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数化执法调研报告

时间:2022-09-04 11:37:00

导语:参数化执法调研报告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参数化执法调研报告

去年以来,**市国税局针对省国税局执法检查中暴露出来的问题,进行反复研究讨论,就如何进一步规范执法行为,高效地开展执法检查进行了有益的探索,确立了以异常数据信息清理为核心的执法检查新方式,达到了规范税收执法行为、提高税源管理质量的效果。

一、完善税收执法检查新机制的现实选择

一年一度的重点税收执法检查是规范税收执法行为,实现税收管理的科学化、精细化,树立税务机关规范执法、文明服务、勤政高效的新形象的一项重要工作。近年来开展的重点税收执法检查,虽然对规范执法行为,提高征管质量,推进依法治税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其局限性也日益显现。一是由于时间紧、内容多、范围广、任务重,检查存在不深、不实、不到位的现象,基层是查时重视,查后忽视,没有达到应有的效果,部分执法过错行为屡查屡犯;二是检查人员检查确认的问题正确与否,缺乏必要的复核,同一项目不同检查人员检查,就产生不同结果,自由裁量范围过宽,欠缺公平、公正,带来基层税收管理员思想上的负担。三是检查结果的运用比较狭窄,仅限于过错责任追究,对税源管理工作的监督促进,对干部考核考绩的参考作用没有得到体现。因此,完善执法检查方式,有效推动税源管理工作的开展显得十分迫切和必要。

随着信息化建设步伐的加快,目前改变执法检查的模式已具有十分有利的条件:一是征管数据已实现省级集中,为集中处理执法异常数据信息提供了便利的条件,为执法检查提供了执法信息资源。二是各类税源管理软件的运用,为监督税收执法行为提供了平台。三是基层税源管理机制已建立并逐步完善,其运行机制为执法检查开展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参考,也为执法检查与税源联动管理工作的共同开展、共同运作提供了可能。

**市国税局经多方研究论证,确定了“以信息化应用为支撑,以整合利用征管数据资源为切入点,以流程管理为手段,以税源管理为导向,以异常信息集中处理为核心,打造执法检查与税源管理联动处理平台,实现执法检查科学化、精细化,提升税源管理质量和效率。”这样一个新型的执法检查机制。在这个机制中,实现以计算机网络为依托,将分布于各个系统的异常数据信息资源归集到市、县(区)局搭建的执法检查信息平台中,在平台内部组建异常数据处理流程网,完成异常数据信息从-核查-审核-整改-追究的整个过程。

二、税收执法检查新机制的主要框架

(一)建立一个组织体系。建立了市、县(区)、分局三级执法检查网络体系,在全局形成了一个由分管领导亲自抓、法制部门直接抓、其他部门配合抓的执法检查工作格局,为执法检查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一是市局、各县(区)局成立执法检查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领导小组负责对执法检查工作统筹规划、组织协调,研究制定具体措施和办法。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执法检查的实施。研究异常数据参数指标,布置异常数据核查任务,进行业务指导;复核异常数据核查整改结果,分析执法过错原因,界定过错性质,开展责任追究,定期组织开展重点执法检查。二是各基层分局、稽查局和办税厅设立综合岗,负责异常数据核查的任务分解和汇总上报。根据县区局领导小组办公室布置的异常数据核查任务,进行初步分析,分类细化,报单位领导批准后向业务工作人员布置核查任务,及时收集核查整改情况,并按时上报。

(二)搭建一个技术平台。搭建一个操作性、直观性、效能性、监控性较强的执法检查信息平台,将各个税收管理系统的信息资源进行整合,让这些信息资源能够直观地在平台中共享利用,利用这个平台进行执法检查信息资源整合、审核处理、业务指导、责任追究、信息反馈,实现四个功能:一是自动流转功能,每一项异常信息处理工作布置后,根据信息流转的必须环节在平台内形成自动流转,解决过去需要经过纸质资料传递的弊端,节省人力物力。二是自动提醒功能,平台采取的是实名登陆,只要管理人员打开计算机,属于管理员本人的新异常信息待处理工作或处理工作完成反馈,系统都会自动提醒,改变了过去人工督促做法。三是工作进度提示功能,每项异常信息清理工作进行状态分为待完成、超期完成、超期未完成及遵期完成四种状态,每项工作完成状态一目了然,便于业务人员操作,也便于日常执法考核。四是信息共享功能,平台的所有、处理、追究内容均能实现各科室、分局可以在此进行经验交流,调取利用,提高自身业务水平,防范执法风险。

(三)推行一个检查机制。实行以异常数据日常执法检查和其他执法事项重点执法检查相结合的执法检查机制,日常执法检查就是以异常参数类信息集中清理为核心工作,依据异常信息来源,倒查执法过程中各环节是否存在违法、违规行为,构成执法过错的予以责任追究。属税源管理环节疏漏的,提出建议,由税源管理部门进行纠正。具体的检查工作流程是:各业务部门按照管理职能,除税收执法管理信息系统(2.0)中已有的106个过错指标外,深入研究,建立一个精确度较高、技术含量较高、实施效率较高的复合化参数指标体系。各级信息中心根据执法检查参数指标,对各系统进行实时监控,每月提取异常数据信息交各级领导小组办公室审核,分析存在执法过错的可能性,确定核查内容,对需要核查的任务,作为任务类信息下发。各分局、稽查局、办税厅将核查任务,分解落实到相关业务工作人员,逐笔逐条进行调查核查,并及时汇报核查整改情况。各级执法检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对核查整改情况及时进行复核,根据核查情况,判断是否存在执法过错,对执法过错区分情况进行过错严格追究。凡经确认属于执法过错,能够按规定自查自纠的,原则上不予追究;属于执法过错,整改不到位的、不整改的以及重复发生的执法过错,一律按执法过错追究办法严格追究,并通报批评。将每次核查处理结果记录在案,作为各级执法部门、单位日常执法检查的结果,并记入日常目标考核结果之中。

三、运行执法检查新机制成效显著

认真完善和落实各项执法检查工作制度,达到四个强化,实现四个提高。一是强化业务学习、提高执法能力。建立内部税法公告会制度,每季度召开一次税法公告会,集中税干学习税法。在内部网站设置业务学习专栏,定期学习内容,根据系统浏览记录考核学习情况,促进税务人员依法行政能力的提高。二是强化过错分析、提高防范能力。每季度组织一次异常信息解读活动,对异常参数指标逐条进行解读,让执法人员理解各类异常数据信息的产生过程、原因和纠正办法,提高执法人员自我防范和纠错能力。三是强化部门联动、提高平台功效。不论是哪个业务部门,凡是日常工作中发现异常信息的,可以直接反馈到执法检查信息平台中,由相关部门进行处理,保证异常数据能够及时发现、及时处理。四是强化岗位责任、提高整改效果。通过执法检查信息平台的任务类信息,启动短信流提醒各单位及时处理。如果不及时处理或处理不到位的,追究各责任单位或责任人员的责任。凡检查没有发现的问题,被上级执法检查发现的,要追究责任部门、单位和人员的责任。

自实施以异常信息清理为核心的执法检查方式以来,经过半年的工作实践,取得了良好成效:一是异常数据量明显减少,清理异常数据工作效率稳步增长。二是执法检查次数相对减少,单项执法检查质量明显增高。三是责任界定随意性明显减少,执法检查遵从度显著增强。四是检查结果运用单一情况减少,综合利用效率明显增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