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集群调研报告
时间:2022-08-23 05:04:00
导语:产业集群调研报告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一、引言
综览当今世界上众多富裕的区域,绝大多数都是通过发展产业集群而实现的。美国境内比较均匀地分布着数以千计的各类产业集群,一些州还有多个不同的产业集群;意大利、法国、德国等发达国家境内都分布着数以百计的各类产业集群;一些发展中国家的较富裕地区亦不例外,如印度、墨西哥、印尼、巴西等国的一些富裕地区基本上是产业集群发展得较好的地区。正如斯科特与斯多波所言,在当今的世界经济版图上,由于大量产业集群的存在,形成了色彩斑斓、块状明显的“经济马赛克”,世界财富的绝大多数都是在这些块状区域内被创造出来的。
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产业集群对科技创新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而科技创新能力的提高又使得产业集群创造了世界上绝大多数的财富。目前国内外关于以特色产业集群为核心的创新能力研究尚处于探索阶段,国内外的许多学者,以地理学、管理学、经济学、社会学等领域对快速发展的区域出现的产业集群特征进行广泛的研究,由于它对科技创新具有重要意义,因此也受到各国各地及其政策制定者越来越多的关注。台州目前已经发展起一批具有一定规模的产业集群,但总的创新能力还较薄弱,因此提高台州产业集群的科技创新能力是台州社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
二、产业集群发展的内在经济机理分析
20世纪70年代以来,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出现了一批能独立于国内和国外整体经济形势而发展的充满活力和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当国内和国际经济陷入衰退和停滞的时候,这些产业集群的经济增长势头不但没有改变,而且在新一轮经济高潮中表现出比其它地区高得多的发展速度。这些产业集群在国际上以美国硅谷最典型,国内则以台湾地区的新竹和北京中关村科技园最为突出。
新兴产业集聚不但包含了区域内直接从事某一特定产业的生产和经营企业,而且还包含了许多对其存在和发展起直接和间接支撑作用的各种行为主体,比如政府、金融机构、研究机构、客户和行会等。实际上,任何产业集聚体的发展都不是某一孤立的行为主体所能完成的,其发展都可以看作是区域内外各种行为主体之间相互交织在一起的各种活动相互作用的结果,而产业集聚只不过是保证各种行为主体相互间各种活动具有更高效率的一种有效的区域经济组织形式。
通过研究不难发现,虽然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和政治制度不大相同,但是这些充满活力和竞争力的产业集群之所以能够保持了长久的活力和竞争能力,其根源是产业集群所带来的正面经济效应,也就是集聚所获取的各种有利于集聚经济发展和技术创新等方面的积极因素,这也应是台州产业集聚与发展的创新能力、竞争力研究的着力点。
(一)产业集聚的学习效用
随着企业生产数量的增加,单位产出的成本是不断下降的,并且在累积产量达到一定数量后会日趋势平稳。这种单位产出成本的下降并不只是规模经济所带来的,更重要的是学习导致生产成本的下降。学习之所以导致生产成本的下降,主要来源于四个方面:①工人生产的熟练程度提高;②经营者学会了更加有效的生产组织方法;③技术人员对机器等生产工具进行了某些有效的改进;④原材料供应商可能学会了如何处理企业所需的材料,并且将此优势以较低的材料成本方式传递给该企业。最根本的原因在于一方面生产者的生产技能和管理能力在生产过程中得到了提高;另一方面,这些生产技能和管理能力又是根植于这些参与具体生产过程的众多个体之中。
产业集群内部发达的网络关系,不但可以使这些新的生产技能和管理经验通过人员的流动扩散到集群内的其它企业中,而且可以使这些新的生产技能和管理经验在集群内部人员频繁的交流中迅速扩散到集群中的所有相关行为主体中去。由此可以看出,产业集聚内部的学习效应,具有两方面的作用:一方面降低了企业的创业门槛,具体来讲主要是为集聚内企业的衍生和发展提供了技术、资本、劳动力、企业家能力和市场拓展等完善的便利条件;另一方面,由于处于学习曲线底部的生产技能和管理经验在集聚内迅速扩散也大大降低了开办新企业的创业风险,特别是使大多数集聚内企业规避了创新和磨合风险。
产业集群内部学习效用所带来的对创办新企业所需资本的极大节省和稳定的成熟生产技能及管理经验的扩散机制,不但对缓解产业集群域发展的初期资本、技术和企业家才能等要素稀缺状况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而且在现实中也使产业集群起到了新企业孵化器的作用,对促进企业的衍生和增加区内资本的积累、技术的创新等都具有关键性作用。正是集群内学习效用的存在,才从根本上解决了制约产业发展的知识累积因素和最大限度地降低了投资风险。
产业集群学习效应的最直接外在表现就是企业的衍生性,只要在新兴产业有所作为的集群内都可以发现一个不争的事实,那就是新兴的企业如雨后春笋,层出不穷。如北京的中关村地区,经过几年的发展到1998年底高新技术企业数就达到了与美国硅谷同期(4000多家)一样的规模,这说明了北京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在企业衍生的数量方面,已经有一定的竞争力、创新能力。但是,企业的衍生性还有一个质的指标,同样4000多家企业的北京中关村总产值1998年也就400多亿人民币,而美国硅谷却有着4000多亿美元的企业总产值。由此,一方面可以看出北京高新技术集群中技术创新能力远远不能与硅谷相比,另一方面也说明了北京高新技术产业集聚经济在未来的国际竞争中,应该由目前这种简单模仿型的量的扩张性向追求更高附加值的产业环节转移。
在以模仿和简单衍生创新的量的扩张阶段向创新型产业这一质的扩张阶段转换的关键时刻,我们有必要搞清楚这两个阶段有什么本质的区别,如此才能更好地把握提升产业集聚体竞争能力的重点所在。产业集群在企业数量方面的衍生性,很大程度上是依赖于其所服务的市场规模大小和市场需求的等级,市场规模越大,产品需求等级越低,那么这种企业的衍生性就会越强大;而质的方面的衍生性,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知识和信息的累积速度和高度,这一阶段等级低的或低附加值的市场空间已经接近饱和,只有开拓高端市场才能拓展更新的市场空间和更大的利润空间。而此时对集群产业的创新能力要求也就会越来越高以致于要超过国际最高水平才能获得生存和发展的机会,而集群产业的创新能力高低又是与集群内知识的累积正相关。在前一阶段,集聚的学习效用只是起了一个辅助和加速的作用,其对集群内学习机制要求也是最基本的,并没有多少苛求;不过在第二阶段的时候,学习效用最大功能就是加速集群内的知识和信息的累积速度,从而在短期内获取一个更高的知识累积高度,以便破除发展创新型产业的知识累积瓶颈。因此,可以发现对学习效用起支撑作用的网络关系在第一阶段可以不是很完善,但在下一阶段中却十分关键,因为一个集聚体中紧密联系的网络关系不但可以保证知识和信息在集聚体内的快速流动,而且还会在这种快速流动中碰撞出更多的知识和信息流,由此来最大限度地提高集群的知识和信息累积程度。
比较台州产业集群与美国硅谷地区、台湾的新竹园区等国际著名高新技术产业区,可以发现台州产业集群在产业转型过程中在学习机制方面至少存在三大缺陷。首先,台州产业集群,到目前也没有一个紧密的创新网络关系,企业、政府、金融机构和中介机构等经济行为体之间及其内部基本上都处于相互孤立的状态,因而支撑学习效用的网络关系必然处于支离破碎的状态。而在硅谷地区的企业就经常组织学习班向大学生介绍高技术产业的最新发展,并为大学提供工业生产方面的先进设备和经验,大学也经常举办各种公开的系列讲座向企业介绍它们的研究成果,并为园区内的员工提供培训服务。其次,台州产业集群的知识与信息交流开放性不强,即使是中关村其与国际的联系,包括与国外金融机构和企业等方面的联系也不是很强,园区内部的企业、研究所与大学之间也缺乏有机联系。最后,台州产业集群内缺乏信息与知识的交流、创新、转化平台,比如台州就十分缺少专业化的信息咨询服务机构,而这恰是硅谷地区和台湾新竹地区的强项,在硅谷地区,高技术企业的支持服务一应俱全。例如位于新竹地区的是由台湾工业技术研究院对新竹的发展,特别是在向企业提供技术专门知识方面所起的作用要远远大于大学。该研究院的各个研究所主要从事于各项研究成果的商业价值的研究,它们认为自己是商人,而不是研究者或研究管理者。它们与企业保持着密切联系,考察其所推荐的成果在商业上的可行性,又在与客户的联系中激发许多新的研究课题。
因此,为提高台州产业集群内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首先就必须打造建立在信任基础上的开放式网络关系;其次要加大产业集聚区的开放性,构建一个联系区内、外公司与人才,联系商业界与政府的平台,以满足各创新主体间进行日常的、非正式沟通与交流的需要;最后台州应利用本地的资源优势,发展为产业服务的咨询服务机构,如中介机构、咨询机构和培训结构等,降低企业的交易成本,同时为产业集聚地区提供新的产业增长点。
(二)产业集群对区域内外资源的组织能力
资源要素的稀缺性,包含了两方面的含义,一方面是区域内资源要素总量的稀缺性;另一方面则是说明区域内缺乏将不多的存量资源要素有效地转变为从事经济活动的资本的转换机制。资源要素总量的稀缺性只有依靠生产活动所带来的经济剩余的积累才能实现量的增长,而这种积累的速度快慢又取决于区域内将存量资源要素转化为资本的转换机制的效率。因为只有将一般性的生产要素如资金、土地等转化为生产性的资本,才会带来新的经济剩余,也即增加区域内总资本存量。
在产业集群内部,一些中小企业与大企业相比,竞争力很弱。而许多中小企业一旦通过建立在区域柔性分工体系之上的发达区域网络联系起来,其表现出来的竞争能力就不再是单个企业的竞争力,而是一种比所有单个企业竞争力简单叠加起来更加具有优势的全新集聚竞争力。在现实经济中,使缺乏大企业或龙头企业支撑,而完全由一些看似弱小的新技术企业所组成的产业集聚其所表现出来的竞争力也是十分巨大的。这进一步说明了,集聚使得许多本来不具有市场生存能力的中小企业,由于参与到了集聚体里面,不但生存了下来,而且还增强了集聚体的整体竞争力。由此,就可以看出产业有效集聚之所以比企业一般性的地理集中具有更高的优势,主要在于其是一种区域内最有效的资源组织方式,它不但将许多原本无法组织起来的一直处于闲置状态的各种要素也有效地组织了起来,而且由此也增强了集聚的整体市场竞争能力。
事实上,有效产业集聚之所以具有强大的区域内的资源组织能力,根本上在于其是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完美结合的一种经济组织模式。从产业集聚外部来看,集聚是一个大量生产某一同类产品的企业集团,其实现了某一产品生产的规模经济;而从集聚内部来看这一最终投向市场的产品在集聚内部又通过弹性的分工体系来组织生产,所以可认为其内部生产是建立在范围经济的基础之上。由此,也可以看出产业集聚在市场竞争中所表现出来超乎寻常的竞争能力,很大程度上来自于其是一种将众多存量资源要素向现实经济实力转换的有效转换体系。
而有效产业集聚之所以比一般地理意义上企业集聚现象具有更高的竞争优势,根本在于产业集聚体中各个行为主体并不是相互孤立地存在着,而通过区域网络密切地联系在一起的,互相起到了支撑和推进作用。所以,从资源禀赋的角度来看,有效的产业集聚体就应该是一种按最佳的方式将某一地区的各种资源要素有效地组织起来从事某种对本地区来讲最具有竞争优势的经济活动的一种资源配置方式。台湾新竹地区之所以取得成功也就是形成了一套区域内部资源的有效整合机制。如果从外部考察这种产业集群所形成的竞争力的高低,一个很重要的指标就是产业集群内部企业的经营效率。
此外,如果从经济的组织形式来看这种有效集聚所带来的资源整合和组织能力就更为清晰了。对经济的组织形式,我们比较熟悉的市场和企业(等级制),但对界于市场和等级制之间的网络关系认识就很少了。产业集聚过程中为什么会有着更高的竞争能力,核心在于能否获得网络关系这种新式的经济组织形式,因为只有获取了这种形式才会不但可以将集群内部在前两种方式无法组织起来的资源也利用了起来,而且在全球化不断深入的今天,特别是我国加入WTO以后,这一机制也十分利于将世界中的许多资源组织到集群中来。最大限度地将集群内外的资源组织起来,从而形成不可匹敌的产业集聚优势。
台州企业集聚发展过程中就经济组织形式来看在网络关系方面就显得十分缺乏,因而对产业的竞争能力产生了不小的影响。因此,台州在发展产业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产生网络关系这种经济组织方式和其它两种经济组织方式共生共长的五个基本要素:①关系,即各个相互独立的企业之间存在生产、研发、财务和营销等方面的联系;②信任,各个企业之间在发生联系的时候应该是相互平等和诚实信用的;③共同的利益,各个企业联合起来是应该有一个共同的利益目标的,否则集群即使建立了起来,其也不会长久地稳定下去,迟早会破裂的;④条约,为了约束各个企业的行为可以通过条约的方式来约束企业的行为,使其行为始终保持在集聚体所能容忍的限度之内;⑤制度,为了保证集聚体的整体利益不受侵害,集聚体内部应该有一些统一制度,比如统一的产品质量标准和销售准则等内容。
最后强调一点,就是产业集聚过程中浓厚的商务氛围对吸引区域外的资源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比如,台州现在的商务服务设施,如办公、会议和展示等,难以满足入住企业,尤其是跨国公司的需求,以至于许多相当规模的跨国公司,如微软、IBM、戴尔、摩托罗拉等大公司难以在生产成本比较低的台州内落户。
(三)产业集群竞争力的载体一区域创新网络
台湾新竹园区中的计算机业发展到90年代,园区内各主体间出现了比较成熟的内部信息交流情况。要寻求产业集聚发展的根源,就要牵扯到集群内外信息流的问题。根据国外的研究,产业集群或企业的发展与其信息流的总量是直接相关的。台湾新竹园区的计算机或外设生产商在其发展的成熟阶段,各项信息主要来源于关键零部件供应商和国外的客户,而国内外的生产竞争者、专业出版物和一些展销会也提供了重要的信息资源。
由于新竹科学工业园区是在台湾整体资源十分缺乏,特别是科技资源缺乏的情况下发展起来的,其成功的经验对台州发展大产业显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一方面,没有技术特长的产业术集群关键是要做好对企业所接受的各项新信息特别技术信息的消化吸收工作。产业集群从开始就应该建立一个产业内公共性质的研究开发中心,其主要责任是搜索各种与集群内企业有关的新的技术研究成果,并提供出其较准确的商业价值,此外该中心还有为集聚企业提供技术服务的职责;另一方面,产业集群要为集群内的企业与其最主要的信息来源的客户提供稳定的交流渠道和交流机会。
总之,我们可以发现,为什么构造一个稳定的开放式的区域网络对产业集聚发展有如此重要的作用。区域创新网络的关键在于,有了它不但可以将产业集群域内的各种资源动员起来,而且只要设置适当还可以在集群域内部什么都缺乏的状况下将产业集群域外部的资源通过发达的网络体系,顺利地输入到产业集群内来。尤其在我国加入WTO以后,面对飞速发展的各种国际资本、技术和信息流,如果台州没有一个开放式内外兼修的区域创新网络,那么一方面无法去获取国际上的各种资源要素,另一方面即使将国际上流动的要素吸引过来了,但是却无法吸收利用,最终功亏一篑。因此,台州在发展产业集聚的过程中一定要高度重视构建这种开放式的、畅通性的、吸引和吸收并行的区域创新网络系统。
三、新时期产业的柔性集聚与集群竞争力、创新能力探讨
从20世纪70年代后期开始,随着新技术革命的加速推进和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许多行业的产品生命周期不断缩短,消费需求日趋多样化和复杂化。在许多产业部门中,都不同程度地出现了一些新变化,即从福特制(以大批量、标准化和垂直一体化为特征)向后福特制(post-Fordism)(又称“柔性累积”〈flexibleaccumulation〉,以柔性技术和组织以及复杂的生产网络为特点)转变。与此同时,在传统老工业区外围出现了以柔性专业化(flexiblespecialization)为特征的大量专业化中小企业集聚群体,它们彼此之间通过分工与协作而结成稠密的区域网络组织,以共同面对快速变化的外部市场环境和技术条件。这些专业化的产业集群内部的生产率不断提高,创新活动不断涌现,从而呈现很强的区域竞争力。所以说,新时期产业集群中的产业集聚,更多地表现为产业的柔性集聚,而非传统的产业集聚。
理论研究与发展的实践表明,一个国家或地区竞争优势的获得来源于产业在其内部集聚过程中的优势获得。波特(Porter,1998)认为,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一些区域内由于产业的集聚而出现的产业集聚可以从三方面影响到企业和区域的竞争:一是提高企业的生产率;二是指明创新方向和提高创新速度;三是促进新企业的建立,从而扩大和加强集聚的本身。实际上,新时期的产业集聚不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资金、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在地域空间上的累积和区际间的流动,往往更强调在柔性集聚过程中知识、技术等要素的重新组合与创新,强调本地工程师、技术工人等要素的集中以及本地熟练劳动力市场的形成。所以,通过产业的柔性集聚而形成产业集群(也可称作柔性集聚体),往往具有更强的创新功能和竞争力。而区域竞争力的获得又可以从交易成本、外部经济和创新等三方面来从理论上解析。所以下面主要从以上三个角度来——剖析产业集群如何从降低交易成本、获得外部经济以及增强创新功能和绩效等方面来实现区域竞争力的提升。这些理论探讨也将由此与台州产业的目前具体情况进行一一对照,从而理顺我市产业集群提升竞争力、创新能力的具体思路。
(一)产业集群内的交易成本降低
随着世界范围内的经济在由福特制(即大批量标准化生产)时代向后福特制或“柔性积累”时代过渡中,许多企业的产品开发与生产的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日渐增强,企业结构出现“分散化”和企业间的“劳动社会分工扩大”。在此过程中,一方面,企业(尤其是专业化的中小企业)之间的联系加强,相互之间的交易相应增多,而由此又会导致成本提高。所以,专业化的企业之间在交易与合作过程中,彼此之间往往会产生一种“空间拉力”,促使企业在地理空间上集聚,通过缩短联系的距离,以降低成本。而另一方面,由于企业不仅仅是个交易系统,它要实现以利润最大化为主的多重目标,因而并不是所有的企业联系或交易都必定有近距离需求。许多实证研究表明,产业集群内的企业间的地方联系并没有达到理论所期望的强度。
然而,勿庸置疑的是,产业在柔性集聚过程中,提高了专业化企业相互之间的交易效率,并降低了交易成本。这是因为,第一、在现代产业世界里,劳动社会分工日益发达,已经发展到零部件专业化和工艺过程专业化阶段。在市场的需求多样性和不可预测性连续增加的情况下,单个企业(即使是大企业)无法也没有必要囊括生产链上的所有环节。每个企业都不得不通过采取与其它企业进行合作与交易的形式,来获得所需的产品与服务。这就意味着,企业之间的交易频率不断增加,交易成本也就相应地成为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投入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由于企业间的交易本身也包含着区位成本,企业在空间上越分散,交易频率越多,交易成本也就越高。但对于产业集群来说,企业间的空间接近可以降低每一次的交易成本,继而在连续的交易过程中,大大减少总的交易成本。第二、在产业集群内,企业的经济活动是根植于地方社会网络之中的,在产业集群内,企业与企业、人与人之间的合作往往基于共同的社会文化背景、拥有共同的价值观念,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度较高,地方社会网络的形成与发展拥有良好的信任基础。若从交易效率来看,地方社会网络显然有利于成员之间的合作与彼此信任,从而促使交易双方很快达成并履行合约,地方社会网络还可以节省企业搜索市场信息的时间和费用。因此,基于地方社会网络信任基础上的交易或合作,有利于提高交易效率,节约交易成本。所以,美国硅谷地区的迅猛发展与产业竞争优势的获得是与本地人们之间形成稠密的社会关系网络密切关联。也正是基于这些网络基础上实现的产业柔性集聚,更能实现区内企业间的交易成本降低与利润的共同增加。
(二)产业集群的外部经济获得
“外部经济”最初由马歇尔提出,它是由许多性质相似的专业化的企业集中在特定地方而产生的,并为区域内部的企业所共享。而这里提出的外部经济主要包括外部规模经济与外部范围经济等两方面。在产业的产业集群内实现的这种外部经济,主要体现在三方面:
第一,成本降低,收益递增。首先,中小企业通过共同使用公共设施减少分散布局所要增加额外投资,产业联系较强的企业因地理接近而节省相互间物质和信息的转移费用,从而降低生产成本,这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城市化集聚经济”。其次,通过产业的空间集聚,可以实现相同部门的中小企业数量增加,整体规模增大,进而使无法获得内部规模经济的单个企业实现合作基础上的外部规模经济获得。而且,中小企业在相关部门之间实现专业化分工以及在生产与交易过程中的密切合作,可以获得外部范围经济。在一定限度内,外部规模经济和外部范围经济与企业数量成正相关,且它们都能使单个企业的生产成本得以降低。在理论上,外部经济具有正反馈机制,一旦产业集聚在某些地区,外部经济就会成为新的企业选择这一区位的推动力,从而促进集群的进一步发展,产业更大的外部经济,如此下去。需要提出的是,对于柔性的企业来说,相关产业的企业集聚可以及时获得产品供应并及时向客户提供产品,还可以比较方便地控制分包商的产品质量。对企业来说,在市场竞争方面,集聚的这种优势通常比节约生产成本更为重要。这也是为什么要促进新兴产业朝着集聚方向发展的一个客观前提,不过由于这种集聚过程并不是自然完成的过程,它需要政府等部门做出某些诱导和促进。
第二,产业集群可以优化产业组织结构,促进专业化与生产的配套协作,提高生产率。产业的地区分散则是造成产业组织结构不合理的基本原因之一。在新技术革命的冲击下,产品的定制化生产已经成为企业广泛采用的生产形式。定制化生产强调的是无库存生产系统,及时供货是其运行的基础。所以,一些大的企业或厂商客观上要求为其配套的众多中小企业供应商或分包商布局在企业周围,以缩短供货送达的距离和时间。或者大厂商直接把生产基地迁入到产业集聚。这种定制化的生产模式对许多生产性企业的空间布局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有时甚至是决定性的作用。以德国的宝马汽车公司为例,它具有三层供货系统:按天供货,按小时供货和按生产过程供货。第一层供货厂家遍布德国;第二层供货厂商位于装配厂50公里的范围内;第三层次的厂家的运输距离不超过30公里。及时供货方式在我国已被一些公司采纳。以上海大众为例,1990年以前,上海以外地区的供应商数量占国内总数的46%。20世纪90年代以来,企业为提高生产效率和专业的水平,也引入及时供货方式,促使了其配套协作商的就近布局。到1997年,大众公司的供货厂商主要集中在上海的市区及附近发展,上海以外地区供应商所占比例下降到36%,外地供货商中也有一半位于江苏、浙江邻近省份。显然,产业的空间集聚优化了产业组织结构。
另外,亚当·斯密也认为,市场范围决定了专业化水平。大量专业化的工业企业集聚一地,形成了空间上的“无形大工厂”使得区内通过密切的分工与协作,实现规模生产。相应地,对分工更细、专业化更强的产品和服务的潜在需求量增加,也即,这些产品和服务的潜在市场需求量大,这就为专业化生产商提供了大量的生存机会。不断增强的专业化水平,也使得集聚成群企业的生产率逐渐提高。
第三,实现对劳动力的柔性需求。大多数产业集群的发展带动了地方劳动力市场的形成。国外一些典型的产业集群出现在传统工业区之外,这里工会组织少,很容易吸引自由劳动力,如家庭妇女、非工会工人、新移民等,形成规模较大的自由劳动力市场,并因此吸引新企业迁入。在大学和研究机构密集地区常常形成高技术产业集群,这里拥有丰富的专业技术和高级管理人才,企业很容易获得这方面的人才,甚至在数量上也能实现柔性。地方劳动力市场能提供充足的自由劳动力,集群内的企业因此可以根据自身的生产需要及时调节工人的数量,减少了管理成本和工人保障方面的费用。另一方面,由于地方劳动力市场多具有流动性强的特点,客观上,劳动力的高流动率加快了知识和信息的流动,并增加了创新的机会。如在美国的硅谷地区,聚集着许多来自世界各国的专业技术人才,截止1998年,硅谷中32%的科学家和工程师是外来移民,其中2/3来自亚洲,而华人占51%,印度占23%。而1998年新技术企业的1/4是由华人和印度的移民创办的,创产值168亿美元,为硅谷提供了58000个就业机会。而且,硅谷地区内的技术人才与员工在本地企业间频繁流动,加速了知识、技术和信息的快速流动,使硅谷地区成为世界创新功能最强的区域之一。由此,要把台州产业发展成为富有竞争力的世界级的产业中心,那么其面对的不仅是从政策和各项配套体系方面解决将产业的人才优势建立在全国基础上,而是要建立在全球的基础上。
(三)产业集群内的创新活动发生与增值
产业集群的创新功能增强以及内部的创新活动发生与增值,可以从两方面来分析:一是集群内的知识、信息的“累积效应”产生以及快速流动;二是,通过集群内新企业的产生与成长,实现更有效的资源组合与配置。
1.集群内的知识的累积与传递、扩散
在产业集群内,高度专业化技能和知识、机构、竞争者、相关企业及老道的客户在地理上的集中,能产生较强的知识和信息累积效应,为企业提供了实现创新的重要来源以及所需的物质基础;而且,同行之间相互比较而带来竞争压力,进而转化为创新的动力。这在加强企业持续创新能力方面起着关键作用。
产业集群实质上是个知识创新型区域。知识创新具有较强的地方化特点,这主要是因为创新活动赖以为基础的知识属性以及知识传递与交流的方法。首先,由于交通通讯及信息技术的发展,编码化知识(codifiedknowledge)易于在更大的地理空间内部交流与扩散,基于这类知识之上的创新活动通常对区位选择的要求相对不是特别严格。然而,占据整个知识的绝大部分、且对创新极为重要的是隐含经验类知识(tacitknowledge)。这类知识主要蕴藏在人们(尤其是专家、工程师和技术工人)的大脑之中,一般很难用语言表达,个人属性较强。地理、文化和机构的接近便于企业之间通过人员流动与私人之间的交流等形式建立稳定和持续的关系,为组织内部及不同组织之间的隐含经验类知识准确地传递与扩散提供了基础条件,从而有利于提高创新速度。在这类知识含量较高的产业中或在新产业发展初期,企业集聚更具有重要意义。世界各国高技术产业集群多数位于大学、公共研究机构和大公司R&D部门较为密集的地区,其原因正是这些地区拥有大量高素质人才资源,富含大量的创新知识源。其次,绝大部分对创新起重大作用的关键信息常常来自于非正式渠道,往往局限于相关产业的聚集地。美国的硅谷、好莱坞等地区的成功秘诀之一就是大批相关企业密集一地,极大地促进了行业之间的信息交流。此外,集群内供应商与富有经验的客户相互之间的频繁交流有利于改进产品质量,更快地了解市场潜在需求和发展趋势。从这个意义上说,地方供应商与分包商决定了产业集群的成败。
当然,以上分析的仅仅是产业柔性集聚为企业创新创造的优越条件,真正促进使企业创新的动力还在于企业自身。同行业大量企业集聚一地常常造成企业之间的竞争压力表面化,迫使企业利用这些优越条件积极参与创新活动,以此获得市场竞争力,更快更好地满足客户的需求。
2.产业集群内的新企业快速衍生与成长
发达的产业集群以较多的市场机遇、较低的运作成本和较小的风险等有利条件促进新企业的生成,并增强集群自身的竞争能力。
第一,产业集群由相关产业组成,它们通常利用同样或者很类似投入,所以供应商比较容易找到市场机遇。同时,集群产生的外部经济本身就是外部企业迁入的动力,而且它还具有较强的正反馈机制。即集聚导致外部经济的产生,外部经济成为企业进一步集聚的动力,集聚规模扩大后,对中间产品和辅助产品的需求量也相应增加,这又创造了更多的市场机遇,促进新企业的诞生与成长。所以,一家大的制造企业在一个地方投资建厂后,有机会吸引几百家上游和下游的配套企业跟随,就地形成一个产业群,而产业群的形成又会吸引其它大制造商前来落户,这就是所谓的“鸡生蛋、蛋生鸡”。
第二,由于集群内的生产服务配套条件较好,专业化分工较强,新企业创建所必需的资产、技能和人员往往很容易在区域内部得到解决。因此,新企业进入到产业协作链中的障碍比别处低得多,利于新企业的创立。
第三,新企业创新与发展的风险进一步降低。由于上述两方面原因,加之集群内的企业员工更容易发现产品或服务的市场空隙,并可以利用自己已建立的社会关系创办自己的企业,从而更有效地降低了企业的创业风险。
综合以上的理论分析,产业在空间范围内的柔性集聚,通过建立在畅通的地方网络基础上的三种主要的途径(交易成本降低、外部经济获得、创新功能增强),实现了发展中的收益递增,也不断提升集群域的竞争力和创新能力。而区域竞争力和创新能力的提升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也进一步促进产业的集聚产生。
四、产业集群与科技创新的关系
产业集群是指,在特定的领域中,一群在地理上集中,且有相互关联性的企业、专业化供应商、服务供应商、相关产业的厂商,以及相关的机构(如大学、制定标准化的机构、产业协会等),由它们构成的群体(波特,2003)。通俗地说,产业集群是由相同、相近与相关产业的企业聚集某地,进而吸引为其服务的相关机构进驻该地,共同构成的群体。
产业集群有如此强大的科技创新能力,是因为产业集群与科技创新具有强烈的互动效果。一个典型的产业集群中一般都有五类机构:企业、大学与研究机构、政府、中介机构、金融机构等。这五大类机构构成了产业集群的五大行动主体,这五大行动主体之间有着多种多样的联系,它们的共同作用导致该产业集群成为一个有机的经济整体。作为由五大行动主体构成的网络型组织,产业集群中存在着清晰的区域创新网络。
在产业集群的区域创新网络中,大学与研究机构作为知识与技术的源头,不仅可以创造新知识与新技术,还可以通过教育、培训以及成果转化等方式,有效地促进产业集群中知识、信息、技术等的扩散,为产业集群实现激进的技术创新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企业之间频繁的交往与合作,导致一些渐进性的技术创新不断产生;政府对共同技术研究的支持,中介机构及时地传递科技信息,金融机构的风险参与等,都会导致产业集群内的科技创新较容易发生。正是通过五大行动主体的共同作用,产业集群内比较容易实现区域系统的创新,因此,产业集群也就成为区域创新系统的理想处所。区域创新系统是国家创新系统的基础和有机组成部分,是国家创新系统的子系统。
一方面,产业集群内存在有力的科技创新机制与浓厚的创新氛围。一项科技创新是源于对问题或需要的研究,通过科学的方法与手段解决了问题或满足了需要而形成一种新的技术;当它具有一定的商业价值时,常常以技术转让与模仿等方式而扩散,成为一种被公众认可的新技术,完成了一项新技术的创新过程。
在产业集群中,比邻而居的企业之间由于频繁的交往和经常性的合作,产生了面对面的观察与学习的便利性,一项技术创新很容易为其他企业所发现,通过技术转让与模仿,该项技术创新较容易地在集群内扩散;其他企业通过对此项科技创新的消化、吸收与模仿,在此基础之上进行技术改良,又导致渐进性的技术创新不断发生,形成强大的挤压效应,即由于一部分集群企业的创新活动及其成果的出现,会带动相关企业进行技术创新,以应付由此带来的竞争压力。
产业集群常以模块生产为基础而呈现出较大的创新空间。产业集群中的相近单位主要是有着产业联系的成品企业、半成品的部套企业与零件企业,其中,以部套企业所占比重较多。在模块化理论中,部套就是模块。这意味着,产业集群常以模块化生产为基础。事实上,在产业集群中,产品的技术主要体现在模块之中,而集成技术相对简单。另外,由于模块不同组合的便利性与多样性又导致了集成品具有较大的产品创新空间。
另一方面,产业集群对科技创新有着强烈的需要。激烈的竞争要求各企业不断地进行科技创新。产业集群中存在着大量相同与相近的企业,它们往往面对同样的市场,基本上使用相似的技术,因此,产业集群内的竞争是异常激烈的。为了在竞争中获胜,各企业都想方设法在技术上进行改良与发展,努力形成一些具有特色的技术;而地域的接近性又导致这些技术改良很快又为其他企业所掌握,反过来又促使企业不断地进行技术创新。可以说,激烈的竞争是产业集群内科技创新的永恒的驱动力。
差异化的产品要求不断地进行科技创新。尽管产业集群内的产品具有一定的相似性,但完全相同的产品并不多,各企业都努力创造出具有一定特色的产品,实施差异化产品战略。在相似的技术条件下,保持产品差异化的重要途径是不断地进行科技创新,形成有特色的技术诀窍。
大量中小企业对共性科技创新有着强烈的需求。产业集群基本上是以诸多中小企业为基础的。这些中小企业的科研力量一般都较弱,绝大多数小企业基本上都缺乏研发力量,它们往往借助于技术能人实施细小的技术改良而形成一些技术诀窍,对于影响整个行业的共性技术难题往往是束手无策。因此,在产业集群中,大量中小企业对影响整个产业发展的共性技术创新有着强烈的需求。
五、台州产业集群发展的历史及原因
(一)台州产业集群发展的历史
台州的近代工业始于19世纪末期。1893年海门港的开埠标志着台州的商业重心逐渐东移至海门镇。海门港的兴起拓宽了台州与上海、宁波、温州及厦门等外部区域的经济联系,市场范围的日益扩大加速了台州自然经济的分化和近代工商业的兴起与繁荣,从而使台州逐步纳入华东沿海市场分工体系。1958年前后,台州出现了各类企业870多家。以国家为投资主体兴建了钢铁、机械、化工和造纸类企业,同时,兴起第一次创办“五小”企业的热潮①,农村工业有所发展,这为日后台州乡镇企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1970年台州再次出现兴办“五小”企业的热潮,下乡知识青年在这次热潮中充当了“五小”企业的骨干力量,他们还引发了当时城市工业与农村工业的“厂社挂钩”热,使得“五小”企业在技术上有了较大进步。从1984年开始,台州地方政府制定了大力发展乡镇企业的工业发展战略,并提出“四个轮子一起转”②的发展思路,为当地民营企业的兴起和壮大创造了宽松的外部环境。1992年以后,台州南部地区的民营小企业以其灵活的体制优势,依托专业市场的商品集散功能,迅速发展壮大并向邻近区域扩散,产业集群的类型不断增加、规模不断扩大,集群之间的联系不断增强。目前台州已经形成了以医药化工、机电制造、橡胶制品、工艺美术、汽摩配件、服装机械、水泵阀门、眼镜制品等行业为主的产业集群体系,集群内部企业的产品创新和技术创新活动十分活跃。
(二)台州产业集群发展的原因
20世纪70年代末,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推进,民营企业进入工业生产领域的制度约束逐渐放松。经济转型过程中出现的非均衡状态以及公有制经济的低效率,为具有深厚的产业历史传统和
①“五小企业”指小高炉、小化肥、小五金、小农具、小砖瓦等社队企业。参见台州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台州地区志》,浙江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57页。
②即“乡办、村办、联户办、个体户”四个轮子一起转。
丰富的冒险创新企业家资源的台州进行农村工业化创造了有利条件。台州的产业集群之所以能成长发展主要决定于两方面的因:一方面科技创新,另一方面为市场支持。在台州产业集群的起步阶段,民营企业往往进入对资金和技术要求不高的生产领域,这是创业企业家在外部金融市场约速和内部技术约束条件下的理性选择。在民营企业兴起过程中,公有部门在一定程度上充当了民营部门的人才培训、输送基地的功能。公有企业“流动性强”的技术、管理等人才陆续流向新兴的民营企业,剩下的往往是“流动性弱”的简单劳动力,这样造成了区域内知识流动和技术的扩散,技术创新能力的积累客观上对台州产业集群的发展起促进作用。产业集群在龙头企业的带领下进行专业化分工和建立配套的生产体系,在每条产业链上的企业,经过不断的学习,创新形成产品的差异化和多样化,产业集群内企业通过激烈的市场竞争和相互合作形成区域里的企业生产效率高,生产成本低,交易费用低,使产业集群规模不断扩大,竞争力不断提升。
同时,台州当地充裕的劳动力、低廉的原材料和发达的市场网络,使台州民营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了较强的竞争优势。在这种情况下,一旦企业家发现新的市场机会可以迅速组织生产,满足市场需求。同时通过邻里效应,其他村民马上获取有关信息,迅速进入同类产品生产领域,使企业数量在短时间内出现爆发式增长,并逐步在周边地区形成产业扩散,最终在当地形成该类产品的产业集群。
六、台州产业集群的发展现状和特征
改革开发以来,台州人民解放思想,勇于创新,大力开拓市场,积极发展民营企业,工业经济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产业结构得到了很好的调整,全市的经济实力得以迅速提升。2004年全市共有工业企业单位数约为9.98万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3825家,实现年工业总产值1352.92亿元。台州的各产业都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已形成了汽车摩托车及配件产业、医药化工产业、模具塑料产业、家用电器产业、服装机械产业、阀门水泵产业,工艺美术产业、食品饮料产业,鞋帽服装产业等台州市九大支柱产业,产业集群初具规模。
(一)台州产业集群的发展现状①
一是汽车摩托车及配件产业集群。汽车、摩托车是一个国家工业水平的主要代表产品之一。其技术、资本密集度大,相关度广,对其他工业产业带动性强,经过20多年的发展,已成为台州市的支柱产业,产业集群明显。
台州现有汽车、摩托车及配件生产企业3240家,企业职工近10万人,其中规模以上企业577家,其2005年的规模以上企业总产值为289亿元,占全部规模以上企业工业总产值的16.6%。目前,台州是全国摩托车生产五大板块之一,也是中国最大的摩托车及配件生产出口基地,其中17家整车企业列入国家目录管理,年产量
130万台,占全国的11%左右。全国各大摩托车生产企业的配件有70%来自台州。吉利集团是全国唯一生产轿车的民营企业,年生产能力30万辆轿车的汽车工业城正在建设中。台州还拥有较为发达
①详细资料可以参见台州市人民政府《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2003年。
的汽车配件行业,轿车变速器、橡胶密封件、减震器、电动刮水器、机油冷却器等在国内市场占有较大份额。生产机油散热器和中冷器的天台银轮机械公司是美国康明斯、英国珀金斯等世界500强企业的配套工厂。彪马公司的农用车产销量也位居全国第一。
二是医药化工产业集群。台州市医化产业依靠科技进步,不断调整产品结构,着力开拓市场,取得了较大的发展,特别是“九五”以来,经济总量、经济效益、运行质量均高于全省行业平均发展水平,已形成了抗肿瘤药物系列、激素及计划生育系列、头孢类药物系列、中成药和保健系列、医药塑料包装等五大系列生产基地。
2005年规模以上医化企业有347家,已形成了以浙江联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浙江东港工贸集团有限公司、浙江海正集团有限公司、仙琚制药有限公司、浙江永宁药厂、浙江华海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浙江中贝九洲集团等龙头企业为主的医化群体。2005年规模以上企业总产值达197亿元,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的11.3%,其中近一半出口,是全国最大的医药化学原药生产出口基地。
三是模具塑料产业集群。我市的塑料、模具产业萌芽于上世纪50年代,起步于70年代,到80年代,塑料、模具产业逐渐开始形成规模,进入90年代,随着国内外宏观经济环境的进一步改善,促进了塑料、模具产业的发展,已形成路桥、黄岩、温岭三个市、区的产业带,已成为台州经济的支柱产业。
台州的塑料、模具业在国内外市场享有较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赢得了台州“模具之乡”、“塑料制品王国”的美誉。2003年黄岩被国家科技部认定为塑料模具国家特色产业基地。目前,全市共有塑料及模具生产企业9397家,注塑设备3万多台。2005年,全市规模以上模具塑料制品企业工业总产值125亿元,占规模以上全部企业工业总产值的7.2%。除生产日用塑料外,逐渐向工程塑料、机电零配件、医药包装塑料和医疗器械等方向发展,全国各种家电、汽车塑料配件90%以上可在台州加工完成。模具产业在全国居领先地位,拥有200多台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加工中心设备,产品95%为塑料模具,仅电视机外壳塑料模具就覆盖了全国50%的电视机生产厂家。
四是其他产业集群。家用电器产业是轻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发展我市工业经济、扩大出口创汇、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重要产业之一。已形成了以“星星”、“双菱”、“苏泊尔”和“爱仕达”等大企业为核心的产业集群。
台州的服装机械及配件工业起步于八十年代,近年来发展迅速,异军突起,已初具规模;形成了以民营企业为主体,骨干企业为龙头的格局。台州服装机械产业共有生产企业2258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215家,产品包括各类工业缝纫机、家用多功能缝纫机、电动裁剪机等,品种多达200多种。年产量280多万台套,销售产值152亿元,占全国的40%,产量和出口量都居全国第一,产业中涌现了飞跃、中捷、宝石、杰克、通宇、大洋等一批知名企业和品牌。其中飞跃集团是国内最大的缝纫机生产出口企业,多功能家用缝纫机产量全国第一,台州已成为中国最大的服装机械生产和出口创汇基地。
台州拥有泵和阀门生产企业上万家,其中泵业起步于八十年代,到九十年代规模逐渐扩大,生产厂家也迅速发展,具有明显的区域特性。如温岭市以潜水泵、螺杆泵、家用泵等为主,其国内市场占有率达74%。而椒江、临海、玉环等地则分别以真空泵和试压泵、多级泵和循环泵以及微型泵和增压泵等系列产品为主。所有产品不仅占据了国内的大部市场,还大量出口东南亚、中东等地区。台州阀门业与泵业一样,经历了起始阶段、积累阶段和调整提高阶段,目前共有生产企业1000家左右,主要集中在玉环县,产品有近30个品种600多个规格。
另外还有仙居的工艺美术产业、温岭的鞋帽服装产业等都有了快速的发展。
(二)台州产业集群的特征
一是集群发展的总体特征。总体来说,台州产业集群有以下显著特征:第一,每个地理区域大部分企业基本围绕同一产业、或紧密相关产业、或有限的几个产业从事产品开发、生产和销售等经营活动。第二,产业内部企业之间具有某一个或几个显著的产业特征作为联结,产业内部企业之间实行专业分工。第三,通过集群成员之间供需关系的联结,实现采购本地化,实现整个集群的成本优势。第四,产业内部的单个企业绝大部分属于中小企业,但整个集群具有显著的规模优势和很大的市场占有率。第五,集群产品销售具有极强的市场渗透力,部分集群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产业集群和地区专业市场互动发展的局面。
二是台州产业集群的具体特征。产业集群的具体特征概括为地理特征、内部成员关联特征、经济外部性特征等三个方面。首先是地理特征。地理空间集聚的含义是构成产业集群的企业和机构在地理上彼此邻近。结合台州实际,产业集群往往以某一县、某一乡镇为地理边界,而且与行政边界具有显著的重合性,这主要是与台州企业集群发展中政府所发挥的作用有关。其次是内部成员关联特征。常见的内部联结模式有的以价值链为主导,有的以市场竞争合作互动为主导,还有的以公共性投入、生产要素互享或互补为主导。第三是经济外部性特征。经济外部性是产业集聚的最根本特征,它来自非正式创新网络内部R&D溢出、知识溢出、资源和信息共享、技术基础设施共享、社会文化约束等。这些要素的外溢和共享,降低了各种互补活动的成本,导致了群体经济效应。
七、台州产业集群科技创新现状及问题分析
(一)台州产业集群科技创新现状
自“九·五”时期,市委、市政府坚持实施“科教兴市”战略至今台州的科技事业有了长足的发展,台州产业的质和量在科技创新的推动下有了大幅度提升。全省科技进步统计监测显示,我市科技综合实力位居全省第五位。具体有以下几方面:
一是台州产业集群的科技创新工作氛围初步形成。台州撤地设市伊始,市委、市政府就制定了《关于全面实施“科教兴市”战略的决定》,对“科教兴市”的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战略实施和重点任务、相关的各项政策等方面作了明确规定。此后,市委、市政府相继制定了《关于加快人才引进和培养,增强技术创新能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若干意见》,《台州市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办法》等一系列政策,为台州产业的发展奠定了政策基础。
建立和完善了科技进步考核体系。调整充实了考核内容,突出了现阶段科技工作的重点,工作机构、领导力量都在加强,全社会科技进步意识逐渐提高,初步形成了各部门协同作战,共促科技进步的氛围。
科技投入不断增加。政府科技投入逐年增加,市(含三区)、县级市财政科技投入都达到财政支出的3.4%以上。企业科技投入大幅增长,成为科技投入的主体,高新技术企业、重点骨干企业的研究开发经费占销售收入的比例分别达到5%和3%以上,海正等一些大企业甚至达到8%以上。
科技宣传工作初见成效。市委市政府在推进科技进步方面的理念,工作措施和工作成效得到及时宣传。实施高科技战略打造先进制造业基地、实施“八个一批”工程建设科技创新体系等事关全市发展大局的工作思路在全市上下得到较为全面宣传和贯彻实施。
二是台州产业集群的科技创新水平上了一个新台阶。积极实施“八个一批”工程,把市政府提出的实施高科技战略,打造先进制造业基地的工作努力落到实处。“八个一批”工程经过一年来的实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目前全市拥有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33家,省级高新技术企业164家,省级高新技术产品200个,省级科技型中小企业126家,市级高新技术企业173家,市级高新技术产品97个,2005年全市164家省级高新技术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260多亿元。高新技术产业总体规模不断壮大,高新技术产业化水平逐步提高,为台州产业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另外我市制订了《2003-2007年台州市区域科技创新服务中心建设计划》,引进国内知名高校和科研院所在台州设立分支机构或联合共建中试基地、研发中心等科技创新载体50家,引进了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加工中心等一流装备。目前,全市有国家级技术中心2家,省级高新技术企业研发中心48家,市级高新技术企业研发中心139家,省级区域科技创新服务中心8家,市级区域科技创新服务中心25家,提高了企业乃至行业的技术创新能力,为产业提升和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撑。
我市组织实施了一批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至2005年全市共有64个项目获国家项目立项,已累计实施了136项国家级火炬项目,2005年新增国家创新基金项目17项,获国家资助1110万元,另外我市还承担制造业信息化项目、纳米技术应用示范工程项目、国家863项目多项,极大地推动了我市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三是台州产业集群科技创新平台框架初步形成。积极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开展合作。实施省政府提出的关于引进“大院名校”的战略决策,开展与中科院、国家部委属科研院所及国家重点高校合作的途径,利用政策引导企业引进“大院名校”科研机构在台州建立分支机构、或联合共建中试基地、研发中心等科技创新载体,变过去由企业自发、单一的引进方式为政府引导为主,开展团队式引进、股份制深化、产学研合作的引进方式。经过半年来的努力,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共引进“大院名校”联合共建科技创新载体10家,列全省第一。市政府每年都要举办一届全国(台州)科技成果、专利技术暨新产品展览会,每届都要根据我市重点行业特点邀请全国各地院校数百所、专家近千名,与我市企业开展技术对接,产生了良好效果。每年市政府还组织发动我市企业参加深圳国际高新技术交易会,成交额颇为可观。市政府还多次邀请浙江省博士后联谊会的博士后、清华大学的博士生和研究生来台州开展科技合作活动。
加大对科技中介的扶持,发挥他们的作用。全市各级政府和科技行政部门积极支持各类科技中介事业的发展。各生产为促进中心、技术市场等科技中介组织,为全市企业在引进科技成果、科技咨询、技术评估、申报国家及省级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有力地促进了企业的科技创新。
建设中国浙江网上技术市场台州市场及各县(市、区)分市场,促进企业的科技创新。自从省政府、科技部和中国知识产权局提出建设中国浙江网上技术市场以来,台州市政府和各县(市、区)政府、科技行政部门十分重视此项工作,加强领导,成立组织,各级市场运作良好,通过网上技术市场,我市企业能较全面地了解科研单位和科技人才信息,寻找技术依托伙伴,及时解决难题。网上技术市场的建立,有效地提高了我市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
深入贯彻实施科技接轨上海战略。围绕省委省政府提出的接轨上海,融入长三角这一重大战略和市委、市政府这一中心工作,抓住接轨上海的机遇,构建引智平台,提出了依托上海知名高校,建设上海(台州)科技研发园的设想,这一设想提出后得到了市委市政府的肯定,也得到全市各类企业的认同。在此基础上,我们开展深入调研,了解台州企业对建设上海(台州)科技研发园的参与意愿,形成了建设上海(台州)科技研发园的建设方案和具体步骤,完成了上海(台州)科技研发园的选址工作,制订了《上海(台州)科技研发园入园企业公约》,工作进展顺利。
(二)台州产业集群科技创新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一是集群成员企业技术创新问题。从单个集群成员的状况看,存在创新能力不足和技术能力严重不足的问题。最关键反映在两个方面。第一方面是企业对技术开发和软件开发投入不足。具体表现:一是企业研究开发经费投入偏低。二是技术改造过程中,过于注重硬件而忽视了相应技术软件的引进,使得设备的利用率和潜能挖掘还处于较低层次。三是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低下,成员企业普遍缺乏完善的技术创新体系、高素质的技术开发人员、以及对现有科技人员的激励措施。第二方面是信息和知识资源开发和利用不足。由于中小企业集群一般依赖国内市场,在信息搜索方面存在内向化倾向,对国际产业技术发展信息的收集与快速反应方面远不能达到同国际大环境接轨的要求。另外,企业普遍不够重视知识创造,企业缺乏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产品生命周期短,迫使集群内企业不停地转换产品,给企业带来很大的转换成本。
二是集群技术能力不足制约集群创新水平。台州产业集群,客观上由于技术资金和历史等因素制约,基本定位在机械工业、化工、轻工、工艺品等传统的劳动密集型领域,虽然都是一些传统产业,但若能以高新技术或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之,同样可以实现可持续发展,但调研发现,利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恰恰是台州产业集群的弱项。
产业集群技术能力的提高离不开集群成员企业技术能力的提高,然而现状是集群成员企业技术能力普遍较低。此外,集群技术能力的提高是以内部人力资源水平提高、信息水平的提高、集群组织间知识互动和技术知识基础结构的不断完善为基础的,而实际中这些因素基本比较滞后。具体概括为:第一,支持集群技术能力增长的各基础要素发展失衡,其中人力资源水平和信息管理水平成为瓶颈因素。第二,技术能力在集群企业间分布不均是普遍现象。除了有限的技术领先企业外,绝大部分企业技术能力不足,因而制约了整个集群技术创新能力的提高。第三,企业基本没有制定技术发展战略。这很大程度上归结于这些企业缺乏技术创新的动力机制,竞争手段还局限在低层次的竞争态势上。
三是集群创新体系不健全制约着集群学习。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更高层次上体现在其内部成员的协同创新上,这些协同创新通过成员之间的知识互动和动态学习实现,而这又是以集群内部的专业分工、产品合理定位和产业结构调整为前提的。但是,台州产业集群由于存在产品结构、产业分工定位等方面的问题,很少有合作创新现象。这样,使得产业集群的很多潜在优势不能得到发挥。
四是集群中缺乏相应的技术基础设施。技术基础结构设施包括支撑产业集群发展的社会机构和组织(科教机构、研究与服务中心、行业协会及商会),交通网络、公共设施、通讯网络设施等。由于集群内部资源和能力的限制,产业集群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需要大学、科研机构、金融机构、社会化服务机构的支撑。从台州的产业集群情况看,普遍存在技术基础设施发展滞后的问题。这些集群居在地由于没有可以向企业输送高素质人才和知识的教育机构,也没有专门为企业服务的研究机构存在,这就造成了大企业只能进行内部研发,或者与地区外部的大学或者研究机构进行合作开发,由此导致协调成本和信息成本的上升;而无力进行研发或与外部研究机构合作的中小企业,只能处于简单的技术模仿。技术基础设施的短缺阻碍了集群的发展。
八、提高台州产业集群科技创新能力的对策
理论和实践两方面的经验告诉我们,发展产业集群已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新的亮点,而我市产业群尚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整体层次还比较低,难以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因此必须不断地提高产业集群的科技创新能力,促进我市产业集群的发展。
一是进一步构建产业集群的科技创新平台,形成具有较强创新能力的科技创新网络。在产业集群中构建有效的科技创新平台,是提升产业集群创新能力的切入点。作为产业集群科技创新平台的核心,集群内具有较强创新能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有着重要的地位,需要重点建设。不同的产业集群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科技创新中心的不同组建方式,既可以通过集群内相关行动主体共同组建科技开发中心,也可依托集群内某大型企业的研发中心。政府鼓励企业到大城市建立研发机构,如建立上海(台州)科技研发园,也是构建产业集群科技创新平台的有效方式。产业集群中不同行动主体的积极参与而形成有力的科技创新网络,是集群科技创新平台进行有效科技创新的关键。其中,院校源源不断地提供科技创新所需要的新知识、新思想,为科技创新培养人才,为集群内科技创新人才更新知识;科技服务机构提供了科技发展的国内外前沿信息,可以减少科技创新中不必要的重复,从而有效地提高科技创新的效率;企业及时地应用科技创新成果,是集群科技创新的源动力,直接拉动着集群的科技创新水平。
二是建立区域或产业集群内的知识产权交易市场与风险(创业)投资基金,促进科技创新成果的有效扩散。科技创新成果的及时商业化,既是科技创新成果扩散的有效方式,也是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最终方式。科技创新成果商业化的途径主要有二:一是通过知识产权交易,进行有偿转让;二是科技人员创业,直接将科技成果产业化。规模较大的产业集群内企业众多(多者数以千计),科研与产业之间存在着大小不等的交易费用,因此,为了减少此类交易费用,促进科研创新成果及时转化为生产力,需要在集群内建立知识产权交易市场,为科研创新单位与企业之间搭建有效的交易平台。在规模较小的产业集群内,组建知识产权交易市场不经济,可以考虑组建区域内的综合知识产权交易市场。若产业集群内存在着较多的风险投资(创业)基金,科技创新人员可以借助风险投资(创业)基金自行创业,也是科技创新成果及时转化为生产力的有效方式。
三是着力打造基于学习与竞合的集群文化,增强产业集群内部的科技创新活力。产业集群因地域的接近导致了学习与观察的便利性,致使“空气中飘荡着行业的秘密”。这只是产业集群经济外部性的一种表现,是一种自发与被动型的效应。这一效应对于科技成果的扩散还远不够,必须着力打造基于学习与竞合的集群文化,倡导集群各行动主体之间的相互学习,同类企业之间既竞争更要合作,产生较强的联合行动效应。在这种文化氛围中,一项科技创新成果很容易扩散,并引进仿效与再创新,从而形成较强的挤压效应,导致产业集群内的科技创新成果源源不断地产生与扩散。
四是建立基于信息化的沟通渠道,及时传递科技创新信息。在信息化时代,信息有着重要的作用。在科技创新过程中,科技需求信息与科技发展信息,对于科技创新人员和企业人士来说,都有着非同小可的意义。科技创新人员及时掌握科技需求信息,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科技创新;了解国内外科技发展的信息可以很好地利用他人的科研成果而进行有效的创新,可以避免不必要的浪费。企业人员及时掌握科技创新的信息,可以更好地利用这些科技创新成果而提高企业竞争优势,也促进了科技创新成果的扩散;及时地科技需求信息,可以为科技创新人员提供有效的科技创新需求。因此,在科技创新平台中需要建立以IT为手段的科技创新信息网络,及时向各方传递科技创新信息。
五是精心培育企业孵化器,为科技创新提供更直接的支持。企业孵化器又称之为企业创业中心,是通过提供一系列新创企业发展所需的管理支持和资源网络,帮助和促进新创企业成长和发展的经济发展手段或企业运作形式。企业孵化器在扶持中小企业成长、加速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和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在产业集群的技术开发中心内设企业孵化器可以吸引那些具有科技创新能力但缺少资金的科技人员进驻,快速地产生科技创新成果并及时地商业化。
六是强化政府对产业集群中共性技术的支持力度,促进产业集群内的科技创新能力。产业集群内的共性技术既是产业集群必须解决的难题,也是地方政府科技发展水平的重要基础。解决产业集群内的共性技术难题,既是产业集群内各行动主体的任务,也是地方政府科技发展的重要任务。因此,在解决产业集群中共性技术难题时,作为共性技术的受益者,产业集群中各行动主体应充分发挥能动性,但地方政府有关部门也应在技术、政策与经费方面给予有力的支持。
七是进一步完善投资环境,促进产业群的发展和创新能力的提高。产业群的发展和科技创新需要良好的投资环境。需要加强区域形象的宣传,加快城市功能的完善,以吸引更多更高层次的人才来台州落户。加快社会保障系统的建设,创造安全的社会环境。利用先进的金融管理思想,引进具有先进理念的金融机构来帮助区域更好的整合自身资本。政府对产业集群及其科技创新起着重要的引导作用。政府要运用财政、金融等方面政策对产业集中创新上进行支持,进而使集群获得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八是通过制度创新推进产业集群科技创新机制的建立。政府部门职能要从以前的管制转向服务,以直接参与企业控制转化到创造良好的环境。产业集群中创新活力是区域发展最根本的内在动力,这种创新活力来源于地方文化中蕴涵的企业家精神,不屈不挠和敢闯敢冒的台州企业家精神是台州产业集群创新文化。通过制度创新,发挥台州机制灵活的优势,促进产业群体中各大行动主体的“强强合作”,形成和维系本地健康的竞争与合作关系,进而形成有台州特色的科技创新机制。
九是造就一批创新创业的企业家。区域发展的标志之一在于是否能持续不断地繁衍企业,是否能培育有竞争力的企业。归根到底,区域发展的动力是企业家。因此,有无足够的本地企业家(企业家密度的高低)是区域发展的根本问题,需要创造一种创业氛围,鼓励创业或培育本地企业家。
创业是区域发展的源泉。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造成大量的失土农民和下岗职工,区域发展的关键之一就是增加就业机会和创新,这个任务只有企业家才能完成。产业集群的发展壮大靠大量的中小企业家,而创新是企业家的生命,政府通过健全的政策,法律环境建设使企业家不断涌流,产业集群的科技创新能力也就不断提高。
九、结论
在全球化与本地化趋势并存的世界经济中发展产业集群,产业集群创新环境是很多国家政府为增强国家竞争优势而选择的一种重要的弹性政策措施。目前产业集群创新环境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热点问题之一。提升台州产业集群科技创新能力,归根到底,就是要创造良好的区域创新环境,促使行为主体之间相互作用,产生协同效应。良好的产业集群创新环境就像是一种空气,一种土壤,促进企业的成长,同时带动本地区的经济持续发展。
- 上一篇:民营企业创新调研报告
- 下一篇:企业党建工作会议上的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