登记表和税务登记证的格式、内容以及CTAIS2.0中税务登记模块进行必要的调整和完善。一要完善税务登记表,将现有登记表中的证照名称增加“农民专业合作社法人”,单位性质、登记注册类型中的有关内容可以不填写或者选择其他、非企业单位。二要完善税务登记证,在税务登记证上可以不注明经济类型或者选择非企业单位。三要调整CTAIS2.0税务登记模块,在CTAIS2.0税务登记模块中的证照名称增加“农民专业合作社法人”,将单位性质、登记注册类型调整为非必填项或者选择其他、非企业单位。四要减免税务登记证工本费,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
(四)规范发票使用管理。《合作社法》允许合作社与其成员和非成员进行交易,建议上级税务部门明确合作社收购农户产品、向农户提供肥料等生产资料和相关技术服务等,如何使用发票(或内部结算凭证)并进行记账。
(五)建议明确合作社流转税征管政策。《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农业产品征税范围注释的通知》(财税字[1995]第052号)对农业产品的征管范围进行规定。农民专业合作社是以农民为主集中起来的生产经营联合体,由“单兵作战”变为联合经营,本质上还是销售自产农产品。所以建议明确:(1)农民专业合作社组织将社内农民成员自产产品或产品经过简单加工对外出售的,视同农业生产者中的“单位”免征增值税。(2)农民专业合作社向非社内农民成员收购农产品或经过简单加工对外出售的,应按规定征收增值税。(3)农民专业合作社将社内农民成员自产产品深加工对外出售的,也应按规定征收增值税。(4)《合作社法》规定企业、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等可以以组织成员的身份加入农民专业合作社,这些组织成员属于独立的纳税主体,按照现行税收政策规定进行纳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