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整林业结构调研报告
时间:2022-08-31 05:15:00
导语:调整林业结构调研报告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旗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东南部,地处燕山山脉东段努鲁尔虎山北麓,科尔沁沙地南缘。总土地面积1245万亩,辖15个乡镇苏木,总人口60万。1978年到*年的27年间,全旗造林保存面积达409万亩,年均15万亩,由于生态建设成就显著,国家有关部委先后授予*旗三北防护林体系一、二、三期工程建设先进单位、全国治沙先进单位、全国造林绿化先进单位、全国平原绿化先进单位、全国科技兴林示范县、全国林业宣传先进单位、国家级生态建设示范区、全国林业生态建设先进县等荣誉称号,*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授予*旗“全球500佳环境奖”,*年全国绿委会、国家林业局又单独授予*旗“再造秀美山川先进旗”称号,“绿色*”已成为对外交往的一张“名片”。但*旗林业经济贡献率还很低,围绕效益调整林业结构,追求林业效益最大化,是保持*旗林业高位发展的必然选择。
一、重新定位林业,明确发展方向
从1980年开始,*旗以小流域为单元,坚持山水田林路统一规划、综合治理。林木产业从小到大,迅速成长起来,目前,全旗有林面积达533万亩,占总土地面积的42.8%,森林覆被率达39.96%。但绿起来,并为富起来,*年全旗林业产值才达1.88亿元,只占全旗地区生产总值6.1%,农牧民来自林业收入只占农牧民人均纯收入的4.3%,农牧民收入低与林业经济贡献低有关。主要问题是:林业树种结构不合理,杨树、松树占主体;可利用资源少,年可利用杨树只有6-8万立方米,沙棘果*吨左右;林业资源利用率低,粗加工产品多,资源浪费的多,有好多沙棘果采摘不了。因此要提高林业的经济贡献率,由林业大旗变为林业强旗,必须调整林业结构,由单一生态型向生态经济型转变,走向依靠林业自身提升来拉动林业的发展之路。*年,旗委、旗政府在上三级林业部门的指导下,制定*年至2010年《*旗生态建设规划》,为全旗生态建设绘制了中长期发展蓝图,提出坚持生态立旗战略,以项目工程为依托,实施二次创业,大力发展生态产业,努力实现生态、经济、社会三大效益有机统一,促进全旗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目标是建设杨树防护兼用林、山杏经济林、沙棘经济林、灌木饲料林、蚕桑基地等五大林业产业基地,建设中密度纤维板厂、沙棘饮品、杏仁饮品等林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到2010年,全旗人均来自生态产业收入达到1000元,变林业大旗为林业强旗。
二、多措并举调整结构,全力提高林业发展水平
一是发扬接力赛精神,营造良好生态建设氛围。*旗历届领导始终将生态建设作为立旗之本、生存之本、发展之本、振兴之本。在工作中,始终坚持党政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几大班子共同抓,坚持一届接着一届干,一张蓝图绘到底的接力赛精神,换人不换目标,换届不换蓝图。20世纪80年代初以来,*旗委换了七任书记,政府换了七任旗长,生态建设不仅从未间断,而且形成了一任比一任建设得多、建设得好的势头。实行生态建设一票否决制度,在干部使用方面,有10多个乡镇因生态建设滞后被一票否决,有近百名在生态建设中做出突出成就的干部先后被提拔任用。几年来,由注重生态效益向注重经济效益转变,形成了用生态建设和生态产业开发综合绩效评价干部和用人机制及“不干不行,干就干好”的创业精神,围绕基地建龙头,建设龙头带基地。全旗形成了以造林推动开发,以开发带动造林的良好生态建设氛围。
二、突出农牧民及财政增收,加强林业基地建设。*年以前,为治理沙化和水土流失,*旗主要实行带网片、草灌乔相结合,以生态效益林为主。随着全旗防护林体系的初步建立,围绕农牧民和财政增收,依托国家生态建设工程,重视林产业发展,加快了杨树防护兼用林、山杏经济林、沙棘经济林、灌木饲料林、蚕桑基地等五大林业基地建设步伐,实现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相统一,取得了明显成效。*年以来,建设仁用杏基地46万亩、杨树商品林基地29万亩、沙棘经济林基地21万亩、叶用桑基地9万亩、饲料和能源转化灌木林基地15万亩,占五年营造林面积的76%。目前全旗林业产业基地达236万亩,占全旗现有林业面积的44%。据不完全测算,全旗每年木材产量达10万立方米,年产值2600万元;农户烧柴40%来自于林木副产品,价值2900万元;经济林产值达140万元;林木种子产值达700万元;天然食用菌产值120万元;林木饲草价值930万元。六项总计达到6090万元,年为农牧民增收114元。农牧场防护林体系的建立,还促进了农业和草业的发展,初步估计,农田防护林对粮食和秸秆年均增产价值达0.95亿元,农牧民人均增收178元;草和草籽年均增产价值0.49亿元,农牧民来自林业人均收入400多元。
三是大力进行林产业开发,推动林业建设再上新水平。*旗重点抓了木材深加工和山杏、沙棘开发利用等骨干项目,以拉长产业链条。上个世纪90年代,为使沙棘、山杏得到开发利用,建成了年生产能力为1.2万吨的杏仁、沙棘饮料厂;利用沙棘叶成功地制出了沙棘茶,建成天源茶厂;为了解决“小老树”更新利用和小径材销售难的问题,投资建设了年生产能力为3万立方米的中密度纤维板厂。新世纪围绕山杏、沙棘资源,又新建设7个饮料厂,位于新惠新州工业园区内蒙古康健沙棘有限责任公司,投资1.9亿元,建设沙棘油、沙棘酮、沙棘饮料等5条沙棘系列产品生产线正在紧张施工中;此外,全旗还有60多个星罗棋布的小型木材加工厂点,使原木增值1倍以上,*年仅木材加工产值就达*多万元,原木产值达1800多万元。同时,加大了灌木饲料加工业、蚕丝加工业和野生动物驯养繁殖业等产业建设与开发力度。走公司+基地+农户道路,与江苏省瞧宁县王集供销社合资兴建*旗苏敖茧丝绸有限公司。由于产业开发给农民带来了林产品经济效益,农牧民大力调整树种结构,围绕杏仁、沙棘、木材、蚕丝等加工龙头企业进行造林营林。对小老树逐步更新,植新品种,优良乡土树种增加,高效益品种增多。
四是实施政策制度激励,强化利益驱动。长期坚持“谁造谁有,一次到户,过期不补,长期不变,限期治理,允许继承和转让”的优惠政策,用政策调动群众积极整地、筹款买种买苗。在种苗供应上,最初由财政无偿为群众供苗,到实行半价供苗和以奖代补政策。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采用家庭承包、联户承包、集体开发、租赁、股份合作、拍卖使用权和无偿划拨等多种形式治山治沙,近几年,依托国家投资项目,推出了集中会战和专业队治理相结合的全新生态建设组织形式,利益机制得到充分体现,群众积极性空前高涨。随着国家对生态建设投资的加大,将“国家要绿”和“群众要利”有机结合起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出台后,进一步加大了政策调整力度。目前正在全力推进林业产权制度、国有场圃、林业分类经营、任期目标管理责任制、重点工程项目管理、种苗市场化和舍饲禁牧等七项重大变革。同时,加大产权制度改革力度,大力发展非公有制林业,努力开辟全方位、多层次的林业投资渠道,打造全社会办林业的现代林业格局。全旗现已形成追求造林和林业产业开发的政策标系和产权机制。
五是坚持科技兴林,提高建设质量。仰仗科技,*旗发明、制造和应用了开沟犁造林技术,使造林成活率提高到85%以上,比传统方法提高30%,大大加快了全旗造林绿化进程。坚持“不整地、不造林”的原则,形成了深沟大坑整地、良种壮苗、苗木保湿、浸苗补水、适当深栽、扩坑填湿土、分层踩实、培抗旱堆等八个以开源节水为中心的抗旱造林系列技术,为全旗林业快速发展提供了技术保证。为有效地进行山地综合治理上,采取了客湿土、洇湿土、营养袋、覆膜、坐水栽植等造林新技术,大力推广应用ABT生根粉、根宝Ⅱ号、保水剂等植物生长调节剂,引进和推广黄柳网格沙障技术,使流动、半流动沙地一次性得到治理。同时,充分尊重生态平衡和水分平衡规律,因水定林,所有造林全部实行两个以上树种混交造林,大力优化林种树种结构。在营造林中充分兼顾农林牧三业的最佳组合,对人工造林进行全面质量管理,对重点林进行集约经营,以全面提高林业建设的整体水平。
- 上一篇: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调研
- 下一篇:农村城镇化经济社会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