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强社区建设的思考报告

时间:2022-07-16 07:59:00

导语:关于加强社区建设的思考报告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关于加强社区建设的思考报告

社区建设是新形势下城市基层工作的基本内容,是城市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基础。近几年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完善,从政府和企业分离出来的社会职能,大部分需要依托城市社区来承担。同时,下岗、失业人员相当一部分滞留社区,流动人口大量涌入社区,城市贫困人口和老龄人口的增加也给社区工作带来了越来越大的压力。在这种情况下,以行政管理为主、条块分割的城市管理体制和区、街、居工作机制已经不能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必须尽快发展和完善基层社区的功能,充分发挥社区在经济发展、稳定社会、造福群众中的重要作用。加强社区建设,就是在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动员、组织和依靠社会力量,利用社区资源,强化社区功能,解决社区问题,提高社区成员的生活质量,促进社区经济、社会健康协调发展。加强社区建设和管理是新形势下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一、天桥区社区建设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天桥区现有12个城区街道办事处,75个居委会。近几年特别是近两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居民需求的不断扩大,天桥区的社区建设逐步深入,已从过去单一的社区服务开始向社区经济、社区卫生、社区治安、社区文化、社区党建等各个领域不断延伸。全区先后建起社区服务中心或“六个一”服务设施12个,社区服务工作站75个,新建和扩建其它社区服务设施135个,设立便民服务网点393个,各类服务项目637项,成立志愿者组织53个,初步建立起了以区、街社区服务中心、居委会社区服务站为依托,以设施服务和志愿者互助为主要形式的社区服务网络。各街道办事处建立并落实财政体制,财政收入稳定增长,同时全部成立了社区精神文明建设共建委员会,社区文化站(馆)、社区市民学校,建立起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机构和治安联防队伍;各街道党委全部建立了社区党建工作协调委员会,成立了流动党员党支部。天桥区社区建设初步形成了“以社区服务为龙头,以社区共建为基础”的工作格局。先后被命名为全国、全省社区服务示范城区。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也应当看到,天桥区社区建设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1、管理体制不顺。一是街道的综合管理权限严重不足。目前的城市管理体制是以条条为主,管理权限过多地集中于市、区两级,而街道办事处综合管理权限不足,出现“横向管理不到边”的情况。市、区职能部门由于自身人员有限,对诸如环境卫生、查处违章建筑、占道经营等问题,往往是“看得见、管不住”,出现“纵向管理不到底”的现象。二是街居两级权责不对等。街道办事处作为区政府的派出机构,承担着越来越多的城市综合管理任务,现在,有50多个区直部门给街道的8个科(室)安排任务。有些市、区管理部门只把事权下放,而把财权、人权留在上面,造成街道办事处与市、区管理部门之间的权责不对等。居委会虽然是城市居民的自治组织,但各级政府的工作目标层层分解后,大多压到居委会的头上,居委会已经“不只是居民的头,而是政府的腿”,工作压力很大。三是社区服务的优惠政策没有落实。1997年市政府出台了鼓励发展社区服务的一系列优惠政策,但由于工商、税务、供水、供电等部门属市垂直管理,优惠政策难以执行。

2、街(居)经济实力不强。由于街(居)经济基础比较薄弱,街、居两级干部的主要精力放在解决自身吃饭问题上,拿不出更多的精力和财力加强社区建设。这样,一方面在部分街居出现社区建设无钱、无房的问题;一方面街居两级比较普遍地存在为解决吃饭问题乱插乱建、占道经营、乱收费、乱罚款等现象。

3、居委会建设比较薄弱。一是办公条件较差。全区75个居委会,平均办公用房面积只有15平方米,70%的居委会没有办公电话,办公经费也很少。二是居委会干部待遇偏低。目前,天桥区大部分居委会干部月工资在400—500元,部分居委会干部感到付出多、报酬少,心理不平衡。三是居委会吸引力差,影响了优秀人才引进。

4、社区服务设施规模较小、档次较低。天桥区社区服务起步较早,1996年区里投资改建成的社区服务中心,在当时全市四个城区是比较好的。但目前看,天桥区社区服务中心无论是从规模、档次还是从服务项目上都显得有些落伍。12个城区街道办事处的社区服务设施,标准也不够高,发挥作用也不太大。

5、城郊结合部与形势任务的要求相比有不适应的地方。一是组织体制不顺。目前,天桥区北园镇13个居委会各项管理仍然沿用过去村委会的模式,与城市基层管理体制不协调,形成新的“城市村”。二是管理体制不顺。一些村(居)在房地产开发中迁入部分城区居民,村(居)对其情况不了解,给诸如婚姻登记、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办理等方面的管理和服务工作带来困难,形成管理“空档”。三是社会治安管理难度较大。天桥区城郊结合部人员构成复杂,流动人口多,公共娱乐场所多,治安管理难度较大。

6、社区党建工作有待加强。一是街道、居委会党组织对辖区内非公有制经济中党、工、团组织建设和党员管理还没有普遍开展起来,存在“空白点”。二是对企业退休职工党员、下岗职工、流动人口中的党员的管理力度不大。这些党员大部分居住在社区,而党的关系在原企业,由于部分企业破产兼并,致使一些退休职工、下岗职工中的党员的教育管理处于放任自流的状态。

7、街道办事处区划不尽合理。全区街道办事处辖区面积大小不等,面积最小的刘家庄办事处仅0.24平方公里,人口只有8000余人,发展空间狭小,在发展财税型区域经济方面可利用的资源较少。

二、对策措施

针对存在的上述问题,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全面加强社区建设,是形势任务的要求,也是天桥区亟待解决的问题。我认为重点应在以下几个方面下工夫:

1、理顺管理体制。一是适当扩大街道办事处事权。适应社区建设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坚持责权利相一致,管理和服务相统一的原则,按照建立“两级政府、三级管理、四级落实”的城市管理体制要求,积极推进城市管理工作重心逐步下移,突出强化街道办事处的综合管理职能。根据社区建设和管理的需要,今后凡具有地区性、社会性、群众性的事权要下放给街道办事处,使街道在社区建设中具有必要的综合协调权和组织实施权。二是对有关职能部门在街道的派出机构实行双重领导和干部双重管理。为加强街道工作的统一管理,调动职能部门在街道的派出机构参与社区建设的积极性,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对市、区政府部门在街道设置的派出机构,如公安、工商、税务、房管、环卫等部门,实行职能部门和街道双重领导和干部双重管理制度。三是进一步落实好街道办事处新的财政体制。明确各街道办事处和居委会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从直接管理转为间接管理,重点放在优化环境、搞好服务、招商引资、培植税源上来,大力发展财税型区域经济。

2、推进社区服务向更广阔的领域和更高的层次发展。一是拓宽服务领域,大力发展各种便民利民服务项目。优先开展面向老年人、优抚对象和社会困难群体的福利性服务,大力开展面向全体社会成员的小饮食、小修理、小服装加工等便民利民服务,积极开展面向驻区单位的社会化服务,使大多数居民不出社区就能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基本问题。二是走社会化、实体化、产业化的社区服务发展路子。将市场机制引入社区服务业,把社区服务单位办成具有法人资格的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实体,允许社会、企业、个人自办、联办。鼓励和支持社区服务企业,自我积累,自我发展,充分利用社区内闲置资源,不断扩大服务规模,使社区服务业由量小微利、零星分散向产业化发展。三是走服务设施共建、社区资源共享的路子。协调驻地单位,把过去用于办社会的一些服务设施面向社会开放,形成服务设施资源共享、加快发展的良性机制。四是制定优惠政策,积极扶持社区服务业的发展。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关于扶持社区服务业发展的有关优惠政策,同时从实际出发,在资金投入、税收、设施建设等方面给予扶持。五是根据国家和省、市有关规定,社区服务业实行认证制度。凡持有民政部门颁发的《社区服务证书》的,各有关部门要按照有关优惠政策办理证、照,保证社区服务业健康发展。

3、发展财税型区域经济,壮大街居财力。按照发展财税型区域经济的工作思路,落实好财政体制。一是立足当前,建立和完善协税护税网络,搞好协税护税。二是着眼长远,着手制定区域经济中长期发展规划,由原来抓街道经济转向抓区域经济,制定优惠政策,改善投资环境,提供优质服务,努力培植和壮大税源。抓住省、市机关机构改革、事业单位、科研院所改制及铁路等行业结构调整的机遇,吸引其中的人才来社区兴办实业;抓住大规模旧城改造的机遇,在开发建设中注意引进餐饮娱乐等地税服务型第三产业项目。搞好扶持服务,促进个体私营经济快速健康发展。三是把社区内所有资源都作为发展财税型区域经济的资源,积极帮助驻区企业搞好腾笼换业和结构调整,努力使其成为财税型区域经济的一部分。

4、加强街居领导班子建设。一是切实加强街道领导班子建设。运用好“三讲”教育成果,选好配强街道领导班子,尤其是选好配强一、二把手,把政治素质好,熟悉城市管理,善于抓班子、带队伍,善于做群众工作的优秀中青年干部,充实到街道主要领导岗位上来。力争经过3年左右的努力,每个街道领导班子中至少配备1名35岁以下的、具有大学以上学历的年轻干部。同时,加大对办事处副职交流的力度。二是加强居委会班子建设。下功夫努力改善居委会班子的年龄结构、文化结构。拓宽渠道,采取从机关下派,从企事业单位中选拔,从应届大学毕业生中选调,从军转干部中选聘或面向社会公开招聘等形式,选拔一批文化程度较高、年纪较轻的同志到居委会工作。具备条件的党员居委会主任可经选举兼任居党支部书记。制定优惠政策,鼓励优秀年轻干部到居委会任职。大学毕业生到居委会担任主任,其档案放在区人才交流中心,享受事业单位科级待遇;由机关、企事业单位选派到居委会任职的,原身份及工资、福利待遇可以不变。对工作成绩突出的,根据德才条件,及时提拔重用。三是妥善解决居委会干部待遇问题。把居委会干部的工资补贴列入预算,并在原有基础上有所增加,不断改善居委会干部工资和福利待遇,建立养老、工伤、失业、医疗保险等制度,解除居委会干部的后顾之忧。四是采取多种渠道解决居委会的办公和社区服务用房。把居委会的办公和社区服务用房纳入小区开发总体规划,与住宅小区同时建成并交付使用。每个居委会办公用房按国家规定一般不低于30平方米。已建成小区,居委会和社区服务用房达不到要求的,在不影响小区规划的前提下,由城建部门确定用房的位置和规模,由街道办事处指导居委会进行建设。

5、加强社区党的建设。将街道党委改为街道党的工作委员会,作为区委的派出机构。其主要职责是:作为区委的派出机关,对社区建设和管理实施全面领导;对地区性、社会性、群众性、公益性的工作负全面责任;组织、指导和协调辖区内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基层党组织和在职党员参加社区建设。在抓好街道党建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索社区党建的新路子。加强社区内各类经济组织、中介组织、民间组织中党的建设,凡具备条件的,都应按党章规定尽快建立党的组织,开展党的活动。切实加强对社区内离退休党员、下岗职工党员、流动人口中的党员的教育管理。由街居党组织对社区内各类党员的分布情况进行调查摸底,登记造册,流动人口中的党员较多的街居,建立流动人口党员党支部或流动人口党员联络站,通过直管、代管、协管等方法,把流动人口中的党员、已与原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下岗和失业人员中的党员、暂时没有安置的复退军人党员和大中专毕业生党员,没有建立党组织的经济组织、民间组织和中介组织中的党员管理起来,发挥他们在社区建设中的积极作用。加强对离退休党员的教育管理,使其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有所学、老有所为。具备条件的,可逐步把企业中离退休党员的组织关系转到街道,由街道党组织统一管理。

6、调整街道办事处区划。应根据市委、市政府的有关精神,按照便于服务、便于开发社区资源的原则和地域、人口及居民的认同感等社区构成要素,科学合理地调整街道办事处区划,解决一些街道办事处面积狭小、发展空间不足的问题,增强街道办事处的发展后劲,优化办事处机关工作人员结构,更好的发挥街道在社区建设中的作用。

7、加强对社区建设工作的组织领导。各街道党工委、街道办事处应切实担负起加强社区建设和管理的领导责任。不断加深对社区建设重大意义的认识,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改进和加强对社区建设的组织领导和具体指导。各街道办事处可根据工作需要,建立非常设性的城市社区建设协调指导工作机构,吸收驻地单位负责人参加。街道党政“一把手”应亲自抓社区建设,并指定专人负责,做到问题有人解决,措施有人落实,工作有人推进,并把这项工作列入全方位目标管理,作为考核干部政绩的重要内容。加强综合协调,形成整体合力。各街道党工委、办事处是社区建设的主体和具体组织实施者,应全面负责社区建设的各项工作,积极配合区直各部门,主动抓好各项任务的落实。民政部门作为社区建设的职能部门,应主动为区委、区政府当好参谋助手,搞好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充分发挥主管部门的职能作用。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众团体,应发挥各自优势,积极开展富有特色的社区活动,把社区广大居民团结在党和政府周围。区直各部门应从各自职能出发,按照区委、区政府的统一部署,进一步转变职能,合理下放适合社区行使的管理权限,为社区建设多办实事、多开绿灯。驻社区各级机关、企事业单位,应树立“驻于社区、服务社区、共建社区”的意识,积极主动地参与和支持社区的两个文明建设。宣传部门应大力宣传社区建设的重要意义,宣传社区建设的先进典型,为推动社区建设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形成全社区齐抓、共建、共管的良好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