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口退税制度调研报告

时间:2022-08-29 07:20:00

导语:出口退税制度调研报告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出口退税制度调研报告

一、国外出口退税制度的有关规定

出口退税制度自1854年首先在法国采用,至今已有150多年的历史。目前,出口退税已为世界各国广泛接受并普遍实施,成为国际上通行的做法。但世界各国在出口退税方面的具体做法却有很大差异,有的国家对出口商品直接免征国内税,如美国的消费税在最后的零售环节才产生,所以美国的出口商品是不含税的,出口后也不需要退税。而更多的国家为了加强税收管理,堵塞税收漏洞,一般并不直接免征出口商品的国内税,而是实行先按供国内消费的商品的标准计征国内税,待商品出口后,再按向海关申报并实际出口的数量,计算已征收的税款,并退还给出口商。下面介绍世界贸易组织(WTO)和法国、英国、韩国、德国等国家关于出口退税的相关规定。

(一)世界贸易组织(WT0)对出口退税的规定

WTO的《关税与贸易总协定》(GATT)允许成员国采取出口退税的措施,规定只要出口退税额不超过出口商品实际所含税负,出口退税就不能被视为出口补贴。如GATT附件9《注释和补充规定》第16条明确规定:“免征某项出口商品的关税,免征相同商品供内销时必需缴纳的国内税.或退还与所缴纳数量相当的关税或国内税,不能视为一种补贴。”

WTO的这一规定符合其基本原则。WTO最基本的原则是无歧视原则,这一原则又是通过最惠国待遇原则和国民待遇原则实施的。按照国民待遇原则,一国国内税(间接税)制要求出口商品与进口商品承担相同的税负,故进口国常常会依照消费地原则对进口商品征收间接税。在这种情况下,出口退税才能使出口商品彻底或尽可能地以不含税价格进入进口国,避免国际间的重复征税,以符合税收具有的公平原则和中性原则。

(二)法国的出口退税制度

法国是世界上最早实行增值税的国家。在税收机制上,法国的增值税属于中央税,在征收与退还方面都体现了高度的中央集权性,即增值税由中央政府统一征收,再分成给地方政府,而出口退税的负担也完全由中央承担。

法国对出口商品实行零税率政策,具体通过两种方式来实现:一是免税购进,即出口商在购进出口商品时彻底免除国内税,出口后也不退税。这种免税方式有两种申报方式:1.适用于经常出口、效益良好的出口商的年度免税额度审批方式,出口商在批准的额度内自主办理出口商品的免税购进,无需到税务机关审批;对于为执行出口合同而超过批准额度的出口商品购进,出口商需获得税务机关的逐笔审批或再申请免税额度。2.适用于新成立的或有临时性商品出口的企业的逐笔审批免税额度方式。对于每一笔出口,企业都要在批准的额度内免税购进商品。二是免、抵、退,即对出口商品免征最后一道环节的增值税,对以前环节已征收的应退税款与内销商品应纳税款进行抵扣,不足抵扣的部分再结转下期继续抵扣或予以退库。这种方式又包括普通退税和专门退税,其中前者是指企业以季度或年度为时间单位向当地税收征管机关办理退税,适用于外贸业务较少的企业;后者是指出口企业按月向当地税收征管机关办理退税,适用于主要从事外贸业务的企业。

法国在税收征管中重检查、重处罚,如某公司某月偷逃一笔税款,税法就假定其该年每月都有相同行为,而且对这一行为上溯10年,纳税人要一次性地补齐10年的偷逃税款.这对出口骗税行为能起到一定的威慑作用。另外,法国已实现出口退税计算机信息监控网络。

(三)英国的出口退税制度

英国的出口退税措施相对来说比较简单,因为英国实行规范的增值税,故出口退税中的免、抵、退都按法定征税率办理,不存在征税率与退税率不一致的做法,出口商出口商品时享受出口零税率,而且国家不设立专门的出口退税机构。免、抵、退的做法与法国的比较类似,出口退税没有指标限制,申请多少,办理多少。

英国税法规定不仅各类出口商出口商品可享受零税率待遇,而且外国旅游者以及进入英国采购商品的外国商人也可享受出口零税率待遇并申请出口退税。

英国的出口退税办理及时。按英国税法规定,出口企业每月可以申请出口退税一次,当地税务机关必须在接到申请的两个星期内办完退税,否则即要向企业赔偿因滞期带来的损失。

(四)韩国的出口退税制度

韩国实行国税与地方税两级税收体制,增值税属于国税,自1977年开始征收。在韩国,不管是何种类型的出口(包括制造商自营出口、委托商出口、出口商买断出口),出口商在出口商品时都享受全额的退税,商品出口时完全是零税率。增值税的退税分为早期退税和一般退税。分别适用于不同的退税对象。前者的退税款在退税申请结束后15天以内必须支付,后者的退税款在退税申请结束后30天以内必须支付。

韩国没有设立单独的退税机构,由纳税人所在地的税务部门办理退税。目前通过电算化网络对增值税退税实行实时,动态管理。

(五)德国的出口退税制度

德国的增值税属于联邦政府和地方政府的共享税,其征、退都由联邦政府和地方政府共同负担。

共享税在征、退方面容易引起各级政府间的矛盾,为了避免这一情况的出现,德国政府采取了有力的措施,设立专门的出口退税机构管理出口退税事项。一是出口退税机构加强与外部的协调工作,征税与退税工作紧密配合,使商品出口前各个环节的税款依法及时、足额征收,而同时保证退税款到位,商品完全以零税率出口到国外。二是出口退税机构内部各职能部门相互独立,相互牵制,分工明确,职责清晰,管理完善。如检查部门只负责检查,无权办理税款退库;而审查并办理税款退库的部门则无权检查。

二、我国现行出口退税制度中存在的问题

出口退税制度是我国税收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它的发展经历了曲折的过程:我国1950年开始实行出口退税制度,1958年废止,1966年又实行,1973年又停止执行,而现在的出口退税制度是从1985年开始实行的。1985年3月,国务院正式颁发了《关于批转财政部<关于对进出口产品征、退产品税或增值税的规定&rt;的通知》,规定从1985年4月1日起实行对出口产品退税政策。

1994年,我国税收体制进行了全方位的改革,对出口商品实行零税率,出口退税由中央财政统一负担。

2003年,我国对出口退税政策又进行了调整。规定从2004年1月1日起,平均出口退税率下调3个百分点,而且,退税款由中央和地方按75:25的比例共同承担。

2005年1月1日,出口退税机制又得到了完善,国家全面推行免、抵、退税管理办法。1.调整中央与地方出口退税分担比例。国务院捌准核定的各地出口退税基数不变,超基数部分中央与地方按照92.5:7.5的比例共同负担。2.规范地方出口退税分担办法。各省(区、市)根据实际情况,自行制定省以下出口退税分担办法,但不得将出口退税负担分解到乡镇和企业;不得采取限制外购产品出口等干预外贸正常发展的措施。所属市县出口退税负担不均衡等问题,由省级财政统筹解决。3.改进出口退税退库方式。出口退税改由中央统一退库.相应取消中央对地方的出口退税基数返还,地方负担部分年终专项上解。4.调整出口退税率。一方面,提高了我国拥有较多知识产权的IT等商品的出口退税率,另一方面,降低或取消了“两高一资”(高能耗、高污染、资源性)出口商品退税率。

几经改革,我国现行的出口退税政策已经不断得到完善,但仍存在不少问题:

(一)中央财政退税负担过大

2004年以前,出口退税完全由中央财政负担,对中央财政来说,这是一个巨大的包袱,每年的出口退税款都无法保证及时退到出口企业。财政欠账越来越多,严重影响了出口企业的出口积极性。而且,中央单独承担出口退税款.其实质是中央隐性地对出口地进行转移支付,出口越多的地方得到的好处越多。东部沿海地区每年的商品出口要占全国商品出口总量的80%~90%,远远大于中西部内陆地区,因此,贫穷的地方补贴了富裕的地方,各地经济发展越发不平衡。

2004年之后,由于出口退税款由中央和地方按75:25的比例共同承担,中央财政的负担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减轻。但是,这种出口退税机制的弊端也日益显露,各地因为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各级政府的财力也不同,因此由地方政府支付的退税款很难退到位。拖欠退税款的问题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

2005年口退税机制的改革,降低了地方政府负担的出口退税比例,但即使如此,对于贫穷地方的地方政府来说,也很难完成返还退税款的工作。中央财政在2005年彻底偿还了2000多亿元的退税欠账,但是,中央政府的出口退税负担又有所加重。人们担心出口退税是否又会回到2004年改革之前的情况,因为现在退税时间的确又在延长。

(二)对骗税行为惩罚力度不够,出口骗税严重

目前,我国的税收业务尚未在全国范围内实行计算机联网,税收的征、退脱节。而且,我国的税法对骗税的处罚并不是很严厉.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助长了骗税行为。如《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第六十六条规定:”以假报出口或者其他欺骗手段,骗取国家出口退税款的,由税务机关追缴其骗取的退税款,并处骗取税款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对骗取国家出口退税款的,税务机关可以在规定期间内停止为其办理出口退税。”

出口退税款对不法企业来说意味着巨额的财富,在利益的驱动下,不法企业利用各种手段骗取国家的出口退税款,比如虚开增值税发票、假冒增值税发票或将“三资”企业挂靠在国内企业,将“三资”企业产品转为国内企业产品,在出口后骗取出口退税款。目前,犯罪分子借助高科技的手段,使得骗税行为越来越难以识别,犯罪案件日益呈现出专业化、网络化、智能化的新特点。

(三)出口退税速度慢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第二十五条规定:“纳税人出口适用税率为零的货物,向海关办理出口手续后,凭出口报关单等有关凭证,可以按月向税务机关申报办理该项出口货物的退税,具体办法由国家税务总局规定。”而税务机关向出口企业支付退税款的具体时间,法律却没有规定。因此,即使出口退税制度改革降低了地方政府负担的退税款比例,但出口退税速度慢这一情况依然存在。从目前看,自出口企业申请退税日期起,最快也要两个多月才能拿到退税款,而一般情况下要3~4个月以上才能拿到。

三、改革我国出口退税制度的建议

(一)增加财政收入,降低财政负担,保证出口退税

按照国际经验,在实行增值税的绝大多数国家,增值税都是中央税,但在中国和德国是共享税。因为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按一定比例共享了增值税,那么两者共同分担增值税的出口退税也是理所当然的。问题是:不同层级的政府可能在退税方面产生利益上的直接冲突。而像法国、英国等国就不存在这一现象,因为这些国家的增值税不涉及分成问题。我国2005年的出口退税体制改革虽然降低了地方政府承担的出口退税款比例,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矛盾,但中央政府负担的相对加重又使得出口退税速度放缓。因此,必须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才能从根本上保证出口退税的顺利进行。

出口退税是财政收入的减项,从相对静止的观点来看,降低出口退税率可以相对增加财政收入。但是,从发展的观点来看,降低出口退税率会因减少出口而导致生产的缩减,并相应减少包括所得税在内的其他税收,而最终减少财政收入。因此,出口退税率的升降,应与宏观调控政策、经济结构调整相配合,并不能一降再降。出口退税制度的改革也必须与国家其他经济领域的改革相配套,不能孤立进行。

(二)进一步依靠出口退税政策引导产业结构的调整

WTO规定出口退税应符合中性原则,即“征多少、退多少”,这是退税上限,而实际上,各国是“征多少、退多少”还是多征少退或不退税,完全是各国的自由,WTO并不干涉,即各国商品出口时是否真正实行了零税率,应根据出口国的国情来决定。我国因为实行的是生产型增值税,因此出口商品不可能完全退税,即出口退税率不等于征税率。我国的出口退税改革应结合我国的实际,在这一点上不应过分纠缠,而应将改革重点放在依靠出口退税政策进一步引导产业结构的调整上,发挥出口退税的宏观调控作用,在不同产业、不同产品中实现政策倾斜,限制高污染、高能耗、资源型产品的出口,提高整体资源配置效率,使出口商品结构更趋合理,而对出口商品附加值低的企业要采取其他配套改革措施.帮助企业走出困境。

(三)其他改革建议

1.实现税收业务在全国范围内的计算机联网,加强对出口退税工作的管理,谨防骗税行为。在这方面,法国对偷逃税行为打击力度很大,值得我国借鉴。另外,德国和我国的增值税同是共享税,但德国因对出口退税工作管理较严,在一定程度上防止了骗税行为的发生,我国也应借鉴德国的经验,加强对增值税征管、退还环节的管理,不给不法分子留有可乘之机。

2.加快出口退税的速度。在这一点上我国可以参照英国、韩国等国的做法,在法律上规定支付出口退税款的具体时间。只有及时并足额地向出口企业支付了退税款,才能真正增加出口企业出口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