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能力调研报告
时间:2022-08-23 04:35:00
导语:科技创新能力调研报告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关于区域科技创新能力和评价指标体系,国内外并没有统一的定义和标准。在国际上,世界经济论坛(WEF)与瑞士洛桑国际发展管理学院,关于科技竞争力评价指标包括R&D、科技人员、科技管理、科学环境和知识产权竞争力水平等五个部分。中国科技发展研究小组提出的区域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主要包括知识创造能力、知识流动的能力、企业创新能力、创新的环境和创新的经济绩效等五个方面。《浙江省科技进步统计监测》关于科技进步评价水平指标由科技活动投入、科技活动产出和科技活动环境三个方面,以及人力投入、财力投入、直接产出、产业化能力、经济环境和物质基础等六个部分构成。比较上述各种评价体系,尽管在具体评价科技创新能力的指标名称有所不同,但是指标内容却基本趋同。因此,本课题组直接借用《浙江省科技进步统计监测》的指标体系来研究分析温州的科技创新能力。
一、温州科技创新能力基本情况
(一)科技投入大幅度增加,创新意识逐渐增强,促进了民营企业向科技型企业的转变
近20年来,科技投入从少到多。**年,全市科技投入经费仅有约100多万元。至**末期,科技投入发生质的变化,**年全社会科技投入11.4亿元,其中,R&D经费8.6亿元,科技活动经费、R&D经费与地区生产总值的比例结束了长期徘徊在0.4%左右的局面,分别提高到1.38%和1.04%。到**年全社会投入科技经费约15亿元左右,比**年增长了近150倍,年均递增32%。
持续增长的科技投入,不仅表明全社会的创新意识不断增强,而且也促进了温州民营企业的迅速成长。一批原来作坊式的小企业,通过科技创新,正逐步成长成为像正泰电器集团、德力西电器集团那样,名列全国工商联500强前茅的民营骨干企业。到**年,全市共有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12家、省级139家、市级209家;有145家企业获得省级科技型中小企业称号。省级高新技术企业增加值达64.5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的比例达到13.23%。
(二)科技合作力度持续加大,引进创新能力显著提高
与国内外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之间的技术合作、技术交流日趋频繁。**年,网上技术市场技术难题3850项,提供研发经费约10.12亿元,有713项技术难题签订合同,成交金额6.98亿元。国家大院名校温州联合研究院吸引了全国12所大院名校入驻,参与解决重大技术难题攻关9项,项目经费1.3亿元,转化成果23项,经费791万元。全国185所大学、105所科研院所,近千位专家、学者以及高级技术管理人员参加了温州(国际)科技交易会。达成技术合作项目617项,金额3.366亿元。
技术引进带动了传统产业的更新改造,技术改造投入规模逐年加大。**年全市技术改造投资为26.07亿元,是**年的2.42倍,**—**年,技改投入年均增长达24.7%。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技术改造投资与固定资产净值之比分别为6.28%、6.49%、7.96%、7.57%、9.27%,呈稳步增长趋势。事实证明,科技合作为企业引进了大批国内外先进技术设备,通过消化、创新使全市的技术装备水平上了一个新台阶,为工艺更新、产品创新打下坚实基础,提升了我市产业层次和产品档次,增强了产品国际竞争力。
(三)人力资本积累快速加强,公众科学文化素养逐步提高
**年以来,市委、市政府先后制定了《温州跨世纪人才发展五年计划》,明确提出科教兴市、人才强市的目标定位;出台了《温州市引进高层次人才的若干规定》等一系列关于人才培养、引进、使用的政策措施;积极搭建人才工作平台,开展形式多样的招才引智活动;进一步加大人才开发的力度,在全省率先全面推行了职称外延延伸评审工作,积极创建留学生创业园。几年来,通过人才政策的改革创新、人才市场的培育、人才培养、开发、引进力度的加大,温州的人才队伍建设有了较大的发展。民营企业成为人才成长、吸引人才和集聚人才的重要阵地。
据统计,截止**年底,全市拥有各类人才超过49.5万人,比**年增长了364%,每万人口中人才资源数从**年的190人增加到**年的663.4人;人才资源占从业人员比例从**年的5.77%提高到**年11.0%。
**年,全市共引进各类人才9356人,其中,户籍引进人才916人,应届大中专毕业生引进1744人,柔性引进人才共6696人。其中,博士后2人、博士48人、硕士400人,本科2965人,大专以下5941人,高级职称493人。
(四)创新体系建设取得成效,创新成果和质量上了新台阶
初步形成了以企业为主体,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为依托的区域创新体系。至**年底,全市拥有县及县级以上国有独立的研究开发机构11个。建立了皮革行业技术研究中心、制笔行业技术研究中心和眼镜行业技术研究中心,其中的皮革行业技术中心已被批准为省级重点实验室。在印刷包装、自动化设备、泵阀、眼镜、紫菜和兔业成立了首批6个市级行业技术创新服务中心,智能电子电器、服装和滩涂贝类养殖等3个行业技术创新服务中心已经通过专家评估,另有印刷包装、自动化设备、泵阀、鞋业和滩涂贝类养殖行业等5个机构已经被列为省级科技创新服务中心。组建了一批企业研究开发机构,市级认定的企业研究开发中心有20个,省级认定的企业研发中心有29个,其中省级高新技术企业研发中心19个;引进共建了一批创新载体,与全国各地大院名校共建28个企业研发中心、15个行业研发中心、17个中试基地和27个其它类创新载体,同时,我市首个引进的企业化运作的研究机构――华中科技大学温州先进制造技术研究院已经正式挂牌运行。全市还有600多家面向中小企业提供技术咨询服务的民办科研机构。经认定的省级以上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基地3个(永嘉特种泵阀、乐清智能电器、瑞安自动化设备)。**年温州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孵化器和永强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孵化器建成投入使用。省级瓯海农业高科技园区和省级龙湾滩涂养殖高科技园区(科技兴海示范区·龙湾)通过认定。
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增强了科技创新能力,创新成果的数量、质量和水平有了新的提高。**年,全市专利申请量4230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量350件;专利授权量2965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量67件。全市共获省级以上科技进步奖21件,市级科技进步奖79件。近年获省级以上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项目103项。其中,国家级创新基金项目30个,受助总金额3480万元。开发省级以上新产品800多项,其中国家级100来项。获省级火炬项目100来项,其中国家级50来项。
二、温州科技创新能力的差距及其原因
(一)差距
1.科技进步综合实力与经济地位不相称。科技进步综合实力评价是指某市科技综合实力占全省各市之和的份额。**年,温州科技综合实力评价在全省居第4位,前三位依次为杭州、宁波、绍兴。**年,温州科技进步综合实力曾超过绍兴,为绍兴的1.14倍,但这几年绍兴进步很快。台州的科技进步综合实力虽不如我市,但差距在缩小,此次排第5位。
2.科技进步水平差距进一步拉大。科技进步水平是科技发展在经济、社会发展背景下,所达到的相对强度,消除了各地区规模及经济实力的差距,具有横向可比性。从**年到**年,温州科技进步水平综合评价得分与杭州、宁波、绍兴、台州的差距一年比一年拉大。**年,温州科技进步水平综合评价在省内排第9位,与上年持平,处于第五层次的末位,仅高于衢州、丽水,前三位分别是杭州、宁波和绍兴。
3.科技进步提升速度越来越慢。科技进步变化情况以科技综合力变化情况、科技进步水平变化情况为主,适当考虑科技综合实力、科技进步水平的原有基础加权综合而成。**年,温州市相对于**年的科技进步变化情况综合评价排全省末位,比上年退4位,排前三位的分别是嘉兴、湖州和杭州。
(二)原因
1.全社会的科技创新意识不到位
一是政府推动科技进步的意识不到位。不少领导人认为科技进步是企业自己的事,不需要政府去做什么,缺乏主观能动性。二是全社会重“商”轻“科”现象严重。如行业协会、商会对批建“城”、“都”非常热衷,而对行业的研发、检测、信息的服务体系建设不感兴趣。中小企业对现有产品的市场开发、市场培育十分重视,而对技术开发、人才培育却不舍得大投入。
2.人才资源总量不足,结构不合理,引进高素质人才难度大
人才资源总量不足。由于历史上国家在温州的科技教育投入很少,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国有企业量少,规模小,因此科技人才积累不多。**年我市人才资源数为49.5万,排全省第3位,每万人口拥有人才资源数为663人,排第6位,前三位为杭州、宁波和绍兴,分别达到1003、943和940人,差距较大。而且,根据调查,72.5%的企业其人才占从业人员比例在15%以下,缺乏持续创新和发展能力。
人才结构不合理也制约了人才队伍整体功能的发挥。一是研发性人才严重缺乏。根据全市首次R&D资源清查数据,全市R&D折合全时人员仅1491人,仅占全省总量28604人的5.2%,位居全省各市的第7名。从事研发活动的人员13726人,仅占全省总量的9%,居全省各市第5名。二是企业高层次人才不足。七成以上企业拥有大专以上学历的人才与职工总数比不足10%,并且,相当一部分高层次的企业技术人员脱离了技术岗位,转向企业管理或忙于辅助性工作。三是高级技师奇缺。全市高级技工人才不到一成,且大多集中于餐饮、美容美发等行业,制造行业没有一个高级技师。
输入打工者多,引进科技人才少。温州的高新技术产业不够发达,未能形成像轻工行业那样的产业集群,同时也缺少技术研发中心等吸引高新技术人才创业的有效载体,英雄无用武之地,使来温州的高层次人才的自我提升和工作退路无法得到保障。因此,对于自身发展、提升期望值较高的高层次人才来说,温州难以成为他们科研、创业的首选之地。
3.科技投入总量偏少,强度不够
全市科技投入总量从**年开始一直排在全省的第5位。**年,我市全社会科技投入总额为21.1亿元,在全省排第5位,排前三位的是杭州、宁波和绍兴,其增长速度都在33%以上,其中绍兴达到了45.2%。科技经费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例为1.51%,排第7位,杭州、绍兴和湖州分别达到3.46%、2.57%和1.96%。科技投入总量和科技活动的强度与我市的GDP排全省第3的地位明显不相称。
R&D投入水平偏低。R&D活动经费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例是衡量区域科技创新能力的核心指标。**年,全市R&D活动经费支出19.58亿元,排全省第4位,前三位杭州、宁波、绍兴分别为81亿、33.34亿和29.9亿,第5、第6位的台州、嘉兴与我们相差不大,总额都在18亿元以上。R&D活动经费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例为1.4%,排全省第6位,前三位分别是杭州、绍兴和嘉兴。R&D投入水平偏低已经成为我市科技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
4.主流产业产品层次低,缺乏新兴科技型产业培育平台
高技术产业比重小,缺乏科技创新的动力。从我市的产业结构来看,除中高压电器、汽车零部件、泵阀等少量产业属资金技术密集型行业外,如服装、制鞋、打火机、传统制革、眼镜、家用锁具、小五金、纽扣、低压电器等大多数产业,都是劳动密集型的传统产业,是在低档产品层面已经没有什么技术发展空间的产业,甚至生产设备改造升级的需求也很少。因此在这些产业中,根本无法储备和积累科技资源,科技环境氛围恶劣,在技术进步上难以蓄势待发,进入高档产品层面。甚至为了降低管理成本,企业不断裂解,资金分散、规模经营受阻,从而影响了依靠科技进步提升产业的进程。**年我市高技术产业增加值为23.76亿元,列杭州、宁波、台州、绍兴之后;比上年只增长7.57%,增幅排倒数第二。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只有4.44%,列第八位。
新兴产业培育缺乏力度。一是政府没有强有力的产业导向,在产业规划中缺乏主动,过度突出产业的保护,致使在园区建设中出现大量的低水平重复,使经济发展长期走规模扩张型的道路,园区准入一直以产值和利税总量为标准,没有把科技水平作为重要的考核指标。二是高新技术园区规划、建设长期得不到落实,致使省级温州高新技术园区因规划区功能改变未能重新落实而无法验收,同时还有两个园区被撤销(炬光园和永强市级高新技术园区)。而宁波市通过实施“一号工程”,全市共有高新技术园区8家,总规划面积35.47平方公里,建成区达16.16平方公里。8家园区建设投入资金139.1亿元,其中**年投入43.5亿元,政府对园区建设投入资金47.5亿元,其中**年投入3.2亿元。**年实现科工贸总收入489.1亿元,其中高新技术产品产值169.0亿元。使高新技术园区成为宁波市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的重要载体。三是对高技术产业扶持缺乏力度。在省内各地都建立了高技术发展专项资金,扶持高技术产业的发展,我市一直缺乏有效的调控手段,致使高新技术企业少,档次低,规模小,如宁波有国家级重点高新技术企业38家,绍兴有66家,台州有15家,而我市仅12家。
三、提升温州科技创新能力的对策措施
(一)加大宣传和服务,提升全社会科技创新意识
建设实力温州,关键要靠科技创新;实现工业“12345”工程目标,关键也在于科技创新。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要牢固树立经济发展必须依靠科技进步的意识,把加快科技进步与创新真正作为一项重要战略任务抓紧抓实,加大科技基础性、战略性问题的研究,切实规划好今后一个时期我市的科技发展战略目标和工作重点。政府要出面协调,做好服务工作,帮助企业、行业组织获取国际、国内产业政策、技术信息,做好产业技术预警。进一步强化科技宣传,要在全社会形成知识崇高、人才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新风,使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真正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和人们的自觉行动。
(二)建立和健全多元化的科技投入体系,大幅度提高全社会科技投入
温州经济要保持持续、稳定的发展,科技必须超前发展,必须提高温州的科技创新能力。因此必须大幅度提高科技投入。今后十年,R&D经费至少要保证25%的年增长速度。
要在加大政府科技投入的同时,引导全社会多渠道、多层次增加科技投入,形成以财政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银行贷款为支撑、社会集资和引进外资为补充、优惠政策作扶持的全社会科技投入体系,要积极引导、鼓励和发展风险投资,实现科技投入机制市场化。
(三)进一步确立企业技术创新的主体地位
1.继续鼓励和支持企业特别是大中型企业建立自己的技术研究开发机构。采取经济和行政的手段,要求所有大中型企业都必须建立和不断完善企业的技术研究开发机构。
2.对由于条件限制不能建立技术开发机构的中小企业,要采取措施使其与有关的大专院校、科研院所或技术实力雄厚的大中型企业建立长期稳定的使合作关系,开展多种形式的协作、联合,建立自己的技术依托。
3.要重点扶持建设一批市级以上行业技术创新服务中心,按照市场经济规律探索建立中心的运行和管理机制,用超前于市场需求和企业发展的战略眼光规划中心的发展。
(四)大力扶持公共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努力构建开放型区域科技创新体系
1.建设温州科技城,积极搭建科研开发、产业培育、人才集聚平台。温州科技城指的是在城市中心区域规划一定面积的土地,主要用于人才集聚、科研开发、产业培育建设,争取5年内成为我市科技创业的五大中心,即大院名校集聚中心、科技研发中心、新兴产业培育中心、高层次人才集聚中心、科技创业服务中心。市委、市政府应该把科技城建设作为“十一五”期间我市推进科教兴市战略的特大工程来抓,设立常设机构,具体抓好科技城的运作和建设,争取**年启动,2010年初步建成。并在总部经济区规划中,划出1500亩土地作为温州科技城建设用地。
2.抓好孵化器建设,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孵化器是为中小企业集中提供研发、生产、经营、办公等场所,以及提供通讯、信息等虚拟共享空间的创新服务平台。要根据我市区域产业,在城市中心区合理布局各类孵化器,避免重复建设。鼓励民营资本创办孵化器,加快建设一批专业孵化器和综合孵化器,完善配套服务,强化孵化功能。有条件的县(市、区)要集中力量办好一个孵化器。**年,市政府立项建设温州科技城标志性建筑——温州科技创业大厦,使其成为我市国家大院名校温州联合研究院、对外科技合作与交流、新兴产业培育和科技人员创业服务的中心,同时也为引进的实体型科研机构提供过渡科研、办公场所。
3.加大引进共建力度,创建一批实体型科研机构。鼓励本地高校和科研院所加强与国内外大院名校的科技合作与交流,创造条件,将一些与我市产业关联度大的科研机构整体迁进温州,即人才建制式、技术捆绑式、科研设施配套式迁进。重点创建好电器工程、车辆船舶工程、泵阀工程、皮革工程等四大产业研究院,同时吸引大企业大集团入驻科技城,建设省级、国家级工程技术中心。
4.完善区域科技创新资金使用办法,提高工作效率。修订市政府于**年设立的“温州市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温政发〔**〕80号)管理使用办法,将企业研究开发中心建设、行业建设创新服务中心建设、重点行业技术研究中心建设、孵化器建设及种子、创业资金、专利试点企业建设以及发明专利申请等科技创新领域的补助资金列入使用范围,使创新资金项目的立项、拨款制度化,避免不必要的扯皮,提高工作效率。同时,市政府每年至少要拿出1亿元用于上述科技创新工作。
(五)加大力度扶持高技术产业发展
1.尽快落实温州高新技术园区规划,加速园区建设。目前,全省唯有温州高新技术园区未能通过省级验收。市委、市政府一把手要当机立断着手解决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的规划问题,使高新技术发展有一个良好的平台。
2.切实抓好各工业园区的企业准入。产业升级改造势在必行,劳动密集型和重污染企业随着区位生产成本的提高必然大量转移。因此,在新园区开发建设的时候必须要提高科技准入“门槛”,国家和省级高新技术企业要优先入园。老园区要认真规划,积极抓好“腾笼换鸟”工作,要让地于高新技术企业。
3.积极做好科技招商引资工作。通过引进高科技企业来培育我市的主导产业,带动产业提升,进一步扩大技术的研究开发空间。
4.大力培育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到2008年全市市级高新技术企业达到300家,省级高新技术企业达到250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达到40家,高新技术企业增加值占规模工业企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20%。
5.建立高新技术发展专项资金。建议市财政每年拿出5000—10000万元设立专项引导、鼓励资金。主要用于:一是对获得国家、省级高新技术企业称号的企业予以重奖。二是对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的技术研究开发予以补助,额度为年新增税收的一部分。三是对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项目实施补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