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考核评价试行办法的实践及建议报告

时间:2022-07-14 03:28:00

导语:综合考核评价试行办法的实践及建议报告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综合考核评价试行办法的实践及建议报告

今年,中组部《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地方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试行办法》(以下简称《试行办法》)下发后,我们及时进行了认真学习,并在最近的县(市、区)党委换届考察中加以贯彻运用,取得了良好效果。概括起来为“四少一好”,即跑风漏气的现象少了、上门找领导的少了、告状信少了、请客拉票的少了,考察的效果好了。具体做法与特点可概括为“五变”。

1.做好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变干部上找为领导下谈。由于换届直接涉及到县(市、区)委班子和其他班子成员的进退留转,直接关系到每个干部的切身利益,因此,换届前夕,干部思想进入活跃期,每个干部都有想法,心理上都有压力。特别是新一届县(市、区)党委常委班子只能配一名专职副书记,县(市、区)委副书记压力更大,思想不够稳定,他们都想把自己的想法和意见找市委领导反映一下,势必会分散精力,影响工作。鉴于这种情况,换届考察前和考察期间,市委主管组织工作的副书记和市委常委、组织部长分头深入到各县(市、区)进行调研,与党委班子成员交流思想,征求他们对换届工作的建议,了解他们的实际困难和问题。这样,通过面对面地交流,不仅稳定了干部的思想,减少了干部乱跑乱找现象,而且市委领导也直接掌握了第一手材料,使决策更加科学。所以,最后研究确定的新班子调整方案比较符合实际,基本达到了组织满意、干部满意、群众满意。对个别安排没达到个人要求、估计会有情绪的干部,市委有针对性地做好思想工作。由于把思想政治工作放在首位,变干部上找为领导下谈,确保了换届期间思想不散、秩序不乱、工作不断,实现了新老班子的正常交替。同时,也使干部感到了组织上的温暖。

2.改进考察方式,变考察干部的单一手段为综合手段。一是综合运用多种考察方法。在坚持和完善民主推荐、民主测评、个别谈话、实地考察等原来行之有效的考察方法的基础上,运用了民意调查问卷法、实绩分析法、延伸考察法等新的方法,突出了综合评价,从更多方面了解考察对象。二是充分发挥有关职能部门的作用。除组织部门外,又吸纳了统计、环保、社会保障等部门参与,委托这些部门对考察对象任期内取得的成绩进行统计分析,并提出评价意见,实现了考察评价主体的多元化。三是延伸考察。为更加深入地了解干部,我们把考察的触角向四个方向作了延伸:向上延伸,主动征求上级主管部门和主管领导的意见;向下延伸,广泛听取考察对象分管和下属单位及服务对象的意见;向前延伸,了解考察对象在前一二个任职岗位调离后的反映;向后延伸,了解考察对象发展潜力和后劲。

3.完善推荐办法,变民主推荐中的一次推荐为二次推荐。一是增加了二次会议推荐。我们根据《试行办法》要求,对凡一次推荐得票分散不集中,得票不超过半数的,都要按照推荐职位1?誜3的比例,在县(市、区)委委员、候补委员,现任副县级以上干部,担任过本级正职领导职务的离退休老同志和其他需要参加的人员中进行第二次会议推荐。实践证明,实行第二次推荐,既进一步发扬了民主,又在第一次民主推荐的基础上实现了集中,不仅充分体现了群众公认原则,提高了干部考察工作质量,而且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干部工作中的不正之风。二是设定民主推荐人数的上下限。在参会人员填写民主推荐票时,限定推荐人数,不按要求填写为废票。这样做大大限制了一些人投人情票、关系票现象,减少了外界拉票因素的干扰,有利于优秀干部脱颖而出。

4.丰富绩效评价内容,变单一要素评价干部为多元要素综合评价干部。首先,对考察评价内容重新进行了设计。考察评价内容涵盖政治建设、经济建设、制度建设、和谐社会建设等方面,尤其是把落实科学发展观、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情况作为考察评价的重要内容。在全面考察的前提下,考察评价着重于发展理念和工作思路是否符合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着重于经济增长的方式、经济发展的效益和质量,着重于人民群众享受发展和改革成果的情况,着重于人民生活质量的改善,着重于社会热点、难点问题解决情况。在实绩分析评价指标设计上,除各种经济增长指标外,增加了经济发展代价、城镇就业、养老保险、生态环境保护、科技投入、人居生活质量、社会治安等有关民生方面的指标。针对目前群众反映强烈的上学难、看病贵问题,增加了入学、就医方面的指标,实绩评价的内容更全面,更贴近民生。其次,在实绩分析操作方法上,将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可持续发展等可以量化的指标,由统计部门综合分析,提出评价意见。其他难以量化的指标,整合到民意调查中进行,通过群众满意度来检验。然后,结合统计部门评价意见和群众评价意见,科学认定干部政绩。第三,充分运用各个考察环节成果,多要素综合评价。我们注重了“四看一分析”,即:看干部的民主测评优秀率,看干部的民主推荐得票率,看干部的全额定向推荐的留任率,看民意调查的群众满意率,分析干部的工作实绩。凡座谈情况不好或反映有问题,经核查属实的,坚决不予提拔。

5.设立专门监督组织,变考察的事中监督为全程全方位监督。除了实行严格的考察工作责任制外,每个考察组都配备了一名专职监督员进行考察监督,并且从组织部干部监督室、纪检会信访室抽调人员专门成立了换届考察工作监督小组。监督小组一是受理考察对象有关问题的举报,二是受理对考察组成员的有关举报,三是负责对考察对象有关学历、年龄、计划生育情况等问题的确认。监督工作变为现在的既对考察对象又对考察组成员的双重监督,全过程、全方位的监督,有效地遏制了用人上的不正之风,确保了考察工作的公正性。

结合县(市、区)委换届考察工作实际,现就有关问题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综合运用多种措施,切实解决民主推荐中的拉票问题,提高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质量。由于目前把民主推荐结果作为提拔干部的重要依据,容易简单地以票取人,从而出现了拉票现象,造成了“公认不公”,社会上对此反映强烈。要防止拉票行为对干部选拔工作的干扰,必须改进和完善干部选拔办法。一是坚持因岗择人,使民主推荐对象条件由模糊变清晰,减少民主推荐的盲目性,增强选人用人的准确性。二是加强对后备干部队伍的管理,把民主推荐与平时考察有机结合起来,做到备用结合。

2.民主推荐中的座谈推荐结果如何运用问题。一是座谈推荐参加的范围与大会推荐参加人员的范围交叉重叠,两次推荐结果如何使用文件没有明确规定,如果座谈推荐结果与大会推荐结果合并计算,就出现一人投两次票、重复计算的问题,显然不合理。如果不合并计算,以哪次结果为准,不好把握。二是座谈推荐时间较长,给一些干部拉票提供了时间上的便利。因此,一般情况下,如果大会推荐成功,没必要再搞座谈推荐。如果大会推荐得票不集中,可适当扩大比例将得票较多的人选进行二次推荐。

3.民主推荐、民主测评、民意调查、实绩分析等各考察环节成果应适当量化,更准确地评价干部。

4.建立符合干部个体特点的考核评价指标体系。《试行办法》规定的实绩分析评价内容和办法,对领导班子和正职比较适合,对其他副职则不太适用。建议研究提出一套符合各类领导干部岗位特点的实绩考核评价指标体系。